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学案与训练: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学案与训练: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2 22:3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讲解与同步训练: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知识讲解
工业区位因素
一、工业生产活动
1.概念:在工厂里,劳动力运用动力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的过程。
2.生产过程
二、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等。
人文因素:市场、劳动力、动力、交通运输、政策法规、环境等。
三、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1.从经济效益看
从经济效益看,从经济效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利润最高的地方。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就不同。因此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
工业类型 工业特点 主导因素 工业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导向型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原料 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制糖厂等 应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型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市场 啤酒ㄏ、汽水ㄏ、印刷厂、高档家具厂、棉布厂、汽车制造、面粉厂等 应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导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动力 有色金属冶炼(炼铝、炼铜等)、钢铁、化学等重工业 应接近能源供应地,如火电厂、水电站
劳动力导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劳动力 普通服装、纺织、电子装配、制伞、制鞋厂等 应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 技术要求高 知识和技术 飞机、卫星、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光伏产业 应接近高等院校或科技发达地区
2.环境因素
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厂,如饮用水厂往往选择建在环境质量良好的地方。
环境污染严重的工厂,如造纸厂、皮革厂,往往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3.社会因素
主导因素 部门举例
政策 我国20世纪90年代棉纺织业的“东锭西移”
文化、个人偏好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回国、回乡投资建厂
4.其他因素
文化、个人偏好等也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如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归国建厂,除了政策还有个人情感方面的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一、原料 、能源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
1.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
2.技术发展使原料的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船舶的大型化降低了大宗货物的运输成本。
二、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日益增强。
1.钢铁、石油化工等原料消耗大的工业的区位选择逐渐摆脱了原料地的束缚,而转向交通便捷的沿海、沿江港口布局。
2.汽车、飞机等对市场依赖大的复杂产品的组装工厂,其总部更趋向布局在市场广阔的地方。
3.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变了产品形态,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从而使区位选择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家具厂的区位选择由临近市场转为临近原材料供应地。
4.保鲜、包装、冷藏运输的发展,使得一些本需临近市场的工厂,转而临近优质原料地,如奶产品加工厂等。
三、信息的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强。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工业生产实现了 设计与加工的空间分离。在发达的物流支持下,出现了一些完全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工业企业。
二、同步训练
某服装加工厂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广州某镇建厂,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服装面料来自新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进入21世纪后,该厂的效益逐年下降,经实地考察和了解乌鲁木齐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后,该厂决定迁至乌鲁木齐,并建立了自己的服装面料加工厂,服装主要销往中亚和西亚等地。据此完成1-3题。
1.与广东省相比,乌鲁木齐生产服装面料的突出优势是( )
A.劳动力丰富 B.生态环境好 C.交通便利 D.原料丰富
2.进入21世纪后,该厂效益逐年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土地价格上涨 B.企业竞争加剧 C.工资成本上升 D.服装设计落后
3.企业在乌鲁木齐建厂后,可能造成( )
A.服装质量提高 B.运输成本降低 C.服装价格上升 D.市场竞争力下降
预制菜是一种运用标准化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简化制作,经过包装、加热或蒸炒等方式,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其具有即食、即热、即烹、即配等特点。追溯历史,美国预制菜行业起源于1940年,日本则起源于1950年。经过数十年发展美日均成长出在全球极具影响力的大型预制菜企业。近年来我国预制菜市场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一批分散型的中小企业。下图示意预制菜及上下游行业结构图。据此完成4-6题。
4.下列因素中对预制菜行业影响较小的是( )
A.原料 B.市场 C.运输 D.技术
5.对餐饮企业来说,使用预制菜节省的主要成本是( )
A.包装 B.人工 C.物流 D.燃料
6.与美、日等国相比,我国预制菜企业集中度低、规模较小的原因主要是( )
