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电子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电子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07 15:35:59

内容文字预览

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九年级 科目: 历史 备课组长: 张家亮
周 次 1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岳富贵
教学内容 课 题 第五课 追忆列宁-----学习与探究之一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一课时
活动目标 学习利用图书、网站收集资料信息的方法,学会分析整合资料和设计调查问卷,培养分析和处理材料的能力。培养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通过问卷调查活动,加深学生对列宁的了解,感悟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范,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活动准备及过程
 指导学生查阅书报、刊物和网址,整理资料。帮助学生设计、发放、回收和统计调查问卷,并撰写调查报告。各小组交流查找的资料,进行“走进列宁”知识抢答赛和演讲赛。 
活动直总结 指导学生查阅书报、刊物和网址,整理资料。帮助学生设计、发放、回收和统计调查问卷,并撰写调查报告。各小组交流查找的资料,进行“走进列宁”知识抢答赛和演讲赛。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设计调查问卷和撰写调查报告,培养了社会实践能力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加深了对伟人列宁的了解,丰富了对俄国革命相关知识的理解,深刻认识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影响,进而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和曲折,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板书设计
PAGE
1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备课组长:
周 次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岳富贵
教学内容 课 题 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了解德莱塞和《美国的悲剧》、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认识和理解美国悲剧的所在。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特点和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历次危机爆发的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就其根源来讲,都是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调整改革,克服了危机,但不能根本消除危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懂得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彼此之间政治矛盾的尖锐化。
教学重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教学难点 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影响
课前准备 与本课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教 学 过 程
导导学设计意图 1、由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导入新课的学习。 2、学生自学,了解课文大意。 3、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了解它的特点,认识它的影响。 4、客观公正的评价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教具准备 与本课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 由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安排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导学新课(一)《美国的悲剧》 如何理解《美国的悲剧》这部作品?(强调作品的作者和地位。) (二)“黑色星期四”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2、这次危机从哪个国家开始?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3、这次危机具有哪些明显的特征?产生什么深远影响? (三)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当选美国总统? 2、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其内容有几个方面? 3、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世界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四、拓展训练: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罗斯福新政?
课堂小结 听老师介绍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知道的同学自己说说情况,进入新课的学习。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结合第一目的内容回答。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课文内容,回答相关的问题。 指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公正的评价罗斯福新政。 完成作业。
作业设计 完成课堂笔记与课后自我测评
板书设计 一美国的悲剧》 如何理解《美国的悲剧》这部作品?二“黑色星期四”三罗斯福新政
教学后记
PAGE
2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九年级 科目: 历史 备课组长: 张家亮
周 次 1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岳富贵
教学内容 课 题 历史:第9课 小小军事指挥官——模拟二战经典战例——学习与探究之二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查阅相关书籍和网站,学会整理历史材料,并将收集的材料进行归纳;将所掌握的材料编写成小短剧,培养学生改编材料的能力。www.中考资源网识读地形图,动手制作作战沙盘,培养的识图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www.中考资源网结合战争形势图,演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诺曼底战役的基本进程,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和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www.中考资源网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并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考虑问题要周全。www.中考资源网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正义一定战胜邪恶的信念,提高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
教学方法 将活动室布置成作战指挥部,采用模拟战场指挥与观看战争实录相结合的方法,既有学生组成的盟军司令部作战计划会议,也有德军指挥部的军事会议,再配合诺曼底战役实录的相关场面,使学生如临其境地感受军事指挥官的作用。教师准备1.课上介绍识读军事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的方位、地图的比例、地貌的判读、地物的符号以及按地图行进的方向。www.中考资源网2.师生共同确定要展示的经典战役为诺曼底登陆。www.中考资源网3.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盟军和德国军队两个小组,还有制作组、后勤组。www.中考资源网4.为学生提供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和相关的网站:5.剪辑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实影片中有关诺曼底登陆的内容,同制作组的学生一起制作多媒体课件。www.中考资源网6.指导制作小组学生用泡沫制作沙盘www.中考资源网 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课上介绍识读军事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的方位、地图的比例、地貌的判读、地物的符号以及按地图行进的方向。www.中考资源网2.师生共同确定要展示的经典战役为诺曼底登陆。www.中考资源网3.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盟军和德国军队两个小组,还有制作组、后勤组。www.中考资源网4.为学生提供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和相关的网站:5.剪辑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实影片中有关诺曼底登陆的内容,同制作组的学生一起制作多媒体课件。www.中考资源网6.指导制作小组学生用泡沫制作沙盘www.中考资源网7.指导学生编写小短剧,师生共同确定本课的表现形式为模拟指挥与战争实录相结合的方式。www.中考资源网8.与学生一起确定评比标准。www.中考资源网9.同后勤组同学一起安排,布置活动场所。www.中考资源网学生准备1.明确分组情况,明确组内成员的详细分工和各自的任务。www.中考资源网2.小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制定活动计划,查找相关的书籍并上网查阅相关材料。www.中考资源网3.组织编写组成员处理相关的材料,编成短剧。www.中考资源网4.制作组的同学制作沙盘并协助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www.中考资源网5.后勤组同学帮助老师布置活动场所。www.中考资源网
教 学 过 程
活动场景设计 学生围坐在三面,前面摆放诺曼底地形图和学生制作的沙盘。www.中考资源网中间分两个表演场,一处是盟军的统帅部,一处为德军指挥部。www.中考资源网 展示过程 1.评比小组成员公布评比标准。www.中考资源网2.主持人上场介绍两个表演场的演员及他们扮演的角色。www.中考资源网 小组展示,多媒体配合相应人物和地点的图片。www.中考资源网(主持人可简单介绍主要指挥人员如艾森豪威尔、隆美尔等人的生平)www.中考资源网 主持人:1943年1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会议上决定:1944年5月在法国北部实施“霸王行动计划”,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美国陆军上将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同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统一指挥盟军在西欧的登陆作战。www.中考资源网艾森豪威尔上任后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作战计划。www.中考资源网这一天,艾森豪威尔再次召开了最高指挥部会议,了解登陆作战的最后准备情况。www.中考资源网 艾森豪威尔:各位将军,春天已经过去了,作战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想了解各部门的准备情况。www.中考资源网 参谋部长:各位将军,我们已最后确定选择的登陆地点在诺曼底,因为它距英国西南海岸的各大港口较近,便于输送部队和物资。www.中考资源网大量的情报分析,我们得知德军很少留意诺曼底海岸。www.中考资源网我们还拟定了一个适合各部队军种需要的登陆方案,登陆的部队选择在大潮日子的半高潮时登陆,爆破队在第二登陆突击队上陆之前有时间排除滩涂的障碍。www.中考资源网为满足空降部队的需要,空降时必须在满月的日子。www.中考资源网在6月份只有三天:5日、6日、7日,请选定最后登陆的时间。www.中考资源网希望情报部队继续迷惑敌人,不要暴露我军的作战意图。www.中考资源网(有一人指出地形图上诺曼底的位置,设计围看沙盘的场面)www.中考资源网 情报部长:我们已经查明德国的海岸防御体系,我们的侦察机会每天多次飞到这个地区侦察,我们的小型潜艇也已取回了海滩上的泥沙样品。www.中考资源网迷惑敌人的工作还在按部就班地进行,我们会继续往加来港派兵,敌人已经相信我们会在加来港登陆,已发现敌人向加来港增兵。www.中考资源网 艾森豪威尔:军需部的情况如何? 军需部长:将军,我们的两个人工海港已经完工,随时可以使用,通往法国的20条输油管道已铺设完毕,可以保证部队的供应,英国本土的作战物资也已准备完毕。www.中考资源网 艾森豪威尔:感谢各位做出的努力,我们还要继续空袭德国的铁路工厂,使他们的交通和通讯瘫痪。www.中考资源网我们最后确定的登陆时间是6月5日,我们一定会胜利。www.中考资源网 主持人:正当盟军加紧准备之时,德国的将军们也彻夜不眠地商讨着。www.中考资源网德军指挥部隆美尔正在组织召开军事会议。www.中考资源网 士兵:报告将军,我们的侦察飞机拍摄的照片洗出来了。www.中考资源网(隆美尔与众位将军看照片)www.中考资源网 隆美尔:各位将军,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敌人会在加来港登陆,我们继续向加来港增兵,我们的“大西洋壁垒”不会轻易被攻破的。www.中考资源网 主持人:就在德国军队不断向加来地区集结之时,盟军已做好了6月5日在诺曼底登陆的最后准备。www.中考资源网可是天公不作美,一连串的低压穿过大西洋向东伸展,带来了强大的风浪,云层很低,空军无法起飞,海上能见度低,海军也不能发炮支援。www.中考资源网经过天气预测,只在6月6日早上天空会晴朗一段时间。www.中考资源网改变作战时间,潮水和月色只有等到6月19日才适宜登陆,而盟军一天的军用物资消耗惊人,保密工作也无法保障。www.中考资源网在这紧要的关头,艾森豪威尔再次召开了统帅部会议。www.中考资源网 艾森豪威尔:我十分肯定我们必须发出这道命令,我不喜欢这样做,但是没有办法了,各位将军,我决定6月6日凌晨登陆开始。www.中考资源网 主持人:盟军已确定了最终的登陆时间,而德国指挥部上下估计,盟军绝不会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向他们发起进攻。www.中考资源网 隆美尔:我已经连续几天未睡觉了,统帅已准许我休假,明天我去参加妻子的生日宴会,6日我去柏林晋见元首。www.中考资源网各位要提高警惕。www.中考资源网 众将军:放心吧,将军,这样的天气,敌人不会来进攻的。www.中考资源网 主持人:1944年6月6日凌晨6点30分,艾森豪威尔下达了作战命令,诺曼底登陆战开始了。www.中考资源网 3.播放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实影片诺曼底登陆场面片段。www.中考资源网主持人: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陆战役。www.中考资源网它的胜利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正式开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又一转折点。www.中考资源网从此以后,德国法西斯陷于东西夹击、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对加速纳粹德国的崩溃以及决定战后欧洲的政治格局,都起了重大作用。www.中考资源网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组织和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的典型战例,它在现代反侵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www.中考资源网谢谢大家。www.中考资源网 
