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一课时)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总结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并根据实验现象选择合适的反应原理。
教学目标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和原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为 。
A B C D E
请 选 择
温故知新
1.选择适当的反应原理;
2.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3.检验所制得的气体。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选择适当的反应原理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原则:药品廉价、操作简单、条件低
速率适中、产物纯净、无污染
2.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
固固加热型
固液常温型
固液加热型
KMnO4制O2
KClO3制O2
H2O2制O2
Zn和H2SO4制H2
实验室制备蒸馏水
2.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法
密度大于空气(Mr>29)
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密度小于空气(Mr<29)
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不易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3.检验所制得的气体
—— 用气体特有的性质
原理选择
Na2CO3+2HCl==2NaCl+H2O+CO2 ↑
CaCO3+2HCl==CaCl2+H2O+CO2 ↑
C+2CuO ===2Cu+CO2↑
高温
CaCO3===CaO+CO2 ↑
高温
C+O 2 ===CO2
点燃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
CaCO3+H2SO4==CaSO4+H2O+CO2 ↑
进一步选择
编号 实验药品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2 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3 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
4 碳酸钙粉末和稀硫酸
5
6
大量气泡产生,反应剧烈
大量气泡产生,反应剧烈
大量气泡产生,反应剧烈
大量气泡产生,反应剧烈
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收集
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收集
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收集
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收集
大理石和稀硫酸
大理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反应速率太慢,费时
最佳选择
一、原 理
药品: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注意:
2. 不能用碳酸钙粉末,因为其与盐酸反应速度过快,不利于收集。
1. 不能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出HCl气体,使制得的CO2气体不纯。
3. 不能用稀硫酸,因为其与CaCO3反应会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附着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发生。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原理。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