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备课参考--第 1 课 走向民主政治(课件+示范教案+学案+同步练习,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备课参考--第 1 课 走向民主政治(课件+示范教案+学案+同步练习,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05 11:20:30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结合必修1的内容,思考促使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什么?与哪些因素有有关?第2课
走向民主的政治课标要求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导言
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便来自于古希腊的经验。那么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又是怎么产生的呢?为什么当世界其他地区在不断加强君主专制的同时,在希腊这个地方却推翻了君主制度,逐步走向民主?是谁带领着希腊的人们开辟了通向民主的道路呢?一、古代雅典的贵族政治 ——改革前的社会状况
公元前7世纪希腊君主制被贵族集体当政取代,确立起雅典的贵族政治。贵族制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必须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1、什么是贵族政治:贵族政治的积极意义:1)彻底废除了个人独裁、世袭制、终生制,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治原则。
2)在民众中树立了一种新的观念,对于谋求王权者,人人得而诛之,从而为国家权力进一步下移、实现民主政治提供了可能。2、如何认识贵族政治?贵族制存在的问题:1)政治上:贵族政治是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参与政府运作。(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战神山议事会,公民大会虽然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关,但没有实际权力。)2)经济上:由于缺少监督和有效的制约,雅典的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社会矛盾。(贵族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为贵族债主耕种土地要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所有的借债或者租地都要以人身为抵押,如果还不起债务或者交不起租,他本人及家属就会沦为债主的奴隶)3、雅典政治危机
由于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社会矛盾,激起了平民的反抗,导致了雅典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在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时,雅典政治向何处去?问题探究在危机的面前,贵族政治要不回复到君主制,要不进一步的发展民主政治。哪一种可能性大? 如果选择民主制的进一步发展,又应该如何去改革?面对这个问题当时的雅典各个政治派别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一、古代雅典的贵族政治 ——改革前的社会状况 二、梭伦改革1、改革的背景(1)由于雅典贵族的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4)公元前594年, 梭伦当选执政官,承担起化解社会矛盾的重任。(2)尖锐的社会矛盾,导致了雅典社会的动荡,这严重阻碍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3)雅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使雅典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雅典的动荡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使邻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赶上和超过了雅典,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二、梭伦改革2、过程:经济领域:开始于前594年,先在经济领域开始,在进一步深入到政治领域3、改革的措施1)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公私债务,田间的记债碑全部拔掉,土地回到平民手里)
2)废除债务奴隶制,禁止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保障平民人身自由。
3)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政治领域:4、意义:1)改变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按照财产多寡将全体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享受不同等级的权力分配。
2)政治机构民主化。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并创立两个新的机构: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取代战神山议事会的部分职能 )。政治领域的改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综合探究: 如何去评价梭伦以及他的改革?一、古代雅典的贵族政治 ——改革前的社会状况 二、梭伦改革 —— 改革的主要措施 三、克里斯提尼改革 ——雅典民主体制的确立 梭伦中庸思想在改革中的体现
梭伦使工商业奴隶主以第一和第二等级而获得掌握政权的机会,把他们上升为统治阶级。对贵族也并非彻底的打击,因为贵族以其财产仍可列第一和第二等级,只是他们的特权受到削弱,不能再独占政权了。 他给与平民的政治权利却是有限的,反映了他的改革始终保持着他自以为荣的“中间路线”。他自称既遏制富人的贪婪,又要抵制穷人过分的欲望。“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这句话就贴切体现了他的中庸思想。 梭伦改革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但是其中庸政治指导思想导致了改革的不能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愿望。改革需要进一步的延续。当时出现的政治派别:
