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0.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0.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3 15:5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0.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今义:容易)
B.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C.岂直五百里哉(古义:只,仅仅。今义:成直线的)
D.秦王色挠(古义:变化。今义:轻轻地抓)
2.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B.天下缟素(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穿缟素)
C.虽千里不敢易也(数词用作名词,方圆千里的土地)
D.与臣而将四矣(数词用作动词,成为四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错意也(在意) B.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
C.天下缟素(白色的丝织品) D.休祲降于天(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
4.与 “以头抢地尔”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徒以有先生也 B.因以匕首刺王僚
C.计日以还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下列句子是有关我国传统礼节——座次的表述,依据其内在关联组成语段,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便坐于此,故有“南面称帝”之说;
②“堂”多用于举办活动,其中坐北朝南的位置最为尊贵;
③我国古代建筑格局通常为前堂后室。
④而沿用至今的“左尊右卑”是明朝建立后才固定的。
⑤“室”则用于居住,一般东西长,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A.③④②⑤① B.②④①⑤③ C.③②①⑤④ D.②③⑤①④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①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②即压齐境。君其图③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选自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柯:地名,在今河南省内。②坏:长久受侵伐而遭到破坏。③图:考虑。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伏尸百万( ) (2)天下缟素( )
(3)以勇力事鲁庄公( ) (4)而大国侵鲁亦甚矣(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当余之从师也
B.与臣而将四矣 乡为身死而不受
C.曹沫为鲁将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D.以勇力事鲁庄公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8.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2)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
9.唐雎和曹沫在与强国之君交涉的过程中,表现有何异同?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具体分析。
三、课内阅读
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0.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B.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受任于败军之际 D.怀怒未发/野芳发而幽香
11.翻译句子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12.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段的第一段末用反问激怒秦王,揭穿秦王的骗局,维护本国国土的尊严。
C.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D.选文主要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13.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两例,各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四、综合性学习
14.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经典不可或缺。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每点不超过六个字)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我们的基因里。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拋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2)阅读下面关于“如何阅读名著”的短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提供下列方法供参考:
一、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这样就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① 。
二、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② 。二者结合,收获更多。
三、③ 。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此外,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来④ 。
(3)根据《唐雎不辱使命》的内容,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唐雎 而使命不辱
下联:秦王藏祸心却
参考答案:
1.D
2.B
3.C
4.B
5.C
6. (1)横尸在地。 (2)穿白色丧服。 (3)辅佐。 (4)严重,过分。 7.A 8.(1)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
(2)桓公与庄公已经在坛上订了盟约,曹沫手持匕首胁迫齐桓公。 9.相同:他们都忠于国家(忠义勇敢)、不畏强权。不同:唐雎尽力想说服秦王,讲究策略;曹沫直接用武力解决问题。
10.C 11.胸怀愤怒尚未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预示吉凶的征兆。算上我是第四个了 12.D 13.蔺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自取其辱)等言之有据即可。
14.(1)①体悟经典之美;②继承传统文化;③经历文化濡染;④发生气质变化。
(2)①登高览景,俯瞰脚下,景点布局、景物搭配,游览路线都了然于心 ②精读细节,有利于深刻领悟文章主旨 ③摘抄与写作相结合 ④辅助理解难点和拓展相应的知识内容
(3)护国土 自取其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