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2备课参考--第 13 课 国际工人运动(课件+教案+同步练习,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2备课参考--第 13 课 国际工人运动(课件+教案+同步练习,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05 11:18:29

文档简介

国际工人运动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第一国际成立后在推动各国工人运动发展方面做的最主要工作是
A.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B.增强各国无产阶级的组织性
C.领导巴黎公社革命
D.组织工人罢工
2.镇压巴黎公社的法国当权者是
A.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B.以梯也尔为首的临时政府
C.法兰西第二帝国 D.七月王朝
3.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
A.废除旧的军队、警察、法庭等,建立新的国家机构
B.规定工作人员的年薪一律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
C.实行一系列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措施
D.接管逃亡资本家工厂,交工人合作社管理
4.第二国际瓦解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恩格斯相继逝世
B.列宁主义的诞生
C.多数政党在一战中倒向本国帝国主义政府
D.第二国际组织涣散
二、非选择题
5.试用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有关史实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A 4.C
二、非选择题
5.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的必然产物,是指导工人运动的科学理论;工人运动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欧洲爆发三次大规模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要求,通过研究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深人工人运动实践,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此,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1864年第一国际产生,它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其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国际工人运动
课标要求:
说出第一国际推动各国工人参加民主运动、巴黎公社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和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史实,认识近代以来人类在民主化领域的进步,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
一、共产主义同盟
1、共产主义同盟建立的背景
(1)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2)工人阶级斗争的需要,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需要革命政党的领导;
马克思、恩格斯的积极投入;
(4)正义者同盟领导信服马、恩的观点,决定改组。
2、共产主义同盟的建立
1947年6月,恩格斯参加伦敦会议内容:
1)改组
2)通过了新章程和新纲领草案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宣告了一个用先进理论武装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并由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工人运动。
3、共产主义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1848、2 发表 马克思、恩格斯起草
主要内容:
1)全面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
第一章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矛盾,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同时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
第二章集中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
第三章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批判。
第四章阐明了共产党的原则和策略,即: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反对主要敌人,同时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原则。
2)把眼前斗争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
3)坚决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标志着无产阶级的斗争找到了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
4、共产主义同盟成立后的革命实践
问题:共产主义同盟成立后,进行了哪些革命实践活动?
共产主义同盟与1848年革命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创建并公布纲领的同时,恰好迎来了波澜壮阔的1848年欧洲革命。这次革命范围之广、影响之大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尽管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但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参与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这场革命投入了极大热情和精力。
1)成立新的同盟中央委员会指导革命,并组织德国流亡者回国参加战斗;
2)创办民主派的机关报——《新莱茵报》;
3)恩格斯亲自参加三次战役。
5、共产主义同盟的解散:1852年解散
解散的原因:
1)1848年欧洲革命的失败,同盟遭到迫害;
2)同盟内部产生分裂
但是,这场波及全欧洲的革命在各国资产阶级或封建政府的严酷镇压下失败了。此后,共产主义者同盟内部针对革命前景问题发生了分歧,于1852年解散。尽管它在历史上只存在了5年零5个月,但它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具有划时代意义。同时,它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经受了考验和洗礼,从而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第一国际的斗争
1、第一国际成立的背景
(1)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工人运动的高涨;
(2)工人在斗争中认识到工人阶级互相支持的重要性。
2、第一国际的建立
导火线:波兰人民起义(1863年波兰工人为反抗民族压迫而举行的起义,赢得了各国工人的广泛支持,这可以说是促成第一国际成立的直接原因。)
1864、9 伦敦 马克思应邀参加
会议内容:
1)决定成立国际工人组织
2)选举了领导机构
3)通过了国际工人协会的临时章程
3、第一国际的斗争对工人运动的推动
问题:第一国际的成立是如何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的?