1、平原派——要求恢复贵族制
2、海岸派——维护梭伦创立的民主制度
3、山地派——更激进的民主改革三、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公元前508年)1、(出发点)以地域组织取代氏族组织,设立了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有的4个血缘部落。2、进一步改造国家政治机构:500人议事会议代替原来的400人议事会议。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制选举法。3、陶片放逐法:最能体现了机会均等、任期制的民主原则,确保民主制度长期存在的法令,可以有效地防止政治野心家颠覆民主政权。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的意义 克里斯提尼时的地域部落并不是一片毗连的地区,而是不同地区的公民集团的结合,这些集团在公民大会表决期间才得以集合起来。 克里斯提尼的这项改革的目的在于:打乱户籍,分裂氏族。其结果是沉重打击了氏族贵族,瓦解了他们依赖旧的血缘关系影响选举的基础,从而削弱了氏族中所谓贵族后裔的权势,也进而促进了不同部落之间的公民融合,雅典的国家组织也由于摆脱了氏族关系的残余而完全形成了。陶片放逐法 克里斯提尼在为期间,极力发展梭伦的改革政策,为了促进雅典政治制度进一步民主化,减少政治混乱,以民主的方法反对民主的敌人,特意制定了“陶片放逐法”。思考: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陶片
放逐法的认识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人在民主探索中的成功创
举。它对于捍卫民主政体和平民利益、反对民
主之敌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但是它毕竟是一种原始、粗糙的民主制度,
其投票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时投票公民群
体素质、个人好恶的影响,有时的判决结果也
不公正、不理智的。与现代民主、法治理念仍
有着很大不同。
克里斯提尼改革的重大意义: 在雅典牢固地确立了民主体制,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写下了最后的一个休止符。一、古代雅典的贵族政治 ——改革前的社会状况 二、梭伦改革 —— 改革的主要措施 三、克里斯提尼改革 ——雅典民主体制的确立四、伯里克利改革 ——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完善1、伯里克利简介2、伯里克利改革内容高级官员的财产资格被取消,政府发放津贴,保障中下层平民参政资格。
官员的选举采用抽签或举手表决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平民的参与和选举结果的公证性。
公民大会及500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成为了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和执政机构。
选举的不科学性(1)选举表决方式的原始性。抽签选举和举手表决在雅典民主只中占有绝对的地位,许多政府官员都是由此产生。如十个陪审法庭的5000人的民主中的实际作用。其随意性与幸运性在某种程度上已盖过民主的实际意义。我们不能抹去举手法在直接民主中的实际作用,但选举人的正当权益,尤其是不受干扰的表达自己意愿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
(2)选举不能尽才为用。在抽签选举中公民不能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来选择自己胜任的职业,忽视了不同公职之间的特殊要求,也不利于公民特长的发挥,这不仅不能有益工作效力,甚至适得其反。苏格拉底就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因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作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
雅典民主制的内容1、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的根本在于它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是雅典城邦民意普遍表达和集中的最高形式。
2、公职人员产生的途径。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官职,这种选举可通过抽签方式进行;任职资格没有财产的限制,一切职位个人不得连任。任职期间比较短。
3、监督官吏制度。陶片放逐法,是全体雅典公民高级官吏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最严重的手段。3、伯里克利改革的意义 进一步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
使雅典的文化事业高度发达,国力鼎盛,赢得邻邦的仰慕。 对于希腊的强盛与繁荣,伯里克利功不可没,但他晚年却屡经坎坷、挫折,接连遭受严重的打击。由于他人的诽谤,他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撤职。复职当大将军后,他的两个儿子先后死于鼠疫,不久,他也难逃厄运,死于这种可怕的病魔。临死前,他的遗言是:“我对雅典是问心无愧的。”确实,伯里克利的英名将和希腊“黄金时代”的美名永存后世。 五、小结: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
梭伦改革 —— 克里斯提尼改革 —— 伯里克利改革
划分四大财产等级 地域代替血缘氏族 政府津贴
公民大会 比例代表制选举法 职官选举民主表决
四百人会议 陶片放逐法
公民法庭
2、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积极: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机构体现: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
公民法庭
制度体现: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
比例代表制、陶片放逐法

消极: (历史局限)
民主范围狭小,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奴隶、女性和大量外邦人被排斥于民主
政治之外)
3思考:你如何看待梭伦改革? 积极:
(1)经济方面:
部分地减轻了平民负担,有利于平民阶级的稳定,
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鼓励发展
