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学案与训练: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学案与训练: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2 22:0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讲解与同步训练: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知识讲解
农业区位因素
一、农业生产活动
1.农业生产活动:
指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产品的过程。
2.特点
①地域性: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双重影响。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文化习俗和政策差别很大。
②季节性和周期性:生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规律,并且受自然因素影响,某些自然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
二、农业区位因素
1.概念
区域气候、地形、劳动力、市场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农业生产所选择的对象和生产方式完全不同,这些影响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2.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
a气候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典型案例 改造与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光照 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须 柑橘等为亚热带水果;苹果为暖温带水果 使用玻璃温室,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条件,并对光照、通风、湿度等进行调节
热量 积温多少直接影响作物的种类、分布、生长期和熟制
降水 过干或过湿都不利于作物生长
b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
c水源
临近河湖,或有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便于修渠打井进行 第灌溉的地方,农作物收成较有保证。缺乏水源不能进行灌溉的千学旱地方,不宜种植农作物。
d地形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典型案例 改造与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平原 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地发展林牧业和多种经营;平原发展耕作业 山区修筑梯田,立体农业
山区 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农作物分布有垂直变化,缓坡适宜发展梯田
(2)人文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需求、农产品价格等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
劳动力 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率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 耕细作,集约经营
交通运输 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易于占领市场 园艺业、果蔬业等易腐烂变质产品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策法规 政府制定各项政策、税收办法,影响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科 技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影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而影响农业区位
化肥 提高了农业的产出
良种 使单产量提高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一、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 相对稳定, 人文因素 则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二、变化的区位因素
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 直接 ,农产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生产规模 扩大 ;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生产规模 缩小 。
2.自然条件的改造:通过 技术 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 保鲜、冷藏 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 扩展 。
4.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1)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 大增 ,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 农副产品 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 高品质 农产品的需求。
(3)经济发展也推动了 育种技术 、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4)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 农业机械化 迅速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 机械化作业 的农作物生产。
二、同步训练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农村出现了“互联网+”新的运营模式,浙江多地农村涌现特色农产品基地,简称农特基地。读图完成1-3题。
1.近年来,农特基地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气候变化 B.土壤改良 C.劳动力增加 D.互联网和农业的结合
2.新的运营模式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增加产品库存 B.增加农民收入 C.增加销售环节 D.增加生产成本
3.受该运营模式的影响,经济效益最可能下降的是( )
A.电信公司 B.软件设计 C.实体商店 D.航空公司
阿联酋某公司在沿海建设大型的玻璃室内垂直农场(如下图),占地约18亩。蔬菜采用营养液进行栽培、多层种植,产量相当于室外种植的数百倍,用水量只相当于室外种植的1%。据此完成4-5题。
4.该玻璃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
A.调节温度 B.增强光照 C.减少水分消耗 D.防止风沙
5.阿联酋垂直农场首选沿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交通 D.劳动力
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多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7-25℃。兰州市榆中等区县是我国著名的“高原夏菜”种植区,每年5-10月,这里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断地运往南方市场,给暑热的南方带去黄土高原蔬菜的清香。下图为兰州市位置图及高原夏菜种植实景图。据此,完成6-8题。
6.兰州“高原夏菜”种植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A.平原面积广阔 B.昼夜温差较小 C.夏季气温较低 D.远离灌溉水源
7.农民在菜地上覆盖地膜主要是为了( )
A.降低地面温度 B.改良蔬菜品种 C.提高土壤肥力 D.保持土壤水分
8.高原夏菜源源不断运往南方,得益于( )
①南方市场更广阔 ②交通条件得到改善