1)国际工人协会成为各国工人阶级斗争的领导中心;
A、支持欧洲各国工人缩短工时、提高工资的斗争;
B、领导英国工人参加选举改革运动;
C、组织各国工人支持波兰和爱尔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2)马克思主义在工人群众中得到广泛传播;
4、第一国际的影响
第一国际存在期间,对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它不但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而且由于它对各国工人运动的支持与领导,使它赢得了各国工人的高度信任;相反,各国的资产阶级政府对它却恨之入骨,这也从反面说明了它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三、巴黎公社
1、巴黎公社运动的背景
(1)欧洲工人运动的日益高涨;
19世纪6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第一国际的领导力量增强,国际工人运动也重新高涨,这是巴黎公社出现的历史大背景。
(2)普法战争的失败,激化了矛盾,引起了革命。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投降,但巴黎工人拒绝放下武器,并组成了国民自卫军保卫自己的国土。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卖国行径以及对工人的镇压,导致了巴黎人民的起义,这是巴黎公社形成的直接原因。
(3)工人力量的壮大。
2、巴黎公社革命
1871年2月,梯也尔当选为政府首脑。3月17日梯也尔决定调动军队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梯也尔政府的行动激起了国民自卫军以及巴黎人民的反抗,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了起义。3月26日,巴黎举行了公社选举。在选出的64名委员中,有37人是第一国际的会员。公社委员包括工人、教师、新闻记者、医生等,其中工人占了30名,因而巴黎公社被公认为“工人政府”。
3、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
1)反对中央集权的国家,主张建立没有压迫的新国家
2)公社内部实行民主
①公社委员和主要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在任期间,接受选民的监督,如不称职,可随时撤换。这项措施充分反映了公社的民主性,使政府工作人员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②废除国家机关的高薪制。规定凡国家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年薪都不得超过6000法郎(当时法国熟练工人的年工资水平)。这一措施的意义在于它防止了一些人把工作职位变成升官发财的阶梯,防止国家公职人员成为高薪官僚阶层。
3)公社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保护妇女的利益
这些措施都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
4)公社还高举国际主义旗帜。
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公社的国际主义精神。
4、保卫巴黎公社的武装斗争
问题:
1、巴黎公社成立后面临的处境怎样?
2、简述巴黎人民保卫巴黎公社的武装斗争情况。
探讨:
3、巴黎公社为什么会失败?
客观原因:反动力量过于强大。
主观原因: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斗争经验不足。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而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历史的发展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决条件。
4、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巴黎公社的革命运动的发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到来,是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由盛转衰、一步一步地走向灭亡的标志。因为巴黎无产阶级利用革命的暴力手段砸碎了旧的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新的国家机器,成立了公社委员会作为政权的领导机构,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四、第二国际的活动
阅读教材,归纳第二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一)第二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1、第一国际的解散,需要新的国际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2、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各国工人政党成立,工人运动重新高涨。
(二)第二国际的活动
1、第二国际的成立 1889、7、14 巴黎
2、第二国际通过有关决议、方针政策,指导推动各国工人运动发展
①领导欧美工人斗争。
②采取新的斗争策略,引导各国工人及社会主义者积极开展合法的政治斗争。
(二)第二国际的成就和影响
第二国际在前九次大会上曾就工人工资和劳动保护、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反对战争和军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和实行民族自决、党的统一、夺取政权和参加政府等作出过一系列正确决议,推动了欧美工人运动的发展。尤其是在推动合法斗争方面起过重大作用,如每年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者节日的决定,影响至今。这些都是第二国际不朽的历史功绩。
阅读课本P71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的异同?