工商业有利于提高雅典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
(2)政治方面:
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
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局限:
其中庸原则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
按财产划分等级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
不能完全满足平民阶级的政治经济需求古代雅典的改革走向民主政治 同步练习
公元前7世纪,希腊的君主制土崩瓦解,贵族政治确立。请回答1~3题。
1.推动梭伦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
A.上下层贵族之间矛盾激化 B.上层贵族对王权专制构成了威胁
C.上层贵族与下层平民的矛盾日益尖锐 D.奴隶反抗奴隶主贵族的斗争此伏彼起
2.执政官和战神山议事会的运作程式,反映了雅典贵族政治的特点是( )
①任期制 ②集体统治 ③权力高度集中 ④体现普通民众的意愿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3.对雅典贵族政治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为国家权力的进一步下移提供了可能性
B.废除了个人独裁、世袭制和终身任职制
C.是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缺少民众监督和有效制约
D.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有人说,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的奠基石。请回答4~6题。
4.梭伦改革中颁布“解负令”主要是针对哪一社会问题( )
A.农民以土地抵债
B.贵族垄断了地方权力
C.人多地少、就业不足
D.平民不能享受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
5.梭伦按照财产多寡将全体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对此正确的分析评价是( )
①改变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 ②确立了以财产多寡分享政治权力的原则 ③保证了平民能够平等参与政治管理 ④便贵族失去参与政治管理的机会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6.梭伦为打破贵族政权的垄断所采取的措施是( )
①规定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②创立五百人议事会 ③创立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 ④取消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克里斯提尼改革在雅典牢固地确立了民主体制,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写下最后一个休止符。请回答7~9题。
7.克里斯提尼改革以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有的4个血缘部落,其改革动机和影响是
①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 ②削弱贵族对地方政权的控制 ③为国家政权机构的改革奠定基础 ④促进不同部落之间公民的融合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8.克里斯提尼改革创立五百人议事会取代原来的四百人议事会。对此,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①首创比例代表制选举法 ②体现了机会均等、任期制的民主原则 ③激励了中下层平民参与政治 ④消除了平原派、海岸派和山地派之间的矛盾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9.克里斯提尼改革中最能体现人民权威的措施是( )
A.划分新的行政区域
B.抽签方式选举
C.实行比例代表制选举法
D."陶片放逐法"
伯里克利当政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被称为“黄金时代”。请回答10~12题。
10.伯里克利当政时期,担任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被取消。政府采取发放津贴等措施,其直接意义在于( )
A.保障中下层平民参政的权利
B.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选举结果的公正性
C.体现了人民的权威性
D.彻底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垄断
11.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执行机构不包括( )
A.战神山议事会 B.公民大会
C.五百人议事会 D.公民法庭
12.雅典古代民主与现代西方民主相比,其不同点主要在于( )
A.只有贵族享有民主
B.少数社会成员享有民主
C.奴隶不能享有民主
D.选举计票手段落后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利分配
等级名称
财产标准
可担任官职或享受的权利
500斗级
拥有年产500斗以上农产品的地产的公民
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
骑士级
年收入300一5OO斗
除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
双牛级
拥有两头耕牛,年收入200一300斗
除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
雇工级
受雇于他人,年收入200斗以下
不担任任何公职可参加公民大会和担任陪审员
材料二 希罗多德在《雅典政治》中说:"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个不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这种公共权力已不再同自己组织为武装力量的居民直接符合了。
材料三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全体人民掌握。"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梭伦这项改革措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2)克里斯提尼改革是怎样体现材料二的观点的?
