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课时培优训练 1.4 地形图的阅读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课时培优训练 1.4 地形图的阅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14 11:22:0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课时培优训练 1.4 地形图的阅读
一、单选题
(2023七上·始兴期末) 下图表示的是穿越太行山的一条通道,古人称井陉(xing)。秦始皇在井陉的地势狭窄险要处设置关口,修建驿道,称为秦皇古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四点海拔最高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 秦皇古道途经的主要地形部位是(  )
A.山地 B.丘陵 C.山脊 D.山谷
3. 秦皇古道在a处设置有关口,主要原因是该处(  )
A.地形崎岖,便于建设关口 B.海拔较高,便于防守
C.河流经过,饮用水源充足 D.道路狭窄,便于防守
4. 秦皇古道(  )
A.可沟通东西交通 B.可沟通南北交通
C.阻碍了商贸往来 D.阻碍了文化交流
【答案】1.C
2.D
3.D
4.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点评】(1)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2)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3)秦皇古道是中国仅存的古道陆路交通道路的实物,是秦始皇车同轨历史的实物佐证,这里关山环立,地势险要,是山西、陕西通京的交通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驿道长约百里,贯穿太行山、建在山岭沟谷中。
1.由图中等高线可以看出,a处海拔是150米,b处海拔是250米,c处海拔在300-350米之间,d处海拔在250-300米之间,四点对比可知,秦皇古道地势最高处是c处,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读图可知,秦皇古道途经的等高线主要是由数值地的向数值高的方向凸,为山谷,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3.由图中等高线所示可以看出,a处等高线相靠拢,距离最近,证明此地地形狭窄,在此设置关口,易守难攻,便于防守,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4.图中无指向标和经纬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读可知,秦皇古道大致是东西走向,可沟通东西交通,A正确;B错误;修建秦皇古道交通便利有利于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CD错误;故答案为:A。
(2023七上·阳西期末)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地形图,图中河谷低地是当地耕地的主要分布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B.②处比①处更适宜修建水库
C.该区域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D.丁村最适宜发展成城镇驻地
6.为了致富,该地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①甲村发展水果种植业 ②乙村绿水青山,大力发展采矿业 ③丙村地势平坦,适宜推广畜牧业 ④丁村利用陡崖地貌发展旅游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5.A
6.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点评】(1)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但坡度比较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高原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小,边缘陡峻。
(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在地形陡峭的山区,发展林业;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牧草广布,发展畜牧业;在水资源丰富,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发展渔业等。
5.读图分析可知:
A.该区域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形崎岖,因此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A符合题意;
B.①处为山谷,有大面积的汇水区域,且谷口狭窄,适宜修建水库;②处为山脊,为分水岭,不适宜修建水库,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河流大致自西向东流,所以该区域东部地势低,C不符合题意;
D.丁村临近陡崖,坡度较大,不适宜发展成城镇驻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读图分析可知, ①甲村为丘陵地形,适宜发展水果种植业; ②乙村为河谷地形,地形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不适合发展采矿业;③丙村外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适合发展林业;④丁村可利用陡崖地貌发展蹦极等极限运动发展旅游业。故①④正确。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2七上·英德期中)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7.关于图中信息的判读,正确的是 (  )
A.②处为山脊
B.①③的相对高度为400米
C.③处比④处坡陡
D.⑤处为该区域最高峰
8.量得溪水村与向阳镇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溪水材与向阳镇的直线距离是 (  )
A.1千米 B.2千米
C.10 千米 D.20千米
9.向阳镇位于溪水村的(  )方向。(  )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
10.为发展经济,溪水村规划了多项旅游开发项目,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A处开发攀岩项目
B.B处开发漂流体验项目
C.C处修建观景台
D.溪水村周边种植果树,发展生态旅游农业
11.若想在此地修建铁路,应选用的图例是 (  )