课堂小结 经过两周的艰苦准备,两个小组向我们展现了诺曼底登陆策划的部分场面。www.中考资源网真正的战役策划,盟国进行了半年多的时间。www.中考资源网大家在短短十几分钟内展现了这么多内容,我感谢各位同学,希望大家回想这次活动课的整个准备过程,写出你的真实感受。www.中考资源网
教学后记 本次活动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经典战役的策划过程,在各项工作的准备过程中,让同学们感受集体合作的重要,没有后勤组和制作组的工作,表演小组的同学就不可能让同学们达到如临其境的感受。www.中考资源网另外在准备材料和看记实影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和平的教育。www.中考资源网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www.中考资源网最大的不足是,学生对于战役的认识只停留在战争的场面上,对于战争前的策划认识不够,在剧本的编写上不能更深入地展现战争准备阶段的情况。www.中考资源网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备课组长:
周 次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岳富贵
教学内容 课 题 第2课 苏联的崛起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和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和实施;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严重问题;斯大林的经济政治体制;1936年苏联宪法;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 过程与方法: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培养学生运用共性与个性、原因与结果、发展与联系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现象。分析和评价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关系原理,阐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短期内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这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教学重点 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
教学难点 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
课前准备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斯大林;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关的图等。
教 学 过 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请同学们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有什么影响?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归纳)讲授新课一、理想与成就1.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两大方面,步骤是“先工业化,后集体化”。同学们阅读第8页黑体字,分析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方针是什么?(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请同学们依据黑体字中斯大林的讲话内容思考: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实施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即采取了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从1928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每一个五年计划有具体明确的任务。请同学们读图,结合教材回答问题: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概括)2.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以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因此1929年在苏联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组织享有土地使用权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农业集体化运动使农业机械化的程度提高,苏联的国防力量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和工业原材料的供应得到了一定保障,人民生活普遍改善。集体农业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和劳动力,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继续,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1.1936年苏联宪法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学生答: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为什么说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1936年,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苏联新宪法规定,国家性质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苏联新宪法所赋予的这些新内容表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建成。同时,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2.斯大林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又称为“斯大林模式”,它深刻地影响着苏联的历史和命运,也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么,什么是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我们应当怎样来评价它?它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同学们讨论。(讨论过程中,允许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要点如下。)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突出特点是四个字:高度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它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党政不分,民主法制被忽视,权力越来越集中于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的体制和制度。斯大林模式对党的政治生活还发生了什么影响?(学生答:导致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3.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到30年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其危害是严重破坏了党的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1935年-1938年间的肃反运动后果非常严重,影响十分深远,给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
课堂小结 四、小结: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当今世界,恐怖主义活动不仅威胁着其他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我国也有着同样的威胁。
作业设计 完成课堂笔记与课后自我测评
板书设计 一、理想与成就1.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二、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1.1936年苏联宪法 2.斯大林的经济政治体制3.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
教学后记
PAGE
2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备课组长:
周 次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岳富贵
教学内容 课 题 第6课 邪恶的轴心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了解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法西斯暴行,认识什么叫邪恶的轴心。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及制造“国会纵火案”镇压共产党,迫害犹太人的情况;了解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原因;西方大国对意大利入侵埃的态度;了解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给西班牙人民带来的灾难;了解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暴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内因、外因的相互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总结30年代西方大国推行的绥靖政策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注意世界历史的前后联系及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的比较,培养学生纵向和横向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埃塞俄比亚、中国、朝鲜和西班牙等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国家的斗争体现了它们抗击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精神,这些斗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英、法、美等国对德、意、日侵略推行的绥靖政策,使学生认识:这一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教学重点 希特勒的法西斯恐怖 难点 绥靖政策。
教学难点 绥靖政策。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法西斯暴行的图片和相关的文字资料。
教 学 过 程
