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2课时 2、3、4 的乘法口诀(教学课件)-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2课时 2、3、4 的乘法口诀(教学课件)-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23 21:1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SJ
第2课时 2、3、4 的乘法口诀
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的乘法题。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经历2、3、4和1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结构。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了解乘法口诀的结构,熟记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计算有关乘法。
理解每一句口诀的含义。
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口诀可以来自具体情境,逐步主动参与编口诀的活动,培养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意识,体会乘法口诀的规律,感受乘法口诀在计算中的方便、简捷、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数学书。《算经十书》 中最重要的一种。作者不详。西汉早期著名数学家张苍、耿寿昌等对它进行过增补删订。全书分9章,246个例题。 其内容包括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个章节,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系统地总结了中国从先秦到东汉的数学成就。其中负数、分数计算,联立一次方程解法等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数学成就。上述成就比印度早八百年,比欧洲早一千余年。 此书于隋、唐时传入朝鲜和日本,被定为教科书,现已译成英、日、 俄等国文字。国家图书馆藏有传世的南宋本《九章算术》。
学习2的乘法口诀
小朋友,你们玩过跷跷板的游戏吗?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啊?
跷跷板的游戏要两个人一起玩。
看图与理解
3
分析与解答
3
1个 坐2人,
一二得二
2个2相加
2×2=4
二二得四
2个 坐4人。
1个2
1×2=2
想一想
想一想:2×1=
2
2乘1等于多少,用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也就是2乘1等于2。
计算2×1,也用到“一二得二”这句口诀。
易错警示:2乘1和1乘2都用到口诀一二得二。
学会3、4的乘法口诀
看图与理解
4
1只 坐3人,
1个3
1×3=3
一三得三
2个3相加
2×3=6
二三得六
想一想:3×1= 3×2=
3
3个3相加
3×3=9
三三得九
6
2只 坐6人,
3只 坐( )人。
9
分析与解答
3乘1等于多少,用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也就是3乘1等于3。
计算1×3和3×1的口诀相同;计算2×3和3×2的口诀相同。
3乘2等于多少,用乘法口诀“二三得六”,也就是3乘2等于6。
易错警示:不是每一句乘法口诀都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想一想
5
每节车厢坐4人, 2节车厢坐多少人? 3节、 4节车厢呢?
算一算,填在表里。
车厢的节数
人 数
1
2
3
4
4
8
12
16
想一想
5
1个4
1×4=4
一四得四
2个4相加
2×4=8
二四得八
想一想:4×1= 4×2= 4×3=
4
3个4相加
3×4=12
三四十二
8
可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
4个4相加
4×4=
四四( )
十六
车厢的节数
人 数
1
2
3
4
4
8
12
16
12
16
想一想
1×1=
1
一一得( )

达标检测,巩固练习
1.先用 摆一摆,再填空。
3+3=2×3=
6
2+2= × =
2
4+4+4= × =
口诀:
二三得( )
二二得( )
三四( )
2
4
3
4
12


十二
2.看图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一句口诀。
( )
口诀:
二四得八
2×4=8
4×2=8
3.
同桌互动练习:一人说乘法算式,另一人说乘法口诀。
4. 说口诀,填得数。
2×1=
2×4=
3×3=
3×2=
3×4=
1×4=
2
8
9
6
12
4
一二得二,得数是2。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一四得四
5.
一共有多少盒?

4
3
12
×
( )

答:一共有12盒。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一三得三
一四得四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