A. B.
C. D.
【答案】7.A
8.A
9.B
10.B
11.C
【知识点】比例尺;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点评】(1)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2)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3)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5)常用的图例:
7.读图分析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00米:
A.②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A符合题意;
B. ①地的海拔是800米,③地的海拔是5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300米,B不符合题意;
C. ③处比④处等高线稀疏,坡陡缓,C不符合题意;
D. C处为该区域最高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读图可知,图中为数字式比例尺,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 量得溪水村与向阳镇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溪水材与向阳镇的直线距离是2×500=1000米,即1千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读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方。因此向阳镇位于溪水村的西北方向。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读图分析可知:
A. A处是陡崖,适宜开发攀岩项目,A不符合题意;
B.B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不适宜开发漂流体验项目,B符合题意;
C.C处为该区域最高峰, 适宜修建观景台,C不符合题意;
D. 溪水村周边是低缓的山地,适宜种植果树,发展生态旅游农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读图可知,A是水库,B是长城,C是铁路,D是国界。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2022七上·福田期中)你知道我国的四川盆地吗?找一找,它与下列哪幅等高线地形图所示的地形一致。(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A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海拔由内向外增高,为盆地;B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海拔由外向内增高,为山顶;C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为山谷;D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为山脊。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13.(2022七上·福田期中)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的等高距为200米 B.①处海拔大约为650米
C.③处是山脊 D.④处是陡崖
【答案】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A. 该图的等高距为100米,A不符合题意;
B. ①处海拔在700-800米之间,B不符合题意;
C. ③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C不符合题意;
D.④处位于等高线重叠处,是陡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14.(2022七上·中山期中)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①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为山脊;②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为山谷;③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海拔由内向外增高,为盆地;④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海拔由外向内增高,为山顶。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2022七上·中山期中)为迎接北京冬奥会的到来,众多爱好者投身到冰雪运动中。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5.图示区域,所属的地形类型为(  )
A.盆地 B.高原 C.平原 D.山地
16.图示地区,滑雪场滑道所处的地形部位及其主要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山脊—滑行速度快 B.陡崖—凶险刺激
C.山谷—降雪易堆积 D.山顶—视野开阔
17.图中两滑道(  )
A.L滑道适合初级滑雪者,因为其雪质较好
B.M滑道适合中高级滑雪者,因为其风速较大
C.L滑道适合中高级滑雪者,因为其坡度较小
D.M滑道适合初级滑雪者,因为其坡度小、较安全
【答案】15.D
16.C
17.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1)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但坡度比较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高原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小,边缘陡峻。
(2)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3)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5.读图分析可知, 图示区域海拔在500米以上,且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因此所属的地形类型为 山地。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读图分析可知, 图示地区,滑雪场滑道所处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这是因为山谷降雪易堆积,适宜做滑雪场。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两滑道中:M滑道适合初级滑雪者,因为该处等高线稀疏,其坡度小、较安全; L滑道适合中高级滑雪者,因为该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1七上·叙永期中)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属于山脊的是(  )
A.③ B.④ C.⑤ D.⑥
19. ①~④四地中,最适合野外露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 一野外探索小组将到该图所示地区考察山岩断层,请你为该小组选择适合的地点(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8.A
19.A
20.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点评】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18.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起,则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起,则为山脊;读图可知。③属于山脊,A正确;④、⑤、⑥为山谷,排除BCD,故答案为:A。
19.野外露营地应选择地形坡度较缓和的开阔地带,尽量避开山顶、山脊、山谷、陡崖等地。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等高线平行,坡度较缓和,A正确;②等高线密集为陡坡,排除B;③为山脊,排除C;④为山谷,排除D;最适合野外露营的是①,故答案为:A。
20.丁地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适合该小组考查山岩断层,D正确;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甲位于鞍部,排除A;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乙丙位于山顶,排除BC;故答案为:D。
(2021七上·新兴期中) 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如果量得甲乙两山顶的图上直线距离为2厘米,那么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为(  )
A.100000千米 B.1000千米 C.10千米 D.1千米
22. 对于该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均是(  )
A.王庄位于鞍部,张庄位于山脊附近
B.图中①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东南向西北流
C.甲山顶的海拔可能为1150米
D.①河流与②河流相比,②河流流速更快
【答案】21.D
22.B
【知识点】比例尺;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点评】(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2)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1.由图中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500米,所以若甲乙两山顶的图上直线距离是2厘米时,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000米,故答案为:D。
22.由图可知,王庄位于鞍部,张庄位于山脊附近,故A正确。图中①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西北向东南流,故B错误。甲山顶的海拔可能为1150米,故C正确。①河流与②河流相比,②河流流速更快,故D正确。故答案为:B。
(2021七上·茂名期中)某校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课上,用橡皮泥制作的一组等高线地形模型作品,图4是同学们制作时使用的底图,读图下列小题。
23.下列根据图制作出的等高线地形模型中,较准确的是(  )
