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六年级 上册(R)
7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新中国开国大典的盛况。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先后描写了“会场”“典礼”“阅兵”“游行”等重要场面,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反映了开国大典场面庄严、热烈的特点,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激动和自豪
之情。
名师导读
课时一 筑要素基石
要素 描写热闹场面的词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场面不计其数,热烈的场面一定让你感受很深。
例1:请你把描写场面热闹的词语补充完整,并自己试着写三个。
张( )结( ) 载( )载( )
人声( )( ) ( )( )喧天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灯
彩
歌
舞
鼎
沸
锣
鼓
人山人海
热火朝天
鞭炮齐鸣
要素 “看”的表达
例2:请根据要求选一选。
“瞻仰”表示( ), “眺望”表示( ),
“环顾”表示( ), “俯视”表示( )。
A.恭敬地看 B.向四周看
C.向下看 D.从高处向远处看
A
D
B
C
要素 正确排序
例3:本文的场面描写非常精彩。按开国大典的过程,请把以下场面描写排排序。
( )升国旗,鸣礼炮。
( )阅兵式的盛况。
( )毛主席宣读公告。
( )群众游行。
( )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2
4
3
5
1
1.下列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外宾(wài bīn) 擎着(qín zhe) 诞生(dàn shēng)
B.灯盏(dēng zhǎn) 电钮(diàn niǔ) 五更(wǔ gēng)
C.坦克(tǎn kè) 石栏(shí lán) 差不多(chà bù duō)
A
2.读拼音,写词语。
国庆节那天,天安门广场上qí zhì( )飘扬,huì jí( )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队伍,工作人员穿着zhì fú( )维持秩序。lóng zhòng ( )的yuè bīng shì( )一开始,会场上就bào fā( )出一阵阵pái shān dǎo hǎi( )的掌声。
旗帜
汇集
制服
隆重
阅兵式
爆发
排山倒海
3.猜一猜,完成练习。
它是一个四字成语,出自《资治通鉴》,意思是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借以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这个成语是_________,它的近义词有_________。下列与这个成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是( )
A.人山人海 B.一手遮天
C.如获至宝 D.惊天动地
排山倒海
翻天覆地
C
4.按要求完成句子。
(1)广场上人很多。
改成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和报纸抛上天去。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场上人山人海。
毛主席宣读公告。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和手里的报纸抛上天去。
品读 悟兴奋、激动之情
1.比较句子,注意加点词语,说说哪一句更好。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来到会场。
这两个句子中,第___句话更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二 构 素养大厦
一
用“直奔”更能突出人们参加
开国大典的急切、激动的心情。
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
波浪。
①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中的“海洋”指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波浪”指的是___________。
②这句话描写了开国大典开始前_______的场面,反映了人们_______、
_____的心情。
比喻
参加开国
大典的人们
翻动的红旗
热烈
激动
兴奋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①“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 )
A.全场三十万人的欢呼声。
B.乐队奏起的《义勇军进行曲》这战斗的声音。
C.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宣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
立了”。
C
②这段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让我们体会到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中国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③“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会传到哪些地方?你仿佛看到怎样的景象?发挥想象,试着写一两句话。
示例:这声音传到城市,传到农村,到处锣鼓喧天,人们欢天喜地,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欢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反复
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
品读 赏威武的阅兵式
3.读片段,感受阅兵的盛况。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
(1)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____,我感受到了这个场面的__________。
(2)这段话对各兵种描写的角度不同,请连一连。
海军 武器的特点
步兵 服装颜色的特点
炮兵 方阵行进的特点
阅兵式的场面
热烈、宏大
(3)用“——”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_比作________
___,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__________。
(4)本段话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场面。分别描写各兵种的部分是“____”的描写,请你找出描写“面”的句子画上“ ”。
战士们
钢铁巨
人
威武雄壮
点
品读 解一语双关
4.读句子,完成下面的练习。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
京城。
(1)句中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2)这句话一语双关。“光明”不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全中国永远摆脱了黑暗,获得了光明
5.“点面结合”描写场面。
请你选择一个熟悉的场面,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段话,注意突出场面中紧张或欢乐的气氛。(提示:如演出、比赛、小组活动、节日聚会
等等)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