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中共三大
(1)时间:1923年6月; (2)地点:广州;
(3)主要内容:①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③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1)时间:1924年1月; (2)地点:广州;
(3)主要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3.合作成果一: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建立
(1)时间:1924年5月 (2)地点:广州黄埔。
(3)领导人: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4)贡献: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4.合作成果二:北伐胜利进军
开始 1926年 组织者 广州国民政府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主要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汀泗桥、贺胜桥战役),击溃吴佩孚主力; 江西,歼灭孙传芳主力。
英雄部队 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铁军)
战绩 ①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②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胜利进军的原因 ①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最主要);②作战方针正确; ③官兵英勇奋战,尤其是共产党人的先锋作用;④各地工农群众的支持。
影响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三次发动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二、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革命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1)原因: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2)标志:①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②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七一五政变)
2.1928年底张学良“改易旗帜”(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1.下列有关1926—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主要由广州国民政府组织 B.湖南、湖北是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C.彻底消灭了封建军阀 D.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2.1926年北伐战争胜利最主要的表现是( )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彻底铲除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3.“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第一期学员645人中有十分之一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这说明国民革命运动( )
A.由北洋军阀政府主导 B.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
C.由国民党独立领导 D.军队由共产党组成
4.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目的是( )
A.消灭军阀张作霖的势力 B.夺取军阀吴佩孚等的地盘
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 D.推翻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5.1924年10月,时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特派员的陈延年来到广州,协助周恩来选派党团员到黄埔军校学习。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国共合作的实现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护国战争的爆发 D.二次革命的失败
6.“国民革命失败是因为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并建立了反共的政府。”材料中的“政府”是( )
A.湖北军政府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7.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国共两党合作后创办的军官学校是什么?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8.“使人万分痛心的是,就在……战争取得重大胜利,革命大业正待向前发展之际,1927年,革命阵营内部却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国内大资产阶级的威胁、利诱下发生了严重分裂。”该材料反映了( )
A.张学良宣布“东北改旗易帜” B.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C.四一二政变爆发,国共合作破裂 D.汪精卫宣布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9.孙中山认识到,民国虽成立十多年,但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为改变这一状况,他( )
A.开始实业救国 B.参加护国战争 C.发起护法运动 D.推动国共合作
10.报刊、图片、历史文献等都是历史的见证。下图所示资料共同见证的历史是( )
A.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B.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C.国共合作,打倒军阀 D.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11.1927年2—3月,全国工会会员由此前的120万人迅速发展到200万人,许多城市组织了工人武装纠察队,上海工人甚至从北洋军阀手中解放了上海。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
A.革命统一战线破裂 B.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C.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D.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12.“打倒列强,除军阀”这个最大的公约数,成为当时凝聚中华儿女凯歌向前的最强音符。当时的阶段特征是( )
A.国共对峙 B.国共合作 C.土地革命 D.保家卫国
13.如下表毛泽东的主要履历折射出( )
A.辛亥革命推动思想解放 B.五四运动拯救民族危亡
C.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 D.红军长征完成战略转移
14.历史事件的因果探究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小英同学复习时做了如下笔记,请帮她指出搭配有误的一项( )
A.宋案——“二次革命”爆发
B.袁世凯复辟——蔡锷发动护国运动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D.中共三大——国共两党合作建立
15.下面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合作共赢的倡导者,更是积极实践者。“★”处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内容是( )
A.五四运动 B.中共三大召开
C.国民大革命 D.工农武装割据
16.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阅读该文件的如下内容,回答问题。
(二)……军阀政府名为独立政府,其实事事听命于国际帝国主义的列强,不啻是他们的经理人……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六)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
——摘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中共三大作简要评价。
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决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党章和改组办法,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的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材料二 苏联政府为黄埔军校的创建资助200万元的开办费、8000支步枪和500万发子弹,一批有经验的军事教官也来到广州。黄埔军校仿照苏联红军,设立党代表和政治部。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熊雄先后任政治部主任,聂荣臻任政治部秘书,恽代英,萧楚女,叶剑英等都担任过教官。
材料三 为了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北伐军兵分三路:一路指向江西;一路指向福建;一路指向湖南、湖北。其中,两湖是主要战场。北伐军在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势如破竹,迅速攻克长沙,随即进军湖北,相继攻克武汉三镇。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屡破强敌,为所在的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在江西战场,北伐军于 11 月攻克九江和南昌,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接着,北伐军沿长江挥师东下,直趋南京。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 便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根据材料一回答,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国民革命军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分析北伐战争能够顺利进军的原因。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政府建立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后,南京政府只是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并没有彻底消灭封建军阀,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根据所学可知,1926 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表述符合史实,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符合史实,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符合史实,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北伐战争胜利的最大意义在于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B项正确;全国政治统一的完成是在张学良东北易帜以后,排除A项;“彻底铲除”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不属于最主要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根据“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第一期学员645人中有十分之一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因此国民革命运动是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B项正确;当时是国共合作,不是由北洋军阀政府主导,不是由国民党独立领导,排除AC项;军队中有国民党党员,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6年,为了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广东国民政府北伐,最终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C项正确;消灭军阀张作霖、吴佩孚是直接目的,排除AB项;当时是北洋军阀统治而不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1924年10月,时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特派员的陈延年来到广州,协助周恩来选派党团员到黄埔军校学习。”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在此背景下,大量共产党员河社会主义青年团到黄埔军校学习,A项正确;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排除B项;护国战争爆发的时间是1915年,排除C项;二次革命失败于1913年,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详解】根据“国民革命失败”“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北伐战争后期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1927年4月在南京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南京国民政府,D项正确;1911年10月11日,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取得胜利以后,建立了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并不是“反共的政府”,排除A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于1912年,排除B项;北洋军阀是国民大革命讨伐的对象,排除C项。故选D项。
