(提高卷)第一单元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七上·灵川期中)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内部因素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气候条件 D.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和数量越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反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弱。
故答案为:D。
【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和数量越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反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弱。
2.(2019七上·十堰期中)在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下列能较好地体现该生态系统中某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生态平衡,选项A数量一直没有变化,选项B生物数量一直减少,选项C生物数量不断增加,都不正确,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3.(2019七上·磴口期中)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那么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生物种类 A B C D 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 0.054 0.033 0.002 0.161 0.010
A.A—→B—→C—→D—→E B.E—→D—→C—→B—→A
C.D—→A—→B—→E—→C D.C—→E—→B—→A—→D
【答案】D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的,因此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越多,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越少。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有毒物质农药从少到多依次是CO.002、E0.010、B0.033、A0.054、D0.161。根据题中这五种生物体内农药的含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就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即C→E→B→A→D。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 , 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 .
4.(2019七上·耒阳月考)正常情况下,如果用图形表示兔数量的变化,下列哪一个图形是正确的?(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相对的平衡,而不是静态的平衡,生态系统中任何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其它生物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导致其数量呈波浪变化曲线,因此在一个动态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狐的数量应是相对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即水平方向的波浪。
故答案为:B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5.(2019七上·洛南期末)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生物种类 ① ② ③
单位体积中农药含量/毫克 0.045 0.145 0.009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
【答案】D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解: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由表可知:③的体内农药量最少,较多的是①,②体内农药量最多,所以食物链为:③→①→②,故D符合题意。
【分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解答即可。
6.(2018七上·长春期中)在一个由林木、植食昆虫、食虫鸟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如果食虫鸟被大量捕杀,植食昆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图2中的哪个曲线图来表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解答时从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等方面切入。由题意可知,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林木,消费者--植食昆虫(初级消费者)、食虫鸟(次级消费者)。在食物链“林木→植食昆虫→食虫鸟”中。如果食虫鸟被大量捕杀,则植食昆虫先因食虫鸟的减少而增加,导致林木数量减少,后来则因林木的减少而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选项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7.(2018七上·丹江口期中)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下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 )
A.乙和丙数量增加 B.丙和丁数量减少
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D.乙和丁数量增加
【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食物链中,排在越前面,数量越多,由此,可写出食物链:丙 → 丁 → 甲→ 乙,如果甲的数量增加,那么丁会因为天敌多了,数量减少,丁少了,丙就会增加。乙会因为食物多了,数量增加。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食物网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食物链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网状营养关系.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是具有复杂的食物网,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相应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弱.在一个具有复杂食物网的生态系统中,一般不会因为一种生物的消失而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调,但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8.(2018七上·东源期中)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
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甲个体的数量最多,可以推测甲为生产者,在食物链中最高营养级体内的DDT含量才最高,可见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甲乙丙丁四者数量的关系,甲为生产者,丁为最高级消费者,可见食物链为甲→丙→乙→丁,可见箭头指向错误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根据甲乙丙丁四者数量的关系,甲为生产者,乙丙丁为消费者,且丁为最高级消费者,可见C说法正确,故C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中包括生物和生物所生存的环境,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生物成分除了生产者(甲)和消费者(乙、丙、丁),还有分解者,可见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解答此题需要掌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熟知食物链上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箭头指向捕食者。
9.(2019七上·长春月考)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a、b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是捕食者,a是被捕食者
B.如果a灭绝对b的影响不大
C.某些时候,a、b的数量相等
D.a、b的数量变化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B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A、曲线体现了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关系,并且a的数量多于b的数量,因此a是被捕食者,b捕食者,A不符合题意;
B、a是被捕食者,b捕食者,如果a灭绝,则b缺乏食物而可能饿死,因此如果a灭绝对b的影响很大,B符合题意;
C、曲线a和曲线b有重合的地方,表明某些时候,a、b的数量相等,C不符合题意;
D、从曲线看,两种生物a、b的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10.(2018七上·定远月考)下列关于下图所示的食物网的生物及其之间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D是最高营养级,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B.A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维持空气中碳-氧气平衡
C.最长食物链A→C→E→D,这些生物的细胞中都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该食物网中的能量归根结底是来自A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A表示生产者,B、C、D、E、F、G均表示消费者.
