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学案与训练: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学案与训练: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2 22:1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讲解与同步训练: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一、知识讲解
建设主体功能区
一、主体功能
概念: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二、确立的意义
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三、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我国山地多,平原少,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少,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 区域差异 明显,这决定了我国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不适宜通过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需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 经济发展水平 差异。
四、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1.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
2.主要类型: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3.主体功能区比较
主体功 能区  区域特点 地域 类型 主体 功能 举例
优化开 发区域 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 城镇化地区  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珠江三角 洲地区 
重点开 发区域 有一定经济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开发基础较弱但未来的开发潜力大 城镇化地区  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兰州—西 宁地区
限制开 发区域 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推进较好;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脆弱 农产品主产区、 重点生态功能区   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 三江平 原地区
禁止开 发区域 散布在上述三类开发区域之中 自然和文化遗 产保护地   提供生态和游憩产品、精神财富 三江源 保护区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一、长江经济带概况
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面积占全国的21% ,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二、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
1.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2.资源 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3.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4.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三、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
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
四、长江经济带发展措施
1.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2.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3.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结构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和维护海洋权益
一、海洋的作用
“能量的源泉”“未来的粮仓”
二、我国海洋的国情
1.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2.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
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4. 海洋灾害 种类多。
5.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
6.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三、发展措施
立足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格局,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 能力。
四、海洋权益:
1.定义: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
2.国家可主张的海洋权益范围: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海底和底土等。
五、南海诸岛:
1.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组成部分的原因。
①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 000多年历史。
②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
③中国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
2.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权利。
①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
②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
③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④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六、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
1.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
2.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 。
3.明代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
4.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 ,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
二、同步训练
地点命名过程被视为一种国家建构的策略,明晰命名权演变可为主权的归属提供有力的佐证。黄岩岛是我国中沙群岛中唯一出露的岛礁,礁盘面积约20km2,其中最大礁石出露面积约为4m2,南海三条主航线中的两条从黄岩岛两侧经过。黄岩岛自古以来是我国的领土,近年来,某些国家试图通过更改地名的方式侵占我国黄岩岛。下图示意我国南海区域及黄岩岛地名更改过程。据此完成1-3题。
1.某些国家试图通过更改地名的方式侵占我国黄岩岛,主要因为该岛是重要的( )
A.海盐化工原料基地 B.危险资源储藏基地
C.热带旅游康养基地 D.区域战略控制基地
2.在他国更改黄岩岛地名的过程中,为“黄岩岛属于中国”提供有力佐证的地名是( )
A.ScarboroughShoal B.SouthRock C.BajodeMasingloc D.PanatagShoal
3.为更好发挥黄岩岛战略地位,维护国家安全的作用,我国亟需( )
A.填造人工岛 B.修建跨海大桥 C.开发可燃冰 D.加强巡逻力度
2020年4月18日民政部发布公告:国务院于近日批准,海南省三沙市设立西沙区、南沙区。西沙区管辖西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代管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南沙区管辖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下图为三沙市区域图。据此完成4-5题。
4.三沙市设立西沙区、南沙区有利于( )
①加强对南海岛屿和海域的管理 ②维护南海地区的海洋权益
③促进海南省城市化进程 ④开发海南省资源 ⑤应对南海周边形势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5.南海对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
