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微观
宏观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回顾旧知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
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生物。
+无机环境
最大的
注意:
种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例: 判断下列描述属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如果属于,请说出属于哪个层次。
①一个大西瓜 ②一个岛上的全部绵羊和山羊③一个池塘的全部蝌蚪④一片草地上全部的蒲公英⑤一个池塘⑥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鸟⑦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杜鹃。
回顾旧知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2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问题探讨
2015年,我国科学家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宣布: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共监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幼体2只,雄性和雌性的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
弄清东北豹的数量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红外触发相机拍摄到的东北豹
1.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对于保护它们有什么意义?
2.调查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数目对于预测该种群的发展趋势有什么意义?
讨论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一)种群密度
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2.地位: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陆生生物
水生生物
3.意义
濒危动物保护、农田杂草状况调查、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二)调查方法
“○”表示样地中的蒲公英,请统计其数目为多少?
1.逐个计数法
(适用于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二)调查方法
2.黑光灯诱捕法
(适用于调查具有趋光性的昆虫)
黑光灯是一种发射人眼看不见的、波长在365 nm左右的紫外线的电光源。黑光灯具有很强的诱虫作用,是杀虫用灯的理想光源。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二)调查方法
3.样方法
(1)步骤
随机选取若干样方
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
求个每个样方内的种群密度
计算平均值
eg某同学对某地蒲公英数量调查结果如下(样方大小为1m2),则该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约为 株/m2。
4
样方编号 1 2 3 4 5
株数 3 4 5 4 4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二)调查方法
3.样方法
(2)适用范围
(eg昆虫卵、蚜虫、跳蝻等)
昆虫卵
蚜虫
跳蝻
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植物
探究·实践
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1.提出问题
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2.制定计划
3.实施计划
(1)准备:观察地形,排除安全隐患。
(2)确定调查对象
(3)确定样方:讨论确定样方的多少、大小和取样方法
个体数目易于辨别
探究·实践
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①样方多少
根据总面积大小
样方多
面积大
面积小
样方少
②样方大小
草本
1m2
灌木
16m2
乔木
100m2
一般1m2,视调查对象的大小及分布情况而定。
探究·实践
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③取样关键
④取样方法
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适用于正方形样地
适用于长条形样地
——蒲公英
——其他植物
计数原则:方框内 + 相邻两边及其夹角(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因此,该样方中有_____株蒲公英;
9
探究·实践
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4)计数
(5)计算种群密度
面积为100 m2 的草地的示意图
①
②
③
④
⑤
样方 株数 (株/m2) 种群密度
(株/m2)
① 3
② 7
③ 7
④ 2
⑤ 5
N =
3+7+7+2+5
5
= 4.8株/m2
练一练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二)调查方法
4.标记重捕法
(1)适用范围:
(2)步骤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①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
②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
M只
初次捕获
X只
放回原来的环境,充分混合
重捕
n只
(其中有m只带标记)
初次捕获并标记数(M)
个体总数(X)
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
重捕总个体数(n)
=
4.标记重捕法
(3)公式
拓展应用
在某个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为25条。由此估算该池塘中共有鲫鱼 条。
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有多少只?
4.标记重捕法
(4)误差分析
①若被标记个体变得更难被调查者捕捉,则估算值偏 ;
②若被标记个体易被天敌捕食,则估算值偏 ;
③若被标记个体的标记脱落,则估算值偏 ;
④若因个体间相互接触,未被标记的个体也沾上了标记颜料,则估算值偏 ;
⑤如果标记的个体因标记过于醒目,易被调查者发现,则估算值偏 ;
⑥在被标记个体密集处捕获会导致估算值偏 。
大
大
大
小
小
小
4.标记重捕法
(5)注意事项
①标记物不能过分醒目;
②标记物和标记方法不能影响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
③标记物不易脱落;
④标记个体需与未标记个体混合均匀后再重捕,保证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三)注意
1.种群密度大的,种群数量不一定大,还要看空间大小;
2.种群密度不能反应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eg 2015年,我国大陆总人数约为13.7亿,2015年出生1655万人,死亡人口为975万,我国大陆人口在这一年的出生率约为_____‰。死亡率约为_____‰。
12‰
7‰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2.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增大;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减小;
3.意义: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
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2.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增大;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减小;
3.意义:也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eg城市人口、迁徙鸟类等)
四、年龄结构
1.概念: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图1-3)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发展趋势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增大;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减小;
3.意义:
(1)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2)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
A
B
C
幼年
成年
老年
D
E
F
A ,
B ,
C ,
D ,
E ,
F 。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请说出下列图示对应的年龄结构类型
练一练
五、性别比例
1.又称(性比):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
雌雄相当型
雌多雄少型
雌少雄多型
多见于高等动物
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
多见于营社会生活的昆虫
注意:①雌雄个体是指的是具有生殖能力的个体,eg工蜂不计算;
②并非所有种群都有性别比例,eg雌雄同株的植物。
五、性别比例
3.意义
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4.应用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改变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种群的数量特征
最基本
种群密度
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取决于
影响
影响
总结
如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三个种群密度预期增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 。
(2)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图甲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 。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使害虫种群年龄结构变为三图中________类型。
(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结构会变成________曲线图所示。
甲、乙、丙
人口密度越来越大
丙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