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8.天下第一楼(节选)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炒勺 喧哗 忌炜 骂骂咧咧 B.账房 贪婪 富裕 吃喝嫖赌
C.鼎盛 转悠 支吾 爱答不理 D.侦缉 捣蛋 凄惨 狗仗人势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名噪京师,老掌柜因年迈多病已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
B.我市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作为环保目标,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
C.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空中无线网络服务的乘客愿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
D.《新华字典》自1953年起,历经10余次大规模上百名专家学者的修订,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高的字典。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鼎胜 窝囊 冤枉 达官显贵
B.喧哗 衣襟 伺候 商贾名流
C.标致 隶属 能耐 珠联壁合
D.规矩 憋闷 麻利 百年好和
4.下列关于戏剧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戏剧的情节和小说的情节是一致的,都只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B.剧本必须有矛盾冲突,没有矛盾冲突也就没有戏剧。
C.在川剧戏曲中,帮腔人既可以是局外人和旁观者,也可以是故事情节中的人物角色,甚至可以是作者、观众的代言者。
D.按矛盾冲突的性质与表现手法分,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曹禺的《雷雨》就是一部正剧作品。
5.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商贾(jiǎ) 行头(xíng) 煞白(shà)
B.幌子(huǎng) 砧板(zhān) 调解(jiě)
C.耷拉(dā) 搭济(jì) 蜷腿(quán)
D.半晌(shǎng) 嬉笑(xī) 怯懦(què)
二、基础知识综合
6.读下面的语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此时是福聚德的_________(繁盛 兴盛 鼎盛)时期。雕梁画dòng________的大楼金碧辉huáng________门前那块黑底金字的陈年老biǎn_________泛着辉光。门前停的是汽车、马车,绿呢( )大jiào_________,门里进出的是达官显贵、商贾( )名流。福聚德已是赫( )赫扬扬,名噪京师。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3)第一句横线处填写最恰当的一个词应为:
(4)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加线词的意思。
名噪:
(5)语段中的“泛”字换成“闪”字好不好?为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一汤陈
①裕后街有一句口头禅:吃遍整条街,不如喝口汤。这一口汤还得上“一汤陈”去喝。
②“一汤陈”是一间馆子的店名。店子原来叫“陈八碗”,老板姓陈。俗称陈八碗,还是源于祖上传承下来的“八碗菜”。因花了心思,俗莱也做出了几分特色。陈八碗接手馆子时,裕后街吃饭的地方越来越多,他的店子被逼得不死不活了。陈八碗只得把几个小工辞了。
③一个月后,一天没两桌客,掌勺师傅也走了。陈八碗只得自己掌勺洗碗了。
④这天傍晚,有个瓜脸女子上门,问:“老板,要小工吗?”刚好整个一天没半个客人来吃饭,陈八碗便脱口即说:“你是老板,你要小工吧。”瓜脸女子一噎,露齿道:“老板开玩笑呐。”“开啥玩笑?我这个狗屁老板今天都没饭吃了。”
