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 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48分)
一、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1.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yū yǖ)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2.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měng mēng)古包。
3.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cēn cī cān chā)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4. 我在原野上摇曳(zhuài yè),使原野风光更加旖(yǐ qǐ)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fú fù)郁。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lǜ tǎn cǎi hóng mǎ tí shāo wēi diǎn zhuì
yōu yǎ bèn zhuō yī jīn huǎng hū míng chán
三、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9分)
忽( )忽( ) ( )飘( )舞 一碧( )( )
( )芳自( ) ( )( )起舞 ( )影自( )
1. 小鸟( ),男女老少( ),骑着马来到几十里外迎接远客。
2. 我望着( )的大草原,心里感慨万千。
四、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疾:A. 病。 B. 痛苦;疼痛。 C. 痛恨。 D. 快;迅速;猛烈。
1.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
2.《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都是疾恶如仇、替天行道的侠义之人。( )
3.母亲抚摸着女儿的手鼓励她在疾病面前要坚强。( )
4.党中央时刻把灾区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 )
五、用“清”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再填入句子中。(5分)
1.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明朗。
2. 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 )的响声。
3. 明月别枝惊鹊,( )半夜鸣蝉。
4. 一条( )透明的小河流过我们村前。
5. 屏幕上出现一行行( )的字迹。
六、根据要求写句子。(4分)
1.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宿建德江》的作者是孟浩然写的。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句中的标点符号没有错误。( )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的题目。( )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宿建德江》中都写到了“月”,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完全不一样。( )
4.《花之歌》这篇课文的想象非常奇特,课文中把花儿比作“黑夜星空的眼睛”和“白昼硕大无朋的独眼”,令人印象深刻。( )
八、联系课文填空,并完成练习。(6分)
1.《草原》一课的作者是_______。这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展现了_______的草原风光,而且还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之间浓浓的民族情。
2.《丁香结》通过对丁香花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描写,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感悟,表现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洒脱。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_______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全词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
4.“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这两句诗选自《宿建德江》,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_。
“渚”的意思是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共22分)
九、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题。(10分)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一百五十里”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句话中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果用一个小标题来概括片段的主要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草原风光 B. 马上迎客 C. 依依话别 D. 把酒联欢
4.画“____”句子中的“群马疾驰”“飞过来”等词语让我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_______
_______。(2分)
5.对朗读这段话时的语速和语气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朗读描写草原辽阔和静寂的语句时,要舒缓,要轻柔。
B. 朗读描写草原热闹的语句时,节奏要快,要体现出兴奋和激动。
C. 朗读描写草原静寂的语句时,只要声音小,就能突出草原的静寂。
D. 朗读“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时要急促,体现出热闹。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题。(12分)
我听见小提琴的声音
夜间,月亮已经升得很高很高了。我看见这个月亮从溪边乌桕(jiù)树的枝丫间,把一大片清光洒到溪边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了。
这时我静静地听着:啊,可是真的,慢慢地,慢慢地,我听见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一阵又一阵小提琴的演奏声。
——啊,我听人家说过,那草丛的村庄里,住着一位少年音乐家名叫蟋蟀,他是一位很好的、勤奋的少年,天天晚上演奏小提琴。因此,后来他成为童话世界里一位少年小提琴家。这优美的小提琴声,是他演奏的吗
啊,真的,真的,一阵又一阵小提琴演奏声,从那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了。
那小提琴拉得多么好啊,我静静地听着,听着。
一会儿听来,感到那琴声,好像是泉水从山谷里流到溪中来了。
有时听来,好像是给一位小姑娘唱的一首儿歌,拉着一支伴奏曲。
一会儿听来,感到那琴声,好像是一阵细雨打在竹林里的声音传来了。
我静静地听着,听着。
感到这提琴的演奏声,是多么好听啊。我一边听着一边想,这小提琴的演奏声,是从那草丛的村庄里,一座露天的音乐厅里传来的吧 那村庄里,今晚真的在那音乐厅里开一个月光音乐会吗 这小提琴真的是那位少年音乐家蟋蟀演奏的吗 一定有好多好多的孩子来听演奏吧 ……
听啊,那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一阵又一阵小提琴的演奏声;看啊,天上一个扁圆的、黄色的月亮,也在悄声地听着,把一大片清光洒到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了。
1. 本文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仔细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作者把蟋蟀想象成_______,把它的叫声想象成_______,把草丛想象成_______。作者的丰富想象,拟人化的手法,让人觉得“月光下的草丛”_______。(4分)
2. 这是一只怎样的蟋蟀 请阅读短文,找一找相关的语句,画上“﹏”。(2分)
3. 短文的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特点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夜间的“溪边那个草丛的村庄”,还会出现怎样的场面 想象一下,写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习作与表达(共30分)
十一、作文。(30分)
题目:我变成了_______
提示:如果给你一次机会,你想把自己变成什么呢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把自己变得很小,变成一只蚂蚁、一棵草、一粒石子;也可以把自己变得很大,如一头大象、一辆汽车等。变形后,你的生活也会发生变化。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写变形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②想象合理,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③不少于5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二、绿毯 彩虹 马蹄 稍微 点缀 幽雅 笨拙 衣襟 恍惚 鸣蝉
三、飞 落 襟 带 千里 孤 赏 婆娑 顾 怜
1.忽飞忽落 襟飘带舞 2. 一碧千里
四、1. D 2. C 3. A 4. B
五、1. 清鲜 2. 清脆 3. 清风 4. 清澈 5. 清晰
六、1. 之所以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是因为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2. 去掉“作者”或“写的”。
3.(示例)十五的月亮是那么圆,那么亮。
4.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太平淡无味了。
七、1. × 2. √ 3. √ 4.×
八、1. 老舍 一碧千里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
2. 形状 颜色 气味
3.辛弃疾 视觉 听觉 嗅觉
4.孟浩然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九、1. 突出草原的辽阔
2.见到河就意味着将要见到人,表达了作者的兴奋之情。
3. B
4. 热情好客
5. C
十、1.音乐家 小提琴声 村庄 真的好美
2. 他是一位很好的、勤奋的少年,天天晚上演奏小提琴。
3. 都提到月光和村庄,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4.(示例)有很多小动物围着音乐家螺蟀,静静聆听蟋蟀的琴声,动物们开了一场演唱会。
十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