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3 10:0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农奴通过购买劳役豁免权、缴纳迁徙税等方式获得自由,导致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14世纪,一些富裕农民建立租地农场产生,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农业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13至14世纪,手工业也不断发展,手工工场由分散到逐渐集中(工场主、商人与工人之间形成雇佣关系,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总之,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市民阶层),商人巨贾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欧洲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1.11世纪以后,欧洲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新开垦的土地应该归(  )
A.集团共有 B.附近庄园的领主
C.封建君主分配 D.垦殖者
2.10世纪中叶至13世纪中叶的300年间,西欧各地一直在不断地开垦荒地,从而构成了一场声势浩大、为时长久的垦殖运动。运动中的垦殖者大多是(  )
A.贵族 B.领主 C.商人 D.农民
3.“他自己没有土地或只有部分土地,主要靠租佃土地、雇用农业工人进行耕作。”这里的“他”的身份是(  )
A.地主 B.土地所有者 C.手工工场主 D.租地农场主
4.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农村的出现主要体现在(  )
A.农村商品经济的产生 B.货币地租的实行
C.租地农场的出现 D.自然经济的解体
5.大约在14世纪,早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早期的手工工场体现的生产关系是(  )
A.奴隶性质 B.封建性质
C.资本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6.中世纪末期,西欧农村分化出一批精英分子,他们已作为一个稳定的阶层脱颖而出,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他们是(  )
A.庄园主 B.富裕农民、骑士、乡绅
C.公爵、伯爵 D.手工业者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早期农奴制度促进了西欧主要农业组织形式——采邑的发展。采邑是大型庄园,包括土地、草场等,以及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由于地区性国家建立了越来越有效的政治组织,地方上的封君和封臣管理着政治和军事事务,这一体系一般被历史学家称为封建制度。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通史》
材料二:13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据[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归纳13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变革”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革产生的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从西欧中世纪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
8.14世纪,英国受疾病影响的地区劳动力短缺,部分领主出钱雇佣其它地区的富余劳动力,到16世纪末英国已出现租地农场主阶层。这种转变表明英国(  )
A.封建庄园经济开始盛行 B.农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C.农场主取得了政治权力 D.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9.11世纪后,欧洲租地农场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进面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出现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集中的手工工场的特点是(  )
①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②现代工厂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③商人提供原料租地统一的生产工具 ④在共同的地点集中统一劳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马克思说:“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特别是在14和15世纪的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里,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这种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形式是(  )
A.西欧庄园 B.手工工场 C.自治城市 D.租地农场
11.16世纪在英国流传一首歌谣:“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陈。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歌谣表明英国(  )
A.租地农场逐渐发展 B.棉纺织业兴盛
C.雇工分工合作兴起 D.城市获得自治
12.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
A.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D.当地居民喜爱教堂
13.英国一位历史学家描述:“最初,领主在某一年偶然不需要一项劳役,就征收一便士或半便士,以代替一次或一天的劳役.之后,领主逐渐习惯每年征收定额的现金,以取代一定项目的劳役……最后,双方达成协定,允诺农民支付定额的现金,以取代一切劳役。”材料说明(  )
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 B.欧洲封建制度已经瓦解
C.西欧庄园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劳役地租 D.领主与农民间没有人身依附关系
14.在西欧,农民由奴役地位走向自由劳动始于13世纪。它一方面削弱了基于传统的土地占有方式上的社会组织,一方面为工资——契约关系开拓出相当大的发展余地,从而为现代工业发展铺垫了道路。材料主要说明(  )
A.富裕农民建立了租地农场 B.西欧庄园经济得到蓬勃发展
C.农村中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 D.农民地位变化影响社会发展
15.据记载,16世纪英国纽伯里某手工工场约有200名织工负责织布,并有200名学徒在帮工,100名妇女负责梳理羊毛,200名少女在照看纺车,拣选羊毛则是由150名儿童去做。呢绒一经织好,立即交到50名剪毛工人和80名整饰工人手里,加工好的呢绒最后由20名扦制匠折叠成匹。材料说明当时的手工工场:(  )
A.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B.面向市场进行生产
C.生产技术水平高超 D.生产集中,分工明确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庄园里有手工作坊、磨坊和烤面包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只有少数庄园不能生产的物品(如盐、铁等)才从城市购买。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二:14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1)材料一中的庄园里生活着哪些人分析西欧庄园的主要特点。
(2)写出材料二所示思维导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西欧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17.中世纪西欧经济不断发展,推动西欧向近代过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的移居于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