导学设计意图 1、由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导入新课的学习。 2、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法西斯的暴行。 3、结合法西斯的暴行看大国的绥靖政策。 4、指导学生分析绥靖政策可能会引发的后果。教具准备 法西斯暴行的图片和相关的文字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 有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引出新课的学习。 二、布置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导学新课(一)希特勒的法西斯恐怖 1、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有哪些? 2、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标志和影响。 3、德国法西斯专政实行了哪些内外政策?(二)非洲之角的战火 1、这是意大利第二次侵略埃塞俄比亚,意大利为何总和埃塞俄比亚过不去? 2、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失败的原因何在? 3、究竟什么是“绥靖政策”?主要推行者是谁?如何推行的?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呢?(三)愤怒的“格尔尼卡” 1、西班牙内战是怎样发生的?结果怎样? 2、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的原因是什么? 3、当德、意法西斯侵入西班牙后,西班牙战争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在对待德、意法西斯人侵西班牙的问题上,英、法等西方大国吃怎样的态度? 5、《格尔尼卡》是怎样的一部作品?(四)“死亡工厂” 1、指导学生回忆日本的侵华暴行。 2、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提示:1936年和1937年;两个协定:德意协定和《**产国际协定》,德、意、日三国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课堂小结 回顾美国是通过什么办法来摆脱经济危机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快速阅读教材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看图,结合老师的点拨,认识埃塞俄比亚在地理上的重要。分组讨论这一问题,然后得出结论。 阅读教材注释和小字部分了解回答。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阅读小字、插图,感受德意法西斯造成的痛苦和灾难,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操 回忆看过的影片、图书,控诉日本侵华过程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谈谈感想 完成作业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一.希特勒的法西斯恐怖二.非洲之角的战火三.愤怒的“格尔尼卡”四.“死亡工厂”
教学后记
PAGE
2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备课组长:
周 次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岳富贵
教学内容 课 题 第17课 干戈不息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东战争的原因和中东和平的进程。了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力介入的三次地区性战争。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由某一大国为所欲为、主宰世界建立单极霸权的企图已难以得逞了。 过程与方法: 收集有关中东和平进程的资料,试分析中东战争的根源。收集有关科索沃战争及伊拉克战争的背景材料。讨论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区性战争和恐怖主义是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巨大威胁,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各国需要互相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 了解中东战争的原因和中东和平进程,知道科索沃战争
教学难点 恐怖主义和地区性战争对人类和平和发展的威胁。
课前准备
教 学 过 程
导学设计意图 探讨(讨论)式。教师提供部分材料和学生收集材料,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探讨学习。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由当今的中东局势导入。二、安排学生自主阅读。三、新课学习(一)和平路漫漫中东的和平问题已经存在了半个多世纪了,在这半个多世纪中,发生了很多次战争,请结合自己收集的材料,简要地说说历次中东战争的情况。 1、五次中东战争。那么,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原因是什么呢? 2、中东战争的原因。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学生归纳后小结。中东地区的动荡,会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世界各国都希望消除中东地区的不稳定。今天在国际力量的推动下,中东和平出现了一些曙光。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有哪些事件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呢? 3.中东和平进程的现状。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后归纳。(二)海湾战争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看到的材料,阅读教材“海湾战争”的内容,想一想,海湾危机的实质是什么?(三)“非接触性战争” 1、科索沃战争的特点:大规模空袭。 2.科索沃战争爆发的原因。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归纳。美国在战争开始两个多月后为什么停止了对南联盟的轰炸? 3.科索沃战争的影响。(四)伊拉克战争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恐怖主义活动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威胁。
课堂小结 四、小结: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当今世界,恐怖主义活动不仅威胁着其他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我国也有着同样的威胁。五、课堂练习 1、让学生说说自己从电视上了解的中东局势。 2、自主阅读全课内容。3、结合自己所搜集的材料简要说说历次中东战争。4、分析中东动荡不安的原因。 5、了解中东和平进程的现状。 6、了解海湾危机的实质。 7、看书,思考:这一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的战争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爆发科索沃战争?从这一场战争中,我们有什么启示?8、谈谈恐怖主义活动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威胁。9、巩固练习
作业设计 完成课堂笔记与课后自我测评
板书设计 和平路漫漫五次中东战争。中东战争的原因。3.中东和平进程的现状。(三)“非接触性战争”1、科索沃战争的特点:大规模空袭。2.科索沃战争爆发的原因。3.科索沃战争的影响。
教学后记
PAGE
2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备课组长:
周 次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岳富贵
教学内容 课 题 第19课 机遇与挑战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向,培养对历史问题归纳与整理的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即有机遇又有挑战,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正确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理解世界各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理解联合国的作用。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阅报刊杂志、看电视感知经济全球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分组讨论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设想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树立学生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趋势,增强学习的紧迫感,从而明确要适应未来社会,必须掌握过硬的知识本领这一道理。
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应对全球性挑战。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现实、结合国情分析经济全球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及如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课前准备 相关资料
教 学 过 程
导学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联系现实生活,加深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如“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等。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主阅读全课。 三、新课学习 (一) “走向全球化” 1、组织学生讨论 2、经济全球化趋势定义 。 3、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 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不断增添了新的活力,对世界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利也有弊。 (二) “应对全球性挑战” 学生讨论后教师帮助学生整理。 (三) “日不落的联合国”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有关联合国的知识点,简单了解。
课堂小结 1、回顾第三次科技革命、冷战后的国际局势。 2、自主阅读全课内容,整体感知。 3、阅读教材,讨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哪些利弊?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4、讨论:“全球化过程中人类面临哪些共同问题?如何积极应战? 5、阅读教材,了解有关联合国的知识。 6、做一个社会调查,问一问你的父母、亲戚、邻居或者其他人,想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作业设计 请你做一个社会调查,问一问你的父母、亲戚、邻居或者其他人,想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板书设计 第19课 机遇与挑战(一) “走向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趋势定义 。 2、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二) “应对全球性挑战” 战争问题 人口问题 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 毒品问题爱滋病 恐怖主义(三) “日不落的联合国”
教学后记
PAGE
1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备课组长:
周 次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岳富贵
教学内容 课 题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了解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正确认识和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美、英、法等国参加和会的目的;对德《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的影响和矛盾;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的影响。通过学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实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国际会议,《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共同宰割战败国、瓜分殖民地和反对各国人民革命的过程中所达成的暂时妥协。随着各国实力的发展变化,战胜国之间、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长久。
教学重点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和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课前准备 世界地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 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 布置学生字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导学课文 (一)巴黎和会 1、巴黎和会的召开简介会议召开前的状况。 2、《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是对德和约问题,经过长时期激烈的争吵,1919年6月28日,对德的《凡尔赛和约》正式签订。强调:和会无视中国的主权和战胜国的地位,把德国原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特权让给日本,引发了中国“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公约在形式上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实际上公约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华盛顿会议的影响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从而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课堂小结 四、课堂小结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进入新课的学习。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依据小字内容,说出各国的参会目的 学生阅读、讨论教材内容,然后归纳《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看书,弄清什么是凡尔赛体系。 了解背景,记住时间、地点和操纵国。 正确理解《九国公约》的内容 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由于这一体系并没有解决列强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矛盾。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必然导致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新战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而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