(3)结合史实评价伯里克利在材料三中津津乐道的内容。
(4)在雅典,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都是采取抽签的方式选举产生,简评这种方式的利弊。
参考答案
1.C 2.C 3.D 4.A 5.A 6.B 7.D 8.C 9.D 10.A 11.A 12.B
13.(1)改变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有利于富裕的平民参与政治管理,取消了贵族政治特权。(2)以10个地域部落代替原有的4个血缘部落,在此基础上进行国家政权机构改革。(3)国家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取消了担任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限制;政府发放津贴保障了中下层平民参政的权利;选举以抽签或举手表决的方式保证了平民的参与和选举结果的公正性。但是,雅典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政治权。(4)利:公民参政的机会公开、平等,有利于提高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弊:难以保证官员和公职人员的基本素质。
走向民主性质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古代雅典贵族政治的内容、认识以及实质的结果;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以及认识。
2.基本技能:分析梭伦改革的必要性;学会概括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巩固对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
3.情感培养:通过对梭伦改革的学习,增强对民主含义的正确理解,认识民主的阶级性。
二.学习方法:联系法;分析法。
三.学习重点:古代雅典贵族政治;梭伦改革的内容。
四.学习难点:贵族政治的特点;对梭伦改革内容的分析,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正确认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伯里克利是雅典卓越的民主政治家,这一段演说热情洋溢地赞颂了雅典的民主政治。那么雅典人为什么选择民主制度?是谁开辟了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
(二)讲授新课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贵族制取代君主制,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之间的矛盾。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公元前8至公元前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矛盾尖锐。在政治上,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在经济上,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
雅典的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雅典附近一些城邦在经济上和军事上赶上并超过雅典,以致梅加腊城邦占领了雅典出海门户萨拉米斯岛,这就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雅典几次派兵去争夺,结果都失败了,而后,为压制民众的不满,当局竟颁布了一条屈辱的法令;任何人都不得提议去争夺萨拉米斯岛,违者必处死刑。梭伦从文献资料、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考证出萨拉米斯本应属雅典所有,他对当局的这种懦弱行为深为不满,为了唤醒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同时避开不公正的法律的残酷制裁,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佯装疯癫。于是“疯”了的梭伦经常出现在雅典的中心广场上。只见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双手不住地擂打着自己的胸部,招来许多围观的百姓。这时,他就会对着人群大声朗读他的诗篇:“啊,我们的萨拉米斯,她是多么美丽,又多么使我们留恋,让我们向萨拉米斯进军,我们要为收复这座海岛而战,我们要雪洗雅典人身上的奇耻大辱……”,在不明真相的人们的惊叹、惋惜声中,梭伦滔滔不绝地朗诵着,终于用激越的诗篇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禁令废除,战事再起。公元前600年左右,年约30岁的梭伦被任命为指挥官,统帅部队,一举夺回了萨拉米斯岛。 赫赫军功使梭伦声望大增,成为雅典最负名气和影响的人物,也为他日后实现改革弊政的宿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一场自上而下、除旧布新的社会改革开始了,雅典城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梭伦其人:梭伦出身贵族,为人正直,充满智慧,被誉为工、希腊七贤之一。他主张社会公正与阶级调和,厌恶富人贪婪无厌。在当选执政官前,他就对国家命运忧心如焚,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
请回答:
①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前为何忧心如焚?(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政府,雅典面临内战的危机。)
②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后最大的贡献是什么?(进行了改革,将雅典引上了民主政治的轨道。)
二、梭伦改革的措施
1.颁布“解负令”
“负”指的就是债务,“解负令”就是废除债务的法令。雅典债的来源分两种:因契约而产生的债和因损害而产生的债。梭伦改革前,雅典农民的境况极其艰苦,借了财主的债若还不起,财主就在借债者的土地上竖起债务碑石,借债者就会沦为“六一汉”,他们为财主做工,收成的六分之五给财主,自己只留六分之一。如果收成不够缴纳利息,财主便有权在一年后把欠债的农民及其妻、子变卖为奴。
公元前594年的一个清晨,古城雅典的中心广场上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农民、手工业者和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兴致勃勃的人们正急切地等待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将在此宣布一项重要法律。当梭伦高声宣读这项旨在打击没落氏族贵族,促进奴隶制经济发展的法律“解负令”,并庄严声明“此法律的有效期为一百年”时,掌声雷动,欢声四起,整个雅典城被一片异常热烈的气氛所笼罩。