A.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B.联系亚洲与大洋洲的海上通道
C.海洋运输量大,从亚洲去往北美洲的大型货轮必经此地
D.渔业资源种类多,油气资源丰富
下图示意国家海洋权益的范围。读图,完成6-7题。
6.图示水域中表示领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公海一般是指( )
A.①水域以外 B.②水域以外 C.③水域以外 D.④水域以外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流域进行考察,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发展新理念。根据全国主体功能规划,长江经济带内有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4类功能区,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及部分主体功能区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8-10题。
8.下列功能区对应正确的是( )
A.甲——禁止开发区域 B.乙——优化开发区域
C.丙——限制开发区域 D.丁——重点开发区域
9.下列措施符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是( )
①沿岸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②多在长江干流上修建水电站③上中下游加强协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④整合升级长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湖南省的发展定位应更侧重于( )
A.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B.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C.沿海沿江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D.生态文明的先行示范带
《江西省主体功能区(2010~2020年)》将全省划分为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读图,完成11-13题。
11.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依据有( )
①自然条件的可开发性②土地利用现状③经济发展的差异④行政区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图中代表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分别是( )
A.Ⅰ、Ⅱ、Ⅲ B.Ⅱ、Ⅲ、Ⅰ C.Ⅲ、Ⅱ、Ⅰ D.Ⅰ、Ⅲ、Ⅱ
13.属于限制开发的区域主要是( )
A.Ⅰ、Ⅱ B.Ⅱ、Ⅲ C.Ⅰ、Ⅲ D.Ⅰ、Ⅱ、Ⅲ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建立的海洋法律制度,第一次对海洋权益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定,从而使各国开发和利用海洋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读主权国家管辖海域的划分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下列关于沿海国家在不同海域的法律地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内水与陆地领土地位相同②沿海国在领海内享有的主权及于其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③公海是人类的共同财产,对所有国家开放④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我国领海基线的确定方法是( )
A.正常基线法 B.直线基线法 C.低潮基线法 D.正常基线和直线基线交替采用
图示意一个岛屿经济的空间发展过程,a和b最初是岛上的两个渔港,据此完成16-18题。
16.有关该岛权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划定12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B.可划定200海里的领海主权
C.距其最近的国家拥有该岛主权 D.最先发现的国家拥有该岛主权
17.据图推断,该岛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资源 B.交通 C.政策 D.人口
18.根据图中信息可推断( )
A.城市规模越大,彼此间的距离越近 B.同一规模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同
C.高级别的交通线多连接大规模城市 D.城市规模越大则城市等级越高
P岛位于甲乙丙三国间海域(如下图),由东西两个小岛及37块岩礁构成,岛上险峻多石,夏秋两季火山岩土壤上山花竞相斗艳。东岛高99.4m,面积约7.3万m2;西岛呈圆锥形,高174m,面积约8.9万m2。两岛四周悬崖峭壁,航船难以停泊。P岛位于甲国M岛东南87.4km处;距离丙国N岛西北约157km。目前,甲乙丙三国均宣布对该岛拥有主权。据此完成19-20题。
19.图中P岛被划定为岛屿,主要是因为其( )
A.地表平坦 B.海拔较高 C.淡水充足 D.植被茂密
20.近年来甲乙丙三国都宣称对P岛拥有主权,可能是由于该岛( )
A.居于最繁忙航线上 B.位于三国大陆架上
C.周围海洋资源丰富 D.极度宜居的环境
二、同步训练
21.2019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实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概括长江三角洲区域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2019年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该示范区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拥有7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及古镇。示范区旨在建设成为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2)阐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绿色创新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3)分析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代,就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下左图)。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1988年中国在永署醮建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洋观察站,为过往南海的中外船只提供可靠的航海水文气象保障。近年来,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起吹填造地,建设永暑岛。随着礁盘上人工岛的建设,其地下逐渐会形成“淡水透镜体”(下右图)。
(1)说出永暑岛建设前后陆地空间发生了哪些变化。
(2)分析吹沙填海对当地出现淡水透镜体的作用。
(3)阐述永暑岛的建设开发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1.D2.B3.A4.C 5.C6.B7.D8.A 9.D 10.B11.A 12.C 13.A14.A 15.B16.D17.B18.C19.B20.C
21.(1)纬度较低(跨中、低纬度);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居中的位置(与山东、河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相邻);东临黄海和东海,各地距海较近。
(2)环境优美宜人;靠近经济、技术发达地区,利于发展创新型产业;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利于发展旅游业;政策支持。
(3)提高景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了旅游资源集群和地域组合状况;促进交通条件改善和旅游设施的建设;扩大旅游客源市场,增加旅游业收入(扩展旅游线路)。
22.(1)随着人工岛的建设,永暑礁成为永暑岛;采用吹沙造陆后,永暑岛面积扩大,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宝贵的陆地空间。
(2)大规模吹沙填海扩大了陆地面积,使大气降水下渗增多;碎珊瑚和浅地表岩层砂石集中,有利于储存地下水;砂石的集中堆砌减弱了海水渗入。
(3)增加海洋国土面积,宣示国家海洋国土主权;加强我国对南海岛礁及海域的有效管控,有利于保障我国南海安全;岛上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物质运送和人员往来,进一步促进当地海洋资源的开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