作业设计 完成课堂笔记与课后自我测评
板书设计 一巴黎和会 1、巴黎和会的召开简介会议召开前的状况。2.1919年6月28日,对德的《凡尔赛和约》正式签订。二华盛顿会议 1、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简介背景 2、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内容 1922年2月6日,与会九国签订了《九国公约》。3、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教学后记
PAGE
2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备课组长:
周 次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教学内容 课 题 第8课 正义的胜利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必然性和重大历史意义;掌握斯大林格勒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及其主要协议;德国投降;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必然性和重大历史意义;掌握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及其主要协议;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大战在欧洲结束,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过程与方法 通过斯大林格勒战役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变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雅尔塔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有积极作用。苏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及苏德战场的胜利,英美开辟第二战场,加速了纳粹德国的灭亡。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
教学重点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
教学难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课前准备 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教 学 过 程
导学设计意图 1、由二战的逐步扩大导入新课的学习。 2、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3、理解合作在重大事件上的重要作用。 4、掌握有转折意义的几次重大的战役,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 5、了解几次会议和各个法西斯国家投降的史实。 6对学生进行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教育。教具准备 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 由二战一步一步扩大的史实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布置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导学课文(一)正义力量的携手联盟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2、该组织的建立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 (二)大战的转折 1、哪些战役是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 2、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给学生分析斯大林格勒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三)“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1、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人物、决议、作用。(与战后的世界格局结合起来讲解) 3、德日法西斯的投降 4、二战给人类带来了那些影响? 四、拓展训练: 1、与一战相比,二战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2、二战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历史启迪?
课堂小结 回顾二战时怎样一步一步扩大的,哪些大国相继被卷入了战争,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结合上节课的内容和教材第一目的内容,思考、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根据老师的讲解和教材内容,融入自己的观点,回答问题。 学生自读课文,裂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白雅尔塔会议的重要性。 从灾难和推动科技的发展等方面理解二战的影响。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谈谈感想 完成作业
作业设计 完成课堂笔记与课后自我测评
板书设计 一.正义力量的携手联盟二.大战的转折三.“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教学后记
PAGE
2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备课组长:
周 次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岳富贵
教学内容 课 题 第12课、苏东的艰难探索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了解赫鲁晓夫改革。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并尝试对其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知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纷纷进行改革,匈牙利改革一度成效显著。思考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分析能力和以史鉴今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对比教学法。尝试把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同时期的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改革进行一些比较,以有助于思考苏东改革存在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懂得社会主义发展、改革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面临许多困难和挫折,只有实事求是、坚定不移,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教学重点 重点 了解赫鲁晓夫改革、匈牙利改革,并能够进行客观的评价,吸取经验和教训;明白实施改革是促进国家发展的必然道路,改革必须实事求是、持之以恒。
教学难点 难点 能够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做出客观的评价,认识到改革需要实事求是的必要性。
课前准备 相关资料
教 学 过 程
导学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自主阅读——问题讨论——知识巩固教具准备 有关同时期中国的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并思考: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是哪个国家?(生回答后明确)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和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又诞生了一些新的社会主义国家,你们能说出这些国家的名称吗?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后需要探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道路,那么,这些苏**会主义国家探索发展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吗?在探索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挫折和困难?(出示课题,引入新课)(二)学生自主阅读。(三)学习新课 一、 赫鲁晓夫的小修小补 1、阅读指导 师:本目标题是“赫鲁晓夫的小修小补”,“小修小补”指什么?“小修小补”的背景如何?“小修小补”的内容有哪些?“小修小补”的结果怎样?你如何评价这种“小修小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讲解明确。 2.解释“苏东”的含义。 3.指导学生把握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标准:是否符合时代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符合民意民望;是否造福民众,惠及国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等等。二、“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教师提问,让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学习。(四)联系比较拓展 1、请结合匈牙利改革的有关知识,联系我国的改革事业,谈谈我们从中可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2.为什么苏联的改革成效不大而匈牙利的改革成效比较显著?学生思考、表达后教师点拨:
课堂小结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 回顾学过的知识回答老师的提问。 2、自主阅读全课内容。 3、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第一目,思考、整理赫鲁晓夫改革的有关内容,将整理的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 4、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阅读本目内容,思考、归纳、整理相关问题。 5、思考回答问题。 6、巩固记忆。
作业设计 完成课堂笔记与课后自我测评
板书设计 一、 赫鲁晓夫的小修小补 1“小修小补”指什么?、2.解释“苏东”的含义。 3.指导学生把握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标准二、“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教学后记
PAGE
2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备课组长:
周 次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岳富贵
教学内容 课 题 第11课 梦幻超级大国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战后美国发展状况及原因;知道爵士乐、好莱坞电影业是现代世界音乐和电影业的典型代表;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美国发展状况、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条件是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教学重点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原因、特点。
教学难点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原因、特点。
课前准备 相关资料
