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大学之道》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大学之道》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3 10:2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一
一、课题名称(学习任务名称) 《大学之道》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时(或上课用时 分钟) 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曾子及其思想主张,了解《大学》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素质目标: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在文本研习的过程中,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习古人一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及为人处世的原则;认识“修身立德”的重要性,并探讨其现代价值;认识道德培养的关键。 4.思政目标: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仁、义、礼、信、恕”等儒家思想的内涵;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了解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观点的内涵及价值意义;认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道德培养的关键。
四、教学策略(方法)与学法设计
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
五、教学准备
ppt课件、课本、预习资料
六、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 积累文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仁、义、礼、信、恕”等儒家思想的内涵;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了解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主旨。
课中:
教学环节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导入 10分钟 身临其境——步入经典 1.播放各大校园风光图和校训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 求实创新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香港大学——明德格物 中国政法大学——明德任责 这些大学的校训,有什么共同点 除了这些著名的大学,咱们新宁一中有没有传承“大学”文化之所在呢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从中知道了为人父母要以身作则,言而有信,真诚待人的道理。 明确:源自或部分源自《大学》。 明确:“厚德、自强、励志、笃行”的校训也打上了《大学》的烙印。 今天,我们要以更加理性的目光来学习曾子的另外一篇著作《大学之道》。
积铢累寸——触摸经典 了解文化背景 10分钟 “大学”的意思: ⑴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⑵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平天下。 《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一)预习检查(二)诵读指导。 明确 题目是编者加的。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 《大学》的核心思想:明一德(专一),惟格一物,通过日新月异的努力,达到至善至美。
创设情境--朗诵经典 5分钟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 现在,让我们朗诵经典,再次感受《大学》绵延千年的余韵。 分组朗读,每组一个领读,其他成员齐读,示例: 明确: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提出的三纲,为了实现这些宗旨,就要通过一些手段,那就是“八目”。请找出八目: 格物、致知、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概括内容及作用 15分钟 明确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下文引出“八目”做准备。 ②“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 ③“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分析本段的论证层次。 明确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 提问:“三纲”具体如何解释? 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 ①“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
课后: 完成习题:1.《大学》的宗旨是什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 宗旨是:明明德,亲民,至善。 2.你如何看待本文提到的“大学之道”的。 明确 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七、教学反思
《大学》之道,我不敢说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但我敢说的是,通过学习,同学们一定都有所得!于文得,于心得!《大学之道》以其精微的语言告诉我们,播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种子,它便会生出“修身”之根,进而长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枝干,最终结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果实。希望同学们能一生谨记:修身立德,不忘初心!愿你们的生命之树都能开出绚烂之花,结出大道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