为了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防止获得自由的雅典人重新沦为奴隶,梭伦颁布法令,规定个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同时,为杜绝贵族任意侵占平民财产,梭伦还制定了“遗嘱法”,规定无子女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这样就防止了新的债务奴隶的产生。
“解负令”无疑是对债权人的一种“侵犯”,因此必然会遭到贵族的激烈反对,他们四处活动,煽动闹事,围攻梭伦。正如恩格斯所说:“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他拔掉了竖在被抵押的土地上的债权碑,自然受到了广大平民的爱戴。因此,梭伦一方面依靠平民的支持,坚持推行改革;另一方面,为了减轻贵族的强烈反对,稳定社会秩序,也对改革措施进行了一些调整。这两项措施,有效地保障了改革的成功进行。
“解负令”的颁布,一方面有效地防止了贵族兼并土地,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另一方面,雅典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债务奴隶、平民、贵族都成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的雅典公民。但雅典并未废除奴隶制,来源于奴隶市场、海外掠夺或战争俘获的非债务奴隶仍然大量存在。
2.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雅典的私有制相当发达,私有财产受到严格保护。进入公元前六世纪,依靠工商业强大起来的新兴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对无法参与政治强烈不满。梭伦根据人口调查的结果,制定了个人权利大小与其所拥有财产成比例的政策,这种政策就是财产等级制。这种财产等级制相对于贵族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1)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的目的、原则和方法:梭伦确立财产等级制的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原则是财产的多少;方法是公民每年的总收入折合成农产品计算财产,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
(2)各等级的权力不同:第一等级可以担任一切官职;第二等级可以担任除库司(财政官)以外的所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可以出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有选举权而无被选举权,无权担任公职。另外,雅典的各级官职都是无津贴制或很少津贴,这种制度也限制了无财产或财产少的人出任公职。
(3)各等级的义务不同:第一、二等级提供骑兵兵役,自备军备、军装、马匹;第三等级提供重装步兵,自备军械与军装(盾、盔、甲、剑),不需提供马匹。由于当时军队的主力是重装步兵,所以第三等级人数最多;第四等级有义务提供轻装步兵(自带棍棒)或一般水手(不用自备军备)。城邦所有的公用开支分摊,并随等级的高低增减。
(4)对财产等级制度的评价:对财产等级制度的评价,需要从局限性和进步性两个方面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但应以肯定进步性为主。由于确定财产等级的标准是财产的多少,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力就越大,因此,这一制度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但它意味着身为贵族,如果财产少,也享受不到过去那么多政治权利了,而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可以凭借自己的私有财产,跻身于城邦政权。这就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开辟了参与政治权利的途径。
3.改革国家政权机构
梭伦推行国家权力机构改革,即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1)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是古希腊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主要职权有有权决定战争、媾和等国家大事,并有权利选举国家公职人员。梭伦改革的最大进步之处就在于将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员扩大到了包含第四等级在内的所有公民,这就打破了公民大会做为贵族政治的附属品的局面,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是雅典政治民主的一大进步。
(2)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四百人会议”的设置,即是雅典政治的进步表现,又是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集中体现。首先,参加“四百人会议”的成员只有雅典最初的四个部落;其次,第四等级公民和其他人如奴隶、外来人无权参加“四百人会议”;再次,“四百人会议”实际执掌最高统治权。所以,“四百人会议”的设置,在雅典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只是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
(3)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梭伦改革首创陪审法庭制度,这是司法民主化的重要措施,是公民“参与审判”权利的表现,是雅典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陪审法庭有审查任何诉讼案件、起诉已判决案件的权利。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这就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梭伦还废除了许多严刑峻法,制订了一些新的法律。在梭伦改革前,雅典行使的德拉古法以严酷著称,对偷窃水果、懒惰等过失都要判处死刑。人民指责它不是用墨水所写,而是用血写的。梭伦改革了这一酷刑,规定除杀人罪外其他罪犯都不得处以死刑。任何公民皆有权提出控告。这是古代雅典尊重人权的一个表现。
4.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1)目的: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
(2)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禁止粮食出口,抑制粮价;改进水渠灌溉系统,提倡种植经济作物;鼓励自给有余的橄榄油等经济作物出口。
