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人口容量 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2.1.3 人口容量 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4 17:2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6张PPT)


容量
湘 | 必修二 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专题
Population capacity
这位婴儿是“地球村”的第70亿位居民,于2011年10月31日凌晨诞生。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界70亿人口日”;随着“第70亿宝宝”的降生,地球正式进入了“后70亿人口”时代。
一个问题再次引发世人的关注和讨论:我们的地球家园到底可以承载多少人口?对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有着众多的猜测和估算。你对此有何看法
70亿
世界70亿宝宝——菲律宾丹妮卡·卡马乔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尽管当今世界的资源、环境问题相当严峻,但“地球村”的人口仍然在不断地增长
那么,地球上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究竟有多大
CONTENTS
0 1
人口增长
0 2
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0 3
人口合理容量
Reasonable capacity of population.
……
人口合理容量
03
人口容量的概念
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
# 活动探究
崇明岛,长江三角洲东端长江口处的冲积岛屿,中国第三大岛屿
“长江门户、东海瀛洲”
我国崇明岛面积只有1269平方千米(2010年),但如果把世界上现有人口都放在岛上,居然人人都可以有“立足”之地



# 活动探究
当前世界上所有的人,若按每人1.70米高、0.40米宽、0.30米厚计算,全都可以放进一个长、宽、高均为1200米的大箱子里
显然,人类是不能这样“零距离”生活的
议一议,人类本身占据的空间并不大,为什么生存空间却需要非常大呢?
一般来说,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
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环境承载
人口容量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
是衡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可分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最高容量等
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即人口最高容量
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调的是生存;人口合理容量强调的是发展
假设情景-A
在人口数量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前,可以努力控制人口,最终人口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保持稳定
人口数量
时间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控制
# 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
假设情景-B
人口增长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最终由于饥荒、疾病、污染和资源枯竭,造成人口大量减少,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重新建立
人口数量
时间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激增
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饥荒
疾病
污染
资源枯竭
# 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
课时作业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图示反映了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小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超过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阅读-人口合理容量的特点
如果某地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临界性
# 阅读-人口合理容量的特点
相同面积的土地在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合理容量不同
即使是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人口合理容量也是不相同
相对性
# 阅读-人口合理容量的特点
人口合理容量并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达到的人口数量,人口控制目标应低于人口合理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警戒线
警戒性
尽管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是它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口战略
# 活动-贵州省黔东南占里侗寨
占里侗寨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个自然村落,平均海拔380米,面积不足16平方千米
占里创造了两项令人惊叹的奇迹
一是这里人口长期保持在700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几乎为零
二是自清代中叶以来,这里无刑事案件发生
相传,占里先民居于广西苍梧郡(今广西梧州),后因战乱和饥荒,迁徙至此
到清代中叶,人口增多,人均拥有的田地日渐减少,森林砍伐量剧增,族人械斗的事也时常发生
一位德高望重寨老立下寨规:全寨不能超过160户,人口总数不能超过700人,一对夫妇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孩子
从此,占里的人口得到控制,治安也稳定了,这个寨规也随之被当作一种规矩沿袭下来,形成了占里人独有的生育习俗
分析占里侗寨人口长期保持在700左右的原因。
占里侗寨寨规规定一对夫妇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孩子的依据是什么
下图中a、b、c、 d、e分别代表某国家或地区不同资源的环境承载力,该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短板“e资源环境承载力”
用多块木板箍成的木桶,当桶底的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木桶效应,也称为短板效应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资源状况
一般来说,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就如同木桶能够容纳多少水一样,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所决定的
# 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议一议,这三派人口观点,你同意哪一派?试说明理由。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学者对全球人口容量进行了估算,但他们估算的结果大相径庭
E1-乐观派学者
乐观派学者认为,地球能够供养的人口,要比如今地球上存在的人口多得多;一部分学者甚至断言,地球能够养活500亿人口
自然资源 海洋开发 经济科技水平
地球上还有大量的资源可供开发 就是已经开发的资源 也还存在着深度开发和很大的再利用潜力 海洋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向人类提供食物、矿产、能源的潜力难以估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人类有足够的力量遏制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
E2-悲观派学者
悲观派学者认为,地球上的人口已经过多,倘若人口进一步增长,后果将不堪设想;个别学者甚至认为,地球上的人口总量不应超过10亿
资源与环境问题 资源枯竭 平等性原则
当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食物和资源短缺的问题频繁出现 这说明人口规模已经过于庞大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枯竭为期不远 人类不能只考虑自身的发展和幸福
还必须考虑其他生物的生存繁衍
E3-中间派学者
中间派学者认为,地球的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这是使全世界人民能够吃得比较好,并维持健康而不算奢侈生活的合理人口限度
(3)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木桶“短板效应”取决于它的制约因素。
①制约日本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短板”:资源短缺,国土面积狭小。
②制约美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短板”: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高,消耗资源的数量比较大。
③制约科威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短板”:自然资源种类少,环境恶劣,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日本工业原料进口输入示意图
Import of industrial raw materials in Japan
人口合理容量受到自然资源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影响因素
课时作业
读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关系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能大致说明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关系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上海市消费水平高,而人口合理容量相对较大,
其主要原因是
A.热量、水资源丰富
B.位置优越,耕地面积广
C.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水平高
D.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
人口合理容量受到自然资源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提升区域人口容量的措施:借助于资源调配、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努力,或者适度降低人均资源消费水平。
人口合理容量
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环境 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
人均资源消费水平 负相关
特点 临界性 区域人口超过临界值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严重后果
相对性 人口数量可能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
警戒性 区域人口控制的目标
提升措施 资源调配、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提升开放程度; 适度降低人均资源消费水平
# 活动-我国各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
哪些地区可承载人口量多 哪些地区可承载人口量少?为什么?