教 学 过 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① 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② 摧毁了法西斯主义;③ 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④ 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⑤ 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讲授新课:一、经济“巨无霸” 1.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提问:这一时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布置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教师归纳):① 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② 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新兴工业;③ 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具有经济霸主地位。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70年代初,美国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比战后初期增加一倍多。3.美国经济衰退时期(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在70年代出现了衰退,还出现贸易逆差,美国由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为最大的债务国,随着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减少,美元贬值加剧。80年代,美国政府调整政策,逐渐扭转经济颓势。 4.经济复苏与繁荣时期 1982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90年代,在克林顿总统任职时期,美国加大改革力度。美国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5.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提问:这一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什么?(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 (教师可强调信息技术在当今世界的重要作用,并可适当补充介绍计算机的发展状况,以及微软公司的有关情况。) 二、“世界警察”(学生列举具体事例说明,充分认识美国的称霸野心)三、从爵士乐到摇滚四、好莱坞
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了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等内容,分析了发展的原因。二战后,美国居于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但是,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起飞,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二战后的两极格局,开始朝着多极化的方向演变。有关西欧、日本的发展状况,以后我们再来学习。
作业设计 完成课堂笔记与课后自我测评
板书设计 一、经济“巨无霸” 1.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2.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3.美国经济衰退时期(70年代)4.经济复苏与繁荣时期 5.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世界警察”三、从爵士乐到摇滚四、好莱坞
教学后记
PAGE
2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备课组长:
周 次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教学内容 课 题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PAGE
2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备课组长:
周 次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岳富贵
教学内容 课 题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的基本史实。通过分析和探索苏联解体的原因,培养分析与思辨的能力。通过比较苏联与独联体的不同之处,提高从历史文件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苏联解体过程的分析,学会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比较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格局的不同,引起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思考,学会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初步锻炼学科综合能力。结合当今的世界形势,认识世界格局的变化对各个国家发展造成的影响。
教学重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的过程。
教学难点 苏联解体的原因。
课前准备
教 学 过 程
导学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领,问题探讨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 导入新课二、新课探究(一)戈尔巴乔夫改革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时,苏联在经济、政治领域问题成堆,可以说他是在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时刻上台执政的,他是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的呢? 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总结。提问: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苏联人民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2.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有什么不同? 3.戈尔巴乔夫改革有哪些经验教训?师总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沉思、去探讨的地方。由于改革的失败,使得苏共的威信和影响力急剧下降,一些高级领导人宣布退党,反对党派纷纷成立。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1991年,强大的苏联解体。(二)苏联解体在指导学生列出解体进程的基础上分析“八一九事件”的实质。《阿拉木图宣言》的主要内容补充: 1.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2.苏联解体对世界造成哪些影响?师总结:由于苏联长期社会动荡,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从1989年的下半年起,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发生了重大变化。
课堂小结 1、 自主阅读全课内容。 2、 看书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的经济政治情况,然后介绍。 3、 讲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情况。 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5、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苏东剧变”一目和自己搜集的资料,列出苏联解体的进程表。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完成得又快又好。 6、分组讨论:为什么说独联体不是一个国家? 7、说说苏联的解体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苏联人民的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2.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的不同 3.戈尔巴乔夫改革二.苏联解体的
教学后记
PAGE
2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备课组长:
周 次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岳富贵
教学内容 课 题 第五课 追忆列宁-----学习与探究之一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学习利用图书、网站收集资料信息的方法,学会分析整合资料和设计调查问卷,培养分析和处理材料的能力。培养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通过问卷调查活动,加深学生对列宁的了解,感悟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范,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教学难点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课前准备
教 学 过 程
活动准备及过程:指导学生查阅书报、刊物和网址,整理资料。帮助学生设计、发放、回收和统计调查问卷,并撰写调查报告。各小组交流查找的资料,进行“走进列宁”知识抢答赛和演讲赛。补充资料列宁   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原名弗拉基米尔 伊里奇 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化名。  列宁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后,他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这时的列宁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了。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  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列宁在晚年患了脑溢血症,但他在病中仍口授了《论合作制》等文章和信件。列宁的全部著述达55卷,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1923年,列宁病情开始恶化,第二年不幸与世长辞,终年54岁。
活动总结 活动总结: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设计调查问卷和撰写调查报告,培养了社会实践能力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加深了对伟人列宁的了解,丰富了对俄国革命相关知识的理解,深刻认识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影响,进而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和曲折,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作业设计 完成课堂笔记与课后自我测评
板书设计 活动准备及过程:指导学生查阅书报、刊物和网址,整理资料。帮助学生设计、发放、回收和统计调查问卷,并撰写调查报告。各小组交流查找的资料,进行“走进列宁”知识抢答赛和演讲赛。活动总结: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设计调查问卷和撰写调查报告,培养了社会实践能力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加深了对伟人列宁的了解,丰富了对俄国革命相关知识的理解,深刻认识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影响,进而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和曲折,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后记
PAGE
2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九年级 科目: 历史 备课组长: 张家亮
周 次 1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岳富贵
教学内容 课 题 第20课举办“时事溯源”专栏——学习与探究之四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1.通过查询相关资料,了解“9·11事件”的根源、在本世纪的重要地位及其对未来世界发展的影响,探究恐怖主义的根源和危害。2.在收集、分析相关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用书面的、历史的语言表述成文。并通过此过程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用历史的眼光透视现实问题,理解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道理。3.通过充分准备,以“时事调查”的形式,师生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恐怖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培养现代意识和国际意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养成关注国际、国内时事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确定活动的主题和形式。2.设计本次活动说明,详细阐述活动的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3.为学生提供适合的网站和书籍,指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阅自己需要的材料。4.设计《班级成员个人活动评价表》《课堂小组活动评价表》,并提前一周下发,作为活动的参考依据。5.设计《学生活动过程心理体验问卷》,对学生整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进行跟踪调查,并适当进行指导。6.参考书籍:王逸舟:《恐怖主义溯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郝雨凡:《瞬间的力量——“9·11”后的美国与世界》,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伊恩·莱塞:《反新恐怖主义》,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魏宗雷:《真替美国操心——美国模式的危机》,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7.相关网站:http:///longbook/1086922015_zhanguoshidai/7.shtmlhttp:///newbook/list.asp id=627http://www./zyw/n56/ca39190.htmhttp:///jdzp016.htmhttp://www.cp./pool/ybgjzzxyj.htm学生活动准备1.选出时事主持人1名,评委8名。2.学生根据自己爱好自然分为4个小组。3.抽签决定本组活动课题。4.小组分工,确定本组材料搜集人、汇总整理人、时事专家、板报设计制作员。5.搜寻有关“9·11事件”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及由此引发的国际格局的新变化、各主要恐怖组织及活动、各恐怖组织的主要成员及其形成的原因。6.各组进行活动预演,本组其他成员作为现场观众确定问题,考虑如何通过自己的提问充分展示本组的成果并检测其他组的材料搜集情况。7.探究人类如何摆脱恐怖主义的困扰,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
