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考法训练:昼夜长短的计算及应用
典例剖析
菊花是一种短日照花卉,其开花期对日照时长非常敏感。当日照时长小于10小时30分钟时,某品种菊花才进入开花期。下表为武汉市不同日期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读表完成1~2题。
日期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3月1日 6:48 18:21
6月1日 5:21 19:20
9月1日 6:00 18:46
12月1日 7:03 17:21
1.在自然状态下,该品种菊花在武汉市进入开花期的时间可能是( )
A.3月 B.5月 C.8月 D.11月
2.仅从光照角度考虑,下列四个城市中该品种菊花进入开花期的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 )
A.天津、武汉、济南、长沙 B.天津、济南、武汉、长沙
C.长沙、武汉、济南、天津 D.济南、天津、武汉、长沙
【答案】1.D 2.B
【解析】1.先利用表中资料计算出四个日期的昼长分别是11小时33分钟、13小时59分钟、12小时46分钟、10小时18分钟。由材料可知,当日照时长小于10小时30分钟时,该品种菊花才进入开花期。所以自然状态下其在武汉市进入开花期的时间可能位于9月1日至12月1日之间,D符合题意。
2.根据材料“当日照时长小于10小时30分钟时,某品种菊花才进入开花期”可知,该品种菊花进入开花期时,其所在半球应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的地区越早进入开花期,故四个城市中该品种菊花进入开花期的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天津、济南、武汉、长沙,B正确。
考点分析
一、昼夜长短的判读
昼夜长短的判读——看“弧长”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昼长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2.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
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三、昼夜长短的时空分布规律与计算
1.时空分布规律
(1)交错对称规律: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30°N的昼长等于30°S的夜长。
(2)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3)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由赤道到极圈,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增大。自赤道向两极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增大(赤道上为0小时,极圈及其以内地区达到24小时)。
(4)极昼(夜)圈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数=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
(5)直射半球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该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6)时间对称规律
相对于夏至日或者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的昼长、夜长都是相同的;相对于春分日或者秋分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一个时间的昼长等于另一个时间的夜长。如下图:
a与b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是相同的,c与d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也是相同的;b与c两个时间中,b时间的昼长等于c时间的夜长。
2.昼夜长短的计算
(1)利用已知的日出或日落的地方时来计算
一个地区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反映了该日的昼夜长短状况。白昼以12时为界,上午与下午时间间隔相等;黑夜以午夜(0时或24时)为界,上半夜与下半夜时间间隔相等。
因此已知某地某一天的昼长,可求出该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地方时),其方法为:
日出时间=12—1/2昼长 ;日落时间=12+1/2昼长
相反,根据某地某一天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昼长、夜长,其方法为:
某地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正午12时—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正午12时)×2
某地夜长=(子夜24时—日落时间)×2=(日出时间—子夜0时)×2
(2)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方法:昼长=白昼弧度数/15°,即在日照图上某条纬线与晨昏线有两个交点,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弧度数/15°,就是白昼的时长。
考法训练
下图为北半球三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读表完成1-3题。
时间/地点 日出 日落
1 5:30 18:30
2 5:00 19:00
3 4:30 19:30
1.三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2.与③同纬度的南半球某地该日的昼长为( )
A.15小时 B.14小时 C.9小时 D.10小时
3.若该日是北半球各地昼长最长的一天,则该日过后的几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的日出时间不断推迟 B.太阳直射点离重庆越来越近
C.地球上极夜范围继续变大 D.南半球的昼长将会逐渐变短
下图是“北半球冬至日四地纬线昼弧、夜弧分布状况示意图”。据此回答4~6题。
4.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5.图中乙和丁的周长相等,则( )
A.日期相反
B.雨季时间相反
C.日出、日落时间相反
D.昼夜长短相反
6.下列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南极圈
B.乙可能位于赤道
C.丁不可能位于赤道
D.丙位于回归线
读北极俯视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7~8题。
7. 当地球在b~a之间公转过程中,关于全球昼夜变化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长于夜 B. 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短于夜
C. 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短于夜 D. 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长于夜
8. 当地球在d~c之间运动时,我国会出现的节日是
A. 清明节 B. 国庆节 C. 七夕 D. 春节
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9.在公转轨道的a、b、c、d 四位置中,地球距太阳最近的是( )
A.a B.b C.c D.d
10.当地球处于c位置时,淮阴正值( )
A.冬至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春分日
11.在a-b-c-d公转过程中,南京白昼时间长于黑夜的时期是( )
A.a-b-c B.b-c-d C.c-d-a D.d-a-b
读我国两所中学作息时间表(部分)(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夏季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7:30分(当地时间)。读下表完成12~14题。
12.造成光明中学与育才中学夏季作息时间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当地作息习惯不同 B.纬度位置不同
C.经度位置不同 D.两地学校要求不同
13.育才中学可能位于( )
A.江西省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河北省 D.黑龙江省
14.光明中学不同季节调整作息时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B.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日地距离的变化
我国某中学组织学生对直立物日影变化进行观测,具体做法是:先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再以此杆直立点(甲)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绘一半圈。下图为某日杆影变化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标杆影子范围。完成15-16题。
15.甲地位于(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珠江三角洲
16.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一年中某时刻地面上昼夜状况与经纬线位置关系最有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 )
A.甲至乙 B.乙至丙 C.丙至丁 D.丁至戊
18.丙日,对应的北极星光线和正午太阳光线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且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内时,天空依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光亮,这种现象发生在午夜与日出之间时称为曙光,而发生在日落至午夜之间时则称为暮光。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该地位于北京的(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0.此日,该地暮光的持续时间为( )
A.3小时 B.3小时16分
C.3小时32分 D.4小时
21.读“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此日日期是_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地。
(3)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日________点。
1.D2.C3.A4.B 5.D 6.C7. B 8. A9.A 10.B 11.B 12.C 13.B 14.A15.A 16.B 17.D 18.C19.A 20.C
21.(1)(23 26 S,180 ) 12月22日前后
(2)乙
(3)16 2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