(3)发展手工业的措施:规定凡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一门手艺,吸引鼓励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
(4)发展商业的措施及其他:改革币制和度量衡;确定私有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梭伦改革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条文均刻在木板或石板上,镶在可以转动的长方框子里,公诸于众。雅典人民不负历史的厚爱,在梭伦之后的二百年间,不断完善着公正的观念,创造了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的希腊文明。
三、梭伦改革的意义
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不仅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而且把雅典导向了民主政治和发展商品经济的道路,奠定了雅典繁荣的基础。
(1)梭伦改革大大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梭伦改革经济方面的措施包括:① 承认私有财产继承自由,消除了所有制关系上的氏族残余;② 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限制粮食出口、扩大橄榄油输出、实行货币改革、奖励外地工匠移居雅典和提倡公民学习手工业技术等。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雅典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使雅典很快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城邦。教材简要叙述了当时雅典工商业的发展表现:雅典生产的陶器、酒类大量出口,雅典商船出没于爱琴海沿岸甚至地中海许多港口,取得了丰厚的商业利润。同时教材出示了《希腊最繁忙的港口──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和《陶瓶上的雅典商船》两幅图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析这两幅图片。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腊最繁忙的港口说明了什么?雅典商船的图案能在居民的日常用品上出现又说明了什么?最终使学生认识梭伦改革后的雅典成为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商品经济十分活跃这一改革成果。
(2)梭伦改革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这就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恢复公民大会设立四百人会议与设立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打破了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这一切都是前无古人的独创,梭伦也由此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
四、梭伦改革的局限性
梭伦于公元前509年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时,由于当时贫富分化和社会严重对立,社会矛盾尖锐。因此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因此在改革中他主要扮演了“调停者”的角色。所以很多改革措施都带有折中的色彩,这使得他的改革不可避免的带有历史局限性。
梭伦以财产确立公民的等级身份,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这一制度虽意味着身为贵族如果财产少也享受不到过去那么多的政治权利了,但以财富来区分公民对国家安全所具备的责任和能力很明显是不公平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第二富有等级才享有高级官吏的被选举资格,这就使得第一第二等级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梭伦改革以后,氏族制度的残余仍得以存续,保留了贵族势力依旧存在的基础,贵族势力虽有所削弱但贵族凭血缘门第仍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这就造成了名义平等下掩盖着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这种改革势必会造成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贵族仍然有权有势,他们必然会对改革不满,必然会仇视改革、破坏改革;另一方面,下层平民参与国家政权进一步参政议政的愿望没有实现。也就是说梭伦的变革措施只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缓和了社会矛盾但富者有势、贫者无权的状态依然存在,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
1.克里斯梯尼改革
庇西特拉图死后,其子继为僭主,骄奢日甚,结果贵族引来斯巴达人,在公元前510年推翻了僭主统治。然而平民又起来反对贵族,赶走了斯巴达人。派系冲突又持续了两年,克里斯梯尼掌权。克里斯梯尼继续推行改革,主要内容包括:1.以 10个新的地域部落代替旧的4个血缘部落。2.建立五百人会议,代替四百人会议,10 个部落中,每个部落任何等级的公民都可经抽签选出50人,并在1年内1/10的时间里,组成公民大会主席团,处理国家经常事务。团内50人通过抽签再选出1名执行主席(相当于国家元首)。3.设立十将军委员会,每个部落各选1名,1年1任,委员会中以首席将军权力最大。4.制定陶片放逐法,对任何一个被认为对国家有危害的公民,给予体面的流放。
克利斯梯尼的改革以新的地域组织,代替了原始的血缘组织。他的改革使雅典所有的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最高级的政治事务,亚里士多德认为其改革“比梭伦宪法要民主得多”。
2.伯利克里改革
公元前461~429年,雅典民主制在伯利克里时代达到了全盛时期。伯利克里致力于完善民主政治,消减贵族会议和执政官的权力。这时,公民大会除了具有批准、否决贵族议事会提案的权利,又获得了立法权。建立了十将军委员会,将军们由公民大会选出,任期一年,并且可以无限期再度当选。将军们不单是军队的首脑,而且还是国家主要司法和行政官员。他们尽管行使巨大的权利,却不能成为僭主,因为他们的政策要受公民大会审核,而且在一年任期终了时会被轻易的解职,也会因渎职而受到指控。最后,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司法系统日臻于完善,不仅有一个由执政官判决听取上诉的最高法庭,而且还建立了一批处理各种案件的民众法庭。每年年初,都要通过抽签在全国各地挑选出6000名公民,这些人以201~1001人规模不等组成陪审团,受理特别的案件。这些陪审团每一个都组成一个法庭,有权通过多数票来决定案件所涉及的每一个问题。尽管有一名执政官主持法庭,但他没有任何法官的特权。伯利克里的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三)巩固小结:
