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同步测试(提高卷)
一、选择题
(2022高一上·江苏月考)江苏某校的小明同学学习用手机辨识方向。他正对一条道路拍摄了一张照片(如图),并用手机测量了这条道路的方向(如图)。读图完成问题。
1.小明拍摄照片的朝向为( )
A.北偏西 B.南偏西 C.北偏东 D.南偏东
2.据照片中的楼影推测,拍照的时间最可能为( )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傍晚
【答案】1.B
2.A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日出日落方位规律: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除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外,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北。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除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外,全球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南。
1.结合手机上显示的信息可看出,以正北方为0°,正东方为90°,正南方为180°,正西方为270°,手机上显示的方向数据为202°南,即南偏西32°;结合材料可知,该方向正对道路方向,故其拍摄方向与道路方向相同,也为南偏西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条道路正对的方向为西南方,故可以判断出道路左侧的楼影位于西北方,由于太阳方位与影子方位相反,故太阳此时位于东南方。结合所学可知,太阳位于偏东方向时,应为上午,故拍照时间最可能为上午,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022高二上·连城期中)北京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 B.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C.北半球为夏季 D.北极圈以北地区极昼
4.龙岩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3.B
4.C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1)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至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
(3)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和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
(3)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减小至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
(4)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赤道地区为23°26′,热带地区为(当地纬度+23°26′);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地区为46°52′。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越大,北京一年中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季,北极圈以北地区极夜,北半球昼达一年中最小值,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4.龙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年中任何时候都比北京大,遮阳板放下要起到遮阳的效果,安装高度不变,应缩短遮阳板;如果遮阳板长度不变,则要升高安装高度,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答案为:C。
(2022高二上·叶县月考)下图是我国三个不同城市某段时间的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统计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当日 次日
日出 日落 日出 日落
甲 5:09 18:33 5:08 18:34
乙 6:33 19:39 6:32 19:40
丙 4:20 18:40 4:18 18:42
5.图中三个城市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甲、乙、丙 B.丙、甲、乙 C.乙、丙、甲 D.甲、丙、乙
6.丙地在乙地的哪个方向( )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答案】5.B
6.A
【知识点】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该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求地方时的方法: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东面,则用“+”,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时刻总比西边时刻早。反之,若所求地在已知地西面,则用“-”,(即:“东加西减”)
5.根据计算,三个城市均昼长夜短,说明三个城市正值夏半年,其中丙的昼长最长,其次为甲,乙昼长最短,我国位于北半球,根据夏半年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的规律判断,三个城市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丙、甲、乙。故答案为:B。
6.乙地和丙地位于我国,通过计算可知,丙地的白昼长于乙地,并且两地昼长都大于12小时,此时为北半球夏半年,纬度越高,昼越长,所以丙地纬度高,在乙地的北面,可以排除C、D,乙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日出时刻+1/2昼长=13:06,即乙地正午12.:00时,北京时间为13:06,所以乙地在120°E西面:同理可计算出丙地正午12:00时,北京时间为11:30,丙地在120°E东面,所以丙地在乙地的东面,综上丙地在乙地的东北方,排除B,故答案为:A。
(2022高二上·三明开学考)下图为某一平直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此河流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回归线上
8.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答案】7.B
8.B
【知识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
【解析】【点评】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一般情况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的平直河道一般是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侧是左岸侵蚀右岸堆积。侵蚀岸由于经常受到水流冲击侵蚀,其河岸较陡;堆积岸由于泥沙淤积,其河岸较缓。
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题意表明,该河段为平直河段,则河道形态主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读图可知,该河段顺着河水流向的右岸附近河道较深,受侵蚀作用较强,左岸附近河道较浅,沉积作用较强,表明河水向右偏,根据水平运动物体偏向规律判断,此段河流可能位于北半球,B符合题意,AC错误;图中没有信息可判断此河流位于回归线上,排除D。故答案为:B。
8.若该河流流向为自东向西,则南岸为左岸,北岸为右岸,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水向右岸(北岸)偏转,右岸(北岸)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明显,B正确;左岸(南岸)河流流速慢,以沉积为主,侵蚀作用不明显,A错误;河流平直,自东向西流动,没有东西岸,C和D错误。故答案为:B。
(2022高一下·海安期末)南通某中学(32.5°N,120.5°E)可立杆测影的方法开展了测量太阳高度角的地理实践活动。图为“某小组的实践记录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记录单中缺少的必备实践器材是( )
