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讲解与同步训练:国家战略与政策
一、知识讲解
1.国家石油储备基地
选址的一般原则:储备费用最低;安全可靠程度最高;地质地理条件最合适;储存和分配石油的运输条件最便利。其中相对重要的是后两条,因为合适的地质地理条件不仅可以降低储备成本,还可以提高安全可靠的程度。石油储备的主要目标是在进口原油中断时,能迅速把石油储备供应给炼油厂,为此,储备基地是否有方便的储、运条件至关重要。
储备的方式: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方式主要有陆上储罐、海上储罐、地下储罐、地下盐穴、地下坑道等。陆上储罐、海上储罐的优点是不受地质条件限制,缺点是投资大,具有较高的安全隐患;地下储罐是利用埋在地下的储罐储存,优点是基建时间短,对地质条件要求较低,缺点是成本高,占地较多;地下坑道储备一般是利用采矿留下的废弃坑道或者直接建造岩洞,用水泥加固四周后进行储备,其主要缺点是需要清除大量的岩石;盐穴地下石油储备是利用水溶开采方式在地下盐丘或者盐层内形成较大的地下空间,用以储存石油,该方法优点是安全、环保、经济。
2.生态保护红线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只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生态系统完整性原则和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理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才能构建结构完整、功能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从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将环境污染控制、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风险防范有机衔接起来,才能确保环境质量不降级并逐步得到改善,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有助于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各类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对于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持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具体措施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素质教育,把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作为一门“功课”落实到日常生活和行动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身的节约意识和整体素质。
(2)建立全面详细的公众参与法规体系。加强对公众参与的规范化指导。
(3)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国际交流。通过各类形式、注重实效的国际交流,不但可以掌握更多国际最新动态、先进做法,也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启发,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公众参与取得实效大有裨益。
二、同步训练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对城市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的意义有( )
①改善城市环境 ②抑制臭氧消耗 ③节约自然资源 ④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属于同一类的是( )
A.废砖瓦、塑料袋 B.废铜烂铁、过期药品
C.旧报纸、废电池 D.烂菜叶、果皮
3.小区按规划布局了垃圾分类回收箱,但使用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可能有( )
①环境保护意识较差 ②生活垃圾数量庞大 ③垃圾分类标准模糊 ④生活垃圾种类较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我国于2018年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辽宁、吉林、安徽和新疆等地明确应纳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适用税额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确定的最低限额征收,而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普遍对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执行较高的适用税额。据此完成4-5题。
4.京津冀等地执行较高的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税额的主要原因是( )
A.排污总量大 B.环境压力大
C.环境容量大 D.经济实力强
5.征收环境保护税对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是( )
A.降低企业成本 B.增加政府税收 C.减少原料投入 D.促进产业转型
读下面我国2010年和2020年能源消费构成图,完成6-7题。
6.与2010年相比,我国2020年能源消费构成比重增长幅度最大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核电
7.据材料可知( )
A.我国的石油消费量将不断减少
B.我国风能、太阳能等其他能源发展缓慢
C.清洁高效是我国能源消费的重要方向
D.煤炭即将让出我国首位能源的宝座
区域能源保障水平受区域能源储量、能源生产能力、能源消费水平、资源战略储备量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1996~2005年间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据此完成8~10题。
8.下列省份中,1996~2005年间位于能源高保障区的是( )
A.晋 B.闽
C.吉 D.桂
9.M省能源保障水平与区域能源资源储量密切相关,主要因为该省( )
①天然气资源丰富 ②水能资源丰富 ③核能资源丰富 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0.我国东部沿海资源保障程度低于西北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能源生产技术落后 B.能源运输条件差
C.能源勘探水平落后 D.能源消费总量大
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
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
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
12.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能源生产总量 B.能源消费总量
C.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13.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原因是( )
①天然气资源丰富 ②水能资源丰富 ③核能资源丰富 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某年1-5月我国进口原油主要来源国示意图,完成14-16题。
14.材料所示时间段,我国原油进口主要来自( )
A.东南亚地区 B.俄罗斯
C.波斯湾地区 D.拉美地区
15.下列关于缓解我国能源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生产规模以减少能源消耗
