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单元练习)-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是 ( )
A.稳定 B.安心 C.平静 D.安静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爸、共、家”都是上下结构
B.“腰、肚、脚”这些字都与月亮有关
C.“高兴、伤心、难过”都是表示心情的词语
3.“开怀大笑”。此环节设计的活动是讲笑话,需提醒队员在讲笑话时不可以( )
A.沉住气,不笑场 B.克服口头禅、重复等不良的口语习惯
C.对着准备好的稿子读 D.把笑话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出来
4.下面词语搭配合适的一项是( )
A.猪——棚 B.虎——洞 C.马——厩 D.牛——窝
5.给加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甲
(1)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 )
(2)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
(3)士兵们穿着沉重的铠甲,拿着长矛冲向敌人的阵地。( )
(4)同学们要勤剪指甲、勤洗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A.居第一位。 B.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 C.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D.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E.天干的第一位。
二、信息匹配
6.选字填空。
个 各 园 圆
(1)公园里开满了( )种( )样的鲜花。
(2)东东一( )人去看电影。
(3)妹妹和同学们在校( )里打球。
(4)这个足球很( )。
7.选字填空
崖 涯 洲 州
悬( ) 亚( )
天( ) 广( )
山( ) 三角( )
一望无( ) 五( )四海
三、填空题
8.从山坡上,从坪坝里,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 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 。
A.藏族 B.景颇族 C.汉族 D.高山族
9.读课文,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国旗 ( )的铜钟
( )的老师 ( )的枝干
10.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 )头( )脑 ( )心( )胆
( )牙( )爪 口( )舌( )
( )红( )赤 披( )散( )
( )忙( )乱 ( )疾( )快
(1)第一行中所填的两个字的意思 ,第三、四行中所填的字都与 有关。
(2)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①他俩为了一点儿小事争得 ,太不应该了。
②我们已经运动了一个多小时,感到 。
11.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的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这句话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白鹭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
(2)我也能照样子写一句话来赞美白鹭。
白鹭实在是 , 。
四、语言表达
12.按要求完成句子。
(1)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雾笼罩着。(改为“把”字句)
(2)秋风一吹,树上的叶子便随风飘落。(改为比喻句)
(3)我听说刘敏昨天为了帮助同学很晚才回家。(改为双重否定句)
(4)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修改病句)
13.按要求写句子或回答。
1.仿照例句,把画面写具体。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月亮慢慢升高了。
2.请在下列词语中任选两个写一两句意思连贯的话。
津津有味 无穷无尽 理所当然 一知半解 千真万确 举世闻名
3.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我不仅知道了在《中国少年说》中的“红日初升, 。”这句话用现代汉语可以翻译为: 。“红日初升”象征着 。同时我还懂得了在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我们也要谨记魏征的话:“ ,戒奢以俭。”
14.照样子,写句子。
例: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1)这点困难不算什么。
例: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2)这么小的雨不用打伞。
例:天空飘着气球。 蓝蓝的天空飘着五彩的气球。
(3)池塘开满荷花。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5.从选文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填在括号里。
( )孔雀舞 ( )跤 ( )游戏
16.读下面的句子,根据要求,把需要重读的词语找出来,并写在横线上。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1)强调民族多:
(2)强调一起学习:
17.选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上课时和 的情景。
18.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描写窗外很安静的句子。
微群阅读。
语段一
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端详,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
语段二
山茶花之所以这样美,是因为山茶花骨朵儿有股特别劲儿。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打骨朵儿。山茶花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了来年新花的骨朵儿。原来山茶花的骨朵儿是这样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季又一季地准备着。下了那么大的功夫,花了那么多的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19.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1)两个语段都写了山茶花的美丽。语段一写了山茶花开花时的 和 ;语段二写了山茶花 , 才开出那样美丽的花。
(2)两个语段都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茶花独特的品质。
20.语段一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语段二语言朴实,又饶有趣味。你喜欢哪一个语段的风格?抄写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分析它好在哪里。
例: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
这句话按照山茶花生长的顺序详细描写了它开花时的姿态,写出了山茶花开得多么慎重、认真。
抄写句子:
分析句子: 。
