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14-2015学年高一质量检测化学(必修1第一章)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厦门市2014-2015学年高一质量检测化学(必修1第一章)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12-05 11:0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厦门市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1(必修)第1章试题
命题人:陈素真(厦门市启悟中学)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 B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空格中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16 Cl:35.5
A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 ? )
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
C.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
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2、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D.未来化学的方向是经验化
3、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D.国际上规定,0.012kg 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假说经过反复验证和修正,才发展成为科学的理论
  B.模型一般可分为物体模型和思维模型
  C.研究物质的性质常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D.科学实验能解决化学学科的所有问题
5、不可能通过观察法了解的金属钠的性质是 (  )
A.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 B.熔点为97.81 ℃,密度为0.97 g·cm-3
C.钠与H2O剧烈反应 D.钠在室温下氧化和在空气中燃烧得到不同的产物
6、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并逐渐变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②③④⑤ B.全部 C.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⑥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氯原子和氯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B.一价氯负离子比氯原子多一个电子
C.氯气有毒,氯离子也有毒 D.氯气和氯离子都显黄绿色
8、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 (  )
A.变红 B.先变红后变白 C.变白 D.不变
9、下列关于液氯和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液氯是纯净物,而氯水是混合物 B.液氯与氯水均有酸性
C.液氯较氯水的漂白作用更强 D.液氯无色,氯水呈黄绿色
10、下列关于漂白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和CaCl2 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后会变质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不稳定,易分解 D.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
11、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与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CuCl2 B.FeCl2 C.FeCl3 D.AlCl3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元素的存在形态只有两种:化合态和游离态
B.同一元素呈化合态时,其化合价一定比游离态时高
C.有多少种元素就有多少种物质
D.同一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价态一定不同
13、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
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 ( ? ?)
A.②④⑥? ????? B.③⑤⑥??? ??? C.①②④?? ?????D.①③⑤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22.4 L·mol-1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1 mol H2的质量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约为2 g
C.标准状况下,18 g水的体积为22.4 L
D.1 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15、现有HCl、H2O、NH3三种物质,它们都含有1mol氢原子,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1 B.6∶3∶2 C.3∶2∶1 D.1∶2∶3
16、右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
???? ?A.浓硫酸?????????????? ?? B.饱和NaCl溶液
????? C.浓NaOH溶液????????? ?D.石灰乳
二、填空题:(本题有3小题,共29分)
17、(7分)用元素符号给相关的词语填空(填空对应的字必须与与元素的名称谐音)
例:只要功夫深, Fe 杵磨成针
1)雪中送 2)千里送鹅毛,礼 情意重 3)黄 万两
4)大快人 5)感慨万 6)高歌 进 7)青山 水
8)人杰地 9) 丽可爱 10)功高 世 11)高贵 雅
12)花红 绿 13) 群之马 14) 泊明志
18、(4分).现有①空气、②蔗糖、③碳酸铵、④铁、⑤硝酸钾、⑥氧气、⑦石墨、⑧氯化钠、⑨石灰水、⑩蒸馏水共10种物质,若根据物质的组成将它们进行分类,则: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
(2)若将铁、氧气、石墨分为一类,其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碳酸铵、氯化钠、硝酸钾分为一类,其分类依据是_________ ___。
(4)若将蔗糖、碳酸铵、蒸馏水分为一类,你认为分类的依据可能是____ ___ ____。
19、(10分)正确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

(2)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棕红烟)
(3)工业制漂白粉的原理
(4)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原因是:

20、(8分)17gNH3共有 mol氢原子,0.1molH2S共有约 个原子,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H3和H2S气体的质量比为 ;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NH3和H2S气体的体积比为 。
三、实验题:(本题有2小题,共15分)
21、(6分)某同学应用如右所示装置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氯气,还含有少量空气和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_______。
(4)从物质性质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事故隐患,事故表现在___ _ _ _。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原理 。
22、(9分).实验室配制500 mL 0.5 mol·L-1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的NaCl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500 mL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瓶颈刻度线下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
⑤计算
⑥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 _______(填序号)。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实验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右图所示,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
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________;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应如何处理?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___ ____;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操作步骤②)溶液流到容量瓶外面_________ ____。
四、计算(8分)
23、(8分)
(1)标准状况下,44.8L HCl气体溶于水,配制成400 mL盐酸,所得溶液中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若将该盐酸稀释成1 L溶液A,则其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从溶液A中取出250mL盐酸与足量Zn反应,标准状况下可以生成多少体积的气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B卷(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4、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1 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D.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
25、1gN2含a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A. a/28mol-1 B.a mol-1 C.28a mol-1 D.a/14 mol-1
26、把2.3 g Na放入水中,要使100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Na+,所需水的质量是(  )
A.184 g B.183.6 g C.180 g D. 181.8 g
27、200 mL 0.3 mol·L-1的K2SO4溶液和100 mL 0.2 mol·L-1的Fe2(SO4)3溶液混合后,若忽略液体混合时体积的变化,则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3 mol·L-1 B.0.4 mol·L-1 C.0.45 mol·L-1 D.0.5 mol·L-1
28、在标准状况下,m g气体A与n g气体B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种气体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m∶n
B.同质量气体A与B的分子数之比为n∶m
C.同温同压下,A、B两气体的密度之比为n∶m
D.相同状况下,同体积A、B两气体的质量之比为m∶n
六、实验探究题(11分)
29、(11分)下面是某同学研究氯水漂白性的一个探究性实验片断。
活动计录: [观察] 氯气的颜色:黄绿色;氯水的颜色:呈黄绿色。
[结论] 氯水中含有 分子。
[实验操作] 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盐酸和氯水,各滴在两片蓝色石蕊试纸上。
[实验现象] 滴有盐酸的试纸变 色,滴有氯水的试纸中间变白,外圈变红。
[分析与结论] 氯水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溶有 分子。滴有氯水的蓝色石蕊试纸外圈变红,说明氯水中有能使试纸变红的酸生成;中间变白,说明氯水中有能够使有色物质褪色的物质生成。
[问题与思考] 氯气溶于水发生如下反应: ,溶液中的水和盐酸都没有漂白作用,能够使有色物质褪色的物质是氯水中的氯气分子还是氯水中的次氯酸呢? 还是二者都有漂白作用?
