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学案与训练:城市的辐射功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学案与训练:城市的辐射功能(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3 10:5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讲解与同步训练:城市的辐射功能
一、知识讲解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1.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2.城市功能
(1)概念:城市功能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有生产、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
(2)分类:单一功能和主导功能
3.城市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4.城市体系和城市关联网络:从空间组织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构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城市体系。
5.大都市:通常情况下,规模较大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称为大都市。美国纽约是国际大都市的典型代表,其地理位置优越,与腹地关联密切,辐射功能显著。
二、纽约的发展
1.位置:纽约位于美国大西洋沿岸中部的哈得孙河河口,港口条件得天独厚。
2.发展历程:20世纪30年代,成为世界上第一座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
三、纽约的辐射功能
1.地位:纽约是“波士华城市带”的核心城市,具有综合性的城市职能,辐射带动作用强。
2.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1)依托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纽约与周边地区的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更加便捷,分散居住、生产、服务等功能到周边地区。
(2)带动纽约周边许多中小城市的发展,形成60多个具有竞争力的卫星城市。
3.对城市带的影响:通过便利的高速公路和航空路线紧密联系,各城市分工协作,形成了以金融、贸易等服务业为主导,同时又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4.对美国的影响:纽约通过便利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以及发达的信息网络,促进了人才、商贸活动、信息等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成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
5.对世界的影响:纽约是全球物流枢纽和信息中心,发挥着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等多种职能。
二、同步训练
昆山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毗邻上海市,受上海辐射影响很大,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上海的辐射对昆山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奠定了乡镇工业的基础 B.助推了经济的发展
C.推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D.压制了昆山的产业升级
2.城市辐射对上海的影响是( )
A.产业活动过度集中 B.导致交通拥堵 C.造成地价上涨 D.利于产业升级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 2015 年城镇体系结构及 2030 年城镇体系结构预测图。读图完成3-4题。
3.预测 2030 年该地区城市体系结构,需借助的地理信息主要有
①水源及植被覆盖率 ②土壤类型 ③人口增长与分布数据 ④城市规划方案 ⑤区域产业结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4.根据预测,到 2030 该地区
A.Ⅰ型小城市数量最多 B.东部地区城市化速度较快
C.大城市数量增加最多 D.城市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2022年2月24日,长株潭都市圈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下图为城市群发展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5-7题。
5.关于城市群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心城市不断获取周边资源,产生虹吸效应,不利于城市群发展
B.城市群阶段开始体现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C.中心城市应当加快市内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城市群发展由强核阶段进入外溢阶段
D.城市群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较稳定
6.为加快推进城市群发展,应促进区域内城市( )
A.同质化 B.同城化 C.均衡发展 D.行政合并
7.长株潭都市圈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下列优势( )
A.有色矿产 B.政策倾斜 C.产业基础 D.土地价格
成都市实施“东进、南拓、西控、中优、北改”的空间发展战略。引导市域差异化协调发展。下图为成都市域分区发展规划图。据此完成8-9题。
8.成都市实施“西控”,即生态控制、产业控制、建设控制,其发展目标包含( )
A.大力引进第二产业 B.优化生态功能区布局
C.新扩建商品住宅区 D.打造国家级产业中心
9.成都市“南拓”的规划重点是拓展新兴功能,适合在该区域布局的是( )
①科技创新中心 ②行政政务服务中心 ③区域性总部基地 ④国际化工生产基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是我国南部沿海某地区海港及其腹地关系示意图,图中圆圈大小代表城镇人口规模大小。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关于图中港口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1的服务范围与人口规模均大于P2
B.P1形成时间早,腹地范围大于P2
C.P1和P2的服务范围是以各自为中心均衡向四周扩展
D.P1与P2的城市等级与职能完全相同
11.下列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2将成为区域经济中心
B.高速公路的建设会使P2港口腹地范围缩小
C.高速公路的建设使M1、M2区位条件明显改善
D.M2的辐射范围大于M1,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强
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比较。读表回答12~13题。
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10 1.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8 20
城市化水平(%) 68 90
GDP占全国比重(%) 18 20
12.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比长三角城市群(  )
A.城市人口多    B.城市人口比重低