③兰州自然条件的变化 ④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变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西部地区M县在制定县域内精准扶贫方案时,规划将某个村实行生态搬迁。读图,完成9-11题。
9.考虑环境承载力等因素,该村最适宜选址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关于图中该地区乡村内部空间结构及乡村景观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B.农业用地和林地面积大,居住地和公共用地面积小
C.民居多尖顶,便于排水 D.民居密度大,人口稠密
11.东部某发达省份对该搬迁的乡村进行精准产业扶贫,根据本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番茄、辣椒、红枣、枸杞等“红色产业”,影响该地区“红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
A.气候 B.水源 C.政策 D.科技
X县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我国中部粮食主产区,境内略有起伏的平原区和海拔低于400米、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的低山丘陵区约各占一半面积。右图示意X县2015年农村居民点分布。调查发现,X县农村人口分布比较均匀,农村居民点分布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但近年新增农村居民点均分布在低海拔地势平坦处。据此完成12-14题。
12.关于X县农村居民点人口规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西南部农村居民点平均人口规模最小 B.东南部农村居民点平均人口规模最大
C.西北部农村居民点平均人口规模最大 D.东北部农村居民点平均人口规模最小
13.X县农村居民点分布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的主要原因是( )
A.高海拔处气候更宜居 B.高海拔处基础设施完善
C.低海拔处更适宜农耕 D.低海拔处洪涝灾害多
14.近年新增农村居民点的选址特征反映了X县( )
A.生态质量持续改善 B.第一产业产值下降 C.农村务工人员增多 D.粮食产量平稳增长
道地药材指在特定自然环境下,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具有生长期长(保证药效)、质量稳定、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甘肃省南部定西市位于西泰岭山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中药材种植面积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道地药材生产地。定西市南部的跑西、岷县、渭源三县分别赢得了“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多”殊荣。近年来,当地多措并非,打造“中国药都”。 读图完成15-17题。
15.下列四个自然因素中,大面积种植道地药材时考虑最少的是( )
A.海拔 B.土壤
C.光照 D.水源
16.与定西北部地区相比,南部的陇西、岷县、渭源三地能成为中药之乡,关键是因为( )
A.水分、热量充足,药材生长迅速 B.自然环境多样,药材资源丰富
C.耕地资源丰富,种植规模大 D.生产技术高,产品品质好
17.定西市打造“中国药都”,下列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改善交通,提高物流效率 B.大力扩大种植规模,保障药材供应
C.推进药材规范化种植和加工 D.加快交易、仓储中心建设
盖塔拉洼地,位于埃及西北部的沙漠中,最低处海拔-133 m。近年来,为发展渔业生产,人们通过挖掘隧道,采用中国专利技术的高速输水管道系统,实现无动力引入地中海海水;并利用下沉式网箱养殖方式,在洼地成功建立了“沙漠渔场”。目前,该区的“沙漠鱼”不仅解决了本国的水产品产量不能自足问题,而且已经销售到非洲其他国家。根据下图完成18-20题。
18.在建造“沙漠渔场”的过程中,通过挖掘隧道的形式引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B.减少水分蒸发
C.防止引水过程中下渗损耗 D.降低沙尘淤积河道
19.下沉式网箱养殖能控制箱体在水中的深度,该技术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污染,保证活鱼品质 B.控制活鱼活动范围,便于捕捞
C.调节活鱼生存环境的水温 D.增加水箱内的含氧量
20.随着“沙漠渔场”的出现,洼地环境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围土地盐碱化加剧 B.绿洲农业供水量增加
C.沙漠地区降水量大幅增加 D.地下水的盐度大幅下降
二、同步训练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胡椒为多年生藤本植物,蔓枝脆弱,主要生长在年降水量2500毫米的热带地区,幼龄期需要适度的荫蔽。长期种植胡椒易引发土壤养分失衡、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下降等连作障碍。巴西、马来西亚等少数国家采用轮作来避免连作障碍,我国胡椒轮作种植却难以实现。
海南省大坡镇是我国最大的胡椒生产基地,当地将胡椒与槟榔间作套种(如图),能有效避免连作障碍,使胡椒增产30%。以前,当地农民采摘胡椒后,将其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再手工揉搓去皮,得到白胡椒。现在,海南胡椒加工实现了机械化操作,采摘后可以直接生产出脱皮胡椒。
(1)与巴西、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比,分析我国胡椒轮作种植难以实现的原因。
(2)说明海南省大坡镇胡椒与槟榔间作套种对胡椒增产的作用。
(3)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指出胡椒机械化加工的优势。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棉花喜热、好光、忌渍,适宜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阴雨天气容易使棉花产生病虫害。近年来,我国主要产棉区产量发生明显变化。“十一五”期间为稳保我国棉花产业的安全,国家进一步优化棉花产区布局,鼓励新疆自治区适当扩大热节种植面积,作为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新疆棉花产量高,质量优。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左图为“我国三大产棉区分布图”。右图为“我国各产棉区棉花产量占比变化图”。
材料二:2010年,浙江省援疆项目“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正式成立,吸引大批浙江棉纺、印染、服装企业进驻,建设成为国家西部面向中亚的重要纺织品出口基地。
(1)简要分析与另外两个产棉区相比,新疆产棉区种植棉花品质更好的原因。
(2)分析新疆产棉区近些年来棉花产量占比增大的原因。
(3)分析阿克苏地区吸引浙江棉纺织企业入驻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1.D2.B3.C4.C 5.A6.C7.D8.C9.A 10.A 11.C12.A 13.C 14.C15.D 16.B 17.B18.B 19.C 20.A
21.(1)我国热带面积小,缺乏胡椒轮作土地资源;轮作会使胡椒产量下降,经济效益差,农民积极性不高。
(2)槟榔树可以为胡椒适度遮荫,改善其光环境;两种作物套种,平衡土壤养分、增加微生物多样性,有效降低连作障碍;海南夏秋多台风,槟榔树能有效减少台风对胡椒的影响。
(3)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
22.(1)新疆产棉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积累;降水少且冬季气温低(或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
(2)新疆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机械化生产,近年来种植面积增大,产量占比增大;新疆劳动力及地价等投入成本较低,商品棉经济效益高,有利于棉花大规模生产;新疆降水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棉花质量高,市场需求大,有利于棉花大规模生产;国家政策倾斜与支持,有利于推广棉花种植;
(3)靠近棉花产地,原料充足;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经济效益高;政策扶持力度更大,基础设施改善;邻近中亚市场,市场广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