请你参照他已完成的部分实验活动记录,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到底是哪种物质有漂白作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分析与结论] 。
七、推断题(9分)
30、(9分)某银白色金属单质A在空气中加热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得到淡黄色固体B,B和酸性气体D能生成C,A露置在空气中足够长时间变为C,E与D反应也能生成C,A、B都能与水生成E。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 B , C ,D , E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生成B: ;
②B与水反应生成E: 。
八、计算题(10分)
31、 (10分)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 mL 3.00 mol·L-1的NaOH溶液(密度为1.12 g·mL-1)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0 0 mol。求:
(1)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2分)
(2)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4分)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4分)
2014-2015学年厦门市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1(必修)第一章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B
D
B
C
B
B
A
B
D
A
D
D
B
B
二、填空题:(本题有3小题,共29分)
17.(7分,各0.5分)1)C 2)H 3)Au 4)Zn 5)Pt 6)Mn
7)Cl 8)P 9)Mg 10)Ca 11)I 12)S 13)He 14)N
18. (4分,各1分)
(1) _①__⑨___。
(2) 都是单质。
(3) 都是盐。
(4) 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9.(10分 ,各2分)
(1)2Na+2H2O==2NaOH+H2↑ ;3NaOH+FeCl3==Fe(OH)3↓+3NaCl
(2)3Cl2+2Fe2FeCl3
(3)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2Na2O2+2CO2==2Na2CO3+O2
20、(8分 ,各2分) 3 , 1.806×1023 , 1:2 , 2:1 。
三、实验题:(本题有2小题,共15分)
21.(6分 各1分)
(1)探究氯气具有漂白性的条件
  (2)吸收气体A中的水
  (3)干燥的布条不褪色,湿润的布条褪色
  (4)没有尾气处理装置,造成环境污染
2NaOH + Cl2 = NaCl+ NaClO + H2O(2分)
22.(9分 各1分)(1) ⑤①②④③⑥
(2) 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3分)
(3) 偏高
(4) 偏低? 偏低
(5) 宣告实验失败从头重做?, 宣告实验失败从头重做
四.计算(8分)
23.(8分,各4分)
(1) n(HCl)=44.8/22.4=2mol
c(HCl)=2/0.4=5mol/L ,c(HCl)=2/1=2mol/L
(2) Zn+2HCl==ZnCl2+H2↑
所以生成的n(H2)=0. 5/2=0. 25mol
V(H2)=22.4*0. 25=5.6L
B卷(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4
25
26
27
28
A
C
D
B
C
29.(11分)
氯、 红、 氯 、(各1分)
Cl2 + H2O === HCl + HClO (2分)
[操作]将干燥的氯气分别通入装有干燥的红纸、潮湿的红纸的集气瓶。(2分)
[现象]干燥的红纸不变色,潮湿的红纸褪色。 (2分)
[结论]氯分子不具有漂白作用,次氯酸才能使有色物质褪色。 (2分)
30.(9分)(1)(每空1分)A、Na B、Na2O2 C、Na2CO3 D、CO2 E、NaOH
(2) (每空2分)2Na2O+O2Na2O2
2Na2O2+2H2O=4NaOH+O2↑
31.(1)10.7% (2)0.250 (3)3∶2
解析 (1)溶液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公式为:c=,代入数据得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w(NaOH)===10.7%。
(2)由于最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NaClO,则n(Na+)=n(Cl-)+n(ClO-),所以,n(Cl-)=0.1 L×3.00 mol·L-1-0.050 0 mol=0.250 mol。
(3)发生的反应为:①H2+Cl2===2HCl,②HCl+NaOH===NaCl+H2O,③Cl2+2NaOH===NaCl+NaClO+H2O,n(Cl2)===0.150 mol。n(H2)===0.100 mol,所以n(Cl2)∶n(H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