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课时基础练习 1.4 地形图的判读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课时基础练习 1.4 地形图的判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14 11:35:1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课时基础练习 1.4 地形图的判读
一、单选题
1.(2023七上·宁强期末)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下图,甲地的海拔是()
A.900米 B.600米 C.300米 D.1500米
2.(2022七上·武功期中)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上 B.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
C.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 D.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
3.(2022七上·罗湖月考)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表示平原的颜色一般是 (  )
A.绿色 B.黄色 C.蓝色 D.白色
4.(2022七上·福鼎期中)图中表示山谷的是(  )
A. B.
C. D.
5.(2022七上·福田期中)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  )
A.坡度陡 B.坡度缓 C.海拔低 D.海拔高
6.(2022七上·潮安期中)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信息,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欧洲的颜色以绿色为主,这说明(  )
A.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 B.欧洲天气晴朗
C.欧洲人口密集 D.欧洲水域面积大
7.(2022七上·佛山期中)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一般表示()
A.湖泊和海洋 B.山脉和高原 C.平原和盆地 D.山脉和丘陵
8.(2022七上·佛山期中)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A.8693.43米 B.8999.43米 C.8789.43米 D.9000.57米
(2021七上·泸县期末)下图为某岛国不同海拔的陆地面积所占比例统计图。读图完成第下列小题。
9.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1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岛国的颜色大部分是(  )
A.白色 B.黄色 C.褐色 D.绿色
11.(2021七上·简阳期中)甲地的海拔1500米,乙地的海拔500米,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
A.1000米 B.500米 C.2000米 D.1500米
12.(2021七上·凉山期中)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地图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分层设色地形图
C.旅游交通地图 D.地形剖面图
13.(2021七上·潮安期中)某校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践考察.如图为考察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甲村与虎山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50米 B.650米 C.450米 D.850米
14.(2021七上·江油月考)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判读正确的是(  )
①图中地形以丘陵为主 ②甲所在地形部位是山顶
③乙、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100米 ④CA的坡度比BA要陡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5.(2021七上·江油月考)下图,丙地海拔是多少?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100米;300米 B.150米;100米
C.200米;200米 D.300米;150米
16.(2021七上·榆林月考)以下等高线图中③部位表示的地形名称是(  )
A.盆地 B.山脊 C.鞍部 D.陡崖
17.(2021七上·梅河口期末)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组织登山活动,目标是图中的山顶A,请问,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  )
A.A B.B C.C D.B,C均可以
18.(2021七上·柳州期末)下图为“某区域沿89°E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该区域的地势起伏状况是(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
(2)整体上看,图中A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山地
19.(2021七上·随县期末)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测得两山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 5cm,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10km
B.图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丘陵
C.该图的等高距是100米,山顶A位于C的东北方向
D.四地中可能发育河流的是B,适合极限运动的是D
20.(2021七上·拜泉期末)宽广平坦,起伏很小的地区,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的地形是(  )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平原
21.(2021七上·喀喇沁旗期末)初一·二班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 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图说 :“这就是我们要登的山,比较高, 大家要注意…… ”完成 下列小题。
(1)老师强调图中有一个悬崖, 很危险, 希望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 , 请你判断哪个地方有悬崖(  )
A.B 地 B.C 地 C.D 地 D.E地
(2)老师说 :“ 这次我们登的山比较高。”从图上可以看出山顶海拔高度是(  )
A.200米 B.300米
C.300米以上 D.400米以上500米以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因此下图中甲地的海拔是1500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2.【答案】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析】【分析】A.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A不符合题意;
B. 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B符合题意;
C. 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C不符合题意;
D. 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陆地地形主要包括五种: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平原。山地海拔高,多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小,边缘陡峻,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地表起伏小,如亚马孙平原、华北平原;丘陵海拔较低,大致在500米以下,地表坡度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如辽东丘陵、东南丘陵;盆地海拔不固定,周围高、中间低,如刚果盆地、四川盆地。
3.【答案】A
【知识点】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析】【分析】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表示平原的颜色一般是绿色。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
4.【答案】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①位于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排除A;②位于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排除B;③位于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C正确;④位于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排除D;故答案为:C。
【点评】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5.【答案】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坡度缓。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用等高线地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6.【答案】A
