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课时基础练习 1.2 地球的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课时基础练习 1.2 地球的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14 11:36:1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课时基础练习 1.2 地球的运动
一、单选题
1.(2022七上·岳池期中)下面四幅图表示地球自转方向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正确,不符合题意;A为自西南向东北,A不正确,符合题意;在北极上空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呈顺时针,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都只能照亮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就处于黑夜状态,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而昼半球和夜半球交替的线被称为晨昏线,从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被称为晨线,从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被称为昏线。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转,同纬度位置偏东的地点比位置偏西的地点早看见太阳,这样就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2.(2022七上·河源期中)下列属于北温带和热带分界线的是(  )
A.北极圈 B.南极圈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答案】C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北温带和热带分界线的是北回归线,纬度是23.5°N。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因此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是北极圈,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是南极圈。
3.(2022七上·罗湖月考)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 (  )。
A.一天 B.一星期 C.一个月 D.一年
【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一天, 地球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一年。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时差;地球还不停地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4.(2022七上·安徽期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只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时差。
5.(2022七上·福鼎期中)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可以观察到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海陆变迁
C.四季冷暖差异 D.昼夜更替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昼半球,背太阳光的一面被称为夜半球,地球不停自转,使地球上的昼半球和夜半球不停的交替,D正确。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冷暖差异是地球公转造成的,海陆变迁由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造成的,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6.(2022七上·汤阴期中)地球重要的运动方式包括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下列属于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是(  )
A.昼夜更替、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长短变化、太阳东升西落
C.昼夜更替、太阳东升西落 D.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会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等地理现象,D正确;昼夜更替、太阳的东升西落都是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7.(2022七上·南山期中)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其运行周期约为(  )
A.1年 B.1月 C.1天 D.1小时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C正确;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排除A;与一个月、一小时无关,排除BD;故答案为:C。
【点评】(1)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地球自转周期有两个,即恒星日和太阳日。恒星日时间长度为23小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也是科学研究所选用的地球自转时间长度。太阳日时间长度为24小时,地球转过360度59分,一般用作生活作息用时。
8.(2022七上·定远月考)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于2022年2月4日举行。开幕式中以中国二十四节气为创意倒计时,当天正值立春。读图,回答下题。开幕式当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在23.5°S
B.长沙的楼房影子达到一年中最短
C.北京昼短夜长
D.地球在公转轨道中运行到①段
【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A.太阳直射在太阳直射在23.5°S,是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北京冬奥会不是在冬至日,A选项错误;
B.长沙的楼房影子达到一年中最短的一天,是北半球的冬至日,B选项错误;
C.立春时节为2月4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的北京昼短夜长,C选项正确;
D.根据图中可知立春位于公转轨道的④,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 C。
【点评】地球的公转与四季的变化(北半球):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 季节及月份
春分 3月21(22)日 赤道 中间 昼夜相等 春季(3、4、5)
夏至 6月22(21)日 北回归线 最高 昼(最)长,夜(最)短 夏季(6、7、8)
秋分 9月23(22)日 赤道 中间 昼夜相等 秋季(9、10、11)
冬至 12月22(23)日 南回归线 最低 昼(最)短,夜(最)长 冬季(12、1、2)
9.(2022七上·定远月考)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涵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
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
C.小明凌晨2点起观床观看NBA球赛现场直播
D.徐州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A.正午操场影子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影响,A选项错误;
B.冬季和夏季作息时间不同,夏季起床时间比冬季早是昼夜长短季节变化的影响,B选项错误;
C.小明凌晨2点起床看NBA直播,是因为时区不同,是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C选项正确;
D.徐州四季分明,四季变化明显,是受地球公转的影响,D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C。
【点评】地球公转的影响:
1.地球公转影响四季的变化
2.地球公转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高度及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
10.(2021七上·淮南期中)昼夜更替的时间为(  )
A.12小时 B.18小时 C.24小时 D.365天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昼夜更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因此昼夜更替的时间为24小时,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11.(2021七上·淮南期中)学校作息时间表在哪个节日后会作相应调整,把中午休息时间缩短(  )
A.劳动节 B.国庆节 C.元旦节 D.国际儿童节
【答案】B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9月23号为秋分,秋分之后北半球白昼时间变短;国庆节为10月1号,国庆节之前由于白昼时间较长,午休时间长,国庆节之后,由于白昼时间变短,午休时间缩短,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都只能照亮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就处于黑夜状态,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转,同纬度位置偏东的地点比位置偏西的地点早看见太阳,这样就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12.(2021七上·淮南期中)北半球的秋季为(  )
A.6、7、8月 B.7、8、9月
C.9、10、11月 D.10、11、12月
【答案】C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北半球12月、1月、2月为冬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 、11月为秋季,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13.(2021七上·富县期中)地球公转时围绕的旋转中心是(  )
A.太阳 B.纬线 C.地轴 D.经线
【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的中心是地轴,公转的中心是太阳,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14.(2021七上·淮南期中)地球五带中,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寒带 D.北寒带
【答案】B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五带中,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寒带阳光斜射厉害,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综上述,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北温带,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15.(2021七上·柳州期中)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是因为(  )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月球绕着地球转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越往东看到日出的时间越早,因此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时差;地球还不停地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16.(2021七上·柳州期中) 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40°N、116°E ) 开幕,关于北京所属的五带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 B.北寒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