A、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是A→C→E→D,D是最高营养级,有毒物质积累最多.故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即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故不符合题意;
C、消费者级别最多的食物链就是最长食物链.最长食物链A→C→E→D,动物的细胞结构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植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因此A是生产者植物,细胞中有线粒体和叶绿体;C、E、D是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只有线粒体,故符合题意;
D、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掌握生物的富集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圈中碳-氧平衡、动物植物细胞的不同及能量流动等方面的知识,结合题图分析作答。
11.(2018七上·定远月考)在—个由“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田鼠的数量会( )
A.直线上升 B.直线下降
C.保持不变 D.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解: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数量会迅速上升,但随着田鼠数量增多,由于种内斗争加剧,田鼠数量又会减少。
故答案为:D
【分析】从“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可以看出,猫头鹰是田鼠的天敌,二者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田鼠失去天敌,短时间内数量会迅速上升,但随着田鼠数量增多,食物和生存空间不能满足生存需要,数量就会下降。因此,田鼠会先上升后下降。
12.(2018七上·庆安月考)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 ( )
A.缓慢上升 B.仍保持相对稳定
C.迅速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杀绝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
根据题意描述,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鹿→狼的食物链,如果全部捕杀狼群的话,鹿的数量会短时间内迅速增加,鹿场上的植物(鹿的食物)却会因鹿群的增加而减少,同时以鹿为食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会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可见鹿群会先上升后下降,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调节,解答此题需要理解: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常以多种生物为食,同一种生物又常常被多种消费者取食,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而彼此联系起来,当某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消失时,其他生物就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
13.(2017七上·阳东期中)如图,曲线a、b、c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一条食物链生物的三种生物相对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a是生产者,则c是分解者
B.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a→c→b
C.若c灭绝,则b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D.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
【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据图可知:a是生产者,b和c都是消费者,A不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以看出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a、c、b.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a→c→b,B符合题意;
C.若b灭绝,c由于天敌减少而数量迅速增加,随着c的增加,a的数量又减少,所以导致c因缺乏食物又迅速下降,C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可见该生态系统由a、b、c、分解者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缺一不可。因此图中若要组成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增加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在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会逐级减少,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生产者最多,各级消费者的数量会逐级递减。据此可知,该图中a数量最多,是生产者,c最少,处于该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要构成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缺一不可。
4、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如果某一环节发生“故障”。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
14.(2015七上·乌海期中)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大量死亡,下面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解: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狼和鹿属于捕食关系,此外,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图表中常呈现一定幅度内上下波动。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鹿群数量变化的应该为先剧增,然后较长时间内再波动性的缓慢减少,最后趋于一定数量。学生若单一考虑狼这一单一生物因素影响,极容易错选B。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在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和识图作答的能力。
在食物链“植物→鹿→狼”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大量死亡,鹿先增多,植物(鹿的食物)随着鹿的增多而减少,以鹿为食的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或以鹿为食动物的增多而减少。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我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即鹿群的变化: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
15.(2020七上·牡丹江期中)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为该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B.②→③→④构成一条食物链
C.②、③是消费者 D.⑤是分解者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①太阳能为该生态系统提供能量,A正确。
B.图中②生产者、③初级消费者、④次级消费者,构成一条食物链②→③→④,B正确。
C.图中②生产者、③和④是消费者,C错误。
D.图中⑤细菌和真菌主要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生活,因此图中的分解者是⑤细菌和真菌,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系统指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生产者。在生态系统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并通过捕食关系沿食物链逐渐传递,因此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光能)。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并且逐级递减。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即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更高级消费者。
二、资料分析题
16.(2018七上·密山期末)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回答:
牙买加盛产甘蔗,但是鼠害非常严重.当地人为了控制老鼠的繁殖,引进了老鼠的天敌﹣﹣獴(měng)(是一种肉食性的哺乳动物).一段时间之后,由于没有天敌,獴大量繁殖.虽然老鼠数量得到了控制,但是獴也大量捕食鸟类,从而导致了甘蔗甲虫泛滥成灾,对甘蔗造成严重危害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析,甘蔗属于 者,獴属于 者.
(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依据如图,至少写出三个环节)
(3)这个事实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生产必须要遵循生态规律,否则生态平衡将遭到破坏.