⑤瓜脸女子知道怎么一回事后,便往店门走去。她走了几步,又转过身子,跟陈八碗说:“老板,点菜!”“你,你吃饭”陈八碗有点意外。瓜脸女子点点头。陈八碗说:“看见了吧,你才是我的老板。”“我第一次上馆子,好让你老板今天开个张吧。”
⑥原来瓜脸女子想帮自己!陈八碗心里不由一热。瓜脸女子点了一份青椒炒肉,他多抓了一把五花肉扔进锅里。炒好后,瓜脸女子说打包,拿回去给儿子吃。原来,瓜脸女子进城陪儿子读书,家底又不厚实,便想来裕后街找份小工做一做。陈八碗一吁:“都不容易呵。”就在此时,八九个吃饭的客人嚷嚷闹闹走了进来。瓜脸女子马上跟陈八碗进了厨房,帮他洗菜,切菜,端菜上桌。陈八碗见她做事利落,一张笑脸,嘴巴爽甜,便跟她说:“你是一个带财来的人。行,就在我店子做点事吧。不过,工钱只能拿人家店子的一半。等生意好了,我再跟你加点。”“好好好,谢谢老板!”第二天,瓜脸女子便来上班了。
⑦但接连几天的生意又不太好了。这天好容易才来了三四个客人。瓜脸女子在他们点菜时建议说:“我们店子的汤更是一绝,不妨点一个汤。”“什么汤?”有个胖男子问道。“鱼头汤。”“鱼头汤也算你店子一绝?哪个店子没鱼头汤?”“这汤你们喝了觉得一般般,算我请客呗。”
⑧陈八碗听到瓜脸女子这么一说,吃了一惊。客人倒是很乐意听到瓜脸女子这般说话,马上加了一份鱼头汤。不过客人结账时也没说什么,直接便把鱼头汤的账也给结了。
⑨客人走后,陈八碗跟瓜脸女子说:“做生意可不能这么说话。你今天算运气好。遇到一个不好说话的角色,这碗汤我得扣你的工资。”瓜脸女子笑道:“该扣就扣。”
⑩第二天中午,又来了十几个客人。带头的就是昨晚来吃饭的那个胖男子。他跟朋友说:“今天,我请你们喝鱼头汤。如果这鱼头汤算不上是裕后街最好喝的鱼头汤,我今天就把盆里的鱼骨头统统吞下去!”陈八碗一惊,又来了一个乱说话的人!
但他感到意外的是,一碗鱼头汤让客人们喝得连声叫好,还追加了一大盆,很快,店子里的生意好了起来。每拨客人第一个菜就是点鱼头汤。陈八碗有点莫名其妙,这鱼头汤自己熬了那么多年,怎么突然招人喜欢上了?他尝了一口汤,惊呆了。这汤怎么比以前的好喝多了?鲜而不腻,回味无穷。呵,看来自己要走运了吧。
很快,他跟瓜脸女子加工钱了。瓜脸女子笑道:“老板,您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
第二年,陈八碗把店招牌换了,取名叫“一汤陈”。这牌子一亮,店子的生意更加火爆。
这年冬,陈八碗上街买鱼头时滑了一跤,屁股上的骨头全裂开了,店子只好交给儿子打理。小老板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把瓜脸女子辞了。理由就是一个,瓜脸女子年龄大了一点,有损店面形象。他又花大价钱找了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来当服务员。陈八碗一唏嘘,这店子他做不了主啦。
几年后,瓜脸女子来找“一汤陈”店子。结果发现,店子不知什么时候倒闭了。她敲了半天门,才见陈八碗撑着拐杖把门打开。瓜脸女子称,她儿子刚考进北京城里读书,便想上门答谢老板前几年的帮助,又问:“怎么馆子不开了?”“妹子,你不晓得,我儿子一接手,生意就越做越差。你说奇怪不奇怪,你走后,这鱼头汤就没人喝了。我尝了一口,是不好喝了。我都把熬鱼头汤的方法一五一十传给了儿子,怎么汤就是不好喝了?”
“老板,您还蒙在鼓里吧”瓜脸女子说,“现在,我不瞒您了。在您做的鱼头汤里我偷偷地加了两味中药粉来,鱼汤才特别好喝。放心好了,我奶奶传给了我一个秘方,不仅好喝,还补身子。奶奶说过,帮人便是帮自己。”“天呐,原来是这样!”陈八碗才明白一切。
没多久,“一汤陈”又开张了,老板换了,瓜脸女子做老板。不过,店名并没换。因为女老板也姓陈。她把陈八碗请来坐收银台,还开了一个很高的工钱。陈八碗说:“这行不行呢?”瓜脸女子爽朗地说:“有啥不行的?当年我最艰苦时,您收留了我。”
女老板在鱼头汤里放了两味什么中药,至今仍是让街坊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谜。
(文/王琼华,有删改)
7.瓜脸女子是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文中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理解。
8.从刻画人物方法的角度来说,第⑥段画线句子“他多抓了一把五花肉扔进锅里”属于什么描写?反映了陈八碗当时怎样的心理?
9.小说标题“一汤陈”有什么含义?