A. B.
C. D.
24.图中③处标注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脊 B.鞍部 C.山谷 D.陡崖
25.下列关于①②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为山脊,①的坡度大于② B.都为山谷,①的坡度大于②
C.都为山脊,②的坡度大于① D.都为山谷,②的坡度大于①
【答案】23.B
24.D
25.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解析】【点评】(1)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3)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3.根据图中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可知,该地区西南侧是陡崖;东北和西南两侧是山脊。分析各选项中的等高线地形模型可知,只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4.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③处等高线重叠,因此标注的地形部位是陡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5.读图分析可知, ①②等高线弯曲部分都向海拔低处凸出,因此都是山脊。但②处等高线比①处密集,因此坡度更大。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6.(2021七上·普宁期中)深山藏古寺,幽林听梵音,让人闻之无不心向往之。山谷地形往往更隐蔽。下面甲、乙、丙、丁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答案】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甲处寺庙位于山脊处;乙处寺庙位于山顶处;丙处寺庙位于陡崖处。丁处寺庙位于山谷, 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27.(2021七上·罗湖期末) 2020年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图)。12月8日,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公布,“8848.86米”成为世界新高度。完成下列小题。
(1)测量人员在登顶过程中,面临的突出困难主要有(  )
①低温②缺氧③大风④雪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队员从前进营地前往突击营地(  )
A.一直沿着山脊线前进 B.一直沿着山谷线前进
C.先西南方向,再东南方向 D.先东北方向,再西北方向
(3)有关队员攀登珠峰途中最容易的路线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前进营地到北坳,沿山谷攀登
B.北坳到突击营地等高线密集,距离较短
C.前进营地到北坳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D.突击营地到珠峰峰顶等高线密集,距离较短
【答案】(1)D
(2)C
(3)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 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珠穆朗玛峰海拔,高气温低,所以"高寒”;大气密度随高度升高而减少,珠穆朗玛峰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缺氧;珠穆朗玛峰为山地,山地垂直差异大(温度,气压)气压差是形成风的原因,所以“大风;珠穆朗玛峰高寒、雪厚,遇到狂风暴雪时会有雪崩; (2) 队员从前进营地向西南方向前行,此地坡缓,西南方等高线稀疏,再沿着山谷(东南方) 前往突击营地,这样攀登比较省力, 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山谷;(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队员攀登珠峰途中最容易的路线是前进营地到北坳,原因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故答案为:(1)D;(2)C;(3)C。
【点评】(1)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 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珠穆朗玛峰海拔高气温低,所以"高寒”;大气密度随高度升高而减少( 地球重力)珠穆朗玛峰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缺氧;珠穆朗玛峰为山地,山地垂直差异大(温度,气压)气压差是形成风的原因,所以“大风;珠穆朗玛峰高寒、雪厚,遇到狂风暴雪时会有雪崩,大声在山底说话也会发生雪崩;(2) 队员从前进营地 向西南方向前行,此地坡缓,西南方等高线稀疏,再沿着山谷(东南方) 前往突击营地 ,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山谷,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峰,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队员攀登珠峰途中最容易的路线是前进营地到北坳,原因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二、综合题
28.(2023七上·惠阳期末)暑假期间,复兴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走出课堂,到学校附近开展野外实地考察活动。读考察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同学们首先登上了仙人峰,据图判断它的海拔范围是   米,所在山脉大致为   走向。
(2)同学们在①②两河体验了漂流活动,感受到流速较快的河流是   ,原因是   。
(3)同学们进行了攀岩比赛,比赛地点最适合在图中的   地(填字母)举行。
(4)同学们攀登到 B 处时,能看到图中的湖泊吗?   ,理由是   。
(5)当地坚持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为此,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有(  )。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冬季开展滑雪项目
C.开发民宿体验项目
D.开展有机生态园采摘体验活动
【答案】(1)500~600;西北-东南
(2)①;①河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3)A
(4)不能;B 地和湖泊之间有一个山峰,遮挡了视线
(5)C;D