【知识点】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海拔在200m以下,地形平坦,故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欧洲的颜色以绿色为主,说明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A正确,与欧洲天气晴朗、人口密集、水域面积大(海洋用蓝色表示)无关,排除BCD;故答案为:A。
【点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表示。
7.【答案】A
【知识点】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析】【分析】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一般表示湖泊和海洋。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
8.【答案】B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因此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8844.43-(-155)=844.43+155=8999.43米 。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答案】9.B
10.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析】【点评】(1)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但坡度比较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高原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小,边缘陡峻。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
9.读图分析可知, 该岛国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因此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根据上题分析可知, 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 因此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岛国的颜色大部分是绿色。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答案】A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海拔是指某地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两地的海拔相减,如甲地的海拔1500米,乙地的海拔500米,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1500-500=1000米,故答案为:A。
【点评】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12.【答案】D
【知识点】地形剖面图
【解析】【分析】地图的种类很多,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所有地图中,最能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个方向的地势起伏状况的地图是地形剖面图,其余三幅图不能直观地看出,故答案为:D。
【点评】地形剖面图是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能直观的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倾斜缓急。
13.【答案】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甲村的海拔位于300-400米之间,虎山山峰的海拔位于900-1000米之间,两地相对高度位于500-700米之间,四个选项中可能是650米,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14.【答案】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山顶的海拔在400-500米,不超过500米,坡度较为缓和,是丘陵;甲所在地形部位是鞍部,乙、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100米,CA的坡度比BA要缓,因为CA比BA处等高线稀疏。故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一般爬山会选择从缓坡经过,可以省时省力。或者经过鞍部,地形相对平坦。
15.【答案】C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一个地方的海拔是指该地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丙地的海拔是100+100=200米,甲的海拔是300米,乙的海拔是10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故答案为:C。
【点评】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它是根据当地测潮站的多年记录,把海水面的位置加以平均而得出的。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
16.【答案】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③处为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17.【答案】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读图可知,从C到A等高线比从B到A的等高线排列稀疏,坡度较缓,所以爬到山顶更容易。故答案为:C。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一般爬山会选择从缓坡经过,可以省时省力。或者经过鞍部,地形相对平坦。缓坡土壤发育较好,可以修梯田,保持水土。陡坡则需要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18.【答案】(1)C
(2)B
【知识点】地形剖面图
【解析】【分析】(1)结合图示中的海拔数据40°N,30°N得知:纬度数小的地区位于南面,地势高,纬度数大的地区位于北面,地势低,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南高北低。故答案为:C。(2)从图中地表形态看出,A处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形平坦开阔,应是高原,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1)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能直观地表现出地面的起伏、地势的变化和坡度的陡缓,还能形象地显示出一个地区的地形类型及其特征。判读地形剖面图时要注意起始点和极值区的位置。
(2)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缓和的是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中部明显稀疏的是高原,盆地是中间低,四周高。
19.【答案】B
【知识点】比例尺;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据图可知,图中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表是实际距离2千米,若测得两山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 5cm,则两地的实地距离=2×2.5=5km,故A错误;图示地形起伏和缓,海拔在500米以内 ,地形类型主要是丘陵,故B正确;该图的等高距是100米,山顶A位于C的东南方向,故C错误;四地中C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可能发育河流,B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一般为分水岭,D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适合攀岩极限运动,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1)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缓和的是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中部明显稀疏的是高原,盆地是中间低,四周高。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数值较高处发生弯曲的地方为山谷,山谷是集水区域,可能有河流发育。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即由地势高的地区流向地势低的地区。陡崖处等高线重合,表明该地地势高差大,坡度陡峻。在陡崖处可以开发不同的旅游项目,如新兴的玻璃栈道,跳伞或蹦极等极限运动,或者是攀岩运动,都可以给游客带来惊险刺激的体验。
20.【答案】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宽广平坦,起伏很小的地区,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的地形是平原。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地形特征主要从海拔和相对高度(起伏大小)两方面来描述。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但坡度比较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高原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小,边缘陡峻。
21.【答案】(1)C
(2)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有陡崖的是在D处,该地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B处是山脊,C处是山谷,E处是鞍部,故答案为:C。(2)由图中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中所示等高距是100米,可以看出山顶的海拔范围是大于400米,但要小于500米,故答案为:D。