10.瓜脸女子在鱼头汤里放中药粉末的情节,被移至小说快要结尾才补叙,作者这样安排叙事有什么作用?
11.这篇小说是以隐身的第三人称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样的叙事视角有什么效果?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唐茂盛 (不看)这事儿就这么着了。另外,我还要借个人。
卢孟实 谁?
唐茂盛 分号缺个好堂头,我要常贵。
卢孟实 这可不行,饭馆让人服,全仗堂、柜、厨,您这不是撤我大梁吗?我给您换一个。(示意王子西帮他一起说)
王子西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爷要,就……
卢孟实 不行。有批老主顾不见常贵不吃饭。常贵自楼上下。
唐茂盛 常贵,跟我去分号。
常 贵 我?我,(望卢,卢气得说不出话)我也得安顿安顿家里头。
唐茂盛 还怕跑了老婆子?晚上的火车,票给你买好了。(对卢)银票你记着麻利开,我去瞅瞅我大哥,晚上,这儿吃饭、拿钱、带常贵。(下)
常 贵 (依恋地望着卢)掌柜的……我去了。卢孟实欲骂无言,欲哭无泪,一拳砸在柜台上,
王子西 快扶他后边歇歇去,这儿有我哪!玉雏儿扶卢下。
王子西 唉,不知道打哪儿就给你横插一杠子,想得挺好,一下子全完。
修鼎新 架不住,一个人干,八个人拆。
王子西 我头也直疼,出去遛遛。(下)
12.读文中画线句,说说“这事儿”指什么,表现出唐茂盛怎样的特点。
13.选段中王子西为什么欲言又止,不愿意帮卢孟实说话?
14.修鼎新为什么说“架不住,一个人干,八个人拆”?
15.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卢孟实欲骂无言,欲哭无泪,一拳砸在柜台上。
四、综合性学习
16.综合性学习。
在戏剧节招贴画征集活动中,下面两幅作品脱颖而出,请你选出一幅最能体现戏剧节特点的招贴画,并结合画面说明理由。
图一 图二
我选图 ,理由是
参考答案:
1.A
2.A
3.B
4.B
5.C
6.(1)ní gǔ hè (2)栋 煌 匾 轿 (3)鼎盛 (4)(名声)广为传扬。 (5)不好。因为“泛”字表示发出的辉光是持续的,而“闪”则是指光亮忽明忽暗,用于“老匾”不恰当。
7.她是一个真诚善良的人,能说会道的人,做事麻利的人,知恩图报的人。 8.属于动作描写。反映了当时陈八碗当时不仅感谢女人给他老板的自信,还特意在他店里消费的图报心理。 9.“一汤陈”点明文章主旨所在,同时包含小说所述事实,女人是以一汤赢得口碑;更有传递历史传承,不忘传统技艺的用意在里面。 10.一是给小说留有悬念,鱼汤为什么会好喝?引起读者思考。二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因为不知道,才有女人被辞退,小店倒闭等。 11.这样叙事便于铺开情节,无论人物或故事情节都有充足的展开空间,便于作者自由把控。另外,人物情感和作者立意就直接交由读者自己感悟和体会,给读者更大的自由及阅读空间。
12.唐茂盛找卢孟实支钱的事。表现出唐茂盛的蛮横、无赖。 13.因为王子西不愿意为了这件事得罪东家,但又怕说出来被卢孟实责怪,所以欲言又止。 14.卢孟实为了福聚德的发展,苦苦支撑,呕心沥血。而唐家的两个少东家却经常来要钱,甚至要把饭店的得力手下带走。另外还有侦缉队的敲诈、内部人员罗大头等的不服从管理,这些都让卢孟实身心俱疲。 15.“砸”这个动作描写,表达出卢孟实内心的真实情感:他对唐茂盛的无理要求既非常愤怒,又无可奈何。
16. 示例:一 这幅图用汉字“戏”和脸谱组成,体现了戏剧节中突出的中国戏曲元素:二 这幅图由两张哭笑人脸上下交错构成,体现了戏剧节表现的喜剧演绎百态人生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