(4)如果浇灌甘蔗的水源被污染,那么该生态系统中,体内含毒素最多的生物是 .
【答案】(1)生产;消费
(2)甘蔗→老鼠→獴
(3)自动调节
(4)獴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析,甘蔗属于 生产者,獴属 消费者。
(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甘蔗→老鼠→獴。
(3)这个事实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生产必须要遵循生态规律,否则生态平衡将遭到破坏。
(4)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逐级增多,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如果浇灌甘蔗的水源被污染,那么该生态系统中,体内含毒素最多的生物是獴。
【分析】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书写食物链的正确方法:①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一级消费者结束;②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箭头相连,箭头依次指向下一级消费者,箭头两端的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③在食物链中不出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物质和能量流动规律
(1)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2)能量传递的效率为10%~20%,能量逐级减少;
(3)越靠近食物链起始端的生物数量越多,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
(4)越靠近食物链终端的生物数量越少,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强.
三、综合题
17.(2020七上·牡丹江期中)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在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中,植物属于 。
(2)请将食物链补充完整:草→鼠→ →猫头鹰。
(3)图中蛇和青蛙是 关系,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和青蛙,一段时间后,草的数量会 。
(4)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必不可缺少的成分还有 。
(5)该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
【答案】(1)生产者
(2)蛇
(3)捕食;先减少后增多(先少后多)
(4)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顺序可颠倒)
(5)光或阳光\太阳光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1)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属于生产者。
(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题目中完整的食物链应该是:草→鼠→蛇→猫头鹰。
(3)图中蛇以青蛙为食,属于捕食关系。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和青蛙,鼠和食草昆虫因天敌减少,数量增加,鼠和食草昆虫吃的草就多,草的数量短期内会减少。但随后以草为食的动物会因草的数量减少而减少,草又会增加,所以草的数量会先减少后增多。
(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图中草是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因此,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分析】生态系统指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是以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分解者是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生产者。在生态系统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并通过捕食关系沿食物链逐渐传递,因此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光能)。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并且逐级递减。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即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更高级消费者。
1 / 1(提高卷)第一单元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七上·灵川期中)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内部因素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气候条件 D.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2.(2019七上·十堰期中)在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下列能较好地体现该生态系统中某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3.(2019七上·磴口期中)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那么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生物种类 A B C D 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 0.054 0.033 0.002 0.161 0.010
A.A—→B—→C—→D—→E B.E—→D—→C—→B—→A
C.D—→A—→B—→E—→C D.C—→E—→B—→A—→D
4.(2019七上·耒阳月考)正常情况下,如果用图形表示兔数量的变化,下列哪一个图形是正确的?( )
A. B.
C. D.
5.(2019七上·洛南期末)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生物种类 ① ② ③
单位体积中农药含量/毫克 0.045 0.145 0.009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
6.(2018七上·长春期中)在一个由林木、植食昆虫、食虫鸟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如果食虫鸟被大量捕杀,植食昆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图2中的哪个曲线图来表示?( )
A. B.
C. D.
7.(2018七上·丹江口期中)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下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 )
A.乙和丙数量增加 B.丙和丁数量减少
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D.乙和丁数量增加
8.(2018七上·东源期中)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
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9.(2019七上·长春月考)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a、b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是捕食者,a是被捕食者
B.如果a灭绝对b的影响不大
C.某些时候,a、b的数量相等
D.a、b的数量变化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10.(2018七上·定远月考)下列关于下图所示的食物网的生物及其之间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D是最高营养级,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B.A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维持空气中碳-氧气平衡
C.最长食物链A→C→E→D,这些生物的细胞中都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该食物网中的能量归根结底是来自A固定的太阳能
11.(2018七上·定远月考)在—个由“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田鼠的数量会( )
A.直线上升 B.直线下降
C.保持不变 D.先上升后下降
12.(2018七上·庆安月考)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 ( )
A.缓慢上升 B.仍保持相对稳定
C.迅速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13.(2017七上·阳东期中)如图,曲线a、b、c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一条食物链生物的三种生物相对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a是生产者,则c是分解者
B.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a→c→b
C.若c灭绝,则b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D.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
14.(2015七上·乌海期中)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大量死亡,下面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15.(2020七上·牡丹江期中)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为该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B.②→③→④构成一条食物链
C.②、③是消费者 D.⑤是分解者
二、资料分析题
16.(2018七上·密山期末)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回答:
牙买加盛产甘蔗,但是鼠害非常严重.当地人为了控制老鼠的繁殖,引进了老鼠的天敌﹣﹣獴(měng)(是一种肉食性的哺乳动物).一段时间之后,由于没有天敌,獴大量繁殖.虽然老鼠数量得到了控制,但是獴也大量捕食鸟类,从而导致了甘蔗甲虫泛滥成灾,对甘蔗造成严重危害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析,甘蔗属于 者,獴属于 者.