B.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C.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利用比例
D.立足国内,大量减少能源进口
16.下列措施中,能够保障我国资源领域国家安全的有( )
①国家制定资源开发战略②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
③保障石油运输通道安全④大力开采国内石油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生态保护红线所圈定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下表为某年南京市部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区域面积统计表。据此完成17-18题。
类型 总面积/km2 类型 总面积/km2
风景名胜区 373.16 生态绿地 134.70
洪水调蓄区 32.6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221.85
森林公园 211.30 重要湿地 127.42
17.下列关于生态保护红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区域内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活动
B.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主要目的是划定城市边界
C.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区域决定南京环境承载力
D.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阻碍南京城市面积扩大
18.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南京城市环境的影响是( )
A.调节城市气候,扩大昼夜温差
B.影响城市水循环,地表径流增多
C.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变植被类型
D.提高环境自净能力
针对餐饮和粮食浪费现象,很多国家通过多种措施引导民众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和生活习惯。新加坡人口约为570万,食物垃圾是新加坡最大的垃圾来源之一,过去10年间增长了约20%。据统计,2019年新加坡产生食物垃圾7.44亿公斤,本地家庭每天所丢弃的垃圾中,约一半是厨余垃圾。下图示意新加坡位置。据此完成19-20题。
19.餐饮和粮食浪费对新加坡的主要影响有( )
①加剧粮食短缺状况,需要进口更多粮食②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③导致食品价格上涨,增加家庭消费支出④增加垃圾处理设施,加剧用地紧张状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针对餐饮和粮食浪费现象,新加坡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A.制定相关法规,限制食品消费 B.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产量
C.扩大农业规模,保障粮食供给 D.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约意识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后,成都平原形成了高度网络化的排灌体系,历史悠久的川西林盘就衍生于这些纵横交错的河流、灌渠之间。川西林盘不仅构成了成都平原独有的田园景观,亦是川西农耕文化的结晶,形如田间绿岛、随田散布,单个林盘(如图一)由林木、宅院围合而成,成为集生活、生产、生态和景观为一体的复合型农村散居聚落单元。
成都市郫都区是成都平原林盘聚落的核心区,现存林盘数量多。但受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传统林盘不断遭受破坏,数量和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图三示意郫都区位置及2018年林盘分布密度。
(1)在林盘结构模式图(图二)中的方框内写出院落、农田、林木,并简述河流和灌渠对林盘形成的影响。
(2)近年来郫都区东南部传统林盘数量减少明显,试推测其成因。
(3)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成都市大力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并结合当地资源优势确定林盘产业发展方向。请从乡村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国已在浙江镇海、舟山、山东黄岛和辽宁大连建设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并已陆续储油。据悉,镇海石油储备基地是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中规模最大、工程进度最快的一个。该地位于甬沪宁输油管网的前端,基地建设总投资约37亿元人民币,储备能力为520万立方米。
材料三 中国石油需求量与进口量增长曲线图。
(1)分析选择石油储备基地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2)分析石油储备具有的功能。
(3)简述导致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形成的主要因素。
(4)分析我国政府应该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石油安全问题。
1.B 2.D 3.D4.B 5.D6.D 7.C8.C 9.A 10.D11.A 12.C 13.A14.C 15.B 16.A17.A 18.D19.B 20.D
21.(1)为林盘内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河渠密布,不利于人口大规模聚居,形成散居的林盘。填图如下所示。
(2)靠近成都市区,城市化促使大量林盘转化为建设用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大,导致人口外迁至城市居住,林盘被废弃,数量减少;新修住房(楼房)破坏林盘结构,导致传统林盘减少。
(3)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有机循环农业、特色养殖业、花卉种植业等,建设绿色农业产业园;利用林盘这一特色民居景观和优美环境,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结合林盘独特的农耕文化内涵,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22.(1)必须能够方便地进口石油,在沿海要有深水港,在内地则需要交通非常方便,要有便利的管道或铁路运输,要有一个庞大的腹地,能够建立起完善的配套设施,安全要有保障;经济上要合理,成本不能太高。
(2)可以应对短期石油供应中断;可以稳定油价,调剂市场;对石油市场起到威慑作用,抑制投机交易。
(3)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我国工业、交通持续增长导致原油需求膨胀;石油是易于开采的能源,但其分布不均,导致供求矛盾日益显著;石油产地和运输线集中且单一,导致风险指数上升;大国插手中东地区,使原油供给受制于人;中国为发展中国家,资金不足,石油储备有限;中国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时间较短,对石油危机的预警意识较弱。
(4)开展石油外交,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石油方面的合作;大力倡导节约能源,积极发展新技术,降低能耗;开发利用新能源;增加石油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