教 学 过 程
 教室布置:黑板上写美术字《时事调查——恐怖主义面面观》,配上图案;前面放五张桌子,呈半圆形。桌子上分别摆放主持人、各组专家的姓名。主持人介绍:2004年10月9日,巴基斯坦时间上午约8点左右,中国水电十三局巴基斯坦高摩赞项目工程师王恩德和王鹏乘坐的汽车被一伙歹徒劫持至巴基斯坦南瓦济里斯坦部落地区。两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境内遭恐怖分子绑架,引起了中、巴及其他各国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巴政府共同展开了援救行动。经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14日确认,中国工程师王鹏在巴基斯坦方面当天发动的解救人质的军事行动中不幸遇难,获救的是另一名中国工程师王恩德,他已于当天下午乘巴军方专机平安抵达伊斯兰堡。这是今年以来发生的至少第三起针对中国人的恐怖事件。上个月在巴基斯坦同一地区,3名中国工程师曾遭到一伙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枪击,导致1名工程师受轻伤;而在今年5月,在西南部的瓜达尔港建设工地,中国工程师遭到遥控汽车炸弹袭击,3名工程师遇害,9人受伤。(大屏幕播放有关解救人质的资料)2001年“9·11事件”后,“恐怖主义”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那么,恐怖主义到底由何而来又该如何界定?何以如此猖獗却屡禁不止?它与宗教摩擦、民族矛盾有哪些联系?它与大国关系和地缘政治有什么瓜葛?本期“时事调查”就从“9·11事件”开始,详细解析恐怖主义。今天我们请来了三年级六班恐怖主义问题研究专家(依次介绍各组代表),他们将分别就“9·11事件”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巨大的心理影响、“9·11事件”后国际格局的新变化、现在活跃的各主要恐怖组织及其主要活动、各恐怖组织的主要成员及其形成的原因向大家进行详细的阐述。各位观众朋友们,你们如有什么问题想向各位专家请教,请准备好你们的问题,不要错过与专家交流的机会。第一环节 专家采访(屏幕投影)(各组专家按抽签的顺序介绍本组调查内容)第1小组:“9·11事件”全景回放,探讨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巨大的心理影响。第2小组:“9·11事件”后,国际格局的新变化。第3小组:现在活跃的各主要恐怖组织及其主要活动。第4小组:各恐怖组织的主要成分及其形成的原因。(各组在汇报时,要充分利用投影,要声情并茂、生动直观地体现本组的成果;汇报时间局限在3~5分钟,否则酌情扣分)主持人:感谢各位专家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下面将进入节目的第二个环节:七嘴八舌。(屏幕投影)第二环节 七嘴八舌(每组限提问题两个,时间共计10分钟。这是评委给分的重要环节,要注意各组发言专家是否灵活多变、思维敏锐、材料准备得是否充分)请各位观众朋友向专家提出你的问题。(各组观众提问的过程中,既可向本组专家提问,以补充本组专家介绍时不够详尽之处;也可向其他组专家提问,以判断其他组的材料准备得是否齐全、准确、科学)主持人:鉴于恐怖主义的严重危害性及其国际化趋势,如何切实有效地打击与防范恐怖主义犯罪,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自1994—2000年的历次联合国大会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了一系列旨在消除国际恐怖主义的措施、宣言和公约,如《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等。这些国际性文件充分发挥了打击恐怖主义罪行的效能。然而,从目前恐怖主义活动看,国际性禁止法律规范或宣言只是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先导基础,并不足以建立完整的适用体系。那么,该如何更加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彻底根除恐怖主义罪恶呢?请大家献计献策。(屏幕投影)第三环节 献计献策(语言要求尽量简短,可以互相补充。之后,各组的方法要形成文字材料上交)(各组派代表,谈彻底根除恐怖主义的办法)主持人:打击恐怖主义犯罪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的观念,逐渐完善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国内法律文件和国家之间的充分合作,及时消除导致恐怖主义犯罪产生与蔓延的不公正现象,从根本上杜绝恐怖主义行为的发生与发展,防止或者减少愤怒的情绪和报复的心理,从而减少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宁造成的威胁。我们期望着世界到处充满爱,期望着鲜花盛开在每一个角落,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美好的愿望一定会实现。本期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各位的参与和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活动评价评价方法:观察法、自我评价法、小组评价法。评价过程:1.评委当场为各组打分。2.下发《班级成员自我评价表》,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打分。3.下发《学生活动过程心理体验调查表》,回家后填写。4.评选优胜小组、优秀个人。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备课组长:
周 次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岳富贵
教学内容 课 题 第13课、挑战两极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欧盟的形成过程,分析“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重大意义。知道欧盟的地理范围,提高识图能力。简述日本在战后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了解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以后在政治上的要求和表现。 过程与方法: 运用表格归纳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直观地表现基础知识。对一些重大问题和对比性的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当今社会,发展是主流之一,我国应当继续保持既定方针,把发展作为工作重心。
教学重点 重点 日本推动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的措施、欧盟的形成过程及日本和西欧快速崛起的道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借鉴作用。
教学难点 难点 新的力量中心的形成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课前准备
教 学 过 程
导学设计意图 自主阅读——表格归纳分析、讨论——巩固小结教具准备 《欧盟成员国示意图》图片。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出示《欧盟成员国示意图》图片,激发兴趣,了解西欧。自然地理概念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法国、摩纳哥。国际政治概念上除苏联和东欧国家之外的2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二、新课学习:指导学生阅读小字,了解欧联合的背景、目的,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形成过程:指导学生自己用表格的形式归纳欧走向联合的各阶段,直观地表现基本知识,出示1991年底《欧洲联盟条约》主要内容的资料让学生知道1993年,欧盟成立。想一想:如果你是欧盟主席你在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会注意做好哪些事情?教师补充出示《欧盟成员国示意图》,结合教材,学生思考:到2004年欧盟成员国达到多少个?欧盟成立后这些国家人民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出示《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组织讨论:二战后促进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探究知识的能力。启发学生,结合我国的国情。引导学生看书:用经济和政治的辩证关系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在政治上产生的要求及表现三、组织讨论:日本和西欧这两个新的力量中心的崛起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课堂小结 四、教师小节:五、巩固练习:1、课课练 2、说一说欧联盟成立的经过 1、观察示意图:知道自然地理概念包括5个国家;国际政治概念有24个国家 2、自主阅读 3、说出其目的是为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 4、加深对欧盟的印象 5、学生整理欧走向联合的各阶段图表看书找出这三个组织在示意图上将这6个国家用笔标出来知道欧盟的前身是欧共体 6、看书归纳欧共体作用阅书回答:25个;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等 7、观看图表,直观感觉归纳出五点因素: 8、分组讨论日本崛起的因素。 9、巩固练习。
作业设计 完成课堂笔记与课后自我测评
板书设计 二月革命.1二月革命的背景 2二月革命胜利后的困惑二”阿芙乐尔”的炮声1起义经过 2起义后果 3其义影响“退一步,进两步”什么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教学后记
PAGE
2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备课组长:
周 次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岳富贵
教学内容 课 题 第7课 疯狂的战车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爆发和一步一步扩大的过程。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爆发和扩大的过程;慕尼黑阴谋和英法的“静坐战争”绥靖政策;德国突袭波兰、德军西线的进攻;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概括,分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培养学生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其影响的讲述、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后果;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不断扩大的讲述、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的;它的扩大在客观上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教学重点 慕尼黑阴谋;苏德战争爆发
教学难点 对克隆人问题的看法。
课前准备 影片《珍珠港》片段,相关的图片资料
教 学 过 程
导学设计意图 1、由法西斯的暴行和大国的绥靖政策导入新课的学习。 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3、分析大战爆发的原因,看清大国自保的丑恶嘴脸。 4、弄清大战逐步扩大的过程。教具准备 影片《珍珠港》片段,相关的图片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 由法西斯的暴行和大国的绥靖政策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布置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导学课文(一)和平到来了吗? 1、简介德国违背规定的一系列做法和希特勒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2、英、法两国与捷克斯洛伐克本无利害冲突,况且法国还是捷的同盟国,它们为什么与意大利一起支持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呢? 3、《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又造成了什么影响呢?(二)突袭波兰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英法宣而不战的奇怪现象为什么会出现? 2、二战全面爆发后西欧的战争状况是怎样的? 3、法国投降和英国遭受沉重打击说明什么问题? (三)“巴巴罗萨”计划 1、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2、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四) 1、日军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2、美国对待战争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3、二战扩大到什么程度?