片段阅读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21.从孙中山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的观点是 。
22.“问”往往是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下列名言与“问”无关的一项是( )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六、判断题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23.《匆匆》一文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时光易逝,要珍惜的道理。( )
24.《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笛福,小说描述了鲁滨逊独自在荒岛生活28年的事,教育我们要坚强,要学会生存。( )
2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边关月夜景色。( )
26.“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写出了诗人不悲叹时光易逝,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
27.《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悼念张思德的大会上所作的一篇演讲,教育我们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对加点词意思的理解和对近义词的辨析,可以用代入法,将选项代入句子中,比较用哪个词更为合适。在本句话中,他脸上的表情安定是说他的表情很平静,没有因外界因素产生变化。“稳定”是指成绩、水位、情绪等稳定。“安心”是指放心、心情安定。“平静”指安宁,心情平和安静。“安静”指环境安静,没有嘈杂声。
2.B
【详解】本题考查对生字词的基础知识的掌握。
B选项,“腰、肚、脚”的偏旁是“月”,与人的身体有关,故说法错误。
3.C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讲笑话的技巧:
1.要把笑话内容熟记下来。
2.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情和语气。
3.要沉住气,自己不要笑场。
4.克服口头禅、重复等不良习。
故选C。
4.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A项:正确搭配是“猪圈”,猪作为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动物之一,只有比较简陋的栅栏围挡,这些养牲畜用的栅栏叫做“圈”。
B项:正确搭配是“虎穴”,老虎一般住在洞穴里。
C项:搭配正确,“厩”,本意是指马圈,马棚。
D项:正确搭配是“牛棚”,养牛一般用四根木头支起来,盖个棚子。
5.ABCD
【详解】考查字义,代入法。
6. 各 各 个 园 圆
【详解】略
7. 崖 洲 涯 洲 崖 洲 涯 洲
【详解】略
8. B C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吴然写作的散文,原名《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由原文“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可知BC正确。
9. 飘扬 古老
敬爱 粗壮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
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
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则前面需搭配合适的形容词,认真分析所给名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飘扬的国旗”、“古老的铜钟”、“严厉的老师”、“细细的枝干”等。
10. 摇 晃 提 吊 张 舞 干 燥 面 耳 头 发 手 脚 眼 手 相近 人的身体 面红耳赤 口干舌燥
【解析】略
11. 比喻 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 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一幅画 一幅清隽淡雅的水墨画
【详解】考查课文的理解与识记,以及仿写、补充句子的能力。
(1)中本体是“白鹭”,比喻词“是”,喻体“一首诗”“散文诗”,比喻结构清晰。
总结了上文中白鹭的特点。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首先要明确例句的结构,即“白鹭实在是(总体概括+具体概括)”的格式。除了诗之外,还可以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画、曲等意象来表达。注意形容词的准确使用。
12. 白茫茫的大雾把山川、田野、村庄笼罩着。 示例:秋风一吹,树上的叶子像雪花一般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我听说刘敏昨天为了帮助同学不得不很晚才回家。 各地中小学建立和完善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转换、改写及病句辨析。
(1)本题考查把句子改为“把”字句。
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动作部分照抄”即可。依据方法,把“白茫茫的大雾”和“山川、田野、村庄”互换,被字改为把字,改完后为:白茫茫的大雾把山川、田野、村庄笼罩着。
(2)本题考查改比喻句。
先确定要表达的句子主体特点,要具体表现飘落,如何飘落,确定喻体“雪花”
如:秋风一吹,树上的叶子便像小雨点一样随风飘落。
(3)本题考查改为双重否定句。
读句子“我听说刘敏昨天为了帮助同学很晚才回家。”可知是一个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就要在句子中加双重否定词“不得不”,如:我听说刘敏昨天为了帮助同学不得不很晚才回家。
(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该句语序不当,把“完善”和“建立”调换顺序。如:各地中小学建立和完善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13. 月亮从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缓缓的升起来了,它慢慢的爬上了树梢,不一会儿又躲进了厚厚的云层里。 妈妈对女儿的爱是无穷无尽的,妈妈每天用心制作美味饭菜给女儿,女儿都吃得津津有味。
其道大光 一轮红日刚从东方升起,万道金光透过朝霞射向大地 中国少年的前程 居安思危
【详解】1.本题考查扩句。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一般句子会包括主要成分,即: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或是什么)。如果在主要成分上添加附加成分,对原来的句子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就是在进行扩句。
扩写句子“月亮慢慢升高了”时,同学们可以详细写出月亮升起的过程或周边情景的变化。
示例一:月亮从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缓缓的升起来了,它慢慢的爬上了树梢,不一会儿又躲进了厚厚的云层里。
示例二: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穿着紫红色的舞裙,慢慢地升到了广阔的天幕上。
2.本题考查词语造句。
题目要求选两个词语写一两句意思连贯的话,同学们要根据词意和想写的内容选定两个词语,再思考如何造句。