【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2)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海拔差为等高距,一幅图上只有一个等高距。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课时基础练习 1.4 地形图的判读
一、单选题
1.(2023七上·宁强期末)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下图,甲地的海拔是()
A.900米 B.600米 C.300米 D.1500米
【答案】D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因此下图中甲地的海拔是1500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2.(2022七上·武功期中)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上 B.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
C.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 D.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
【答案】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析】【分析】A.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A不符合题意;
B. 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B符合题意;
C. 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C不符合题意;
D. 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陆地地形主要包括五种: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平原。山地海拔高,多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小,边缘陡峻,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地表起伏小,如亚马孙平原、华北平原;丘陵海拔较低,大致在500米以下,地表坡度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如辽东丘陵、东南丘陵;盆地海拔不固定,周围高、中间低,如刚果盆地、四川盆地。
3.(2022七上·罗湖月考)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表示平原的颜色一般是 (  )
A.绿色 B.黄色 C.蓝色 D.白色
【答案】A
【知识点】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析】【分析】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表示平原的颜色一般是绿色。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
4.(2022七上·福鼎期中)图中表示山谷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①位于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排除A;②位于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排除B;③位于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C正确;④位于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排除D;故答案为:C。
【点评】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5.(2022七上·福田期中)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  )
A.坡度陡 B.坡度缓 C.海拔低 D.海拔高
【答案】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坡度缓。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用等高线地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6.(2022七上·潮安期中)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信息,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欧洲的颜色以绿色为主,这说明(  )
A.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 B.欧洲天气晴朗
C.欧洲人口密集 D.欧洲水域面积大
【答案】A
【知识点】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海拔在200m以下,地形平坦,故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欧洲的颜色以绿色为主,说明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A正确,与欧洲天气晴朗、人口密集、水域面积大(海洋用蓝色表示)无关,排除BCD;故答案为:A。
【点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表示。
7.(2022七上·佛山期中)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一般表示()
A.湖泊和海洋 B.山脉和高原 C.平原和盆地 D.山脉和丘陵
【答案】A
【知识点】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析】【分析】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一般表示湖泊和海洋。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
8.(2022七上·佛山期中)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A.8693.43米 B.8999.43米 C.8789.43米 D.9000.57米
【答案】B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因此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8844.43-(-155)=844.43+155=8999.43米 。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2021七上·泸县期末)下图为某岛国不同海拔的陆地面积所占比例统计图。读图完成第下列小题。
9.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1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岛国的颜色大部分是(  )
A.白色 B.黄色 C.褐色 D.绿色
【答案】9.B
10.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析】【点评】(1)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但坡度比较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高原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小,边缘陡峻。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
9.读图分析可知, 该岛国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因此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根据上题分析可知, 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 因此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岛国的颜色大部分是绿色。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2021七上·简阳期中)甲地的海拔1500米,乙地的海拔500米,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
A.1000米 B.500米 C.2000米 D.1500米
【答案】A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海拔是指某地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两地的海拔相减,如甲地的海拔1500米,乙地的海拔500米,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1500-500=1000米,故答案为:A。
【点评】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12.(2021七上·凉山期中)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地图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分层设色地形图
C.旅游交通地图 D.地形剖面图
【答案】D
【知识点】地形剖面图
【解析】【分析】地图的种类很多,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所有地图中,最能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个方向的地势起伏状况的地图是地形剖面图,其余三幅图不能直观地看出,故答案为:D。
【点评】地形剖面图是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能直观的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倾斜缓急。
