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圆明园,占地5200亩,是位于北京西北郊的美丽的皇家园林,却被侵略者一把火烧光,是谁如此残忍,这又是怎样的一场战争?
圆明园海晏堂
圆明园断壁残垣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灾难是列强入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通过学习列强的侵华行径,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
目标
重点难点
1.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2.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万英镑左右徘徊。英国商人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却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史料实证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时空观念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时间:1856-1860
侵略者:英法联军
侵略行径: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签订条约:
《天津条约》(1858)
《北京条约》(1860)
阅读P9-11内容,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提示:时间、侵略国、侵华罪行、签订条约)?
自主阅读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易错点提示
《天津条约》
自主学习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北京条约》
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中国主权进一步沦丧,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内容
影响
内容
影响
南京在《天津》开
天津在《北京》开
香港岛-鸦片战争
九龙司-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界-1898年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夏宫:圆明园
两个强盗:英法联军
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认识
是列强侵华的暴行,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感想: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而努力。
从列强的侵略行径中你有什么感想?
易错点提示
时间
割占范围及面积
自主学习
影响
具体表现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地区
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包括库页岛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沙俄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最早签订
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
割占东北的条约有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大的是沙俄而不是英法
时空观念
“俄国不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时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面积:共割占150多万平方千米
割占最多和最早的:《瑷珲条约》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国家 时间 人口 生产方式 经济总量占世界位次
中国 1820 3.8亿 手工生产、牛耕 第一
英国 1820 几千万 机器生产 第四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烂不堪的旧船,只需几只三桅战舰就能够摧毁它的整个海防。—英国人马戛尔尼
中国-落后的封建农业国家
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
战败原因
根本: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其他:生产方式落后;军备废弛等等。
结合史料,分析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对比两次鸦片战争,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目的)
条约内容
影响 (危害)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1.五口通商
2.割地:香港岛
3.赔款
4.关税协定
开辟海外市场
1.十处通商、增开天津
2、割九龙司3.赔款增多
4、公使进京
5、长江航行
6、鸦片贸易合法化
丧失完整独立的主权
自然经济破坏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丧失更多主权
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继续
扩大
史料实证
课堂小结
时间
侵略者
原因
过程
影响
地位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咸丰帝)
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根本: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亚罗号时间”和“马神甫事件”
签订《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火烧圆明园-控制北京城签订《北京条约》
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是侵略战争
使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二次鸦片战争
2.(2020·山东聊城·10)1871年,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2020·湖北咸宁·17)图2是近代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总数不断减少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
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
C
B
3.(2020·海南·3)19 世纪60年代初,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说:“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英法所谓的“荣耀”是( )
A.火烧圆明园 B.旅顺大屠杀 C.镇压义和团 D.南京大屠杀
A
当堂训练
4. [2020 百校联考三]茅盾在小说《春蚕》 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天贵起来。”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
A. 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
B. 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冲击
C. 国人产生崇洋媚外的心态
D.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
解析 :材料描述的是国外商品进入中国后对本土产品造成冲击的历史现象,可解读为自然经济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但材料中并没有列强倾销商品的描述。
B
当堂训练
圆明园遗址
5、说出圆明园遗址的历史价值。
①诉说着昔日皇家园林的辉煌 ;②见证了列强火烧圆明园的暴行 ;③提醒后人牢记中华民族的耻辱。
当堂训练
根据材料,归纳以上条约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并分别简述条约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4 分)
答案:(2)相似之处:都涉及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外国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扩大了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中国市场被进一步打开。(答出任意一点得 1 分, 共 2 分)
条约名称 主要内容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 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天津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赔款英、法军费等
《北京条约》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6、材料
当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