【答案】C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北京的纬度是40°N,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23.5°N—23.5°S之间为热带,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为南寒带。
17.(2021七上·江油月考)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昼夜更替
B.北京四季分明
C.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
D.家住上海的李丽早晨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妈妈打电话,妈妈却说“晚上好”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所以A 错误。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所以B正确。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所以C错误。家住上海的李丽早晨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妈妈打电话,妈妈却说“晚上好”,这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所以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18.(2021七上·江油月考)读“地球某日光照”图,回答下列题。下列关于B、C两地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C点的时间比B点早 B.B点此时是白天
C.B点在C点的正东方 D.B、C两点同属北半球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据图可知,由于地球的自转,偏东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时间早,B点与C点在同一条纬线上,B点位于C点的正东方,C点的时间比B点晚,故A叙述错误,C叙述正确;图中白色部分是昼半球,B点此时是白天,故B叙述正确;B点和C点都位于北回归线上,都位于北半球,故D叙述正确。故答案为:A。
【点评】(1)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自转一周转过的度数是36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那么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 1小时。越靠东的地点越先看到日出。
(2)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19.(2021七上·江油月考)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于2021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9点在昆明举行会议开幕式,纽约市民只能在黑夜收看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轴指向北极星 B.地球的形状
C.地球公转 D.地球自转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由材料于2021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9点在昆明举行会议开幕式,纽约市民只能在黑夜收看现场直播是地球自转造成两地时间差异。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自转一周转过的度数是36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那么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 1小时。越靠东的地点越先看到日出。
(2021七上·宁强期末) 2020年12月21日冬至是我国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行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这天地球在图中所处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21.根据材料判断,图中冬至日这天的正确地理现象有(  )
A.白昼最长 B.夜长最短
C.日影最长 D.太阳高度最高
【答案】20.C
21.C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点评】(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春分日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当北半球是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
20.由题目可知,12月21日冬至日这一天,地球是运行在图中C表示的位置上,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故答案为:C。
21.由题目可知,12月21日冬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对于北温带的汉阳来说,昼最短、夜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物体影子最长,故答案为:C。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课时基础练习 1.2 地球的运动
一、单选题
1.(2022七上·岳池期中)下面四幅图表示地球自转方向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22七上·河源期中)下列属于北温带和热带分界线的是(  )
A.北极圈 B.南极圈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3.(2022七上·罗湖月考)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 (  )。
A.一天 B.一星期 C.一个月 D.一年
4.(2022七上·安徽期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 B.
C. D.
5.(2022七上·福鼎期中)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可以观察到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海陆变迁
C.四季冷暖差异 D.昼夜更替
6.(2022七上·汤阴期中)地球重要的运动方式包括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下列属于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是(  )
A.昼夜更替、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长短变化、太阳东升西落
C.昼夜更替、太阳东升西落 D.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
7.(2022七上·南山期中)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其运行周期约为(  )
A.1年 B.1月 C.1天 D.1小时
8.(2022七上·定远月考)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于2022年2月4日举行。开幕式中以中国二十四节气为创意倒计时,当天正值立春。读图,回答下题。开幕式当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在23.5°S
B.长沙的楼房影子达到一年中最短
C.北京昼短夜长
D.地球在公转轨道中运行到①段
9.(2022七上·定远月考)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涵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
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
C.小明凌晨2点起观床观看NBA球赛现场直播
D.徐州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10.(2021七上·淮南期中)昼夜更替的时间为(  )
A.12小时 B.18小时 C.24小时 D.365天
11.(2021七上·淮南期中)学校作息时间表在哪个节日后会作相应调整,把中午休息时间缩短(  )
A.劳动节 B.国庆节 C.元旦节 D.国际儿童节
12.(2021七上·淮南期中)北半球的秋季为(  )
A.6、7、8月 B.7、8、9月
C.9、10、11月 D.10、11、12月
13.(2021七上·富县期中)地球公转时围绕的旋转中心是(  )
A.太阳 B.纬线 C.地轴 D.经线
14.(2021七上·淮南期中)地球五带中,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寒带 D.北寒带
15.(2021七上·柳州期中)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是因为(  )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月球绕着地球转
16.(2021七上·柳州期中) 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40°N、116°E ) 开幕,关于北京所属的五带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 B.北寒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
17.(2021七上·江油月考)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昼夜更替
B.北京四季分明
C.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
D.家住上海的李丽早晨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妈妈打电话,妈妈却说“晚上好”
18.(2021七上·江油月考)读“地球某日光照”图,回答下列题。下列关于B、C两地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C点的时间比B点早 B.B点此时是白天
C.B点在C点的正东方 D.B、C两点同属北半球
19.(2021七上·江油月考)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于2021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9点在昆明举行会议开幕式,纽约市民只能在黑夜收看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轴指向北极星 B.地球的形状
C.地球公转 D.地球自转
(2021七上·宁强期末) 2020年12月21日冬至是我国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行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这天地球在图中所处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21.根据材料判断,图中冬至日这天的正确地理现象有(  )
A.白昼最长 B.夜长最短