A.圆规 B.量角器 C.卷尺 D.相机
10.记录单中缺失的月份可能是( )
A.5月 B.6月 C.7月 D.8月
11.与该日杆影顶端轨迹最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9.C
10.B
11.D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该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出、日落方位变化规律:二分日,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东南升、西南落。
9.根据已有的器材,记录单中缺少测量杆子及其影子长度的器材,即卷尺,C正确,不需要圆规、量角器、相机,ABD错误,故答案为:C。
10.该地北京时间12点时太阳高度角为79.5°,此时日影朝向正北方向,太阳位于正南方向,当地接近正午,根据南通的纬度(32.5°N),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6月22日),南通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1°,说明图示时间太阳大致直射在22°N左右,根据太阳直射点一个月大致移动8°,7月太阳直射点应在22°N以南,所以最有可能缺失的月份是6月,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1.根据图中信息,该地北京时间12点时太阳高度角为79.5°,此时日影朝向正北方向,太阳位于正南方向,当地接近正午,根据南通的纬度(32.5°N),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该日日出东北,影子在西南,日落西北,影子在东南,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影子在正北方向,且影长最短,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021高二上·毕节期末)下图为某日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15°N,20°E) B.(0°,30°E)
C.(15°S,20°W) D.(0°,30°W)
13.该日( )
A.北半球昼长于夜 B.南半球昼长于夜
C.晨昏线与经线呈30°夹角 D.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
【答案】12.B
13.D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 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5°,且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相等。春、秋二分日时与经线重合,二至日时与经线夹角约为23.5°;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66.5°~90°,春秋二分日时与纬线圈夹角为90°,二至日时与纬线圈夹角约为66.5°,且与极圈相切;晨昏线以15°/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12.由图可知,北半球某地昼长12小时,因此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北京时间18:00时太阳高度最大,可计算得出12时的经线为30°E,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0°,30°E),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3.由上题推论可知,该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AB错误;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2021高二上·辉南月考)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
A.等于1/2 B.多于1/2少于2/3
C.等于2/3 D.多于2/3
15.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 )
A.白昼更长 B.正午太阳更低
C.日出方位更偏南 D.正午时刻更早
【答案】14.D
15.A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该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出、日落方位变化规律:二分日,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东南升、西南落。
14.通常以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界将全球划分成两个日期,0时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图中海口的经度约为110°E,所以当地为1月1日正午即110°E的地方时约为1月1日12:00时,地方时0时的经线为70°W。从70°W向东至180°共约250个经度进入新年,故答案为:D。
15.海口与三亚同处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三亚纬度较海口更低。1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此时北半球纬度越低白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因此纬度较海口低的三亚白昼更长,正午太阳更高,A项正确,B项错误;与三亚相比,海口位置偏北,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间距更大,因而海口看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比三亚更偏南,日出方位更偏南,C项错误;三亚经度位置在海口西面,正午时刻更晚,D项错误。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
16.(2020高一上·郎溪月考)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上图外侧弧线上添画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3)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 ,即一个 。
(4)上图中A、B、C、D四点,线速度最大的为 ,角速度相同的是 。
【答案】(1)
(2)A
(3)23时56分4秒;恒星日
(4)A;A、B、C、D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图甲是北极,外侧弧线上添画逆时针方向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2)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图A,北极呈逆时针方向自转,A对。图B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数减小,应是增大,B错。图C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数应减小,C错。图D南极应画成顺时针方向,D错。(3)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4)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图甲A、B、C、D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为A,除极点外,各地角速度相同,图中角速度相同的是A、B、C、D。
【点评】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有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不同地方时差等意义,其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17.(2020高二上·山东月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两图中,左图是地球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右图是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示意图”。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该直射点的纬度与右图 (选填①②③④)相同。