【知识点】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 仙人峰的海拔范围是500~600米。根据图中经纬线分析可知,所在山脉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
(2)读图分析可知, 如果在I①②两河体验漂流活动, 其中①河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因此感受到流速较快。
(3)读图分析可知,图中A点位于等高线重叠处,是陡崖, 适合进行攀岩比赛。
(4)读图分析可知,B地和湖泊之间有一个山峰,遮挡了视线,因此攀登到B处时,不能看到图中的湖泊。
(5)当地为坚持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应该开发民宿体验项目;开展有机生态园采摘体验活动。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根据图中纬度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南方地区, 冬季气候温暖,不适宜开展滑雪项目。故C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 500~600;西北-东南;(2)①;①河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陡;(3)A;(4)不能;B地和湖泊之间有一个山峰,遮挡了视线;(5)CD。
【点评】(1)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2)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5)本题考查当地为坚持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所采取的措施,理解简单即可。
29.(2022七上·南山期中)图1、图2示意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所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图1所示区域中:A所在的山体部为   ,B所在的山体部位为   。C,D河段开发漂流项目,漂流速度更快的河段是   河段(填字母)。
(2)图1,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际水平距离是   米,站在乙村口,能够看见   (甲/丙)村。
(3)图2,在李村和张村之间计划修建一条高速公路,有A、B两套方案,你认为应该选择   套方案(填字母)比较合理,原因是   。
【答案】(1)丘陵;鞍部;山脊;D
(2)1600;甲
(3)B;B沿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知识点】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 图1所示区域海拔在500米以下,等高线密集,地形崎岖,因此主要地形类型是丘陵。图1所示区域中:A位于两山顶之间,所在的山体部为鞍部;B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所在的山体部位为山脊。C,D河段开发漂流项目,D河段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漂流速度更快。
(2)读图1可知,图中为数字式比例尺,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0米。已知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际水平距离是800×2=1600米。站在乙村口,能够看见甲村,因为两村之间是河流,没有遮挡视线;但乙村和丙村之间被山脊阻挡,因此站在乙村口,不能看见丙村。
(3)读图2分析可知,在李村和张村之间计划修建一条高速公路,A、B两套方案中,选择B套方案比较合理,原因是B沿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A沿线需穿过山脊,建设难度大。
故答案为:(1)丘陵;鞍部;山脊;D;(2)1600;甲;(3)B;B沿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点评】(1)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但坡度比较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高原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小,边缘陡峻。
(2)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3)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0.(2022七上·英德期中)厦门某学校制定了研学方案并组织学生到蔡尖尾山开展活动,读蔡尖尾山及其周边等高线。完成下列问题。
(1)气象台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海拔在   米之间(不含端点)。
(2)隧道的走向是   ,隧道穿越的地形部位是   ;量得隧道图上长为1.5厘米,则实地长度是   千米。
(3)修建的①②两条观景鹰道中,登项更省力的廊道是   ,理由是   。
(4)研学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观测到自身日影的长短变化情况是   。
(5)你认为该地适合发展旅游吗 说出你的理由(至少写一点)。
【答案】(1)山顶;350-400
(2)西北一东南(走向);山脊;1.2
(3)①;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4)越来越短(由长变短)
(5)适合,理由: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设有观景廊道旅游配套设施齐全等(答对一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比例尺;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 气象台所在地区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海拔由外向内增高,因此地形部位是山顶。该图等高距为50米,因此气象台海拔在350-400米之间。
(2)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应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因此隧道的走向是西北-东南走向。 隧道穿越的地区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因此地形部位是山脊。图中比例尺为数字式比例尺,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8千米。 量得隧道图上长为1.5厘米,则实地长度是0.8×1.5=1.2千米。