C.日影最长 D.太阳高度最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正确,不符合题意;A为自西南向东北,A不正确,符合题意;在北极上空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呈顺时针,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都只能照亮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就处于黑夜状态,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而昼半球和夜半球交替的线被称为晨昏线,从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被称为晨线,从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被称为昏线。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转,同纬度位置偏东的地点比位置偏西的地点早看见太阳,这样就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2.【答案】C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北温带和热带分界线的是北回归线,纬度是23.5°N。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因此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是北极圈,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是南极圈。
3.【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一天, 地球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一年。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时差;地球还不停地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4.【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只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时差。
5.【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昼半球,背太阳光的一面被称为夜半球,地球不停自转,使地球上的昼半球和夜半球不停的交替,D正确。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冷暖差异是地球公转造成的,海陆变迁由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造成的,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6.【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会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等地理现象,D正确;昼夜更替、太阳的东升西落都是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7.【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C正确;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排除A;与一个月、一小时无关,排除BD;故答案为:C。
【点评】(1)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地球自转周期有两个,即恒星日和太阳日。恒星日时间长度为23小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也是科学研究所选用的地球自转时间长度。太阳日时间长度为24小时,地球转过360度59分,一般用作生活作息用时。
8.【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A.太阳直射在太阳直射在23.5°S,是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北京冬奥会不是在冬至日,A选项错误;
B.长沙的楼房影子达到一年中最短的一天,是北半球的冬至日,B选项错误;
C.立春时节为2月4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的北京昼短夜长,C选项正确;
D.根据图中可知立春位于公转轨道的④,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 C。
【点评】地球的公转与四季的变化(北半球):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 季节及月份
春分 3月21(22)日 赤道 中间 昼夜相等 春季(3、4、5)
夏至 6月22(21)日 北回归线 最高 昼(最)长,夜(最)短 夏季(6、7、8)
秋分 9月23(22)日 赤道 中间 昼夜相等 秋季(9、10、11)
冬至 12月22(23)日 南回归线 最低 昼(最)短,夜(最)长 冬季(12、1、2)
9.【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A.正午操场影子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影响,A选项错误;
B.冬季和夏季作息时间不同,夏季起床时间比冬季早是昼夜长短季节变化的影响,B选项错误;
C.小明凌晨2点起床看NBA直播,是因为时区不同,是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C选项正确;
D.徐州四季分明,四季变化明显,是受地球公转的影响,D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C。
【点评】地球公转的影响:
1.地球公转影响四季的变化
2.地球公转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高度及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
10.【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昼夜更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因此昼夜更替的时间为24小时,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11.【答案】B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9月23号为秋分,秋分之后北半球白昼时间变短;国庆节为10月1号,国庆节之前由于白昼时间较长,午休时间长,国庆节之后,由于白昼时间变短,午休时间缩短,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都只能照亮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就处于黑夜状态,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转,同纬度位置偏东的地点比位置偏西的地点早看见太阳,这样就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12.【答案】C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北半球12月、1月、2月为冬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 、11月为秋季,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13.【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的中心是地轴,公转的中心是太阳,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14.【答案】B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五带中,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寒带阳光斜射厉害,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综上述,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北温带,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15.【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越往东看到日出的时间越早,因此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时差;地球还不停地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16.【答案】C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北京的纬度是40°N,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23.5°N—23.5°S之间为热带,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为南寒带。
17.【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所以A 错误。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所以B正确。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所以C错误。家住上海的李丽早晨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妈妈打电话,妈妈却说“晚上好”,这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所以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18.【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据图可知,由于地球的自转,偏东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时间早,B点与C点在同一条纬线上,B点位于C点的正东方,C点的时间比B点晚,故A叙述错误,C叙述正确;图中白色部分是昼半球,B点此时是白天,故B叙述正确;B点和C点都位于北回归线上,都位于北半球,故D叙述正确。故答案为:A。
【点评】(1)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自转一周转过的度数是36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那么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 1小时。越靠东的地点越先看到日出。
(2)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19.【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由材料于2021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9点在昆明举行会议开幕式,纽约市民只能在黑夜收看现场直播是地球自转造成两地时间差异。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自转一周转过的度数是36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那么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 1小时。越靠东的地点越先看到日出。
【答案】20.C
21.C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点评】(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春分日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当北半球是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
20.由题目可知,12月21日冬至日这一天,地球是运行在图中C表示的位置上,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故答案为:C。
21.由题目可知,12月21日冬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对于北温带的汉阳来说,昼最短、夜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物体影子最长,故答案为:C。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