1.雅典走向民主政治的历程
贵族与平民矛盾的激化
梭伦改革 走上民主轨道
克里斯提尼改革 民主体制确立
伯里克利改革 民主政治完善
2.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和特征:(1)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的根本在于它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是雅典城邦民意普遍表达和集中的最高形式。(2)官吏产生的途径。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官职,这种选举可通过抽签方式进行;任职资格没有财产的限制,一切职位个人不得连任,任期时间比较短。(3)监督官吏制度。陶片放逐法,是全体雅典公民高级官吏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最严重的手段。
(四)课堂练习:课后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我测评
选修一“走向民主政治”预习学案
一.课标要求:
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二.线索勾勒:民主制的发展脉络
时间
改革者
改革的主要内容
对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和发展的影响
公元前6世纪初
梭伦
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公元前6世纪末
克利斯提尼
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
公元前5世纪初
伯利克里
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并达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三.重点,难点:梭伦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一)梭伦改革:
1.梭伦改革的社会背景
公元前7世纪希腊君主制被贵族集体当政取代,确立起雅典的贵族政治。贵族制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必须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贵族政治彻底废除了个人独裁、世袭制、终生制,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治原则。在民众中树立了一种新的观念,对于谋求王权者,人人得而诛之,从而为国家权力进一步下移、实现民主政治提供了可能。但是贵族制存在很多问题。政治上,贵族政治是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参与政府运作。(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战神山议事会,公民大会虽然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关,但没有实际权力;经济上,由于缺少监督和有效的制约,雅典的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社会矛盾。(贵族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为贵族债主耕种土地要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所有的借债或者租地都要以人身为抵押,如果还不起债务或者交不起租,他本人及家属就会沦为债主的奴隶)。由于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社会矛盾,激起了平民的反抗,导致了雅典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探究:根据上述材料,结合选修一、必修一教材,从必要性和可能性角度归纳总结:梭伦改革的社会背景有哪些?
2.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
资料:梭伦的诗歌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探究: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梭伦改革的内容,分析梭伦的改革有什么特点?他所说的“公平”的实质是什么?
特点:节制、中庸、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实质: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出身的不平等,公平只在有产阶级范围内实现。
3.梭伦改革的措施
材料一:梭伦改革对雅典公民的财产等级划分和政治权利分配
等级
等级名称
财产资格
分享的政治权利
第一等级
500斗级
年收入500麦斗以上
可担任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
骑士级
年收入达300麦斗以上
可担任除司库(财政官)以外的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
牛轭级
年收入达200麦斗以上
可出任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
日佣级
年收入达200麦斗以下
有选举权无被选举权
材料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出发点是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设立了10地域部落取代原有的4个血缘部落。这项措施有助于削弱氏族贵族对地方政权的控制,促进不同部落之间公民的融合。
在划分新行政区的基础上,克里斯提尼进一步改造国家政权机构。他创立新的五百人会议代替原来的四百人会议。新会议由500人组成,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从而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制选举法。议员的当选没有财产资格限制,30岁以上的公民均可成为候选人。选举采取抽签方式,由运气或“神意”来决定。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可担任两届议员。
请回答:(1)在削弱氏族贵族势力的作用方面,梭伦与克里斯提尼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影响如何?
