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讲解与同步训练:水循环
一、知识讲解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一、水循环概念
自然界中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二、水循环的分类及环节
水循环的类型 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环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
陆地内循环 ⑧植物蒸腾,⑨ 蒸发,③降水
海上内循环 ①蒸发,⑦降水
三、水循环的过程
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蒸发,形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蒸发,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
水循环的意义
一、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由于水循环的存在,在一定时期内, 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三、进行物质迁移与能量转换
①物质迁移: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必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第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②能量转换: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第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四、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二、同步训练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亚地区:环节①水量7月份较小 B.南亚地区:环节②水量1月份较大
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水量7月份较小 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水量7月份较小
2.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影响最大 B.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
C.植树造林可以使环节④的水量增加 D.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
植被浅沟一般适用于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可以与雨水管网联合运行,其表面一般用草覆盖。下图示意植被浅沟。据此完成3-4题。
3.植被浅沟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是( )
A.蒸发和蒸腾减弱 B.地表径流增加 C.地下径流减少 D.下渗作用增强
4.与传统管网排水系统相比,植被浅沟的主要优点有( )
①美化环境 ②地表排水量大 ③收集雨水 ④净化水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该示意图代表的水循环类型是( )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水循环 D.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6.有关水循环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B.使陆地淡水总量不断增加
C.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D.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示意地表径流的环节是( )
A.a B.b C.c D.d
8.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减少,城市内涝现象减轻 B.b减少,易出现地下漏斗区
C.c减少,周边地下水位下降 D.d减少,周边空气湿度下降
人工河岸湿地是结合湿地原理设计的一种新型河流治理技术,可净化河岸径流与河道的泥沙及污染物。我国华北某水厂为保证取水口水质,在取水口附近河段建立了人工河岸湿地。下图为人工河岸湿地示意图,完成9-10题。
9.人工河岸湿地能改善水厂取水口的水质,主要是通过影响水循环的( )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蒸发 D.降水
10.人工河岸湿地中,净化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的是( )
A.水厂 B.输水管 C.取水口 D.水生植物
读“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径流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修建水库后( )
①河流径流量增加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③降水量季节变化增加④旱涝灾害的发生几率减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可调节河流径流量变化以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措施还有( )
①植树造林②人工降雨③疏浚河道④退耕还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下列自然灾害中,可能由人为因素诱发的是( )
①滑坡、泥石流②洪涝③火山喷发④台风⑤地震⑥寒潮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15.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增加区内降水量
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D.增加地下水储量
16.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某高中地理研究小组开展下图所示的地理模拟实验: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把装满干燥沙子的小盘放入盆中央,小盘高度超过水面;用透明塑料纸盖住盆口,并用绳子扎住,在塑料纸中央压一块小石头,使塑料纸略有下坠;将盆放在太阳下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进行观察。完成17-18题。
17.小组成员观察到塑料纸内壁有一些小水珠,这说明( )
A.盆内气温比盆外高 B.盆内沙比水温度低
C.盆外水汽遇塑料纸后冷却凝结 D.空气中的水汽遇冷的石块凝结
18.从水循环的环节看,该地理实验难以模拟( )
A.降水 B.蒸发 C.下渗 D.径流
城市下凹式绿地是一种生态型的雨水渗漏设施,其高度低于周围路面,也称低势绿地。它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能有效缓解城市内涝。下图为城市下凹式绿地示意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下凹式绿地能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的原因是( )
①调节水汽输送 ②调节地表径流 ③减少大气降水 ④增加雨水下渗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种植在下凹式绿地中的绿化植被,最好选择( )
A.观赏性强的植被 B.遮阳性好的植被
C.本地耐旱植被 D.本地耐渍植被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简述城市化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对比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的差异,分析小区雨水开发应
用排放模式具有哪些优点。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乌裕尔河下游的封闭洼地(内流区)。该区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霜早,冬季寒冷漫长,年均降水量为418.7mm。下图为东北地区降水图和扎龙湿地水循环示意图。
(1)判断图中数字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五个代码中,体现了人类对水循环影响的是________。
(2)指出扎龙湿地水量支出最大的水循环环节。
(3)指出扎龙湿地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4)描述乌裕尔河的水文特征。
(5)指出乌裕尔河的主要补给来源。
1.C 2.C3.D 4.C5.C 6.B7.A8.A9.A10.D11.D12.B13.B14.A15.C16.A17.A18.D 19.C20.D
21.(1)地面硬化,植被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降水更多转化为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可能导致城市内涝;植被减少,蒸腾减弱,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减弱,市区气温升高;烟尘排放量增多,城市多云雾天气(雨岛)。
(2)绿化带和渗水路面均能增加雨水下渗量,补充地下水;延缓地表径流汇流,缓解城市内涝;绿化带可以净化雨水;将收集的雨水用于生产生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2.(1)蒸发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地表径流 ②
(2)蒸发
(3)类型:陆地内循环。理由:扎龙湿地位于内陆地区;有河水注入扎龙湿地,但没有河水流出。
(4)水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含沙量小;结冰期长;流速慢等。
(5)大气降水和积雪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