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燃烧的条件及灭火原理。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提出“火的发生和熄灭”这个问题,从而引出课题。
2、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感悟、分析、讨论、总结燃烧条件和灭火方法,从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领会到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它能指导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2、通过燃烧的利与弊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
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
三、教学手段
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师生互动、实验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的 预期结果 对策
课题:《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出示图片“钻木取火” 引导学生对火进行认识和思考 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说出很多关于火的例子 教师引导,让学生问题提出
一、燃烧 展示有关火的图片 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得出燃烧的定义 学生可能说出一半 注意引导
二、燃烧的条件 设置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说说物质燃烧条件 分析、讨论燃烧的条件 充分发挥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亲身体验 讲出三个条件,但可能对“达到着火点”这个条件,讲的不准确 教师引导得出新知识“着火点”
蜡烛燃烧实验 实验目的:验证燃烧条件 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有一定困难 教师点拨、引导并演示实验。
三、灭火原理 实验方式与同学一同探究灭火方式 学生讨论:灭火的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学生得到灭火原理 教师点拨、引导。
如何熄灭蜡烛 实验目的:探究灭火方法及原理 讨论、得出实验方案 利用信息、分析信息、筛选信息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可以说出熄灭蜡烛方法,但说出原理可能有困难 教师点拨、引导、追问学生。
四、练习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板书设计
⒈燃烧
⒉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
可燃物 去除(隔离)可燃物
与空气(氧气)接触 隔绝空气(氧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只需满足一个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