(2)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 ,右图中 (选填①②③④)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3)该日图示A点的日出时间为 时,此时新旧日期的比例为 。
(4)右图①②③④中,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幅度相等的是 。
【答案】(1)(23°26'N,120°W);③
(2)慢;①②
(3)4;1:2
(4)②③④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现象,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图中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相差30°,根据图中0°经线的位置可知,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的度数为60°E,故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12时所在经线)为120°W。因此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3°26′N,120°W)。右图中③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且正午太阳方向一年中都是在南方,因此③地位于北回归线上。
(2)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现象,应为6月22日前后。故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慢。①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则①地位于赤道上;②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正午太阳方向一年中都是在北方,则②地位于南回归线上;由上一小题可知③地位于北回归线上;④地有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角为0,且全年正午太阳方向都在南方,则④位于北极圈上。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赤道及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因此①②③④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的是①②。
(3)图中A点处于本初子午线(0°经线)上,处于昏线;图中0°经线在将夜半球平分的经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西侧60°。根据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面的地方时间比西面的早,计算A点的地方时为20时,该纬度夜长(日落时刻到24时之间为半个夜长)为8小时,昼长为16小时,因此A点日出时间为4时(12:00-1/2昼长)。由于此时60°E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因此地球上新的一天时长就是从60°E到180°经线之间的区域,故此时新旧日期的比例为120°/240°=1/2。
(4)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最小值为太阳直射回归线时,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丨所在地纬度±直射点纬度丨(同半球相加、异半球相减)可求得,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幅度等于23°26′与当地的地理纬度之和。北半球在回归线到极圈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在夏至日,最小值在冬至日,因此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幅度等于46°52′(南半球与之相同),故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幅度相等的是②③④。
【点评】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类”题目的思维流程:
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三大规律
(1)对称规律:以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对称轴,在南北对称分布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相等规律:极点的太阳高度(包括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的纬度。
(3)互余规律
①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
②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互余。
18.(2019高一上·蚌埠期中)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为 (节气)。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 图中A,B,D四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3)乙点的日出时间是 时,日落时间是 时。
(4)E点的夜长为 小时, C点的昼长为 小时。
(5)此时全球与甲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 )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答案】(1)冬至;(23°26′S,90°W)
(2)A
(3)3;21
(4)0;12
(5)D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光照图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地球自转的特点、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1)图中东经度数顺时针方向增加,东经度数向东增加,可判断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此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为北半球的冬至;北半球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图中90°W平分昼半球,地方时为12点,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3°26′S,90°W)。(2)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A点位于赤道上,自转线速度最大。(3)图中乙的昼长为18个小时,根据公式:日出时间=12-1/2昼长,日落时间=12+1/2昼长,可算出日出时间为3点,日落时间为21点。(4)图中E点位于南极圈上,昼长为24小时,夜长为0小时;C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5)图中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度经线,另一条是0点经线(90°E),从0点经线(90°E)向东到180度是新一天,占1/4,从0点经线(90°E)向西到180度是旧一天,占3/4,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基本知识:判断节气、自转速度判断、地方时、 直射点地理坐标。沿着地球自转方向度数越来越大的为东经,此时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南极圈以南地区为极昼,此时为冬至节气。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这样即可求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除两极极点外任意一定的自转角速度相同,都是15°/h,线速度为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为0.南极圈上昼长时间为0小时,赤道上昼夜等长;地球上,分隔日期的分界线共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期日期变更线(180度经线)另一条为0时的经线(不要与0度经线相混淆)。180度经线是固定不变的,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是随地球自转而自东向西移动的是随时变化的。
