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课 《世说新语》二则(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疏通《陈太丘与友期行》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进一 步培养文言语感。
2 .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学习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3 .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
教学重点
1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2.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注意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在言语交 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1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
2 .引导学生区分“谦辞”和“敬辞”。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课件中的《范式守信》的故事,教师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讲述这个故事。 请学生自由说说还知道哪些诚实守信的故事,由此引入课题。
新知探究 一、 知识链接
【活动内容】展示课件中的“志人小说”的介绍。教师带学生做简单了解。
【设计意图】本课两篇作品都是志人小说,让学生简单了解古代的志人小说及特点。
二、诵读课文
【活动内容】听《陈太丘与友期行》范读, 留意文章的停顿处, 可根据范读音频在课本 上做标记;自由朗读,将课文读通读顺,根据做出的标记,读准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感知文言特点,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
三、疏通文意
【活动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梳理《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文言常识, 教师需要特别强调 讲解本篇作品里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 出现的虚词“而”的一 词多义结合《咏雪》中的“俄而雪骤”对比理解。
朗读课文, 读的时候注意体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用词上的不同, 结合归纳的词语和 句式,用自己的话来讲述《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个故事。
最后由同桌两人合作借助注释, 把握故事大意。如果还有疑难点, 可以在全班提出, 由 其他学生或老师帮助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词语、句子、通晓文章大意, 让学生逐渐形成文言语感, 做到自主阅 读理解;用朗读并讲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文本研读
【活动内容】出示课件问题:面对友人责骂自己的父亲,元方是如何回答的?这表现出 他怎样的特点?
“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了什么?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 指人行为、品性正直, 合乎道义。文中哪 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释义从原文找到相关句子, 把文言语句转化成想象的场景, 有助于学 生更好地理解文意。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概括文言文中的关键信息,结合故事分析人物的特点,感受 元方的聪慧和方正。
五、合作探究
【活动内容】《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 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并简述理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并且学习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 德。
【活动内容】教师提出《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和“家君”的区别,讲解 “敬辞”和“谦辞”。出示课件中的“敬辞”和“谦辞”列表,学生读一读,形成初 步印象, 并尝试用列表中的敬辞和谦辞与同桌进行对话。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文言中称谓词语的语体色彩,提高文化修养。尝试在言 语交际中适当使用,使言语表达更加文雅和得体。
六、课堂活动
【活动内容】反复朗读课文,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表演课本剧, 可以加上旁白和细节想 象,演出古人的特点和风范。
【设计意图】熟读成诵,慢慢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隔膜感,逐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课堂小结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 表现了他小小的年纪就能懂礼识义 的品质,同时也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布置作业
读下面选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选段的内容。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 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世说新语 ·德行》
教学反思第 8 课 《世说新语》二则(第 2 课时)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陈太丘与友期行》文意,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进一步培 养文言语感。
2 .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学习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3 .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
课前学习任务
讲一讲自己知道的诚实守信的故事。
课堂学习任务
合作探究
1 .了解古代的志人小说。
结合课件中“志人小说”的介绍,对古代志人小说作简要了解。
2 .掌握文言文的朗读节奏。
听《陈太丘与友期行》范读,留意文章的停顿处,可根据范读音频在课本上做标记;自 由朗读,将课文读通读顺,根据做出的标记,读准节奏。
3 .疏通文意。
(1) 尝试自主梳理《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文言常识, 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和古今异义词等。(虚词“而”的含义可结合《咏雪》中的“俄而雪骤”对比理解。)
(2) 朗读课文, 注意体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用词上的不同, 结合归纳的词语和句式, 用自己的话来讲述《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个故事。
(3) 同桌两人合作借助注释, 把握故事大意。如果还有疑难点, 可以在全班提出, 由老 师或其他学生帮助解决。
4 .初步感知。
(1) 面对友人责骂自己的父亲, 元方是如何回答的?这表现出他怎样的特点?(先找到 元方回答的具体语句,再根据说话的内容及语气分析人物特点。)
(2)“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了什么?(可根据对当时场景的想象进行分析。)
(3)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 指人行为、品性正直, 合乎道义。文 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根据“方正”的解释, 从文中圈画出符合这一 解释的句子进行概括。)
5 .深入分析。
(1)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 “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 这样做是否失礼?并简述理由。(开放性问题,首先应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说明原因。)
(2)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 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 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课文后面的表格中列出了一些古代常见的敬辞 与谦辞, 其中有一些尊称和谦称。读一读, 说说它们分别用于指称谁。(可以尝试用表格中
的敬辞和谦辞与同桌进行对话。)
6 .熟读成诵。
反复朗读课文,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表演课本剧, 可以加上旁白和细节想象, 演出古人 的特点和风范。
本课小结
课后任务
读下面选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选段的内容。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 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世说新语 ·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