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讲解与同步训练:中国的能源安全
一、知识讲解
1.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2.如何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
全面落实节约能源
① 推进结构调整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耗能产业比重过高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作为能源节约的战略重点,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
② 加强工业节能
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费的重点领域。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工业整体水平。
③ 实施节能工程
实施节约和替代石油、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建筑节能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支持节能重点及示范项目建设,鼓励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
(2)提高能源供应能力
① 有序开发利用煤炭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增加供给能力、优化能源结构、保障煤矿安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② 积极发展电力
电力是高效清洁的能源,建立经济、高效、稳定的电力供应体系,是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化电源结构。
③ 加快发展油气
继续实行油气并举的方针,稳定增加原油产量,努力提高天然气产量;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切实增加可采储量。
④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能源优先发展的领域。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是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⑤ 加强能源国际合作
深化与美国、环里海国家及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战略合作关系。
二、同步训练
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山西的煤炭资源已经仅剩能够维持200余年的储量,如何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煤炭资源越来越成为我国能源安全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据此完成1-2题。
1.在能源基地建设方面,晋中和晋北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对外运输通道不畅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人地关系紧张
2.山西的煤炭外运也影响着我国的能源安全。下列属于缓解山西煤炭外运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②以公路运输为主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④大力发展炼焦业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盐穴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利用地下盐穴储气的大容量物理储能技术。该技术在用电低谷时利用电能将空气压缩到盐穴中,用电高峰时再释放盐穴中压缩空气发电,提升电网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2021年9月,我回首个大型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在江苏省并网发电。据此完成3-4题。
3.该电站利用电能将空气压缩到盐穴中最合适的时段是( )
A.7:00~11:00 B.11:00~19:00
C.19:00~23:00 D.23:00~次日7:00
4.我国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建设有利于( )
①促进新能源开发②保证电力供应稳定
③提高火力发电比重④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西北地区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年产量可达3000万吨。据此完成5-7题。
5.我国下列省区中,可大规模发展煤制油产业的是( )
A.四川云南 B.贵州、山西; C.青海、江西 D.广东、福建
6.在内蒙古、宁夏等地,针对煤制油企业耗水量大问题的最可行应对措施是( )
A.大规模调运长江水 B.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C.建设地下水窖储水 D.循环利用水资源
7.我国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
A.彻底解决能源安全问题 B.替代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C.促进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 D.增强石油的市场竞争力
能源效率是指能源消耗量对维持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贡献量。生态效率则兼顾经济活动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要求将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的强度适配于地球的承载力水平。读1997~2012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能源生态效率变化图,完成8-9题。
8.关于四省级行政区能源生态效率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蒙古能源生态效率不稳定 B.广东能源生态效率始终最高
C.上海能源生态效率降幅最大 D.青海能源生态效率持续降低
9.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关于图示四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特征的推断,正确的是( )
A.上海产业转型升级较快 B.广东省高耗能产业发达
C.内蒙古三大产业波动大 D.青海多资金密集型产业
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高且以海运为主。一般将流量大于均值的货流线称为显著流。图示意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进口原油货流在八大区域的分布脆弱度(单位时间内港口最大流量/总流量)和集中度(某港口货流量/区域内所有港口货流总量)。据此完成10-11题。
10.我国原油进口中( )
A.从南非进口的原油时间分配均匀 B.从东北亚进口原油货运线最集中
C.从欧洲进口的原油集中在少数港口 D.各货运线路上的石油运量差别较小
11.有利于保障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原油进口的措施是( )
①投资建设沿线的中小港口,降低集中度②投资核心港口,增加港口的原油货运量
③开辟新的石油运输线路,降低显著流④加强海运船队管理,集中时间进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基本格局图。读图,回答12-14题。
12.图中以输送火电为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下列关于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弥补西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减小新疆的煤炭消费比重
C.减轻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14.为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面临的能源紧张问题,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限制企业生产规模 B.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采
C.大规模进口中东石油资源 D.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下图是“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关于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量和消费量同步增长
B.我国消费的石油长期以来以进口为主
C.1990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D.20世纪80年代我国石油自给有余
16.目前,解决我国石油短缺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B.以新能源全面取代石油
C.拓宽石油出口渠道
D.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
下图示意世界石油资源储量分布。国家面积越大,表示石油储量越多。读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 )
A.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位于太平洋沿岸 B.非洲和大洋洲没有石油资源分布
C.亚洲的石油储量比欧洲和北美洲都多 D.世界石油资源南半球比北半球多
18.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3%,基于此,保障我国未来石油安全的措施是( )
A.彻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B.加快国内石油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
C.加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提高应对国际市场冲击的能力
D.提高石油的勘探技术,增加我国现有油田的石油开采量
2021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能源供需矛盾持续偏紧,在实现2030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下,我国一些地方持续出现“拉闸限电”现象。下表为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2018--2021年全球石油供需情况(单位:万桶/天)。读表,完成19-20题。
年份 2018 2019 2020 2021
需求 10001 10114 9241 9746
供给 10072 10067 9420 9587
19.目前,受世界石油供需状况影响较小的工业是( )
A.乙烯 B.小排量汽车 C.合成树脂 D.合成橡胶
20.“双碳”目标下“拉闸限电”引发的中国能源供给思考,正确的有( )
①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②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
③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
④减少油气勘查开采力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综合题
21.下图为世界对一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未经加工原始状态下的能源)的需求变化及预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出目前世界的能源需求结构特点及能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简析世界能源开发和利用上的整体趋势。
简述世界未来大力发展太阳能的意义。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该县积极引进光伏发电,与当地风电开发形成“风光互补、输蓄一体”的清洁能源体系,解决当地电力的季节分布与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但与此同时,风电场的建设,也可能给自然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破坏植被、产生噪声污染、影响鸟类迁徙等。下图为武川县位置示意图。
(1)简述武川县“风光互补、输蓄一体”的能源体系对保障电力时空稳定性的影响。
(2)简述武川县能源基地的建设,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意义。
(3)怎样减小风电场的建设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请你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1.C 2.A3.D 4.B5.B 6.D 7.C8.A 9.A10.C 11.B12.B 13.C 14.D15.D 16.D17.C 18.C19.B 20.D
21.(1)特点:能源消费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
环境问题:矿物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气污染(酸性气体、煤烟等不断增加);CO2排放增多加剧全球变暖。
(2)能源的总体需求量呈上升趋势;需求更趋于多样化(多元化);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向低碳化发展,并最终走向无碳化;新能源将是未来能源的主体。
(3)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不会污染环境;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分布广泛,储量丰富;避免引发能源危机,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22.(1)冬季风力强、夏季太阳辐射强,可以进行错峰互补;武川能源开发多,消费需求较少,乌兰察布和呼和浩特能源开发少,消费需求较多,可以进行跨区域输电,稳定空间供需差异。
(2)扩大新能源的供应,提高国家能源自给比重;调整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3)风电场选址时,应尽量选在人烟稀少处,以降低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通过技术革新,降低风力发电机的噪声;选址时,要尽量避开鸟类的栖息地和迁徙路线;施工建设时应注意对植被的保护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