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讲解与同步训练:产业转移
一、知识讲解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
1. 产业转移概况: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建厂等方式,实现生产地转移。
2.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劳动力、市场、政策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三个主要因素。
二、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
1. 20世纪60年代: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的日本将纺织等工业逐渐转移到劳动力素质和成本具有较大优势的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
2. 20世纪70年代:为了应对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和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日本进一步将钢铁、化工和造船等产业转移至东亚、东南亚的上述国家和地区。
3. 20世纪80年代: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区都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家电、服装、汽车、电子等产业需要向外转移。此时,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充足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等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境外投资。同时,抓住这次国际产业转移机会的还有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
4. 21世纪以来:更具有劳动力优势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以及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成为服装、制鞋、家电等产业转移的新的承接地。
5. 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转移的产业除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还包括汽车、电子等在内的已经实现技术标准化的资本密集型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
三、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二、同步训练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87年成立于深圳,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象征。近几年华为的终端(平板电脑、路由器、手机等)及产品供应链搬至东莞松山湖。为了解决终端设备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华为在国外已经建立了16个研究所。据此完成1-2题。
1.与深圳相比,东莞吸引华为的终端生产线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技术水平高 B.劳动力丰富 C.土地租金低 D.交通运输便捷
2.华为公司在海外建立16个研究所的主要目的是( )
A.培训当地熟练工人 B.及时掌握市场需求
C.利用当地廉价的土地 D.提升中国科技国际竞争力
“飞地经济”是在推进工业化和招商引资过程中,甲乙双方通过打破行政管辖关系,把甲地招入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隶属乙地的工业园区。2018年,距离杭州城区40多千米的湖州市德清县将莫干园区落户于杭州城区,成为德清县在杭州的飞地园区。据此完成3-4题。
3.德清县将莫干园区落户于杭州城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德清地价高涨 B.杭州政策支持 C.德清交通闭塞 D.杭州集群效应
4.下列引进的产业项目最可能被安置在德清县莫干园区的是( )
A.通航飞机设计 B.尖端钢材制造 C.土特产品加工 D.电商货品仓库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出现制造业回流现象,跨国公司将海外的工厂迁移回国,取代在海外建厂或采购的计划。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区的产业转移,向我国转移的速度整体下降,但逐渐在我国增设大型物流中心。据此完成5-7题。
5.吸引制造业回流的主要优势是( )
A.土地成本低 B.交通通达度高 C.科技发达 D.原材料丰富
6.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区逐渐替代我国成为产业转入地的原因是( )
A.交通设施更完善 B.市场需求量更大 C.技术水平更高 D.劳动力成本更低
7.近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增设大型物流中心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
A.土地成本低 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潜力大 D.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下表为2019年我国及四大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三大产业结构统计表。据此完成8-9题。
地区 全囯 甲 乙 丙 丁
人口增幅(%) 3.4 -1.7 4.5 2.6 4.2
三大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7.2 13.2 4.6 8.2 11.0
第二产业 39.1 34.4 38.9 41.8 37.9
第三产业 53.7 52.4 56.5 50.0 51.1
8.乙地区的产业类型主要为( )
①资金密集型 ②技术密集型 ③劳动密集型 ④资源密集型
A.③④ B.②④ C.②④ D.①②
9.四大地区中( )
A.甲地人口增幅为负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恶劣
B.四大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运输网密度
C.丁地区发展的主导因素是高科技
D.丁地区是乙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区
下图是某韩国企业投资的汽车厂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吸引该企业在北京投资建厂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原料 C.劳动力 D.技术
11.该企业在我国投资办厂的最终目的是( )
A.减轻环境污染 B.利用廉价劳动力
C.缓解就业压力 D.追求更高的利润