1 / 1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同步测试(提高卷)
一、选择题
(2022高一上·江苏月考)江苏某校的小明同学学习用手机辨识方向。他正对一条道路拍摄了一张照片(如图),并用手机测量了这条道路的方向(如图)。读图完成问题。
1.小明拍摄照片的朝向为( )
A.北偏西 B.南偏西 C.北偏东 D.南偏东
2.据照片中的楼影推测,拍照的时间最可能为( )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傍晚
(2022高二上·连城期中)北京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 B.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C.北半球为夏季 D.北极圈以北地区极昼
4.龙岩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022高二上·叶县月考)下图是我国三个不同城市某段时间的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统计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当日 次日
日出 日落 日出 日落
甲 5:09 18:33 5:08 18:34
乙 6:33 19:39 6:32 19:40
丙 4:20 18:40 4:18 18:42
5.图中三个城市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甲、乙、丙 B.丙、甲、乙 C.乙、丙、甲 D.甲、丙、乙
6.丙地在乙地的哪个方向( )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2022高二上·三明开学考)下图为某一平直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此河流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回归线上
8.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2022高一下·海安期末)南通某中学(32.5°N,120.5°E)可立杆测影的方法开展了测量太阳高度角的地理实践活动。图为“某小组的实践记录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记录单中缺少的必备实践器材是( )
A.圆规 B.量角器 C.卷尺 D.相机
10.记录单中缺失的月份可能是( )
A.5月 B.6月 C.7月 D.8月
11.与该日杆影顶端轨迹最相符的是( )
A. B.
C. D.
(2021高二上·毕节期末)下图为某日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15°N,20°E) B.(0°,30°E)
C.(15°S,20°W) D.(0°,30°W)
13.该日( )
A.北半球昼长于夜 B.南半球昼长于夜
C.晨昏线与经线呈30°夹角 D.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
(2021高二上·辉南月考)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
A.等于1/2 B.多于1/2少于2/3
C.等于2/3 D.多于2/3
15.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 )
A.白昼更长 B.正午太阳更低
C.日出方位更偏南 D.正午时刻更早
二、综合题
16.(2020高一上·郎溪月考)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上图外侧弧线上添画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3)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 ,即一个 。
(4)上图中A、B、C、D四点,线速度最大的为 ,角速度相同的是 。
17.(2020高二上·山东月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两图中,左图是地球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右图是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示意图”。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该直射点的纬度与右图 (选填①②③④)相同。
(2)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 ,右图中 (选填①②③④)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3)该日图示A点的日出时间为 时,此时新旧日期的比例为 。
(4)右图①②③④中,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幅度相等的是 。
18.(2019高一上·蚌埠期中)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为 (节气)。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 图中A,B,D四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3)乙点的日出时间是 时,日落时间是 时。
(4)E点的夜长为 小时, C点的昼长为 小时。
(5)此时全球与甲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 )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A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日出日落方位规律: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除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外,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北。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除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外,全球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南。
1.结合手机上显示的信息可看出,以正北方为0°,正东方为90°,正南方为180°,正西方为270°,手机上显示的方向数据为202°南,即南偏西32°;结合材料可知,该方向正对道路方向,故其拍摄方向与道路方向相同,也为南偏西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条道路正对的方向为西南方,故可以判断出道路左侧的楼影位于西北方,由于太阳方位与影子方位相反,故太阳此时位于东南方。结合所学可知,太阳位于偏东方向时,应为上午,故拍照时间最可能为上午,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3.B
4.C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1)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至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
(3)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和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
(3)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减小至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
(4)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赤道地区为23°26′,热带地区为(当地纬度+23°26′);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地区为46°52′。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越大,北京一年中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季,北极圈以北地区极夜,北半球昼达一年中最小值,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4.龙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年中任何时候都比北京大,遮阳板放下要起到遮阳的效果,安装高度不变,应缩短遮阳板;如果遮阳板长度不变,则要升高安装高度,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5.B