(3)读图分析可知, 修建的①②两条观景鹰道中,①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因此登项更省力。
(4)根据题意可知, 研学活动时间是在4月18日8:00-11:30,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因此同学们观测到自身日影越来越短。
(5)读图分析可知, 该地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设有观景廊道,旅游配套设施齐全,因此适合发展旅游。
故答案为:(1)山顶;350-400;(2)西北一东南(走向);山脊;1.2;(3)①;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4) 越来越短(由长变短) ;(5) 适合;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设有观景廊道旅游配套设施齐全等。
【点评】(1)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2)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3)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4)影子长短和太阳高度角大小有关。一天中早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 一年中冬季影子长,夏季影子短。
(5)本题考查该地适合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课时培优训练 1.4 地形图的阅读
一、单选题
(2023七上·始兴期末) 下图表示的是穿越太行山的一条通道,古人称井陉(xing)。秦始皇在井陉的地势狭窄险要处设置关口,修建驿道,称为秦皇古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四点海拔最高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 秦皇古道途经的主要地形部位是(  )
A.山地 B.丘陵 C.山脊 D.山谷
3. 秦皇古道在a处设置有关口,主要原因是该处(  )
A.地形崎岖,便于建设关口 B.海拔较高,便于防守
C.河流经过,饮用水源充足 D.道路狭窄,便于防守
4. 秦皇古道(  )
A.可沟通东西交通 B.可沟通南北交通
C.阻碍了商贸往来 D.阻碍了文化交流
(2023七上·阳西期末)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地形图,图中河谷低地是当地耕地的主要分布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B.②处比①处更适宜修建水库
C.该区域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D.丁村最适宜发展成城镇驻地
6.为了致富,该地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①甲村发展水果种植业 ②乙村绿水青山,大力发展采矿业 ③丙村地势平坦,适宜推广畜牧业 ④丁村利用陡崖地貌发展旅游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22七上·英德期中)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7.关于图中信息的判读,正确的是 (  )
A.②处为山脊
B.①③的相对高度为400米
C.③处比④处坡陡
D.⑤处为该区域最高峰
8.量得溪水村与向阳镇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溪水材与向阳镇的直线距离是 (  )
A.1千米 B.2千米
C.10 千米 D.20千米
9.向阳镇位于溪水村的(  )方向。(  )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
10.为发展经济,溪水村规划了多项旅游开发项目,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A处开发攀岩项目
B.B处开发漂流体验项目
C.C处修建观景台
D.溪水村周边种植果树,发展生态旅游农业
11.若想在此地修建铁路,应选用的图例是 (  )
A. B.
C. D.
12.(2022七上·福田期中)你知道我国的四川盆地吗?找一找,它与下列哪幅等高线地形图所示的地形一致。(  )
A. B.
C. D.
13.(2022七上·福田期中)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的等高距为200米 B.①处海拔大约为650米
C.③处是山脊 D.④处是陡崖
14.(2022七上·中山期中)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2七上·中山期中)为迎接北京冬奥会的到来,众多爱好者投身到冰雪运动中。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5.图示区域,所属的地形类型为(  )
A.盆地 B.高原 C.平原 D.山地
16.图示地区,滑雪场滑道所处的地形部位及其主要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山脊—滑行速度快 B.陡崖—凶险刺激
C.山谷—降雪易堆积 D.山顶—视野开阔
17.图中两滑道(  )
A.L滑道适合初级滑雪者,因为其雪质较好
B.M滑道适合中高级滑雪者,因为其风速较大
C.L滑道适合中高级滑雪者,因为其坡度较小
D.M滑道适合初级滑雪者,因为其坡度小、较安全
(2021七上·叙永期中)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属于山脊的是(  )
A.③ B.④ C.⑤ D.⑥
19. ①~④四地中,最适合野外露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 一野外探索小组将到该图所示地区考察山岩断层,请你为该小组选择适合的地点(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1七上·新兴期中) 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如果量得甲乙两山顶的图上直线距离为2厘米,那么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为(  )
A.100000千米 B.1000千米 C.10千米 D.1千米
22. 对于该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均是(  )
A.王庄位于鞍部,张庄位于山脊附近
B.图中①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东南向西北流
C.甲山顶的海拔可能为1150米
D.①河流与②河流相比,②河流流速更快
(2021七上·茂名期中)某校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课上,用橡皮泥制作的一组等高线地形模型作品,图4是同学们制作时使用的底图,读图下列小题。
23.下列根据图制作出的等高线地形模型中,较准确的是(  )