——摘编自蒋相泽《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材料三:15-16世纪,英国、法国、尼德兰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大地主把获得的土地,出租给富裕农民或农业家,形成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使农场的经营具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图片,指出封君与封臣之间联系的纽带。根据材料一文字,指出西欧庄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市民阶层的崛起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居民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的常用手段。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租地农场的特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1世纪以后,欧洲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新开垦的土地应该归垦殖者。当时,欧洲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有的垦殖是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殖者成为这些地区的新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D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垦殖者成为新开垦土地的主人。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2.【答案】D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0世纪中叶至13世纪中叶的300年间,西欧各地一直在不断地开垦荒地,从而构成了一场声势浩大、为时长久的垦殖运动。运动中的垦殖者大多是农民。当时欧洲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有的垦殖是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殖者成为这些地区的新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D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垦殖运动中的垦殖者大多是农民。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3.【答案】D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他自己没有土地或只有部分土地,主要靠租佃土地、雇用农业工人进行耕作。”这里的“他”的身份是租地农场主。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D符合题意;ABC都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租地农场主主要靠租佃土地、雇用农业工人进行耕作。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4.【答案】C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欧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
5.【答案】C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早期的手工工场的相关史实。
6.【答案】B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13、14 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的相关史实。
15.【答案】(1)庄园制度或农奴制度。封君封臣制度。
(2)表现:工商业兴起;城市生活产生;市民阶级形成并提出政治要求。影响: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冲击封建统治,促进资本主义兴起;推动欧洲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等。
(3)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历史在传承中发展等。
【知识点】封君与封臣;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西欧城市的兴起;西欧城市居民的身份;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中世纪早期农奴制度”“采邑是大型庄园”“地方上的封君和封臣管理着政治和军事事务”,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上在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制度,在经济上采用农奴制度来为庄园服务。
(2)根据材料二中的“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等内容可知,13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变革”的表现有:工商业兴起,城市生活产生,市民阶级形成并提出政治要求等。结合所学分析可知,这些变化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欧洲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型。
(3)根据所学综合分析材料一、二可知,封建时代的欧洲有适应封建时代的经济制度,13世纪欧洲的经济变化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由此可知,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历史在传承中发展。
故答案为:(1)庄园制度或农奴制度;封君封臣制度。
(2)表现:工商业兴起;城市生活产生;市民阶级形成并提出政治要求。影响: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冲击封建统治,促进资本主义兴起;推动欧洲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等。
(3)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历史在传承中发展等。
【点评】(1)本小题考查欧洲的封建社会,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难度适中。在学习中掌握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结合材料作答即可。
(2)本小题考查封建时代欧洲的经济变化,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难度适中。在学习中掌握封建时代欧洲经济变化的表现和影响,认真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作答即可。
(3)本小题综合考查欧洲历史的发展,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难度适中,根据所学分析材料归纳规律即可。
8.【答案】B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出现了部分领主出钱雇佣其它地区的富余劳动力的现象,可见农村的生产组织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16世纪出现的租地农场主阶层是自己只有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主要靠租入农场、雇用农业工人进行耕作,并按照契约规定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地租的农业资本家。租地农场的出现,说明土地关系的变化,这就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故B项正确;
从9世纪开始,封建庄园经济开始盛行,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
题意中没有提及有关权力归属的内容,排除C项;
题干只提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并没涉及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9.【答案】B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13世纪开始,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常常需要在共同的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集中的手工工场的特点有①③④,排除ACD项,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集中的手工工场的特点的相关史实。
10.【答案】B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和15世纪的欧洲,城市发展,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在手工工场这一组织形式下,商人和手工业者之间形成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项正确;