(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依据如图,至少写出三个环节)
(3)这个事实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生产必须要遵循生态规律,否则生态平衡将遭到破坏.
(4)如果浇灌甘蔗的水源被污染,那么该生态系统中,体内含毒素最多的生物是 .
三、综合题
17.(2020七上·牡丹江期中)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在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中,植物属于 。
(2)请将食物链补充完整:草→鼠→ →猫头鹰。
(3)图中蛇和青蛙是 关系,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和青蛙,一段时间后,草的数量会 。
(4)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必不可缺少的成分还有 。
(5)该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和数量越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反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弱。
故答案为:D。
【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和数量越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反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弱。
2.【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生态平衡,选项A数量一直没有变化,选项B生物数量一直减少,选项C生物数量不断增加,都不正确,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3.【答案】D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的,因此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越多,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越少。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有毒物质农药从少到多依次是CO.002、E0.010、B0.033、A0.054、D0.161。根据题中这五种生物体内农药的含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就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即C→E→B→A→D。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 , 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 .
4.【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相对的平衡,而不是静态的平衡,生态系统中任何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其它生物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导致其数量呈波浪变化曲线,因此在一个动态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狐的数量应是相对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即水平方向的波浪。
故答案为:B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5.【答案】D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解: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由表可知:③的体内农药量最少,较多的是①,②体内农药量最多,所以食物链为:③→①→②,故D符合题意。
【分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解答即可。
6.【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解答时从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等方面切入。由题意可知,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林木,消费者--植食昆虫(初级消费者)、食虫鸟(次级消费者)。在食物链“林木→植食昆虫→食虫鸟”中。如果食虫鸟被大量捕杀,则植食昆虫先因食虫鸟的减少而增加,导致林木数量减少,后来则因林木的减少而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选项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7.【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食物链中,排在越前面,数量越多,由此,可写出食物链:丙 → 丁 → 甲→ 乙,如果甲的数量增加,那么丁会因为天敌多了,数量减少,丁少了,丙就会增加。乙会因为食物多了,数量增加。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食物网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食物链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网状营养关系.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是具有复杂的食物网,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相应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弱.在一个具有复杂食物网的生态系统中,一般不会因为一种生物的消失而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调,但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8.【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甲个体的数量最多,可以推测甲为生产者,在食物链中最高营养级体内的DDT含量才最高,可见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甲乙丙丁四者数量的关系,甲为生产者,丁为最高级消费者,可见食物链为甲→丙→乙→丁,可见箭头指向错误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根据甲乙丙丁四者数量的关系,甲为生产者,乙丙丁为消费者,且丁为最高级消费者,可见C说法正确,故C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中包括生物和生物所生存的环境,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生物成分除了生产者(甲)和消费者(乙、丙、丁),还有分解者,可见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解答此题需要掌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熟知食物链上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箭头指向捕食者。
9.【答案】B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A、曲线体现了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关系,并且a的数量多于b的数量,因此a是被捕食者,b捕食者,A不符合题意;
B、a是被捕食者,b捕食者,如果a灭绝,则b缺乏食物而可能饿死,因此如果a灭绝对b的影响很大,B符合题意;
C、曲线a和曲线b有重合的地方,表明某些时候,a、b的数量相等,C不符合题意;
D、从曲线看,两种生物a、b的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10.【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A表示生产者,B、C、D、E、F、G均表示消费者.
