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学案与训练: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学案与训练: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3 11:0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讲解与同步训练: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一、知识讲解
1、海岸的开发利用
方式 位置或区位 开发条件 用途或功能 应注意的问题
滩涂开发 大潮时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 亦海亦陆 开辟盐田、围海造地、水产养殖、旅游 围垦农田导致土壤盐碱化;围造盐田和虾池诱发海水入侵;河口围堵引起洪水泛滥。
港口建设 广阔的经济腹地、便利的交通运输、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与依托城市的发展相协调。 水域和陆域 货物和旅客集散交换运输方式的场所 减少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准确预测腹地范围和港口吞吐量;评价腹地运输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开发程度及其生产潜力;研究港口与腹地间的疏散集运条件
海洋旅游 海岸带、海岛、海上和海底 浪缓、沙软、滩平、岛异 以旅游业为主的综合性产业 避免破坏海岸带生态系统;建筑要与当地的环境相协调。
2、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洋资源类型 开发利用
海水资源 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沿海工业冷却水,生活冲洗水,低盐度海水直接灌溉某一农作物(西红柿、白菜、甜菜、苜蓿等)
海洋化学资源 海盐是海水中蕴藏量最大的化学资源。我国盐场主要有:长芦盐场、莺歌海盐场、布袋盐场等。海水提取镁、溴、碘等
海底矿产资源 滨海矿砂、石油、天然气、多金属结核和海底热液矿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鱼类、海洋虾蟹类、海藻类、贝类
二、同步训练
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及海域。据此回答1~2题。
1.三沙市下辖的诸群岛,大多数岛屿属于(  )
A.珊瑚岛 B.大陆岛 C.火山岛 D.冲积岛
2.三沙市的设立,其主要意义在于(  )
①加强海岛行政管理 ②促进海南城镇化 ③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④开发海南海洋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的澳门主要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二战后当地政府决心斥巨资,将凼仔岛和路环岛之间填平,这就是“路凼填海工程”。完成3-4题。
3.据材料推测,澳门填海造陆利用的是( )
A.海洋空间资源 B.海洋矿产资源 C.海洋生物资源 D.海洋化学资源
4.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不合理的是( )
A.沿海滩涂地区开辟盐田 B.海湾处建造跨海大桥
C.在海洋深处填海造陆 D.沿海滩涂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业
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学原理,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设置的人工渔场,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增长、海南省三亚海洋牧场是我国第一个位于热带地区的海洋牧场,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地域特色的海洋牧场品牌。据此完成5-7题。
5.海南省三亚建设海洋牧场首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投入产出比 B.环境承载力 C.科学技术 D.市场需求
6.从长远来看,与粗放式海水养殖相比,三亚海洋牧场可( )
A.实现水产品多元化 B.恢复海洋原生环境
C.减轻海洋自然灾害 D.缓解耕地资源紧张
7.海南省三亚海洋牧场的特色定位是( )
A.综合牧场 B.渔业养殖 C.娱乐休闲 D.生态修复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人类在海边的许多活动,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下图是9月某日浙江一水文站24小时内潮水位变化过程图。完成8-9题。
8.关于图中潮、汐判断准确的是( )
A.甲时段属于汐、乙时段属于潮 B.甲时段属于汐、丙时段属于潮
C.乙时段属于潮、丁时段属于汐 D.丙时段属于汐、丁时段属于潮
9.丙时段,适宜在当地开展的人类活动是( )
A.大型满载船舶进港 B.渔民赶海
C.开采海底油气资源 D.休闲观潮
目前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方式多种多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2题。
10.下面四幅图所示的景观属于人工岛的是( )