西欧庄园和自治城市不是城市的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形式,A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租地农场是在农村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表现形式,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11.【答案】C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6世纪”“织工”、“染工”、“扦制匠”分工合作,16世纪以后,随着市场的扩大和技术的革新,英国的集中制手工工场开始兴起,纺织、采矿和冶金等一大批行业均采取了集中的生产方式,C项正确;
租地农场逐渐发展、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
棉纺织业兴盛,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
城市获得自治,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
12.【答案】C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是商业发展的前提,故C正确;
A与题干主旨矛盾,故排除A;
B是在文艺复兴之后出现,故排除B;
D与宗教改革有关,故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出现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偏高。
13.【答案】C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解读材料内容可知,这段材料描述了领主是如何通过让农民通过缴纳现金替代劳役的,这说明西欧庄园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劳役地租,C正确;
西欧庄园的确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单位,但材料未体现该部分内容,A错误;
材料只反映了货币地租逐渐取代了劳役地租,没说明欧洲封建制度瓦解,B错误;
在欧洲庄园中,领主和农民之间存在人身依附关系,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欧洲经济的新变化,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难度适中,抓住材料中的“劳役”“现金”等内容即可准确判断。
14.【答案】D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据题干材料可知,13世纪西欧农民地位的变化削弱了基于传统的土地占有方式,另一方面为工资——契约关系开辟出新的发展余地,这是在说明农民地位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D项正确。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富裕农民建立租地农场、西欧庄园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农村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的内容,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农民地位变化影响社会发展的相关史实。
15.【答案】D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13世纪,欧洲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常常需要在共同的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据“英国纽伯里的手工工场有200名织工织布,并有200名学徒在帮工,100名妇女被用来梳理羊毛,200名少女在照看纺车,拣选羊毛则是由150名儿童去做。呢绒一经织好,立即交到50名剪毛工人和80名整饰工人手里。”可知,材料说明手工工场生产集中,分工明确。D符合题意;A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手工工场的相关史实。
16.【答案】(1)领主和佃户;主要特点:自给自足。
(2)①资本主义;②租地农场;圆手工工场;④廂佣(雇佣与被雇佣)。
(3)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演变。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西欧庄园的知识。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世纪西欧的庄园中主要生活着领主和佃户;根据“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庄园里有手工作坊、磨坊和烤面包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可知西欧庄园的主要特点是自给自足。
(2)本题考查西欧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4世纪以后, 西欧城市和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赋予农民建立起租地农场,城市里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在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中出现了雇佣关系。所以①是资本主义;②是租地农场;③是手工工场;④是雇佣。
(3)本题考查西欧封建社会向近代的转变。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西欧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演变。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领主和佃户;主要特点:自给自足。
(2)①资本主义;②租地农场;圆手工工场;④廂佣(雇佣与被雇佣)。
(3)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演变。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庄园、西欧经济的发展等知识。难度较大,理解材料,掌握西欧庄园、西欧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分析材料,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7.【答案】(1)纽带:土地的封赐。特点:经济生活自给自足。
(2)影响: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常用手段: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3)特点: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劳动者耕种(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产品推向市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知识点】封君与封臣;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西欧城市的兴起;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及“封君封臣制”,结合所学可知,封君与封臣之间联系的纽带是土地的封赐。从材料一中“按照传统的法律和习俗生活”“经济生活自给自足”,结合所学可知,西欧的庄园是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在经济上自给自足。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可知,市民阶层的崛起,为西欧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根据所学可知,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的常用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3)根据材料三中的“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租地农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经营具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结合所学可知,租地农场采用了新的经营方式,雇佣劳动者耕种,将产品推向市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故答案为:
(1)纽带:土地的封赐。特点:经济生活自给自足。
(2)影响: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手段: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3)特点: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劳动者耕种(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将产品推向市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西欧封君封臣制的特点,理解西欧庄园经济的特点,理解中世纪西欧城市的自治的影响,理解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素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