A.饮食文化多样 B.冷链流通地域性明显
C.市场相对分散 D.原料供应本地化为主
下图为某城市土地利用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甲代表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文化区
8.该城市要选择一处建化工区和隔离带,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应选择( )
A.①甲 B.②丁 C.③丙 D.④乙
浙江省嘉兴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近年来,形成了皮革之都—海宁、羊毛衫市场—桐乡、木业大县—嘉善、服装中心—平湖等特色产业基地。下图示意嘉兴市行政区划及产品主要流向。据此完成9-10题。
9.嘉兴市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主要得益于该地( )
A.位置优越 B.原料丰富 C.地租廉价 D.科技发达
10.促进嘉兴市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措施是( )
A.大量引进外资 B.完善流通渠道 C.扩大产业规模 D.注重品牌建设
2020年7-12月我国开展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下图分别示意农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期望和价格期望。据此完成11-13题。
11.农村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续驶里程②充电设施③销售价格④汽车车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实施新能源汽车下乡,有利于( )
A.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 B.增加农村就业率
C.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升级 D.加块城市化进程
13.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农村销量仍然较低的原因是( )
A.新能源汽车对道路等级要求高 B.农村居民每日出行里程短
C.农村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不完善 D.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较高
1994年,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4-16题。
14.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
A.缩小公司规模 B.降低人工成本
C.提高研发力度 D.加强合作
15.从发展过程看,该公司一直在致力于(  )
A.扩大生产规模 B.打造自主品牌
C.产品款式多样 D.增强国际影响
16.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
A.基础设施好 B.交通便利
C.销售市场大 D.信息通达
总部位于杭州的某包装饮用水企业近年来一直保持我国包装饮用水市场占有率第一。截至目前,该企业在国内布局了多个天然优质水源地(下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企业将生产建在水源地,主要是为了( )
A.降低运输成本 B.分散投资风险 C.增加当地就业 D.达到国家标准
18.该企业布局的水源地在青藏、西北地区分布较少,主要因为这些地区( )
A.缺乏优质水源 B.信息传递太慢 C.销售市场狭小 D.工业技术落后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不论是进贡皇家还是出口海外,景德镇瓷器一直备受推崇,这种辉煌离不开当地优质的瓷土资源。历经一千多年的开采,景德镇的高岭土资源已近枯竭,当下景德镇开始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图8为景德镇局部图。据此回答19-20题。
19.早期景德镇制瓷业扬名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劳动力 B.市场 C.交通 D.原料
20.现代景德镇制瓷工艺传承与发展主要得益于( )
①原料丰富 ②水源充足 ③市场广阔 ④技术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同步训练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西省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宜春有多条铁路交汇,高速公路和多条国道纵横交错。宜春市的四一四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锂云母矿,其开采量占世界70%以上,拥有规模以上锂电池企业34家。近年来,宜春市依托“亚洲锂都”品牌优势,全力推进“亚洲锂谷”建设,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全市已投产锂电新能源项目63个,在建项目23个。从锂矿原料采选到电池级碳酸锂、电池关键材料,再到锂离子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条日趋完善。下图示意锂电池产业链。
(1)简述宜春市发展锂电新能源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分析几十家规模以上锂电池企业集聚宜春市的原因。
2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如下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1)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2)分析在索瓦建纯碱厂有利和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近年来,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当地对是否关闭纯碱厂有不同观点,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1.D2.C3.B4.D5.B6.A7.A 8.D9.A 10.D11.B12.A13.C 14.C15.B16.D 17.A 18.C19.D 20.C
21.(1)锂矿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等。
(2)企业集聚可以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提高技术水平;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费。
22.(1)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
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
(2)有利条件:接近原料地;可用地广(地价低)。
不利条件: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远;基础设施不足(投入高)。
(3)同意关闭: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高,运费高,竞争力弱,短期内难以改变亏损状态;国内资金不足;市场狭小(主要销往南非)。
不同意关闭:保护民族工业,保障就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