C.经济水平高 D.所占区域面积小
13.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有(  )
①人口密度小 ②城市等级体系完整 ③城市用地规模小 ④城市化水平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波士华城市带位于美国东北部,该城市带各城市间分工明确、联系紧密,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据此完成14-15题。
主要城市 纽约 波士顿 费城 巴尔的摩 华盛顿
发展特点 城市群中最大的城市,发展历史早 距离欧洲最近的港口,哈弗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波士顿大学等高等学府所在地 美国曾经的首都,是美国最古老的城市 海港城市,万吨巨轮可直接开进港区,铁路干线与港区紧密相连 美国的首都
波士华城市带主要城市发展特点
14.波士华城市带的发展限制了各核心城市的( )
A.服务种类 B.辐射范围 C.人口数量 D.城市等级
15.波士华城市带中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为( )
A.波士顿 B.费城 C.巴尔的摩 D.纽约
19世纪中叶,随着运河的修通,铁路的兴建,芝加哥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成为全美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2010年,芝加哥成为美国最大的空运中心和铁路枢纽,制造、印刷、出版、会展占据较大比重。芝加哥以特殊的区位,发展成为美国的第三大城市。下图示意芝加哥的位置与交通。读图,完成16-18题。
16.19世纪中叶,芝加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A.原料充足 B.科技发达 C.水源充足 D.气候优越
17.从19世纪中叶到2010年,不断推动芝加哥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
A.丰富的煤炭和铁矿 B.良好的工业基础 C.充足的劳动力 D.便捷的交通运输
18.目前,芝加哥重点发展的产业为( )。
A.第一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第三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
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俗称的“北京七环”)将于2018年6月底主路贯通。该线路环绕整个北京连承德、廊坊、固安、张家口、崇礼等13个节点城市,建成后将形成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之间“1小时交通圈”、主要城市与周边卫星城市间“半小时生活圈”。读图,完成19-21题。
19.“北京七环”采用高速公路方式的优势( )
A.运输速度快 B.连接城市多 C.建设成本低 D.节约建设用地
20.影响“北京七环”选线的主要因素( )
A.地形地质 B.气候和河流 C.城市分布 D.国家政策
21.“北京七环”全线通车将会缩小的是( )
A.铁路运输量 B.北京市运输量 C.区域经济差异 D.能源运输量
二、综合题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纽约位于美国大西洋沿岸中部,港口条件得天独厚。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后,密西西比河上游的船只通过五大湖进入伊利运河和哈得孙河,直抵大西洋,促进了纽约港口的繁荣。20世纪60年代,在纽约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下形成了“波士华城市带”。20世纪末至今,伴随着产业的升级发展,纽约成为跨国金融机构的集中地,确立了纽约在世界级湾区中的核心地位。
材料二 下图为纽约地理位置图。
材料三 “波士华城市带”主要城市产业分工。
主要城市 纽约 波士顿 费城 巴尔的摩 华盛顿
主导产业 金融业、商贸服务业、文化产业 高科技产业、金融业、教育和医疗服务业、建筑业、运输服务业 健康服务业、制药业、设备制造业、教育服务业、交通服务业 国防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服务业 金融业、商业服务业、健康和教育服务业、休闲娱乐业
(1)结合材料,简述纽约地理位置的特点。
(2)有学者认为“伊利运河改变了纽约城市的命运,……给了纽约与其他城市竞争的绝对优势”。简述伊利运河的修建对纽约城市发展的影响。
(3)从区域关联的角度,说明纽约如何带动“波士华城市带”的发展。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
材料二 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下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材料三 下表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GDP及产业结构统计表”,图2为“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
城市 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重庆市 17 558.8 7.4 44.2 48.4
成都市 12 170.2 3.9 43.0 53.1
南京市 10 503.0 2.4 39.2 58.4
(1)根据成渝地区的区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______________。
(2)目前成渝地区在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已具备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与南京相比,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成渝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指出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1.D2.D3.D 4.B5.D 6.B 7.C8.B 9.A10.A 11.D12.C 13.C14.A 15.C16.A 17.D 18.C19.A 20.C 21.C
22.(1)(41°N,74°W);中纬度温带地区;大西洋沿海城市;哈德孙河与东部沿海的交汇处;美国东部“波士华城市带”的核心城市。
(2)伊利运河沟通了五大湖和纽约港;扩大了纽约城市的腹地范围(服务范围);运河的修建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注:写“扩大(增加)了纽约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亦可。
(3)发挥纽约的辐射作用;通过便利的交通和通信,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流向周边城市;各城市分工协作,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23.(1)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2)城市等级体系初步形成,形成了两大核心城市;城市数量众多 地区生产总值(GDP)较高;第一、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3)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市等级体系不够完善;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城市间功能互补不够;互联互通亟待加强。
(4)提升重庆、成都的核心功能;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促进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