A. B.
C. D.
24.图中③处标注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脊 B.鞍部 C.山谷 D.陡崖
25.下列关于①②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为山脊,①的坡度大于② B.都为山谷,①的坡度大于②
C.都为山脊,②的坡度大于① D.都为山谷,②的坡度大于①
26.(2021七上·普宁期中)深山藏古寺,幽林听梵音,让人闻之无不心向往之。山谷地形往往更隐蔽。下面甲、乙、丙、丁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7.(2021七上·罗湖期末) 2020年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图)。12月8日,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公布,“8848.86米”成为世界新高度。完成下列小题。
(1)测量人员在登顶过程中,面临的突出困难主要有(  )
①低温②缺氧③大风④雪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队员从前进营地前往突击营地(  )
A.一直沿着山脊线前进 B.一直沿着山谷线前进
C.先西南方向,再东南方向 D.先东北方向,再西北方向
(3)有关队员攀登珠峰途中最容易的路线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前进营地到北坳,沿山谷攀登
B.北坳到突击营地等高线密集,距离较短
C.前进营地到北坳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D.突击营地到珠峰峰顶等高线密集,距离较短
二、综合题
28.(2023七上·惠阳期末)暑假期间,复兴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走出课堂,到学校附近开展野外实地考察活动。读考察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同学们首先登上了仙人峰,据图判断它的海拔范围是   米,所在山脉大致为   走向。
(2)同学们在①②两河体验了漂流活动,感受到流速较快的河流是   ,原因是   。
(3)同学们进行了攀岩比赛,比赛地点最适合在图中的   地(填字母)举行。
(4)同学们攀登到 B 处时,能看到图中的湖泊吗?   ,理由是   。
(5)当地坚持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为此,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有(  )。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冬季开展滑雪项目
C.开发民宿体验项目
D.开展有机生态园采摘体验活动
29.(2022七上·南山期中)图1、图2示意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所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图1所示区域中:A所在的山体部为   ,B所在的山体部位为   。C,D河段开发漂流项目,漂流速度更快的河段是   河段(填字母)。
(2)图1,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际水平距离是   米,站在乙村口,能够看见   (甲/丙)村。
(3)图2,在李村和张村之间计划修建一条高速公路,有A、B两套方案,你认为应该选择   套方案(填字母)比较合理,原因是   。
30.(2022七上·英德期中)厦门某学校制定了研学方案并组织学生到蔡尖尾山开展活动,读蔡尖尾山及其周边等高线。完成下列问题。
(1)气象台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海拔在   米之间(不含端点)。
(2)隧道的走向是   ,隧道穿越的地形部位是   ;量得隧道图上长为1.5厘米,则实地长度是   千米。
(3)修建的①②两条观景鹰道中,登项更省力的廊道是   ,理由是   。
(4)研学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观测到自身日影的长短变化情况是   。
(5)你认为该地适合发展旅游吗 说出你的理由(至少写一点)。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D
3.D
4.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点评】(1)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2)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3)秦皇古道是中国仅存的古道陆路交通道路的实物,是秦始皇车同轨历史的实物佐证,这里关山环立,地势险要,是山西、陕西通京的交通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驿道长约百里,贯穿太行山、建在山岭沟谷中。
1.由图中等高线可以看出,a处海拔是150米,b处海拔是250米,c处海拔在300-350米之间,d处海拔在250-300米之间,四点对比可知,秦皇古道地势最高处是c处,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读图可知,秦皇古道途经的等高线主要是由数值地的向数值高的方向凸,为山谷,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3.由图中等高线所示可以看出,a处等高线相靠拢,距离最近,证明此地地形狭窄,在此设置关口,易守难攻,便于防守,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4.图中无指向标和经纬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读可知,秦皇古道大致是东西走向,可沟通东西交通,A正确;B错误;修建秦皇古道交通便利有利于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C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5.A
6.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点评】(1)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但坡度比较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高原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小,边缘陡峻。
(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在地形陡峭的山区,发展林业;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牧草广布,发展畜牧业;在水资源丰富,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发展渔业等。
5.读图分析可知:
A.该区域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形崎岖,因此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A符合题意;
B.①处为山谷,有大面积的汇水区域,且谷口狭窄,适宜修建水库;②处为山脊,为分水岭,不适宜修建水库,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河流大致自西向东流,所以该区域东部地势低,C不符合题意;
D.丁村临近陡崖,坡度较大,不适宜发展成城镇驻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读图分析可知, ①甲村为丘陵地形,适宜发展水果种植业; ②乙村为河谷地形,地形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不适合发展采矿业;③丙村外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适合发展林业;④丁村可利用陡崖地貌发展蹦极等极限运动发展旅游业。故①④正确。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7.A
8.A
9.B
10.B
11.C
【知识点】比例尺;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点评】(1)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2)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3)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5)常用的图例:
7.读图分析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00米:
A.②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A符合题意;
B. ①地的海拔是800米,③地的海拔是5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300米,B不符合题意;
C. ③处比④处等高线稀疏,坡陡缓,C不符合题意;
