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4.3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4.3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23 12:1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学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二、过程与方法
增强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拓展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学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学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过程
活动1
【引入】: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裂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再聚集成新物质(边讲解边板书)。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重新组合。因此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是从质的方面来研究化学变化,那么,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通过实验去探究个中的奥秘吧。
活动2
【讲授】:
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
【演示实验4-7】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
学生认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右偏。
反应原理: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结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等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讨论:这是为什么?让我们再来观察实验。
【演示实验】4-8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
学生认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气球鼓起,天平仍然处于平衡状态。
反应原理: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结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实验4-7不等于,是因为生成的气体跑掉了,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全部计算在内。
【演示实验】4-9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思考。
[总结板书]:a.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b.结论: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
c.表达式:CuSO4 + NaOH → Na2SO4 + Cu(OH)2
[讲解]:在这个实验中,最后天平仍处于平衡,说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从众多实验事实中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共性。
[板书]: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注意以下几点
质量守恒定律是通过研究不同化学反应,从而揭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定律。因此它是一切化学反应必然遵循的一个定律(注: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所有反应物和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不是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运用此定律时其他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提问]: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通过水分解图示,从微观方面解开守恒的原因。
微观(实质):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课堂小结】
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参加反应的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所以总质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