A. B.
C. D.
11.围海造地对国家安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
A.国土安全 B.生态安全
C.食品安全 D.国防安全
12.海上工厂是利用海域便利条件而设置的生产设施,多为浮动式,可以转移。与陆地工厂相比,海上工厂具有的优点不包括( )
A.不占陆地面积 B.工厂主体小
C.临近原料产地 D.建造及管理费用低
位于迪拜的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跨度达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岛上建设有私人住宅、公寓、摩天大楼和酒店以及主题公园。下图示意杰贝勒阿里人工港设计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海上人工岛的建设是利用了海洋的( )
A.动力资源 B.空间资源 C.化学资源 D.生物资源
14.棕榈树型的人工港设计可以( )
①提高港口的吞吐量 ②增强船员注意力
③延长港口海岸线 ④减小港口内风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杰贝勒阿里人工港对沿海生态的影响是( )
A.天然沙滩范围扩大 B.沿海生态环境恶化
C.海洋生物种类增多 D.海洋生态环境改善
下图示意连接哥本哈根和马尔默的厄勒海峡跨海工程,铁路与公路合用的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的设计避免干扰飞向哥本哈根国际机场的飞机航线,并为国际航运留出通行水道。据此回答16~18题。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图文信息的是(  )
A.该跨海工程采用了公路和铁路合用的设计
B.东侧的海底隧道比西侧的跨海大桥短
C.该工程由海底隧道、人工岛和跨海大桥组成
D.该工程连接重要海港丹麦的哥本哈根和瑞典的马尔默
17.推测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建设成本 B.利于海空交通
C.避免破坏景观 D.保护海洋生物
18.萨尔特岛是丹麦的自然保护区,植被以草为主,野生鸟类在岛上筑巢。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该岛,而是新建人工岛,有利于(  )
A.保护萨尔特岛生物 B.降低施工难度
C.保持水流畅通 D.提高通行速度
漂浮式海上风电站,由风力发电机和漂浮式平台组成,可用于开发水深超过50米海域的风力资源。2017年全球首座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在英国北海沿岸正式投用。2025年,我国或将迎来首个可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据此完成19-20题。
19.漂浮式海上风电站与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
A.发电量更大 B.适用范围广 C.安装便利 D.无海洋污染
20.与挪威、英国等欧洲国家相比,我国开发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面临的挑战主要是( )
A.市场 B.技术 C.海域面积 D.灾害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乌礁湾沙滩宽间平坦、沙白粒细、树木葱郁,被称为福建东山岛第一滩,当地全年最大风频为东北风,沿岸无天然河流注入,沙滩常年遭受潮汐流和波浪侵蚀,与相邻海湾泥沙交换少。2003年以来,乌礁湾海岸线附近的陆地密布海水养殖育苗场,养殖池的废水昼夜不停地直接排放到沙滩上,昔日第一滩景观受到影响。下图示意乌礁湾位置及1971-2012年乌礁湾近岸海域的等深线分布情况。
(1)描述1971~2012年乌礁湾等深线分布的变化特点。
(2)分析1971~2003年甲地附近海底地形变化的形成过程。
(3)简述养殖池废水对东山岛第一滩自然环境的影响。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现代海洋牧场的建设,以投放人工鱼礁,开展浅海立体养殖,增殖放流(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滩涂、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投放或移入渔业生物的卵子、幼体或成体,以恢复或增加种群的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等人为生产活动来制造适宜的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形成养海牧渔的可持续渔业发展方式;一般选在基岩海岸,海水清而不浊、透明度高,且深度适中海域。近年来因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加重等原因,渔业资源衰退明显。
材料二 图甲为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示意图,图乙为某海洋牧场模式图。
(1)推测江苏省黄海海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较少的原因。
(2)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现代海洋牧场的建设,简述其对国家安全的意义。
(3)针对渔业资源衰退的现状,分析我国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可采取的措施。
1.A 2.C3.A 4.C5.B 6.D 7.C8.C 9.B10.B 11.A 12.D13.B 14.C 15.B16.B 17.B 18.A19.B 20.D
21.(1)1971-2003年:乌礁湾10m等深线向岸(向西)移动;海湾中部出现一个闭合的等深线
2003-2012年:乌礁湾10m等深线向海(向东)移动;海湾中部闭合等深线范围缩小
(2)受盛行风影响,乌礁湾海岸沙滩受波浪和潮汐流侵蚀,产生泥沙;落潮时的潮汐流将泥沙从海岸搬运至近岸海域;受岸线轮廓阻挡,海湾近岸海域中部流速较小,泥沙沉积;甲处水域形成水下沙洲(水深变浅/海底淤高)
(3)形成大量冲沟,地表起伏变大;海沙流失,沙滩变薄,老地层或碎石裸露;海岸线后退;根系裸露,树木倒塌;沙滩上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地下水,沙滩水质下降。
22.(1)江苏省黄海海区沿海多淤泥质海岸;水质条件不太理想(或水污染严重);海水比较浅。
(2)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增加渔业产值,提供优质蛋白质,保障粮食安全,减轻我国耕地资源压力。
(3)通过立法,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污染物达标排放,治理海洋环境污染;合理规划管理;伏季休渔、增殖放流,控制捕捞强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