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讲解与同步训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知识讲解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 对气候的影响 举例
低压带 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赤道地区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高压带 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有些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风带的风向 对气候的影响 举例
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较多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的控制,形成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从海洋吹向陆地 水汽充沛,降水较多
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有些地区受信风带控制,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从陆地吹向海洋 水汽稀少,降水较少
三、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1.原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些地区一年内受到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
2.案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
3.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气候与自然景观
一、原因:
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不同的水热条件组合,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案例
1.撒哈拉沙漠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形成荒漠景观;与之纬度相近的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形成常绿阔叶林景观。
2.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均为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使得食草动物为寻找食物不断进行着季节迁移。迁徙规律:每年5月中下旬,雨带往北移动,食草动物由南向北,迁徙到马萨伊马拉;每年10月前后,食草动物便回迁到塞伦盖蒂。
二、同步训练
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东北信风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①控制下的地区的气候特点是终年( )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温和多雨 D.寒冷干燥
下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高、中、低纬三圈环流模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表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
A.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 B.I气压带降水总体上多于Ⅲ气压带
C.Ⅱ气压带附近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 D.IV气压带台风活动频繁
4.下列关于气压带与风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I气压带与a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
B.IV气压带与c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
C.Ⅲ气压带与b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D.终年受Ⅲ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
下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据此完成5-6题。
5.该地气候( )
A.全年温和 B.降水集中
C.冬冷夏热 D.冬季多雨
6.该地气候条件适宜种植( )
A.青稞 B.多汁牧草 C.亚麻 D.天然橡胶
下图示意北美洲沿45°N局部地区地形剖面、1月气温、7月气温、年降水量变化情况。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
A.地形剖面、7月气温、1月气温、年降水量
B.年降水量、7月气温、1月气温、地形剖面
C.地形剖面、年降水量、7月气温、1月气温
D.年降水量、地形剖面、1月气温、7月气温
8.该山地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海拔大约为( )
A.3200米 B.3900米 C.5700米
北京雨燕属小型候鸟,常在房屋屋檐下筑巢。北京雨燕在我国北方地区繁殖,在非洲越冬。为研究和保护北京雨燕,科研人员为北京雨燕装上光敏定位仪,根据定位仪所获取的数据,绘制出2018~2019年北京雨燕迁徙线路图(下图)。据此,完成9-10题。
9.北京雨燕迁徙过程中,在乙、丙迁徙路径之间没有经过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0.北京雨燕在12月份左右到达丁地,影响丁地的主要气压带和风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东北信风
C.盛行西风带 D.赤道低气压带
左图为巴西兰索玛朗汉斯国家公园每年雨季出现的“白沙碧水”奇观(白色沙丘围绕的淡水湖泊群)。右图是该地区降水资料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7中所示景观最佳观赏时间是( )
A.12、1月 B.3、4月 C.7、8月 D.10、11月
12.河口附近的白沙受定向风吹拂形成新月形沙丘,关于该地沙丘说法正确的是( )
A.风力侵蚀地貌 B.背风坡坡度较缓
C.迎风坡坡形下凹 D.两个尖角指向下风向
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14题。
13.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14.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 )
A.寒流的范围更广 B.离岸流规模更大 C.暖流的势力更强 D.沿岸上升流更盛
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5-17题。
15.M地气温最有可能是( )
A.18℃ B.22℃ C.28℃ D.32℃
16.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差异
C.地形起伏 D.大气环流
17.图示季节,影响圣地亚哥的是 ( )
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压
C.盛行西风 D.东南季风
泰晤士河流域植被覆盖好,水流平缓,河流含沙量小。下图为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以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同时水闸上方排洪)的时间夏季多于冬季。读图完成18-20题。
18.伦敦地区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
A.地处背风坡 B.副热带高压控制
C.夏季西风偏弱 D.寒流流经
19.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
A.拦水发电 B.储存淡水
C.供旅游活动 D.防止海水入侵
20.泰晤士河河口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 ( )
A.泥沙沉积量减小 B.泥沙沉积量增大
C.河流水质下降 D.河流含沙量增加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及“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统计表”。
(1)指出乙地气候类型,并分析形成原因。
(2)描述丙地气温特征,并简述形成原因。
2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可可托海镇位于阿尔泰山附近,冬寒夏凉,夏季少雨,日照长,冬季风大多雪,年均降水量约250mm。全镇四面环山,海拔1200米左右,这里的国家地质公园,有独特的阿尔泰山花岗岩地貌景观。裸露的山坡上有各种形态的洞穴。这是盐风化作用在岩石表面形成的。盐风化是因盐结晶膨胀而导致的岩石表面颗粒分解或脱落的物理风化作用。下图示意新疆的可可托海山坡上花岗岩山地盐风化穴。
(1)说出该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以及降水形成的原因
(2)分析该地盐风化穴的形成条件
(3)推测该地花岗岩的盐风化穴发育较明显的位于山体哪一侧?请陈述理由
1.B 2.A3.C 4.A5.B6.D7.B8.A9.B 10.D11.B 12.D13.A 14.C15.A16.B17.B18.C19.D20.A
21.(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位于0°-23°26′之间,属于热带气候;东南信风从大西洋带来充足水汽,在乙地受地形抬升,降水较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气温特征:全年气候温和,气温年较差较小。成因:地处低纬(纬度低),(位于巴西高原)海拔高。
22.(1)大西洋。西风将大西洋的水汽送入,受阿尔泰山的阻挡,在山地的南坡形成山地降水。
(2)存在干湿交替的气候;花岗岩表面易风化形成许多孔隙;在岩石孔隙中汇聚有可溶性盐类物质,随着蒸发,水分排出,盐分结晶。
(3)西南。山地南侧为向阳坡,西南方比东南方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更大;水分蒸发更强烈,盐分结晶膨胀作用强,盐风穴发育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