你认为上表中可承载人口量是一定的吗?可承载人口量将会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
课时作业
新加坡被称作“城市国家”。截至2018年12月,国土面积约为724.4 km2,总人口约为564万。据此完成5~6题。
5.制约新加坡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热量
C.土地和水资源 D.人均消费水平
6.新加坡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远高于其周边国家,主要原因是
A.对外交通便利 B.经济发展水平高
C.矿产资源丰富 D.人均消费水平低
课堂训练
academic training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 分布状况。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水源土壤和气候反映出来;社会经济条件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交通和历史等因素反映出来。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导致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 .经济发展水平 D.交通
四川与西藏大致位于同纬度,环境人口容量四川远大于西藏,其主要差别是
A.自然资源 B .开放程度 C.消费水平 D.文化观念
课堂训练
academic training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2011年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270.19万人,计划到2020年末将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内,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广州统计局披露,自2015年以来广州常住人口已连续四年以每年超过40万的规模增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广州提出的“1500万”的人口控制线,“1500万是指
A. 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 . 环境承载力 D. 土地承载力
针对广州市目前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A.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移民 B . 限制消费,提高人口容量
C. 创新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D. 推迟退休,缓解老龄化问题
The limitation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02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与有限性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要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自然资源
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主要是通过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出来的
台风、地震、闪电等都具有巨大的能量,是不是注定就不会成为自然资源?
现状:
尽管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提升,自然资源的种类、储量、用途等已得到不断丰富、改善,但是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
在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的过程中,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人地关系失调,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而限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部分矿产资源枯竭
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土地沙漠化
工业生产造成的大气、水环境恶化等,进而限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
概念: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可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根据自然资源的可再生的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其中,可再生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而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
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化石能源
自然资源
# 活动探究
图反映了人口增长与耕地资源减少的动态关系
试按照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在它们之间加上箭头
现状:
尽管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提升,自然资源的种类、储量、用途等已得到不断丰富、改善,但是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
在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的过程中,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人地关系失调,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而限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措施: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需要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人类的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population growth.
……
人口增长
01
世界人口增长进程
世界人口发展历史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
人口增长的历程:
工业革命开始之前,世界人口增长比较缓慢
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刺激了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
目前,世界人口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J型曲线 指数增长
# 活动探究
读图1-13, 指出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
在此基础上,分析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变化的原因
全球人口增长10亿所用时间示意图
Population and growth rate of 1750-2100 in the world
千年
124年
33年
15年
12年
12年
13年
14年
18年
32年
12年
10亿 20亿 30亿 40亿 50亿 60亿 70亿 80亿 90亿 100亿 110亿
80亿
2011年-2024年
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
世界人口增长是由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当人口出生率超过死亡率时,总人口就会增加,表现为正增长
当人口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时,总人口就会下降,表现为负增长
影响世界人口增长的因素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除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外,还有社会经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
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高-高-低
高-低-高
人口增长模式
国家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出现时间 18世纪中期以后 20世纪50年代起
出现 原因 产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死亡率下降,形成了“高-低-高”模式 “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发展迅速,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的增长进入“高-低-高”模式
目前 现状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高-低-高”的人口增长模式在欧洲基本结束 20世纪70年代后,尽管采取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但人口自然增长仍然不低。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模式:高-低-高模式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生产力的发展
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
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
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
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发生较大变化
人口出生率开始呈下降趋势
转变为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问题
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性别比失调
原因 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人们提倡晚婚晚育,甚至不愿生育;出生率降低,死亡率低,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中国:计划生育 出生率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导致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生育观念落后,人为的技术干预因素等
影响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孤独等 资源、环境压力大,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条件改善困难等社会问题 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措施 发达国家: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中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 加强对非法胎儿性别鉴别的监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地位,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婚育观念。
人口普查次数 第一次 人口普查 (1953年) 第三次 人口普查 (1982年) 第四次 人口普查 (1990年) 第五次 人口普查 (2000年) 第六次 人口普查 (2010年) 第七次
人口普查
(2020年)
人口总量/亿人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 活动探究
根据我国历次人口普查资料
完成上表,并绘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曲线图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死亡率
单位:‰ 
1. 人口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7年):
建国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2. 人口负增长(1957-1961年):
三年自然灾害
3. 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
经济发展,补偿性生育
4. 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年):
计划生育
5. 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年):
人口滞后效应
6. 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至今):
向三低模式转变(城市基本进入三低模式)
六个阶段
课时作业
下图为国家经济发展不同时期人口年变化率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曲线所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  )
A.①为出生率,②为死亡率
B.②为出生率,③为人口数变化
C.①为人口数变化,②为死亡率
D.①为人口数变化,②为出生率
课时作业
下图为国家经济发展不同时期人口年变化率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2.关于此统计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渡期时,人口增长迅速
B.过渡期时,死亡率高于出生率
C.工业前期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工业后期
D.工业期时,出生率下降,但人口数仍然持续增加
读某国196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完成1~2题。
1. 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
A.1963~1972年
B.1975~1986年
C.1985~1990年
D.2000~2010年
2. 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就业压力大
B.城市人口比重大
C.国内人口迁移量大
D.人口老龄化严重
【注意】 某地(或某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时候,不是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候,只要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数量就一直在增长,因此人口数量最多的时候是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
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三角坐标图
左图表示0-14岁、15 -64 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
1. 图中 3 比 1 国家 0-14 岁人口比重
A. 约高8% B. 约低8%
C. 约高20% D. 约低20%
2. 图中1234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 1 B. 2 C. 3 D. 4
课时作业
9.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
课时作业
(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防治土地沙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经济。
(3)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教授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教授的说法提供依据。
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