读”全球某产业转移路径及趋势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该图反映的某产业最有可能是( )
A.电子元件生产 B.机械工业 C.普通服装生产 D.宇航飞机研发
13.我国中西部地区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市场更广阔 C.原料、资金充足 D.劳动力成本低
14.目前由我国沿海等地迁回欧美的产业最可能是( )
A.出口或代工产业 B.资源密集型产业 C.科研中心 D.高端制造业
河北京车公司是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位于保定市满城区方顺桥镇和于家庄乡,占地1500亩。该公司承接北京高端装备制造技术,以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为龙头,培育发展轨道交通及其关键零部件等上下游相关产业,逐步开展包括智能市域动车组列车、智能化无人驾驶列车在内的未来市场主流产品的生产制造。下图示意保定市满城区位置。据此完成15-17题。
15.保定市满城区吸引河北京车公司入驻的区位优势是( )
A.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B.路网密集,交通较便利
C.工业历史悠久,基础好 D.近距北京,土地租金低
16.河北京车公司的投资建设给保定市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A.创设就业岗位,提升制造业水平 B.改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布局
C.扩大服务范围,增强城市影响力 D.密切京津联系,形成产业集聚
17.该公司以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为龙头形成产业集群,主要是为了( )
A.扩大生产规模 B.减轻环境污染 C.促进技术创新 D.共享基础设施
作为制造业大省,近年来广东致力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其着力点之一便是通过“机器换人”提升制造业自动化水平,但这只是起步,工业大数据才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和灵魂。继“机器换人”后,广东制造企业正开始进一步探索“数据换人”即加逮将工业大数据应用到销售、研发、设计、制造、供应和决策等各环节,探索迈向智能制造的本土化路径。.下图为智能化对就业的影响机理。据此完成18-20题。
18.关于广东机器换人的背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②人口老龄化
③东部沿海产业升级④国家政策的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数据换人与机器换人相比,最主要的优点是( )
A.更高效对接着市场需求 B.更契合国家政策
C.产业协作更好 D.劳动力替换的更多
20.读图智能化对就业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劳动力素质总体提升②社会分工更明确
③劳动力需求减少④就业结构从重复性劳动向创造性劳动转移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产业梯度是指一个区域内不同地区产业之间存在一定梯度。产业梯度≥1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产业梯度≤0.5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不具备竞争优势产业需转移或淘汰。下图为某年北京和河北部分工业的产业梯度优势比较图。
(1)指出北京具有梯度优势的工业并简析原因。
(2)简述北京转出产业的主要特征。
(3)分析上述转移产业可能给河北地区带来的影响。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我国数据处理能力及应用需求大幅提升。目前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已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2%。2022年我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规划建设8个算力国家枢纽,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将东部的数据存储、数据离线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实现“数”“算”分离。
材料二:在长三角枢纽规划建设2个数据中心集群,其中之一布局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材料三:下图为“全国算力国家枢纽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分布图”。
(1)与传统产业相比,简述数字产业能够实现“数”“算”分离的条件。
(2)从资源、环境两个方面,分析在长三角枢纽周边地区没有布局算力国家枢纽的主要原因。
(3)说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的地理意义。
1.C2.B3.D 4.A5.C6.D7.C8.D 9.D10.A 11.D12.C 13.D 14.D15.D16.A17.C18.D 19.A 20.D
21.(1)北京具有梯度优势的工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主要原因:这些工业属于先进制造业,技术要求高,且直接面向市场。
(2)产业特征:科技含量低,需要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密集(或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3)有利影响: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观念和管理方式的更新;
不利影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2.(1)技术:数据远距离传输技术突破,传输成本低、延迟小;设施:全国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西部发电设施建设。;政策:国家发展战略的启动;市场:存在数据存储、数据离线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
(2)资源:长三角周边大部分地区电力紧缺;算力枢纽占地多,长三角土地资源紧张,建设成本高。环境:长三角地处亚热带,高温期长,不利于散热,制冷散热成本高。
(3)长三角建设数据中心,靠近市场,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延时,时效性好;降低数字信息传输费用;也有利于发挥长三角人才、技术、资金优势,为长三角及周边地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促进技术创新;带动本区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跨行政区的经济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为新型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发展提供示范,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