?(2)在国家权力机构和公民参政议政方面,梭伦改革与克里斯提尼改革有何具体的进步措施?
?(3)用抽签的方式来选拔议员,体现出怎样的民主原则?有何弊端?
答案:(1)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 都冲击了氏族的血缘关系,从而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
(2)创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以五百人会议取代四百人会议,创立比例代表制选举法;取消议员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抽签选举法及议员的任期制
(3)机会均等、任期制的民主原则 可能使无能的人当选而有才能的人落选。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贵族政治:雅典民主的开始
【思考(探究】
(1)贵族政治与君主制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贵族政治彻底废除了个人独裁、世袭制、终身任职制,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制原则,确立任期制和选举制,为国家权力的进一步下移提供了可能性。
(2)教材中[雅典战神山议事会]职权的演变说明了什么问题?[见教材第3页]
2.梭伦改革:开辟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思考(探究】
梭伦改革对雅典历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这次改革是雅典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它废除了债务奴隶制,鼓励城邦工商业发展,缓和了公民社会的矛盾,稳固、壮大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阶级基础。改革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物的权力,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从而增强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使城邦政体向着民主制发展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探究:结合梭伦改革的具体措施说明,为什么梭伦改革为雅典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我们今天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梭伦改革?
1、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公私债务和债务奴隶制。(作用:土地又回到平民手中,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了法律保障,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厄运。)
2、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作用:有利于获得人身自由的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了雅典城邦的经济实力;)
3、政治上实行财产等级制度,改变了贵族政体的权利分配原则。(作用: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出身的不平等,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途径;)
4、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改革,他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并创立了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作用: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了平民参政的民主权利。)
评价:1、深远影响: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物的权利,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2、(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工商业和农业发展,增强了国家实力,为雅典的振兴和富强开辟了道路;)
3、局限:梭伦改革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他以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利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移到雅典人民手中。(没有解决平民与贵族的根本矛盾;开创的民主政治仅是奴隶制国家内部少数公民的民主。)
3.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政体
【思考(探究】
克里斯提尼改革为什么能为雅典民主政制的发展画上一个休止符?
改革的出发点是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削弱了氏族贵族对地方政权的控制;把四百人议事会改为五百人议事会,扩大了民主的基础;500名议员按照比例代表制和抽签方式选举产生有利于防止地方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体现了机会均等的原则;创立“陶片放逐法”,有效的防止政治野心家颠覆民主政权,确保了民主政权的长期存在。
4. 伯里克利改革:雅典民主发展到顶峰
【思考(探究】
(1)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阿雅典的民主政治为什么能发展到顶峰?
前代的改革奠定了民主的基础,培养了古代雅典人的民主意识。
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采取措施,进一步保证了民主的普遍性,确保了所有雅典公民都能参与国家政治。
经济的繁荣也为政治的民主化奠定了基础。
(2)教材第6页[一种民主表决的方式]图片反映了什么情况?
图中的雅典娜女神表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庄重、神圣,有利于调动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用投票方式表决,表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民主性和公正性。
三、自主练习
1、材料一:梭伦推崇“中庸”,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他形容自己“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
材料二 :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由此,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材料三:在雅典居民中,20万奴隶和3。2万外邦人是被剥夺政治、法律权利的;在16。8万雅典人中,假定成人居半,是8。4万人,其中妇女毫无权利,所剩全权公民男子就只有4。2万人了。其中,第三级公民占2。5万人,第四级占1。6万人,第一、二级大奴隶主和大所有者公民就不过1000人而已。
(1)读材料一,结合课本知识回答梭伦改革中,为“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采取了什么措施?为“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的信息,简析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的主要目的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提供的数据,制作一幅统计图。然后从权力分配的角度分析你整理的数据。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梭伦改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