课堂小结 回顾法西斯的暴行和大国对暴行的态度,进入新课的学习。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结合老师的介绍,阅读第一目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细读课文,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结合地图,简述战争初期西欧的战况。 结合所学知识认识绥靖政策的害人害己的结局。 看教材,说说当时的情况和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意义。 看片段,了解轰炸的情况。 思考并回答。 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完成作业
作业设计 完成课堂笔记与课后自我测评
板书设计 一.和平到来了吗? 二.突袭波兰三.“巴巴罗萨”计划 四.“虎!虎!虎!”
教学后记
PAGE
2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备课组长:
周 次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岳富贵
教学内容 课 题 第十四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进行的斗争。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说出《印巴分治方案》和克什米尔问题,知道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了解印度民族振兴的概况。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概况,说出“非洲独立年”的由来以及各国独立后在发展社会经济道路上的探索。简述古巴独立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史。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二战前后地图的对比分析,了解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概况,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方法。列表归纳亚非拉代表国家在争取国家独立、捍卫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不懈努力的史实,提高归纳和表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亚非拉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是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运动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认识亚非拉各国在独立后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才是摆脱殖民统治,真正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教学重点 印度独立运动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史实。
教学难点 《印度独立法案》的实质和克什米尔问题的因果关系。
课前准备
教 学 过 程
导学设计意图 利用地图,通过阅读资料等方式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转入新课 (二)问题导学,学习新课一、翱翔的“蓝孔雀”(板书) 1.提问:“蓝孔雀”指什么? 2.指导学生看《二战后初期亚洲国家独立形势图》。 3.提问:在这些独立的国家中,印度是英国在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块殖民地,素有“英王王冠上一颗最明亮的宝石”之称,那么英国为什么同意印度独立?难道它就心甘情愿地放弃这颗宝石吗?教师注意学生是否涉及到印度独立的背景、经过、发展、成就等几个方面。学生阅读思考归纳后,师生共同探讨以上问题。师补充:尼赫鲁家族在印度政坛执政的37年,为印度的国力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以后的时间里,这只翱翔的“蓝孔雀”在经济、科技等方面蓬勃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亚洲各国的独立运动彻底摧毁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那么非洲各国的独立情况又是如何呢?二、“黑暗大陆”现曙光(板书)问:“黑暗大陆”说明了什么?(出示《二战后非洲国家独立进程图》)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历史地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1.北非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是哪一个? 2.按独立的先后顺序报出北非独立的国家。 3.第一个在黑非洲独立的国家是哪一个? 4.按顺序报出黑非洲先后独立的国家。 5.非洲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是哪一个?有什么意义? 6.按地理方位看,非洲独立运动的过程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按以下线索归纳整理非洲独立运动的进程。
课堂小结 1、 回顾二战的相关知识。 2、 学生结合第一目小字内容在图上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走上独立的大批亚洲国家。 3、 阅读本目,并整理学习所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将遇到的问题首先在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留下来提问。 4、 自主阅读,了解独立后的印度所取得的成就。 5、仔细阅读历史地图并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6、完成相关练习,巩固记忆。
作业设计 完成课堂笔记与课后自我测评
板书设计 一、翱翔的“蓝孔雀”(板书) 1.提问:“蓝孔雀”指什么? 2.指导学生看《二战后初期亚洲国家独立形势图》。二、“黑暗大陆”现曙光(板书)问:“黑暗大陆”说明了什么?1.北非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是哪一个? 2.按独立的先后顺序报出北非独立的国家。 3.第一个在黑非洲独立的国家是哪一个? 4.按顺序报出黑非洲先后独立的国家。 5.非洲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是哪一个?有什么意义?
教学后记
PAGE
2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备课组长:
周 次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岳富贵
教学内容 课 题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要点、实施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培养学生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教学重点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教学难点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课前准备
教 学 过 程
导学设计意图 1、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入新课 2、学生自学,了解课文的大意 3、分子目对课文内容进行导学 4、通过对本文的学习,知道学生认识社会主义,与我国制度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和图片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导入新课的学习。简介单元内容,板书课题:俄国向何处去 二、布置学生自学,了解大意 三、导学课文(一)“二月革命” 1、革命前的形势分析革命前俄国的形式 2、二月革命什么是二月革命? 3、二月革命后的形势是怎样的? (二)“阿芙乐尔号”的炮声 1、 十月革命的经过十月革命是怎样取得胜利的? 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对俄国历史、世界历史进程、人类历史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三)“退一步、进两步” 1、什么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 2、为什么要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课堂小结 弄清二月革命的具体情况: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回答:二月革命后,在俄国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一个是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了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占领了战略要点,攻克了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认真看书,根据教材提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依据小字注解讨论、回答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回答。 谈谈学习后的感想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自主阅读全课内容。3、结合自己所搜集的材料简要说说历次中东战争。4、分析中东动荡不安的原因。 5、了解中东和平进程的现状。 6、了解海湾危机的实质。 7、看书,思考:这一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的战争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爆发科索沃战争?从这一场战争中,我们有什么启示?8、谈谈恐怖主义活动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威胁。9、巩固练习
作业设计 完成课堂笔记与课后自我测评
板书设计 二月革命.1二月革命的背景 2二月革命胜利后的困惑二”阿芙乐尔”的炮声1起义经过 2起义后果 3其义影响“退一步,进两步”什么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教学后记
PAGE
2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备课组长:
周 次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岳富贵
教学内容 课 题 第10课、“冷战”与“热战”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铁幕”演说和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史实。通过阅读“每课一得”,掌握世界格局的概念培养分析和理解能力。通过比较北约和华约,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铁幕”演说主要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历史资料中获得知识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分析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必然性及其对历史造成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两极格局的形成,初步认识“冷战”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世界和平的可贵。
