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学案与训练:植被(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学案与训练:植被(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2 22:4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讲解与同步训练:植被
一、知识讲解
植被与环境
一、植被含义
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二、植被的分类;
天然植被:森林、草原、荒漠等天然形成的植被。
人工植被:经济林、人工草场等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
三、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1.植物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
2.稳定植被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3.天然植被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森林、草原与荒漠
一、森林
1.热带雨林:
(1)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植被特征:植被高大茂密、物种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3)分布地区: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西藏东南部、台湾南部
2.常绿阔叶林
(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
(2)植被特征: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
(3)分布: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
3.落叶阔叶林
(1)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植被特征: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3)分布地区:我国的北方地区
4.亚寒带针叶林
(1)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植被特征:植被以松、杉为主,叶片呈针叶状,以抗寒抗旱
(3)分布地区:我国东北北部、新疆北部
二、草原与荒漠的形成
1.热带草原
(1)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2)植被特点:一般分布在热带雨林南北两侧,湿季降水丰沛,植被生长旺盛,草原葱郁;干季降水较少,草类枯黄;有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灌木和乔木
2.温带草原
(1)气候特征: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气候干燥
(2)植被特征: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也会见到较为矮小的灌木。
3.荒漠
(1)气候特征: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地区
(2)植被特征:稀罕生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也有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当迎来合适的降水,即完成生命活动的周期。
二、同步训练
红树林是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下图为澳大利亚红树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红树林在澳大利亚大陆东、西岸的分布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光照 C.距海远近 D.洋流
2.自红树林树干基部生出,逐渐下伸,最后插入水中,形成弓状的稳固支架,纵横交错,高度过人。这是红树林为适应环境而发育的( )
A.支柱根 B.板状根 C.呼吸根 D.胚轴组织
3.受人类活动影响,澳大利亚东部沿海红树林破坏较多,这将会( )
A.吸引鸟类栖息 B.降低调蓄洪水的能力
C.加剧海岸侵蚀 D.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植被的生长受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中,对植被生长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为气候。植被对自然环境还具有指示作用,可反映自然环境的某些特征。据此完成4-5题。
4.造成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光照 D.降水
5.下列植被中,能指示干旱环境的是( )
A. B.
C. D.
读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6-7题。
6.温哥华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荒漠
C.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草原
7.加拿大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为( )
A.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荒漠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草原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高地上,有一种生长极其缓慢的绿色垫状植物。该植物叶面覆盖着蜡质层,紧密并贴近地面或岩石生长。据此完成8-9题。
8.该植物叶面覆盖着蜡质层的作用是( )
A.保持植物温度 B.增强抗风能力 C.减少水分蒸发 D.减弱光合作用
9.根据该植物的生长特征推测当地( )
①多大风②气温低③湿度大④光照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按照成因,荒漠可以分为背风坡型、回归线型、寒流海岸型、大陆内部型等荒漠,下图表示各大陆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的面积。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代表南美大陆及其南部高原荒漠所属类型的序号是( )
A.① Ⅰ B.③ Ⅱ
C.② Ⅱ D.④ Ⅰ
11.序号④代表的大陆其图例Ⅰ代表的荒漠的成因类型为( )
A.背风坡型荒漠 B.回归线型荒漠
C.寒流海岸型荒漠 D.大陆内部型荒漠
下图为加拿大东北部某地出现的房屋倾斜下沉照片,请回答12-13题。
12.图中的森林是( )
A.亚寒带针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13.造成房屋倾斜下沉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层下陷 B.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繁导致
C.冻土融化造成地基不稳 D.受飓风影响所致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植被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下图是我国某地典型植被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该植被指示的环境特征是( )
A.干旱 B.湿润 C.炎热 D.寒冷
15.该地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
A.热带荒漠 B.热带草原 C.温带荒漠 D.温带草原
现在有很多手机软件,对着植物拍摄,软件能立即对比辨认出植物。下图是某同学周末在野外使用该软件时的三幅手机截屏,据此完成16-17题。
16.根据图片信息判断,该同学拍摄地最可能位于( )
A.太行山区 B.长白山区 C.昆仑山区 D.武夷山区
17.一个植物群落往往由乔木、灌木和草本等组成,它们高矮不一,错落有致,分享着阳光雨露,三幅图片显示的植物从上层到下层排序正确的是( )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18-20题。
离河岸距离(m) 群落属性 影响因子
群落结构 群落盖度(%) 海拔(m) 土壤含水量(%) 土壤容重 (g/cm3) 土壤电导率(mS/cm)
50 乔—灌—草 30.33 916 5.73 1.41 0.36
200 乔—灌—草 34.00 917 5.04 1.50 0.59
350 乔—灌—草 40.33 914 4.42 1.50 0.37
500 乔—灌—草 46.67 914 18.51 1.41 2.56
650 乔—灌—草 74.33 913 19.27 1.37 0.40
800 乔—灌—草 68.67 913 15.23 1.38 1.02
950 乔—草 45.00 912 7.78 1.40 0.50
1100 乔—草 40.33 916 3.06 1.58 0.66
1250 乔—草 34.33 915 2.32 1.62 1.98
18.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 )
①海拔②土壤含水量③土壤有机质含量④土壤含盐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 )
A.胡杨涵养水源 B.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
C.地下水埋深浅 D.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
20.在离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土壤有机质减少 B.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
C.土壤含盐量增加 D.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
二、综合题
2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四类自然植被景观图。
(1)图示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自然植被景观,垂直结构分层最明显的是____(填序号),植被种类相对较少的是____。(填序号)
(2)③代表的植被类型名称是____,主要分布于____、____的温带气候区,叶片多呈____。
(3)指出②代表的自然植被的主要分布区域____,并说出植被特性____。
(4)说出柳州市自然植被的类型____,并指出其生长环境的气候特征____。
22.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1)概括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特征。
(2)指出热带雨林的三大分布地区。
(3)指出甲、乙两地植被的显著区别。
(4)与常绿阔叶林相比,热带雨林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1.D 2.A 3.C4.D5.A6.A7.C8.C9.A10.D11.A12.A13.C14.A15.C16.D17.A18.B 19.A 20.B
21.(1)① ④
(2) 温带落叶阔叶林 湿润 半湿润 纸质
(3)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特征:植被以松、杉类为主;树叶为针状;抗寒抗旱。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22.(1)北半球中高纬度;横贯大陆东西,如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呈带状东西方向延伸。
(2)东南亚地区,刚果河流域和亚马孙河流域。
(3)甲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冬季落叶;乙地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四季树木常青。
(4)垂直结构复杂,树木高大茂盛;具有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植物种类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