D. C处为该区域最高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读图可知,图中为数字式比例尺,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 量得溪水村与向阳镇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溪水材与向阳镇的直线距离是2×500=1000米,即1千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读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方。因此向阳镇位于溪水村的西北方向。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读图分析可知:
A. A处是陡崖,适宜开发攀岩项目,A不符合题意;
B.B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不适宜开发漂流体验项目,B符合题意;
C.C处为该区域最高峰, 适宜修建观景台,C不符合题意;
D. 溪水村周边是低缓的山地,适宜种植果树,发展生态旅游农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读图可知,A是水库,B是长城,C是铁路,D是国界。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答案】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A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海拔由内向外增高,为盆地;B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海拔由外向内增高,为山顶;C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为山谷;D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为山脊。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13.【答案】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A. 该图的等高距为100米,A不符合题意;
B. ①处海拔在700-800米之间,B不符合题意;
C. ③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C不符合题意;
D.④处位于等高线重叠处,是陡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14.【答案】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①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为山脊;②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为山谷;③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海拔由内向外增高,为盆地;④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海拔由外向内增高,为山顶。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答案】15.D
16.C
17.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1)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但坡度比较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高原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小,边缘陡峻。
(2)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3)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5.读图分析可知, 图示区域海拔在500米以上,且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因此所属的地形类型为 山地。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读图分析可知, 图示地区,滑雪场滑道所处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这是因为山谷降雪易堆积,适宜做滑雪场。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两滑道中:M滑道适合初级滑雪者,因为该处等高线稀疏,其坡度小、较安全; L滑道适合中高级滑雪者,因为该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18.A
19.A
20.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点评】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18.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起,则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起,则为山脊;读图可知。③属于山脊,A正确;④、⑤、⑥为山谷,排除BCD,故答案为:A。
19.野外露营地应选择地形坡度较缓和的开阔地带,尽量避开山顶、山脊、山谷、陡崖等地。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等高线平行,坡度较缓和,A正确;②等高线密集为陡坡,排除B;③为山脊,排除C;④为山谷,排除D;最适合野外露营的是①,故答案为:A。
20.丁地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适合该小组考查山岩断层,D正确;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甲位于鞍部,排除A;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乙丙位于山顶,排除BC;故答案为:D。
【答案】21.D
22.B
【知识点】比例尺;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点评】(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2)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1.由图中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500米,所以若甲乙两山顶的图上直线距离是2厘米时,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000米,故答案为:D。
22.由图可知,王庄位于鞍部,张庄位于山脊附近,故A正确。图中①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西北向东南流,故B错误。甲山顶的海拔可能为1150米,故C正确。①河流与②河流相比,②河流流速更快,故D正确。故答案为:B。
【答案】23.B
24.D
25.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解析】【点评】(1)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3)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3.根据图中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可知,该地区西南侧是陡崖;东北和西南两侧是山脊。分析各选项中的等高线地形模型可知,只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4.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③处等高线重叠,因此标注的地形部位是陡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5.读图分析可知, ①②等高线弯曲部分都向海拔低处凸出,因此都是山脊。但②处等高线比①处密集,因此坡度更大。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6.【答案】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甲处寺庙位于山脊处;乙处寺庙位于山顶处;丙处寺庙位于陡崖处。丁处寺庙位于山谷, 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27.【答案】(1)D
(2)C