教学重点 重点 冷战”政策的表现
教学难点 难点 “冷战”政策的实质及世界格局的变化
课前准备 相关资料
教 学 过 程
导学设计意图 由二战导入,学生自主看书,小组讨论与教师分析结合来学习新课,最后引导学生反思。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复习导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课题。 二、设计问题:归纳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规模?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及其他战争的学习你认为战争应具备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方式?总结:以上是我们认识的流血、流汗又流泪的战争,然而还有一种战争,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战争,它是一种特殊的阵营对抗形式,这种对抗形式亘古未有,那是什么样的战争呢?三、进行新课:“冷战”与“热战” (一)、“冷战”政策: 1、 背景:(1)美苏矛盾的初步体现(雅尔塔会议) 分析课题“冷战”概念理解分析举例说明“热战”理解自由回答交流分析 补充详解有“冷战”就有“热战”谁能解释一下?补充、明确概念启发引导启发分析,适当补充雅尔塔美苏矛盾初显(2)战后美国的形势: 2、表现(1)序幕:“铁幕”演说(2) 开始标志:(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1947年2、 发展:(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49年军事政治集团 3、冷战的结束:1991年(二)局部“热战” 四、加强理解认识阅读、交流、归纳读图,对比分析形势阅读华约组织的建立及目的双方对抗的内容、特点及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堂小结 学 习总 结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1、回忆二战内容,表格归纳(从持续的时间、参战国、参战人口、作战区面积、动员武装力量等)自由回答, 各抒己见回答。 2、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3、看书,思考并回答什么是“冷战”? 4、自主阅读课文,思考:冷战表现在哪些方面?小组讨论分析。 5、小组讨论分析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必然性及其对历史造成的影响。 6、自学局部热战部分了解相关内容。 7、指导学生反思,认识世界和平的可贵。
作业设计 完成课堂笔记与课后自我测评
板书设计 (一)、“冷战”政策: 1、 背景:(1)美苏矛盾的初步体现(雅尔塔会议)2、表现(1)序幕:“铁幕”演说(2) 开始标志:3、冷战的结束:1991年(二)局部“热战”
教学后记
PAGE
2学习内容 第15课 “漫画” 历史——学习与探究之三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有相关历史知识,如美国的霸权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亚非拉独立运动等。2、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增强认识和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能力。3、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漫画体验历史。
学习重点 初步了解漫画的基本知识,学会鉴赏和绘制漫画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学习难点 培养积极参与和合作的精神。
学法提示 收集资料法 观察法 自主尝试法
导 学 过 程 自主空间
一、学习导航:(一)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10分)1、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通俗的 形式。用生动的 ,诙谐的 、妙趣横生的 ,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2、“漫画”历史可以更好地理解 ,加强 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3、“漫画”历史要紧扣 , ,选择合适的手段,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发挥各自的 ,培养 的精神。(二)质疑问难: 二、探究交流:历史是由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种各样的事件组成的,当我们回首那些对历史产生决定作用的人和事时,脑海里自然浮现出一些画面,不要迟疑,请用你手中的画笔将他们画下来吧,也许作品不逼真,但这是属于你自己的漫画,属于你自己的历史瞬间。活动探究:漫画美国的霸权主义1、右面这幅漫画说明A、美国关心和尊重别国的人权B、美国利用人权问题维护世界和平C、美国人权报告是虚伪的,实质是推行霸权主义D、美国为了人权而对外发动战争是正义的2、阅读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1)该漫画反映了什么事件?(2)给漫画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画面说明。3、观察右图,结合“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回答:(1)你认为,画面中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3)“药方”的实质是什么 三、训练反馈(一)精挑细选(每题1分,共1分)1、从“海报”中,我们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企图称霸世界B、“华约”组织要求团结一致对抗美国C、盟国的团结是战胜法西斯势力的保证D、协约国集团将很快赢得“一战”胜利(二)阅读探究(共9分)2、读右图回答:(1)漫画反映了美国哪两种身份?(2分)    (2)漫画讽刺了什么?(1分)(3)举例说明美国在现实中扮演的这种角色。(2分)3、仔细观察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2)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分)四、学习感悟:同学们,学完本课,你也想拿起画笔吧,不要迟疑,现在就动手吧!我想说:
附录:参考答案
(一)预习检测
1、画面、人物、文字
2、历史知识、历史课程
3、题意、分工合作
(二)活动探究:漫画美国的霸权主义
1、C
2、(1)美苏争霸;(2)根据图画写说明文要注意观察,从动作、表情几方面说明美苏争霸初期阶段的斗争态势。
3、(1)‘‘医生”指代马歇尔(或杜鲁门、美国、美国总统);“病人”指代“二战”后的西欧。 (2)“药方”指马歇尔计划(或欧洲复兴计划)。(3)“药方”的实质是:复兴欧洲经济,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三)训练反馈
1、C
2、①人权卫士 霸权主义 ②打着人权的幌子干着霸权的勾当③科索沃战争 伊拉克战争
3、(1)二战中盟国团结一致打击法西斯(2)法西斯是人类的公敌。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题1分,共4分)
PAGE
4金崖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备课组长:
周 次 星期 日期 主备人 岳富贵
教学内容 课 题 第18课 梦想成真的时代 个性化修改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天航空技术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现代计算机的诞生过程及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了解现代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与化学、物理学、数学和工程学等交叉综合而成的新型技术系统。知道克隆技术的产生。列举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过程,知道在20世纪人们终于实现了航天的梦想。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器的国家。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现代计算机的诞生过程,并结合调查表的分析,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而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共同探索知识的能力,并能得出简单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克隆技术的日益发展、航天领域的突破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的巨大物质进步,逐步使学生形成崇尚科学的精神,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以我国信息技术、生物工程、航天领域的技术突破和技术创新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
教学难点 对克隆人问题的看法。
课前准备 与本课有关的资料
教 学 过 程
导学设计意图 从学生十分熟悉的身边事物讲起,启发学生探讨问题,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教具准备 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 提问——近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它们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由此引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一)神奇的电脑世界 教师活动:讲述现代计算机的诞生过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变化和效益。了解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启发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讨论,理解科技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二)奇妙的克隆世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了解克隆技术的真正含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神秘的太空世界述说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事迹,鼓励学生展开想像,尽情抒发感受,去探索太空的奥秘。 三、引导学生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课堂小结 1、回忆近代历史上出现过的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及出现的时间。 2、阅读课文,谈谈自己对电脑的所见、所闻、所用、所感。 3、阅读课文内容,了解克隆技术的真正含义,并谈谈对克隆人的看法, 4、自主阅读,述说杨利伟等人的事迹。 5、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想法,不管成熟与否,充分发言,表达自己的梦想。 6、巩固记忆,完成作业。
作业设计 完成课堂笔记与课后自我测评
板书设计 第18课 梦想成真的时代一.日益发展的电脑 1945年第一台 神奇的电脑世界二.“生命工业”兴起 奇妙的克隆三.天机无限杨利伟的事迹
教学后记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