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讲解与同步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知识讲解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天体
1.概念: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
2.类型: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卫星等。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天体的类型及特点
天体类型 组成 能否自己发光 观察
视觉特点 成因
星云 气体和尘埃,主要物质是氢 否 云雾状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呈云雾状
恒星 炽热气体,主要物质是氢和氦 能 球状,明亮闪烁 距离地球远,地球大气的抖动
行星 岩石、气体等 否 明亮不闪 烁,有明显的位置移动 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距离地球近
卫星 岩石等 否 明亮不闪烁 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流星 岩石等 否(与大 气摩擦形 成光迹) 在天空中 有一道明 亮的光迹 闯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发光
彗星 主要由冰物质组成 否 拖着长尾 (扫帚状) 冰物质升华,被太阳风吹斥形成彗尾
二.天体系统及其级别
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的系统。
2.层次:常见天体系统分为四级。
行星地球
一.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1)名称: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
(2)分类
(3)特征
运动特征 涵义
共面性 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面与其他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同向性 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与其他行星相同,均是自西向东
近圆性 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同圆相当接近,偏心率非常小
(4)普通性:从距日远近、自身的体积、公转方式来看,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二、同步训练
世界最大、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我国贵州省。该望远镜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信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读图,完成1-3题。
1.与河外星系属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为( )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如果发现与地球类似的地外文明,其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可能是( )
A.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 B.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
C.来自恒星的光照稳定 D.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3.下列物体中,属于天体的是( )
A.世界最大的陨石 B.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C.西昌基地上的人造卫星 D.天空中的云
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自主探测之旅开启,“天问一号”带着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任务向深空出发,奔赴火星。预计2021年5月中旬着陆火星实施巡视探测。据此完成4-5题。
4.火星与地球相比,公转特征相似的是( )
①方向相同②轨道近圆③轨道面共面④周期相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轨道绕地球运行。图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运行示意图,比图中所示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读“太阳系示意图(局部)”,完成6-7题。
6.图中最小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A.银河系 B.太阳系 C.地月系 D.河外星系
7.图中的天体V是( )
A.火星 B.金星 C.水星 D.木星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且将其顺利地送入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嫦娥五号”将实现我国航天史上四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实现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是天体 B.运行在环月轨道上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C.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D.材料中呈现了三级天体系统
9.月球上一片荒凉,看上去并无生命迹象,而月球的邻居地球上却生机盎然,主要是因为月球( )
A.体积与质量太小 B.缺少太阳光照 C.宇宙环境不安全 D.风力侵蚀强烈
读下表,完成10-11题。
类地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 )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水星 0.05 0.056 5.46 87.9d 58.6d
金星 0.82 0.856 5.26 224.7d 243d
地球 1.00 1.000 5.52 1a 23h56min
火星 0.11 0.150 3.96 1.9a 24h37min
10.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 )
A.质量相近 B.体积接近
C.自转周期相近 D.公转周期最为接近
11.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B.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一正圆形
C.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下图为我国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和“探测器的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火星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矮行星
13.在“揽星九天”标识中,序号和天体名称匹配的是( )
A.①火星 B.②地球 C.③水星 D.④木星
14.探测器轨道示意图中所显示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读下表,据此完成15-16题。
15.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美国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和地球的大气层厚度相当 ②火星,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比地球平均气温更高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6.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进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与火星相比,地球上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是( )
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②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我国计划于2020年7至8月发射“火星一号”,开展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完成17-18题。
17.当“火星一号”成功着陆火星表面时,已经脱离了(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18.与火星相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距太阳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 B.大气密度大,削弱作用强
C.N2、O2属于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强 D.大气密度大,保温效果好
2019年11月29日晚,土星、月亮、金星、木星齐聚天宇,在我国低空排成一条直线,上演“四星连珠”的天文奇观。图示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四星连珠”照片。据此完成19~20题。
19.图示时刻,图中天体距离太阳最近的是( )
A.土星 B.月亮 C.金星 D.木星
20.该天文爱好者拍摄时面朝的方向是( )
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二、综合题
21.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________(填名称),相邻外侧的行星是________(填名称)。
(2)图中C表示的是________,D表示的是________。
(3)中国计划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届时会登陆________(填字母)星球。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极其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____。
2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八颗行星中,图中没有标出的两颗行星是______、______。
(2)八颗行星中的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______向______,它们的轨道都是______形。
(3)小行星带位于______星轨道和______星轨道之间。
(4)按照太阳系八颗行星的结构特征,火星属于______行星,木星属于______行星。
(5)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_____)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B 2.A 3.B4. A5.B6.C7.B8.B 9.A10.C 11.B 12.B 13.A 14.C 15.B16.D17.D18.A19.C 20.B
21.(1)金星 火星 (2)小行星带 天王星 (3) E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22.(1)水星 金星 (2)西 东 椭圆 (3) 火 木 (4)类地 巨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