(3)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 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珠穆朗玛峰海拔,高气温低,所以"高寒”;大气密度随高度升高而减少,珠穆朗玛峰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缺氧;珠穆朗玛峰为山地,山地垂直差异大(温度,气压)气压差是形成风的原因,所以“大风;珠穆朗玛峰高寒、雪厚,遇到狂风暴雪时会有雪崩; (2) 队员从前进营地向西南方向前行,此地坡缓,西南方等高线稀疏,再沿着山谷(东南方) 前往突击营地,这样攀登比较省力, 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山谷;(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队员攀登珠峰途中最容易的路线是前进营地到北坳,原因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故答案为:(1)D;(2)C;(3)C。
【点评】(1)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 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珠穆朗玛峰海拔高气温低,所以"高寒”;大气密度随高度升高而减少( 地球重力)珠穆朗玛峰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缺氧;珠穆朗玛峰为山地,山地垂直差异大(温度,气压)气压差是形成风的原因,所以“大风;珠穆朗玛峰高寒、雪厚,遇到狂风暴雪时会有雪崩,大声在山底说话也会发生雪崩;(2) 队员从前进营地 向西南方向前行,此地坡缓,西南方等高线稀疏,再沿着山谷(东南方) 前往突击营地 ,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山谷,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峰,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队员攀登珠峰途中最容易的路线是前进营地到北坳,原因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28.【答案】(1)500~600;西北-东南
(2)①;①河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3)A
(4)不能;B 地和湖泊之间有一个山峰,遮挡了视线
(5)C;D
【知识点】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 仙人峰的海拔范围是500~600米。根据图中经纬线分析可知,所在山脉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
(2)读图分析可知, 如果在I①②两河体验漂流活动, 其中①河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因此感受到流速较快。
(3)读图分析可知,图中A点位于等高线重叠处,是陡崖, 适合进行攀岩比赛。
(4)读图分析可知,B地和湖泊之间有一个山峰,遮挡了视线,因此攀登到B处时,不能看到图中的湖泊。
(5)当地为坚持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应该开发民宿体验项目;开展有机生态园采摘体验活动。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根据图中纬度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南方地区, 冬季气候温暖,不适宜开展滑雪项目。故C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 500~600;西北-东南;(2)①;①河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陡;(3)A;(4)不能;B地和湖泊之间有一个山峰,遮挡了视线;(5)CD。
【点评】(1)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2)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5)本题考查当地为坚持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所采取的措施,理解简单即可。
29.【答案】(1)丘陵;鞍部;山脊;D
(2)1600;甲
(3)B;B沿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知识点】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 图1所示区域海拔在500米以下,等高线密集,地形崎岖,因此主要地形类型是丘陵。图1所示区域中:A位于两山顶之间,所在的山体部为鞍部;B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所在的山体部位为山脊。C,D河段开发漂流项目,D河段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漂流速度更快。
(2)读图1可知,图中为数字式比例尺,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0米。已知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际水平距离是800×2=1600米。站在乙村口,能够看见甲村,因为两村之间是河流,没有遮挡视线;但乙村和丙村之间被山脊阻挡,因此站在乙村口,不能看见丙村。
(3)读图2分析可知,在李村和张村之间计划修建一条高速公路,A、B两套方案中,选择B套方案比较合理,原因是B沿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A沿线需穿过山脊,建设难度大。
故答案为:(1)丘陵;鞍部;山脊;D;(2)1600;甲;(3)B;B沿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点评】(1)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但坡度比较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高原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小,边缘陡峻。
(2)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3)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0.【答案】(1)山顶;350-400
(2)西北一东南(走向);山脊;1.2
(3)①;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4)越来越短(由长变短)
(5)适合,理由: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设有观景廊道旅游配套设施齐全等(答对一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比例尺;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 气象台所在地区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海拔由外向内增高,因此地形部位是山顶。该图等高距为50米,因此气象台海拔在350-400米之间。
(2)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应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因此隧道的走向是西北-东南走向。 隧道穿越的地区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因此地形部位是山脊。图中比例尺为数字式比例尺,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8千米。 量得隧道图上长为1.5厘米,则实地长度是0.8×1.5=1.2千米。
(3)读图分析可知, 修建的①②两条观景鹰道中,①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因此登项更省力。
(4)根据题意可知, 研学活动时间是在4月18日8:00-11:30,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因此同学们观测到自身日影越来越短。
(5)读图分析可知, 该地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设有观景廊道,旅游配套设施齐全,因此适合发展旅游。
故答案为:(1)山顶;350-400;(2)西北一东南(走向);山脊;1.2;(3)①;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4) 越来越短(由长变短) ;(5) 适合;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设有观景廊道旅游配套设施齐全等。
【点评】(1)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2)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3)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4)影子长短和太阳高度角大小有关。一天中早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 一年中冬季影子长,夏季影子短。
(5)本题考查该地适合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