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11课《岳阳楼记》(第2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11课《岳阳楼记》(第2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3 09:1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岳阳楼记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洞庭湖、岳阳楼的画面,形、声、色俱备,引发学生的观赏兴趣。)每次读《岳阳楼记》,或是讲《岳阳楼记》,我的心中都充盈着一种激动,一种豪迈,甚至是一种敬畏……这篇文章让我心胸开阔,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同时也让我获得无比的愉悦。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这份激动与快乐。 二、作业检查 1.指名两位学生背诵课文第一、二段。 2.找两名学生分别完成课后习题一、二。 三、合作探究 (一)让学生们试着在熟读的基础上划分文章层次结构。 讨论并归纳: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文章主体。写洞庭湖阴晴景象及“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暗一明,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二)学习第1段。 1.学生朗读。 2.这段话写了什么内容?仅仅交代了写作缘由吗? 提示:向学生介绍滕子京当时的处境,引导学生理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包含的对朋友的劝勉之情。 (板书:一、叙缘由,寓劝勉之意。) (三)学习第2段。 1.学生齐读。 2.品味写景语句。 (1)“衔远山,吞长江”,明确:写出了洞庭湖磅礴的气势。 (2)“浩浩汤汤”,明确:写出了水势浩大。 (3)“横无际涯”,明确:显示了洞庭湖的宏伟气魄。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范仲淹是怎样另辟蹊径的呢? 明确: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四)学习第3、4段。 1.哪两句话写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应该怎样读? 明确:“登斯楼也,则有……感极而悲者矣。”降调,稍慢,表现苦闷与忧伤。 “登斯楼也,则有……其喜洋洋者矣。”升调,略快,表现欢乐与陶醉。 2.作者是怎样表现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的? 明确:分别描写了阴、晴之景来烘托、渲染。 (板书:二、绘美景,衬悲喜之情。) 3.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渲染或悲或喜的气氛? 明确:悲——淫雨、阴风、浊浪,天地昏暗,日月无光,狂风呼啸,野兽哀号。 喜——白天,阳光明媚,湖面平静,自由的小鸟,欢快的游鱼,生机盎然的芳草;晚上,皓月当空,渔歌悠扬,令人沉醉。 4.赏析第3、4段中精彩的词句。 (1)“虎啸猿啼”,明确:烘托了凄凉的气氛。古人经常在诗文中用猿啼来写悲伤之情。如郦道元在《三峡》中写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明确: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不但生动形象,而且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五)学习第5段。 1.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明确:这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奉献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 2.引入《宋史》里关于范仲淹的简略介绍,引导学生理解范仲淹的政治抱负。 附: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寻通判河中府,徙陈州。 拜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召还,判国子监,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他日,论建都之事,仲淹曰:“洛阳险固,而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当渐广储蓄,缮宫室。”帝问夷简,夷简曰:“此仲淹迂阔之论也。”仲淹乃为四论以献,大抵讥切时政。且曰:“汉成帝信张禹,不疑舅家,故有新莽之祸。臣恐今日亦有张禹,坏陛下家法。”夷简怒诉曰:“仲淹离间陛下君臣,所引用,皆朋党也。”仲淹对益切,由是罢知饶州。 殿中侍御史韩渎希宰相旨,请书仲淹朋党,揭之朝堂。于是秘书丞余靖上言曰:“仲淹以一言忤宰相,遽加贬窜,况前所言者在陛下母子夫妇之间乎?陛下既优容之矣,臣请追改前命。”明年,夷简亦罢,自是朋党之论兴矣。夷简再入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仲淹顿首谢曰:“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泛爱乐善。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宋史 范仲淹传》,有删节) 明确: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艰辛,却刻苦读书。少有大志。据《宋史》记载,他从小就立下了“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他少年时代常常自诵励志的话,只是在《岳阳楼记》中再一次呼出,才广为人知。范仲淹把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在范仲淹的从政生涯中,他多次上书,强言直谏,虽屡遭贬谪,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他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却贫苦一生。为民请命,忧民之忧,救人之困,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核心。可以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心声,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准则,他把一腔忧国忧民之情融入这篇《岳阳楼记》中,自励励人。 (板书:三、抒胸怀,明忧乐之志。) 四、问题探究 1.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2.“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明确: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3.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明确: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 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4.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警句的? 明确: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表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给人印象极深。 五、写法探究 1.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记叙——第1段; 描写——第2、3、4段; 抒情——第3、4、5段; 议论——第2、5段。 2.句式整齐,文字精练。 本文写景,多用四字对偶句,句式整齐。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两两相对,珠联璧合。 文章文字精练,注重锤炼字句。如“衔远山,吞长江”的“衔”和“吞”把客观事物写活了,把视觉跟感觉结合起来了,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又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的“观”字用得准确,因为“观”是集中目力看。 3.结构层层深入。 文章由事入景,由景生情,由情化理,在对湖景进行描绘后,涌起情感的波澜;在情感的前浪中,再卷起议论的后浪。最后归结到作者的人生观,劝勉老友,激励自己,警策后人。 六、拓展延伸 1.你知道岳阳楼上有哪些“唐贤今人诗赋”吗?(内容用PPT展示) 明确: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李白) 荆楚无双地;湖湘第一楼。 (何绍基) 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徐侍清) 杜诗范记高千古;山色湖光共一楼。 (童道让) 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周立中)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周元鼎) 一楼铭古今兴废;两字系天下安危。 (缪英) 2.讨论:我们都是普通人,还需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吗? 明确:“先忧后乐”并不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聚沙成塔”,一人一件小事,就可以改变整个国家。 (板书:心存高远志,脚踏实地行。) 七、课堂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画意、诗情、理趣融为一体,不但给予我们美的享受,而且范仲淹那博大的胸怀,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读范仲淹的文章,我们好像站在岳阳楼上,那浩瀚无涯的洞庭湖水,给予我们恢宏的气势,也给予我们一种责任。让我们点燃精神的火把,去照亮时代天空的一角。 八、随堂检测 1.《岳阳楼记》是______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___________应好友巴陵郡太守___________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岳阳楼与湖北武汉___________、江西南昌___________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2.古代的记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___________、叙事、状物。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运用的表达方式虽不同,但目的多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思和政治抱负,或阐述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3.《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时间上表现了洞庭湖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北宋 范仲淹 滕子京 黄鹤楼 滕王阁 2.写景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1)(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2)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3)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4)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5.不好。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构成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九、文言词语积累 1.通假释义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2.古今异义 (1)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景象。今义:看。) (3)予观夫巴陵胜状(古义: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义:丈夫,夫人。) (4)前人之述备矣(古义:详尽。今义:准备。) (5)则有去国怀乡(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3.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3)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 (4)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 (5)而或长烟一空(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十、板书设计 十一、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三、四、五、六。 2.背诵《岳阳楼记》全文。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