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第1课时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⑵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2.过程和方法:
⑴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⑵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⑵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难点: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理的探究。
三、教学准备
大理石、稀盐酸、醋酸、石灰水、胶头滴管、试管、烧杯、水槽、集气瓶、铁皮架、玻片、塑料瓶、铁架台、蜡烛等。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探究法、归纳法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猜谜语,猜一猜它是谁?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们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2.讲述“屠狗洞”的故事 全班同学好奇的分析,并猜测。同学们认真的听故事,分析原因。 以谜语和故事开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观察二氧化碳气体。 探究二氧化碳的颜色、气味、状态。每个学生认真观察,并用适当的方法闻一闻,作好记录,准备回答。 培养学生观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三、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请同学们做实验。 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请同学们参照书上的图,自己动手做一做。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溶于水。
四、组织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干冰,并介绍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 认识干冰并了解干冰的用途。 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五、让学生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学生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六、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然后学生分组做台阶蜡烛实验。 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操作:点燃“阶梯形”铁皮架上的两支小蜡烛,将铁皮架放入烧杯中;从烧杯的一侧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不能也不支持燃烧。
七、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产生疑惑,到底是哪种物质使石蕊变红。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二氧化碳的化性质(与水反应)。做一组关于花的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分析或结论1.清水浇花 小花不变色 水不能使石蕊变红2.气吞小花 小花不变色CO2不能使石蕊变红 3.水气润花 小花变红 CO2与水反应生成的酸能使石蕊变红 通过对比实验,师生共同探究,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九、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石灰水反应) 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吹气,并请同学们做一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动手做实验,并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白色碳酸钙沉淀。 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练习文字表达式的书写。
十、让学生总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学生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练习:日常生活中,我们给墙壁抹石灰,当石灰水变干时墙壁会变得很白。在这过程中,为了使效果更好,人们常在房中放一盆炭火,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潮湿利用你所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因为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跟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因为有水生成,墙壁开始反而更潮湿) 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一、课堂小结,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生总结性质。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十二、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用途,用途反应了物质的性质。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呢? 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气体肥料,制冷剂…… 实现由学习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跨越。
十三、二氧化碳赞美诗 学生齐读二氧化碳的赞美诗。 培养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化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一、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固态的二氧化碳称为“干冰”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般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二氧化碳+水→碳酸(化合)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O2 H2O H2CO3
碳酸 →二氧化碳+水(分解) 碳酸不稳定,受热容易发生分解
H2CO3 CO2 H2O
3、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检验CO2 )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CO2 Ca(OH)2 CaCO3 H2O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灭火、工业原料、光合作用的原料、人工降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