6.A
【知识点】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该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求地方时的方法: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东面,则用“+”,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时刻总比西边时刻早。反之,若所求地在已知地西面,则用“-”,(即:“东加西减”)
5.根据计算,三个城市均昼长夜短,说明三个城市正值夏半年,其中丙的昼长最长,其次为甲,乙昼长最短,我国位于北半球,根据夏半年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的规律判断,三个城市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丙、甲、乙。故答案为:B。
6.乙地和丙地位于我国,通过计算可知,丙地的白昼长于乙地,并且两地昼长都大于12小时,此时为北半球夏半年,纬度越高,昼越长,所以丙地纬度高,在乙地的北面,可以排除C、D,乙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日出时刻+1/2昼长=13:06,即乙地正午12.:00时,北京时间为13:06,所以乙地在120°E西面:同理可计算出丙地正午12:00时,北京时间为11:30,丙地在120°E东面,所以丙地在乙地的东面,综上丙地在乙地的东北方,排除B,故答案为:A。
【答案】7.B
8.B
【知识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
【解析】【点评】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一般情况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的平直河道一般是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侧是左岸侵蚀右岸堆积。侵蚀岸由于经常受到水流冲击侵蚀,其河岸较陡;堆积岸由于泥沙淤积,其河岸较缓。
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题意表明,该河段为平直河段,则河道形态主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读图可知,该河段顺着河水流向的右岸附近河道较深,受侵蚀作用较强,左岸附近河道较浅,沉积作用较强,表明河水向右偏,根据水平运动物体偏向规律判断,此段河流可能位于北半球,B符合题意,AC错误;图中没有信息可判断此河流位于回归线上,排除D。故答案为:B。
8.若该河流流向为自东向西,则南岸为左岸,北岸为右岸,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水向右岸(北岸)偏转,右岸(北岸)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明显,B正确;左岸(南岸)河流流速慢,以沉积为主,侵蚀作用不明显,A错误;河流平直,自东向西流动,没有东西岸,C和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9.C
10.B
11.D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该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出、日落方位变化规律:二分日,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东南升、西南落。
9.根据已有的器材,记录单中缺少测量杆子及其影子长度的器材,即卷尺,C正确,不需要圆规、量角器、相机,ABD错误,故答案为:C。
10.该地北京时间12点时太阳高度角为79.5°,此时日影朝向正北方向,太阳位于正南方向,当地接近正午,根据南通的纬度(32.5°N),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6月22日),南通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1°,说明图示时间太阳大致直射在22°N左右,根据太阳直射点一个月大致移动8°,7月太阳直射点应在22°N以南,所以最有可能缺失的月份是6月,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1.根据图中信息,该地北京时间12点时太阳高度角为79.5°,此时日影朝向正北方向,太阳位于正南方向,当地接近正午,根据南通的纬度(32.5°N),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该日日出东北,影子在西南,日落西北,影子在东南,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影子在正北方向,且影长最短,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答案】12.B
13.D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 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5°,且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相等。春、秋二分日时与经线重合,二至日时与经线夹角约为23.5°;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66.5°~90°,春秋二分日时与纬线圈夹角为90°,二至日时与纬线圈夹角约为66.5°,且与极圈相切;晨昏线以15°/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12.由图可知,北半球某地昼长12小时,因此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北京时间18:00时太阳高度最大,可计算得出12时的经线为30°E,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0°,30°E),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3.由上题推论可知,该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AB错误;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4.D
15.A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该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出、日落方位变化规律:二分日,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东南升、西南落。
14.通常以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界将全球划分成两个日期,0时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图中海口的经度约为110°E,所以当地为1月1日正午即110°E的地方时约为1月1日12:00时,地方时0时的经线为70°W。从70°W向东至180°共约250个经度进入新年,故答案为:D。
15.海口与三亚同处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三亚纬度较海口更低。1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此时北半球纬度越低白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因此纬度较海口低的三亚白昼更长,正午太阳更高,A项正确,B项错误;与三亚相比,海口位置偏北,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间距更大,因而海口看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比三亚更偏南,日出方位更偏南,C项错误;三亚经度位置在海口西面,正午时刻更晚,D项错误。故答案为:A。
16.【答案】(1)
(2)A
(3)23时56分4秒;恒星日