相同点:
1)都是国际性的工人组织;
2)它们的建立都处于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阶段;
3)马克思、恩格斯参与了对第一国际的领导,恩格斯参与了第二国际早期的指导;
4)都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不同点:
(1)第一国际由各国工人团体组成,而第二国际主要是由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组成;
(2)第二国际的范围更大,第一国际的主要是少数欧洲国家的工人组织,第二国际的活动范围扩大到整个欧洲和北美;
(3)在组织上,第二国际不是各国政党的上级组织,各国是独立自主的,它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政党指明了方向。
工人阶级为了争取民主权利,为了实现自身的解放,他们联合起来进行斗争,在不同时期建立不同的国际组织,并且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课件29张PPT。第四单元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第13课国际工人运动课标要求:说出第一国际推动各国工人参加民主运动、巴黎公社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和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史实,认识近代以来人类在民主化领域的进步,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 导言
欧洲早期的三个工人革命的失败,说明了缺少科学理论指导的各国工人阶级面对着强大的正在处于上升阶段的工业资产阶级,独立的战争无法取得胜利。那么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才能争取民主权利,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那么是谁让世界的工人联合起来的工人阶级又是如何开始新一轮的争夺权利的运动?一、共产主义者同盟——走向联合 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一个什么组织?它是由什么组织转变而来的 ?其作用是什么?问题: 第一个无产阶级的国际共产主义组织,1847年6月在伦敦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主要领导人,纲领是他们共同制定的《共产党言》。其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统治,建立无私有制的社会,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战斗口号。同盟成员积极参加了1848—1849年欧洲革命。【讨论与探究】 共产主义者同盟与改组前的同盟相比有哪些不同?新章程取消了过去的入会仪式,把志愿者入盟的条件简化为行为光明正大、承认同盟各项原则。新章程还贯彻了民主原则,规定各级领导机构必须通过选举产生,而且可以随时撤换。同盟废除原来的口号“要把德国从可耻的奴役枷锁下解放出来”、“四海之内皆兄弟”,代之以“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阅读与思考】材料一: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大批失业和挨饿的工人陷入了绝望的地步,以致发生公开的暴动……数以千计的人群涌到赛克斯公司的工厂,冲入室内,捣毁了所有的织布机……同样在普雷斯顿、罗契台而也发生了类似的捣毁织布机的风潮。 ——引自《世界通史资料选集》 材料二:恩格斯空前第一次说明了无产阶级不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战斗的无产阶级是能帮助自己的。 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外,再没有别的出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只有成了工人阶级的斗争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 ——列宁《弗里德里斯、恩格斯》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工人运动有何区别,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工人运动科学理论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时间:1848年2月(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内容:A、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
B、宣布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斗争。
C、坚决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是什么?它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问题:谈谈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愈加明显地显露出来。从 1825 年起,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给劳动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集中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病。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逐渐暴露,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及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
2)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三大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 ;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当时形成的诸多社会主义思潮 。3)阶级基础: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关系方面的深刻变化,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9 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并且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及斗争的实践表明了无产阶级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4)实践基础:一方面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对理论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于 1844 年几乎同时完成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 ;他们将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改造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他们投身工人运动进行调查、研究以及揭露并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革命活动。 【谈一谈】
“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这样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这是十七岁的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试卷上写下的话。谈谈你读后的感想。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实践和同盟的解散问题:同盟为工人运动作出了什么贡献?最后为什么要解散?贡献:1848年欧洲爆发革命后,马克思在巴黎成立新的同盟中央委员会指导革命,并组织德国流亡者回国参加战斗。随后在科伦创办民主机关报《新莱茵报》,恩格斯还亲自参加战斗。