7.(1)1921年7月 中共一大的召开;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②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③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2)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无时间也可得满分);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分共会议”或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国共合作时期,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国共关系破裂,其失败的标志是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分共会议”或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8.C
【详解】据“使人万分痛心的是,就在……战争取得重大胜利,革命大业正待向前发展之际,1927年,革命阵营内部却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国内大资产阶级的威胁、利诱下发生了严重分裂。”可知,郑洞国将军的这段回忆主要反映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主要得益于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发挥的积极作用。由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叛变革命,导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C项正确;张学良宣布“东北改旗易帜”是在1928年,排除A项;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与“革命阵营内部却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国内大资产阶级的威胁、利诱下发生了严重分裂”等内容不符,排除B项;成立南京国民政府的是蒋介石,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据题干“民国虽成立十多年,但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的讲话。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大会上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故孙中山在革命晚期积极推动了国共合作,D项正确;中国民国成立时期,孙中山颁布一系列法令开始实业救国,排除A项;参加护国战争在1915年,排除B项;发起护法运动在1917年,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北伐战争的主要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高潮事件,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国民大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开始。因此,图文资料中反映的共同特征是国共合作,打倒军阀,C项正确;“推翻帝制,走向共和”是辛亥革命时期特征,排除A项;“国共内战,星火燎原”是1927-1937年期间的历史,排除B项;“国共合作,抗日烽火”是抗日战争时期历史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国民革命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工会组织得到了迅速壮大,成为重要的革命力量,1927年2—3月,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可知这一现象的背景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D项正确;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革命统一战线破裂,与题干内容“1927年2—3月”不符,排除A项;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与题干内容“1927年2—3月”不符,排除B项;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工农武装割据,与题干内容“1927年2—3月”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打倒列强,除军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北伐战争时期,当时的阶段特征是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1924年进行第一次合作,进行反帝反封的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消灭北洋军阀,B项正确;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国共进入对峙阶段,排除A项;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即土地革命,排除C项;中国志愿军为保家卫国进行抗美援朝,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根据材料“毛泽东主要履历(1924~1926)”可以看出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当时国共两党实行的是党内合作,领导国民革命,C项正确;辛亥革命是在1911年爆发,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五四运动是在1919年爆发,排除B项;红军长征完成战略转移于1936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党的三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D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1913年,“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罢免由国民党担任的江西、广东和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这样,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二次革命”爆发,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15年-1916年的护国运动是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的第一个罢工高潮的最高峰,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在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下,1924-1927年,国共两党及其他革命力量联合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C项正确;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排除A项;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排除B项;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共在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C项。
16.(1)原因:军阀的黑暗统治,国民革命运动迫在眉睫;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政党;共产党自身力量薄弱;扩大共产党的组织基础。
(2)评价:中共三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会议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统一了全党思想,并实现了党在工作重心上的第一次战略转变。也正是以党的三大为标志,党开始从创建时期进行到大革命时期,党的历史也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军阀政府名为独立政府,其实事事听命于国际帝国主义的列强”可知,当时中国正处于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根据材料“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可知,国民运动迫在眉睫;根据材料“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可知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政党;根据材料“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可知,共产党力量薄弱;根据材料“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可知,中国共产党想要借助国民党的力量扩大自己的组织。
(2)评价:根据材料可知,会议具体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详细分析了与国民党合作的可能性,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下一步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思路奠定了基础。所以可以总结为中共三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会议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统一了全党思想,并实现了党在工作重心上的第一次战略转变。也正是以党的三大为标志,党开始从创建时期进行到大革命时期,党的历史也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17.(1)新民主主义
(2)黄埔军校的建立得到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支持。
(3)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4)北伐军的英勇作战、工农群众的支持、共产党员发挥模范作用
【详解】(1)根据材料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决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党章和改组办法,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的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可知,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根据材料二“苏联政府为黄埔军校的创建资助200万元的开办费、8000支步枪和500万发子弹,一批有经验的军事教官也来到广州。黄埔军校仿照苏联红军,设立党代表和政治部。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熊雄先后任政治部主任,聂荣臻任政治部秘书,恽代英,萧楚女,叶剑英等都担任过教官。”可知,黄埔军校的建立得到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支持。
(3)根据材料三“为了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北伐军兵分三路:一路指向江西;一路指向福建;一路指向湖南、湖北。其中,两湖是主要战场。北伐军在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势如破竹,迅速攻克长沙,随即进军湖北,相继攻克武汉三镇。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屡破强敌,为所在的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在江西战场,北伐军于 11 月攻克九江和南昌,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接着,北伐军沿长江挥师东下,直趋南京。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 便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结合所学可知,国民革命军北伐的目的是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全国。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北伐战争能够顺利进军的原因有北伐军的英勇作战,工农群众的支持,共产党员发挥模范作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