A、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是A→C→E→D,D是最高营养级,有毒物质积累最多.故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即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故不符合题意;
C、消费者级别最多的食物链就是最长食物链.最长食物链A→C→E→D,动物的细胞结构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植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因此A是生产者植物,细胞中有线粒体和叶绿体;C、E、D是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只有线粒体,故符合题意;
D、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掌握生物的富集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圈中碳-氧平衡、动物植物细胞的不同及能量流动等方面的知识,结合题图分析作答。
11.【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解: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数量会迅速上升,但随着田鼠数量增多,由于种内斗争加剧,田鼠数量又会减少。
故答案为:D
【分析】从“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可以看出,猫头鹰是田鼠的天敌,二者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田鼠失去天敌,短时间内数量会迅速上升,但随着田鼠数量增多,食物和生存空间不能满足生存需要,数量就会下降。因此,田鼠会先上升后下降。
12.【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杀绝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
根据题意描述,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鹿→狼的食物链,如果全部捕杀狼群的话,鹿的数量会短时间内迅速增加,鹿场上的植物(鹿的食物)却会因鹿群的增加而减少,同时以鹿为食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会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可见鹿群会先上升后下降,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调节,解答此题需要理解: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常以多种生物为食,同一种生物又常常被多种消费者取食,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而彼此联系起来,当某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消失时,其他生物就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
13.【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据图可知:a是生产者,b和c都是消费者,A不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以看出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a、c、b.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a→c→b,B符合题意;
C.若b灭绝,c由于天敌减少而数量迅速增加,随着c的增加,a的数量又减少,所以导致c因缺乏食物又迅速下降,C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可见该生态系统由a、b、c、分解者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缺一不可。因此图中若要组成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增加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在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会逐级减少,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生产者最多,各级消费者的数量会逐级递减。据此可知,该图中a数量最多,是生产者,c最少,处于该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要构成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缺一不可。
4、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如果某一环节发生“故障”。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
14.【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解: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狼和鹿属于捕食关系,此外,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图表中常呈现一定幅度内上下波动。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鹿群数量变化的应该为先剧增,然后较长时间内再波动性的缓慢减少,最后趋于一定数量。学生若单一考虑狼这一单一生物因素影响,极容易错选B。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在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和识图作答的能力。
在食物链“植物→鹿→狼”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大量死亡,鹿先增多,植物(鹿的食物)随着鹿的增多而减少,以鹿为食的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或以鹿为食动物的增多而减少。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我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即鹿群的变化: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
15.【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①太阳能为该生态系统提供能量,A正确。
B.图中②生产者、③初级消费者、④次级消费者,构成一条食物链②→③→④,B正确。
C.图中②生产者、③和④是消费者,C错误。
D.图中⑤细菌和真菌主要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生活,因此图中的分解者是⑤细菌和真菌,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系统指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生产者。在生态系统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并通过捕食关系沿食物链逐渐传递,因此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光能)。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并且逐级递减。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即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更高级消费者。
16.【答案】(1)生产;消费
(2)甘蔗→老鼠→獴
(3)自动调节
(4)獴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析,甘蔗属于 生产者,獴属 消费者。
(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甘蔗→老鼠→獴。
(3)这个事实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生产必须要遵循生态规律,否则生态平衡将遭到破坏。
(4)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逐级增多,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如果浇灌甘蔗的水源被污染,那么该生态系统中,体内含毒素最多的生物是獴。
【分析】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书写食物链的正确方法:①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一级消费者结束;②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箭头相连,箭头依次指向下一级消费者,箭头两端的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③在食物链中不出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物质和能量流动规律
(1)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2)能量传递的效率为10%~20%,能量逐级减少;
(3)越靠近食物链起始端的生物数量越多,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
(4)越靠近食物链终端的生物数量越少,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强.
17.【答案】(1)生产者
(2)蛇
(3)捕食;先减少后增多(先少后多)
(4)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顺序可颠倒)
(5)光或阳光\太阳光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1)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属于生产者。
(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题目中完整的食物链应该是:草→鼠→蛇→猫头鹰。
(3)图中蛇以青蛙为食,属于捕食关系。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和青蛙,鼠和食草昆虫因天敌减少,数量增加,鼠和食草昆虫吃的草就多,草的数量短期内会减少。但随后以草为食的动物会因草的数量减少而减少,草又会增加,所以草的数量会先减少后增多。
(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图中草是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因此,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分析】生态系统指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是以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分解者是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生产者。在生态系统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并通过捕食关系沿食物链逐渐传递,因此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光能)。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并且逐级递减。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即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更高级消费者。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