13.(2021七上·潮安期中)某校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践考察.如图为考察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甲村与虎山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50米 B.650米 C.450米 D.850米
【答案】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甲村的海拔位于300-400米之间,虎山山峰的海拔位于900-1000米之间,两地相对高度位于500-700米之间,四个选项中可能是650米,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14.(2021七上·江油月考)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判读正确的是(  )
①图中地形以丘陵为主 ②甲所在地形部位是山顶
③乙、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100米 ④CA的坡度比BA要陡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山顶的海拔在400-500米,不超过500米,坡度较为缓和,是丘陵;甲所在地形部位是鞍部,乙、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100米,CA的坡度比BA要缓,因为CA比BA处等高线稀疏。故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一般爬山会选择从缓坡经过,可以省时省力。或者经过鞍部,地形相对平坦。
15.(2021七上·江油月考)下图,丙地海拔是多少?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100米;300米 B.150米;100米
C.200米;200米 D.300米;150米
【答案】C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一个地方的海拔是指该地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丙地的海拔是100+100=200米,甲的海拔是300米,乙的海拔是10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故答案为:C。
【点评】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它是根据当地测潮站的多年记录,把海水面的位置加以平均而得出的。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
16.(2021七上·榆林月考)以下等高线图中③部位表示的地形名称是(  )
A.盆地 B.山脊 C.鞍部 D.陡崖
【答案】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③处为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17.(2021七上·梅河口期末)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组织登山活动,目标是图中的山顶A,请问,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  )
A.A B.B C.C D.B,C均可以
【答案】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读图可知,从C到A等高线比从B到A的等高线排列稀疏,坡度较缓,所以爬到山顶更容易。故答案为:C。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一般爬山会选择从缓坡经过,可以省时省力。或者经过鞍部,地形相对平坦。缓坡土壤发育较好,可以修梯田,保持水土。陡坡则需要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18.(2021七上·柳州期末)下图为“某区域沿89°E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该区域的地势起伏状况是(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
(2)整体上看,图中A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山地
【答案】(1)C
(2)B
【知识点】地形剖面图
【解析】【分析】(1)结合图示中的海拔数据40°N,30°N得知:纬度数小的地区位于南面,地势高,纬度数大的地区位于北面,地势低,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南高北低。故答案为:C。(2)从图中地表形态看出,A处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形平坦开阔,应是高原,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1)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能直观地表现出地面的起伏、地势的变化和坡度的陡缓,还能形象地显示出一个地区的地形类型及其特征。判读地形剖面图时要注意起始点和极值区的位置。
(2)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缓和的是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中部明显稀疏的是高原,盆地是中间低,四周高。
19.(2021七上·随县期末)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测得两山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 5cm,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10km
B.图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丘陵
C.该图的等高距是100米,山顶A位于C的东北方向
D.四地中可能发育河流的是B,适合极限运动的是D
【答案】B
【知识点】比例尺;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据图可知,图中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表是实际距离2千米,若测得两山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 5cm,则两地的实地距离=2×2.5=5km,故A错误;图示地形起伏和缓,海拔在500米以内 ,地形类型主要是丘陵,故B正确;该图的等高距是100米,山顶A位于C的东南方向,故C错误;四地中C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可能发育河流,B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一般为分水岭,D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适合攀岩极限运动,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1)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缓和的是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中部明显稀疏的是高原,盆地是中间低,四周高。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数值较高处发生弯曲的地方为山谷,山谷是集水区域,可能有河流发育。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即由地势高的地区流向地势低的地区。陡崖处等高线重合,表明该地地势高差大,坡度陡峻。在陡崖处可以开发不同的旅游项目,如新兴的玻璃栈道,跳伞或蹦极等极限运动,或者是攀岩运动,都可以给游客带来惊险刺激的体验。
20.(2021七上·拜泉期末)宽广平坦,起伏很小的地区,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的地形是(  )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平原
【答案】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宽广平坦,起伏很小的地区,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的地形是平原。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地形特征主要从海拔和相对高度(起伏大小)两方面来描述。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但坡度比较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高原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小,边缘陡峻。
21.(2021七上·喀喇沁旗期末)初一·二班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 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图说 :“这就是我们要登的山,比较高, 大家要注意…… ”完成 下列小题。
(1)老师强调图中有一个悬崖, 很危险, 希望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 , 请你判断哪个地方有悬崖(  )
A.B 地 B.C 地 C.D 地 D.E地
(2)老师说 :“ 这次我们登的山比较高。”从图上可以看出山顶海拔高度是(  )
A.200米 B.300米
C.300米以上 D.400米以上500米以下
【答案】(1)C
(2)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有陡崖的是在D处,该地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B处是山脊,C处是山谷,E处是鞍部,故答案为:C。(2)由图中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中所示等高距是100米,可以看出山顶的海拔范围是大于400米,但要小于500米,故答案为:D。
【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2)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海拔差为等高距,一幅图上只有一个等高距。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