津津有味:形容趣味浓厚或有滋味的样子。也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说得很尽兴。
无穷无尽:没有止境,没有限度。穷、尽:完了,终结。
理所当然:按道理应该这样。意为情理之中发生的,合乎情理的,不容怀疑。
一知半解:指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千真万确:形容非常确实,不容置疑。确:真实。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
示例一:妈妈对女儿的爱是无穷无尽的,妈妈每天用心制作美味饭菜给女儿,女儿都吃得津津有味。
示例二: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游览过长城的人都感叹这是千真万确的。
3.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填空。
句子“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意思是:一轮红日刚从东方升起,万道金光透过朝霞射向大地。“红日初升”象征中国少年的前程,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出自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句意: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戒掉奢侈,用节俭代替。居:处于;思:想。戒:革除不良嗜好。以:表示目的。
14. 这点困难算什么! 这么小的雨还用打伞? 宽宽的池塘开满粉色的荷花。
【详解】(1)本题考查改写句子,注意不要改变句子意思。
(2)本题考查陈述句改反问句。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 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第二步:加反问语气词和疑问助词。加怎、怎么、难道等。在句末加疑问助词呢、吗等。第三步:句号变问号。第四步:把句子整理通顺。
(3)本题考查扩写句子,答题时在原句上加上修饰语,让句子更具体生动即可。
15. 跳 摔 做 16. 不同民族 同一间教室 17.下课后 18.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分析】15.本题考查的词语搭配,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填写相应的动词填写。注意搭配的合理和完整即可。从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填入。
16.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题干的要求,根据强调的不同内容,画出需要重读的词语即可。第一题中,强调民族多要重读“不同民族”,强调一起学习要重读“同一间教室”
1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课文内容“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可以得出,选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
1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文段内容进行分析,选文中描写窗外很安静的句子是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19. 慎重 认真 下很大的功夫 花很多的力气 拟人 20. 原来山茶花的骨朵儿是这样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季又一季地准备着。下了那么大的功夫,花了那么多的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不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还用了反问的句式,写出了山茶花开得美丽的原因
【解析】略
21.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要问,要把问题弄清楚 22.C
【分析】21.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从“你是怎样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明白不懂的问题,可以看出孙中山的观点是要敢于提出问题。因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2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名言警句的积累与理解,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课外的积累及课本中“日积月累”的诵读完成。
A.有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B.有关。“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意思:遇到疑问,就要反复地请教别人,要问得透彻,问得深入。
C.无关。“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自孔子的《论语》,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说明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道理。
23.√ 24.× 25.√ 26.√ 27.√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课外阅读积累。完成此类题目不难,在认真阅读,了解读物内容的基础上作答即可。
1.《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围绕“匆匆”展开叙述,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时光易逝,要珍惜的道理。题目正确。
2.《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有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最终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题目中“《鲁滨逊漂流记》是美国作家笛福”说法错误,作者应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其五》,全诗是: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其中“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边关月夜景色。题目正确。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全诗是: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其中“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写出了诗人不悲叹时光易逝,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题目正确。
5.《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提出的。张思德同志在陕西烧炭时,因炭窑倒塌而牺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题目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