解散:1848年革命失败后,共产主义同盟遭到迫害,围绕革命前景问题,同盟内部发生分裂。1852年宣布解散。二、第一国际的斗争说说第一国际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其性质和作用分别是什么?第一国际产生的历史背景1)19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2)1857年经济危机激化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欧,欧洲工人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再度高涨,并逐步走向国际联合。
3)马、恩总结各国工人斗争经验,进行理论研究,同时深入群众,培养工人运动骨干,为创建新的国际工人组织准备了条件。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第一国际的性质以及任务1)性质:第一国际是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
2)地位:成为各国工人阶级斗争的领导中心
3)主要任务:第一国际把支持、声援、团结各国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斗争作为自己的主要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
4)意义:国际工人协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新的阶段。 马克思对第一国际的建立以及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归纳总结】 第一国际在工人运动以及工人政治权利斗争中,作出了哪些伟大的贡献?1)几乎再欧洲各国建立支部,推动工人运动的开展,使马克思主义广泛的传播,工人运动有了理论指导。
2)支持欧洲各国工人为缩短工时、提高工资及建立工人组织的罢工斗争,使工人斗争得到完满成功。
3)领导英国工人参加选举改革运动,推动了英国民主化进程。还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组织各国工人支持波兰和爱尔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
4)给各国工人以热切的希望。三、巴黎公社:“冲天的精神”巴黎公社成立巴黎公社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建立的?巴黎公社政权的建立 巴黎公社是在什么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是怎样的一个组织?问题:条件:在巴黎权力真空之下,巴黎人民实行普选之下产生的。
政权的建立:3月26日巴黎人民选出公社委员会(最高权力机关)28日巴黎公社正式成立。
性质:巴黎人民的自治组织,不是全国性的政权形式。(为什么?)[重点突破] 如何体现巴黎公社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与专政?公社的民主:公社委员以及一切公职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并接受选民的监督,随时可撤换。公社还废除官员的高薪制,规定所有公职人员一律实行普通工人的工资制。
专政:无产阶级在政权中占主导地位,奴隶维护劳动者利益,尤其是妇女的权利。材料一 马克思在1870年9月公开说:“由此可见,法国工人阶级正处于极困难的境地。在目前的危机中,当敌人几乎已经在敲巴黎城门的时候,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法国工人应该执行自己的公民职责,但同时他们不应当为1792年的民族回忆所迷惑,就像法国农民曾经为第一帝国的民族回忆所欺骗那样。他们不应该重复过去,而是应该建设将来。惟愿他们镇静而且坚决地利用共和国的自由所提供的机会,去加强他们自己阶级的组织。” 回答:①材料一马克思的基本态度是什么?反对巴黎工人起义,劝告巴黎工人不要冲动,应该履行公民职责。主张工人阶级应利用共和国的自由,加强自己的组织 【高考考点】材料二 马克思在1871年4月12日称赞巴黎工人说:“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在忍受了六月与其说是外部敌人不如说是内部叛变所造成的饥饿和破坏之后,他们在普军的刺刀下起义了,好像法国和德国之间不曾发生战争似的,好像敌人并没有站在巴黎的大门前似的!历史上还没有过这种英勇奋斗的范例!” 材料三 马克思还说: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 以上均引自《马恩列斯论巴黎公社》  
  ②材料二对巴黎工人的评价与材料一是否矛盾?说明你的观点。   ③材料三与材料二是否矛盾?说明你的观点。②不矛盾。因为当时的历史条件还不足以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但是,当巴黎工人迫于形势,自发地发动起义建立巴黎公社,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时,马克思肯定了巴黎工人阶级的首创精神。③不矛盾。巴黎公社的领导人大多数是蒲鲁东主义者和布朗基主义者,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公社领导人只是出于尝试精神与客观地指出公社产生的条件不足及其缺陷并不矛盾。保卫巴黎公社的武装斗争为什么说巴黎公社处于危险之中?社员是如何保卫公社的?巴黎公社社员墙巴黎公社的社员是如何保卫公社?他们的为革命献身精神和品格对我们现在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历史的反省】【讨论】巴黎公社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①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②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③它的经验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④公社战士的精神永垂史册。 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法国当时正处在两次工业革命之间,已经建立起来的大工业还属于蒸汽机时代的水平,小生产仍占绝对优势。这表明法国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还处在向上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也远远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因此巴黎公社革命的发生并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阻碍了经济基础的演变而爆发的,而是由于第二帝国晚期的腐朽和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以及“国防政府”的无能,激发了巴黎工人的义愤而引起的。 五、第二国际的活动(1889年7月14日) 第二国际是在怎么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为工人阶级的斗争作出了什么贡献?背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工人阶级壮大,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纷纷建立。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重新高涨,实现国际工人联合再次被提上日程。
贡献:通过五一劳动节的决议;制定捍卫工人利益的方针政策;指导各国的罢工等政治斗争,尤其是各种合法的政治斗争。【历史纵横】 19世纪早期的工人运动与19世纪晚到20世纪初工人运动的有着怎样的不同?前者以武装起义和政治斗争。因为当时资本主义发展尚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是以榨取绝对剩余价值为主,即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劳资强度,导致劳资之间矛盾异常尖锐,所以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异常激烈。 后者以经济斗争、合法斗争为主。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家为赚取高额利润、缓和矛盾,更加注重榨取相对剩余价值,劳资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再加上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不断发展,都对工人运动产生了影响。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比较【课后活动】 阅读课后P72页的诗歌《樱桃时节》,说说诗歌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写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