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讲解与同步训练:“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
一、知识讲解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信息跨国流动的规模与形式的不断扩大与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和跨国投资,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
2.在生产领域,生产组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零部件可以全球采购,由此形成全球生产网络。
3.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新的劳动地域分工。世界经济从相对简明的“二元结构”转变为高度复杂的“三元结构”。
4.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劳动分工格局,很少有国家可以离开其他国家而独自生存,因此世界各国之间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二、“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1.“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的背景:
自2 0 0 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迷,贸易增长缓慢,各种不稳定事件频出,如英国脱离欧盟、美国实施贸易保护政策,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质疑的声音逐步增强。可以说,经济全球化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对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此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新型国际合作大平台应运而生,对于推动和深化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2.“一带一路”的意义:
(1)打造新型国际合作模式
(2)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
(3)开拓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
(4)提供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文化驱动力
(5)促进沿线各国的共同繁荣
二、同步训练
渝新欧国际货运铁路全程11179公里,运行时间约为13天,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重庆制造的工业品销往欧洲,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欧洲高端消费品输入中国。据此完成1-2题。
1.渝新欧国际货运班列比其他运输方式更具有优势的是( )
A.运费比航空节省,效率高 B.运时比海运短,安全性高
C.灵活性比公路更强,速度快 D.货运范围比管道广,占地少
2.开通初期,渝新欧铁路运费过高的原因( )
①空箱回程②开行频率低③沿线部分铁路企业运费定价过高④沿线自然灾害多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21年3月,广东省与跨国企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等活动在广州举行。37家跨国企业和9家金融机构分别与广东省商务厅或地级以上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涉及行业有绿色石化、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现代农业与食品、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前沿新材料等。据此完成3-4题。
3.广东省开展国际合作的主要优势包括( )
①科技发达,资金雄厚 ②位于沿海,地理位置优越 ③劳动力廉价且丰富 ④化石燃料充足,原料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此次广东省与多个跨国企业及机构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能够( )
A.解决广东省的就业问题 B.吸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
C.快速提升广东城市化水平 D.促进广东省产业升级
近年来中国、日本、欧美等国家及地区的资本和产业的进入使得印度经济持续发展,而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带动下,印度经济还将持续快速增长。据此完成5-6题。
5.其他国家及地区的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产生的影响是( )
A.提高了印度的环境质量 B.减慢了人口的增长速度
C.降低了印度的城市化水平 D.缓解了印度的就业压力
6.印度参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有( )
①国内资金雄厚,利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②濒临印度洋,对外交通便利③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④人口众多,利于参与全球分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南洋”一词是明、清时期我国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近年来,我国很多企业在东南亚国家投资,掀起了新一轮“下南洋”的热潮。下图为我国企业在东南亚部分国家投资项目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东南亚国家吸引我国企业“下南洋”的原因是( )
A.地形平坦,适宜种植橡胶、椰子等作物 B.山水相邻,陆路交通比海运更便捷
C.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国内外市场广阔 D.部分国家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低廉
8.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企业与东南亚各国展开更多领域的合作,这对东南亚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②改善当地环境质量③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④提高失业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成立,这是目前埃及唯一的经济特区。埃及与美国、欧盟、中东、非洲等经济体签订了多个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在埃及制造的产品可自由进入美国、欧盟、非洲、土耳其、阿拉伯国家市场。图为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对两国经贸合作区具有重要意义。在合作中我国的主要优势是( )
A.自然资源 B.劳动力价格 C.资金技术 D.政策支持
10.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某企业在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立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A.纺织工业、石油装备 B.食品加工、汽车工业
C.冶金工业、船舶制造 D.电子工业、生物制药
11.我国在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工厂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B.扩大海外市场规模
C.利用当地便捷交通 D.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读图,完成12-14题。
12.“丝绸之路”沿线的许多古文明中心消亡的主要原因是( )
A.现代铁路的兴起 B.自然环境的恶化
C.中外文化的融合 D.交流物质的短缺
13.目前,乌鲁木齐、喀什等城市新的发展机遇是( )
A.西气东输工程建设 B.西部经济大开发政策
C.共建“一带一路”经济带 D.经济特区的建立
14.与陇海一兰新铁路东段所经区域相比,西段所经区域的经济发展优势是( )
A.资源丰富 B.人才充足 C.科技发达 D.交通便利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将深度对接“一带一路”,有力推进贸易、旅游、投资、交通、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下图为“一带一路”路线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是A海域周边地区旅游旺季
B.在B海域航行的轮船吃水深度比其他海域深
C.C海域航行的轮船在冬季是顺风顺水
D.D海峡夏季洋流自东南流向西北
16.比较地跨亚欧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各自具有的优势,正确的是( )
①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更短,贸易量更大 ②海上丝绸之路可借助夏、冬季风,有利于航行 ③海路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 ④陆上丝绸之路速度慢,安全性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7年4月1日,值澜沧江一湄公河合作启动一周年之际,澜湄合作研讨会在昆明举行,读澜沧江一湄公河部分流域简图.回答17-18题。
17.澜沧江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汇入难
B.河流落差大,水流下蚀作用强
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径流量小
D.河流两岸受高山束缚,支流短
18.我国积极推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重要意义在于 ( )
A.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B.重点开发流域矿产资源
C.加强与南亚、东南亚经济合作
D.加强新疆和东南亚区际联系
全球化指数Gi=(Ti+Fi)/2(Ti为区域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Fi为实际利用外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全球化指数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读江苏三大区域经济全球化指数比较图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表,回答19-20题。
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个) 卫生机构数(个) 公共图书馆(个) 普通高校数个)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万人)
苏南 288.65 1 067.64 34 022 5 931 50 86 220.93
苏中 109.20 855.02 14 399 3 451 23 14 53.29
苏北 168.71 685.25 12 067 4 006 37 22 105.01
19.三大区域相比,苏南全球化指数高的原因是( )
A.苏南卫生机构和高校多,就业机会多 B.苏南地形平坦开阔,劳动力丰富
C.苏南有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 D.苏南工业基础好,科技实力较强
20.下列有利于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是( )
A.促进人口由苏北、苏中向苏南迁移
B.优化产业结构,全力开发苏北的矿产资源
C.充分发挥苏南的比较优势,促进高技术产业从苏北、苏中向苏南转移
D.苏北、苏中地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促进对内对外开放
二、综合题
21.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伊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近年来,中伊两国合作领域日益广泛。
交通运输业在伊朗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国计划在现有铁路网络基础上进行大规模建设和改造。
(1)说明伊朗铁路路网的建设和改造对促进该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中伊两国签订了渔业协议,共同开发伊朗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实现了互惠共赢。
(2)中伊开展渔业合作,说明两国各自有哪些优势条件。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到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
1.B2.C3.A 4.D5.D 6.B7.D 8.C9.C 10.A 11.B12.B 13.C 14.A15.C 16.C17.D18.A19.D20.D
21.(1)加强对外运输联系;完善本国交通网络,提高运力(促进本国客货运输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2)伊朗渔业资源丰富:中国市场广阔;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22.(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
(3)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
(4)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