(4)A;A、B、C、D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图甲是北极,外侧弧线上添画逆时针方向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2)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图A,北极呈逆时针方向自转,A对。图B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数减小,应是增大,B错。图C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数应减小,C错。图D南极应画成顺时针方向,D错。(3)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4)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图甲A、B、C、D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为A,除极点外,各地角速度相同,图中角速度相同的是A、B、C、D。
【点评】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有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不同地方时差等意义,其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17.【答案】(1)(23°26'N,120°W);③
(2)慢;①②
(3)4;1:2
(4)②③④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现象,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图中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相差30°,根据图中0°经线的位置可知,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的度数为60°E,故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12时所在经线)为120°W。因此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3°26′N,120°W)。右图中③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且正午太阳方向一年中都是在南方,因此③地位于北回归线上。
(2)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现象,应为6月22日前后。故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慢。①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则①地位于赤道上;②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正午太阳方向一年中都是在北方,则②地位于南回归线上;由上一小题可知③地位于北回归线上;④地有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角为0,且全年正午太阳方向都在南方,则④位于北极圈上。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赤道及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因此①②③④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的是①②。
(3)图中A点处于本初子午线(0°经线)上,处于昏线;图中0°经线在将夜半球平分的经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西侧60°。根据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面的地方时间比西面的早,计算A点的地方时为20时,该纬度夜长(日落时刻到24时之间为半个夜长)为8小时,昼长为16小时,因此A点日出时间为4时(12:00-1/2昼长)。由于此时60°E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因此地球上新的一天时长就是从60°E到180°经线之间的区域,故此时新旧日期的比例为120°/240°=1/2。
(4)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最小值为太阳直射回归线时,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丨所在地纬度±直射点纬度丨(同半球相加、异半球相减)可求得,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幅度等于23°26′与当地的地理纬度之和。北半球在回归线到极圈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在夏至日,最小值在冬至日,因此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幅度等于46°52′(南半球与之相同),故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幅度相等的是②③④。
【点评】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类”题目的思维流程:
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三大规律
(1)对称规律:以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对称轴,在南北对称分布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相等规律:极点的太阳高度(包括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的纬度。
(3)互余规律
①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
②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互余。
18.【答案】(1)冬至;(23°26′S,90°W)
(2)A
(3)3;21
(4)0;12
(5)D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光照图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地球自转的特点、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1)图中东经度数顺时针方向增加,东经度数向东增加,可判断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此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为北半球的冬至;北半球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图中90°W平分昼半球,地方时为12点,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3°26′S,90°W)。(2)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A点位于赤道上,自转线速度最大。(3)图中乙的昼长为18个小时,根据公式:日出时间=12-1/2昼长,日落时间=12+1/2昼长,可算出日出时间为3点,日落时间为21点。(4)图中E点位于南极圈上,昼长为24小时,夜长为0小时;C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5)图中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度经线,另一条是0点经线(90°E),从0点经线(90°E)向东到180度是新一天,占1/4,从0点经线(90°E)向西到180度是旧一天,占3/4,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基本知识:判断节气、自转速度判断、地方时、 直射点地理坐标。沿着地球自转方向度数越来越大的为东经,此时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南极圈以南地区为极昼,此时为冬至节气。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这样即可求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除两极极点外任意一定的自转角速度相同,都是15°/h,线速度为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为0.南极圈上昼长时间为0小时,赤道上昼夜等长;地球上,分隔日期的分界线共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期日期变更线(180度经线)另一条为0时的经线(不要与0度经线相混淆)。180度经线是固定不变的,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是随地球自转而自东向西移动的是随时变化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