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一
一、课题名称(学习任务名称) 《春江花月夜》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时(或上课用时 分钟) 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素质目标:体会诗歌“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在本诗的情、景、理的鉴赏中,感受诗的语言魅力,学习作者对人生追求与热爱的态度。 4.思政目标: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1、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2、理解诗的过人、独特之处。
四、教学策略(方法)与学法设计
朗诵法、展示法、分析法
五、教学准备
PPT课件、多媒体教室、预习册
六、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 早晚读完成课文熟读
课中:
教学环节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导入 5分钟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有这样一位诗人只因一首诗,而成就了千秋美名。 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这首诗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 诗大家课前已读过,也思考过,大家对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就整体而言有何见解和感受请谈谈你。 (各抒己见,一两句话即可) 预设1:春江月夜澄澈空明,情感低沉哀伤、惆怅无奈。 预设2:感觉意境幽美而邈远,情思清苦而不沾泪。 每个人对诗的印象可能略有不同,请你伴着《春江花月夜》的乐曲,读出你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结合赏析指导,高亢——平缓——低回——哀怨——悠长) 要求:读的同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而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 ——置身诗境
整体感知 10分钟 1、播放配乐朗诵课件,进入诗歌意境。 (一) ( 1-16 ) 由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引发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二) (17-36) 抒写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评点提示:在那样一个美好的夜晚,诗人伫立江边,欣赏无边的美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内心波澜起伏,一会儿思索月亮的形成、人类的起源等高深的哲学问题,一会儿又联想到游子和思妇相思相爱的情形。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提问:想一想,你觉得如何划分层次更符合诗人的思路。(学生讨论,自主回答) 整首诗的思路可以用我们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来概括,即触景生情。下面我们分别从“景”和“情”两方面来研究这首诗。
分节赏析诗歌 15分钟 景:春江花月夜的美景 意境:幽美邈远 清幽静谧 情感:美好,兴奋,快乐。 手法:景中含情 1、全诗以写景为主,前面的景与后面的景有什么区别 明确:前面为纯自然之景,后面的景有了人的行迹,融入了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 2、诗句前面的景物描写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请你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其联缀成一幅画面,选择部分景物或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明确:意象: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汀、白沙 1、教师范读 2、提问:对于写景的诗歌,要围绕“意象及意境、手法、情感”三要素来鉴赏,并用具体的文字表达出来。 前八句通过对哪些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讨论,自主回答,通过比较,得出最佳答案。) 美读(自读,小组派代表读,2-3名) 教师评价。 4、齐读。 5、背诵前八句。(齐背和个背结合) 教师检查背诵。 明确:意象:江,花,月(春、夜是背景)浩瀚澄澈的江,绚烂耀眼的花,明亮空灵的月。 教师指导:鉴赏诗歌,不能简单的翻译诗句,而是通过诗句的理解,加之想象和联想再现诗的意境,或复原画面,或再现场景,再用优美的文字表述出来,从而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图。)
哲理思考 10分钟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关汉卿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王勃 提问: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的遐想,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原文回答,齐答)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点拨、补充 过渡:“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是对前面景色的总结,江天无尘,明月孤寂。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起到了过渡作用。(教师引导)
课后: 月亮,自从上古时期,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主角。人们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溶进月光里,注入明月中。而张若虚却在思想与艺术上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超越及时行乐的思想局限,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给人以玩味无穷的艺术感受,找出更多关于思乡的古诗词。 背诵全诗。
七、教学反思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以月为核心,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对以后诗歌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诗人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选取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白沙等最具表现力的物象,构成令人心驰神往的神秘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气势宏伟、幽美恬静的绝美的春江月夜风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