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人口迁移 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2.1.2 人口迁移 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4 17:2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3张PPT)


迁移
湘 | 必修二 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专题
Population migration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壹.
贰.
国际人口迁移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CONTENTS
叁.
我国人口迁移
Population migration in China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01
01-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属性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迁移具有两个重要属性(时间属性与空间属性)
01-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属性
属性 内容
时间 属性 即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人口流动行为
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空间 属性 即人口迁移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
在一国范围内,一般以跨越某种行政区域界线为依据
因人口的日常通勤活动、短期旅行等而造成的居住地暂时变动
不属于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变更居住地
人口流动
# 活动-人口迁移的概念
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外出度假、旅游。
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外省读书。
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2015年在德国难民营生活的叙利亚难民。
经纬的爷爷是上海人,20世纪60年代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贵州一家企业工作
经纬的奶奶原在上海工作,与爷爷结婚后也去了贵州
经纬的爸爸在贵阳读完高中,考取北京的一所高校,毕业后到深圳工作
后去欧洲留学,取得了博士学位,现在是深圳的科学家
今年暑假,经纬陪着爷爷、奶奶到桂林旅游
上述材料中的人口流动行为,哪些属于人口迁移?说出你的理由。
02-人口迁移的类型
类型 内容
国际 迁移 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
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在本国就业的外国人、国际定居难民等
国内 迁移 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02-人口迁移的类型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根据人口迁移方向的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 活动-人口迁移的概念
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哪些是国内迁移
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前往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并定居。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
国际人口迁移
02
01-20世纪以前世界人口迁移特点
20世纪以前,世界不少地区处于开发和待开发状态
与之相适应,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地主要是人口较少的地区和尚未开发的地区
01-20世纪以前世界人口迁移特点
15 世纪发现“新大陆”后,导致两类移民的到来
一类移民来自欧洲,他们是“新大陆”的殖民者,随着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欧洲殖民主义扩张引发大批移民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
#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航线示意图
15
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 · 哥伦布
1492年8月3日,奉西班牙统治者伊萨伯拉与斐迪南之命
携带东方君主的图书,率船3只,水手90名,从巴罗斯港出航,横渡大西洋
资料来源:星球研究所
#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航线示意图
16
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 · 哥伦布
(公元1493年、1498年、1502年)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以后又三次西航
抵牙买加、波多黎哥诸岛及中美、南美洲大陆沿岸地带
资料来源:星球研究所
1#-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路线
01-20世纪以前世界人口迁移特点
15 世纪发现“新大陆”后,导致两类移民的到来
另一类移民是来自非洲,他们是欧洲殖民者贩运到美洲的奴隶,他们为美洲的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也导致了非洲人口的锐减
1400S-1800S非洲黑奴贸易
1400s-1800s - African slave trade
黑奴贸易开始于15世纪,专指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大量的非洲黑人来到了美洲
1400s-1800s African slave trade
法国被黑人“软殖民”,5成人口“黑化”
巴黎变成“黑人之都”,新生儿60%是黑人
巴黎变成“黑人之都”,新生儿60%是黑人
法国被黑人“软殖民”,5成人口黑化
第一,这法国当年的殖民时代有关。在17世纪到20世纪期间,整整三百年里法国不断向海外扩张自己的地盘,并且逐渐成为继英国之后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国。在最鼎盛的时期,法国的海外殖民地总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公里,其殖民地遍布全球,其中以非洲的殖民地最为广阔。比如法国在非殖民地包括摩洛哥、突尼斯、尼日尔、乍得刚果等国。
第二,法国人对外来移民政策非常宽松。
第三,法国已经陷入到人口引进的怪圈中。二战以后,法国本土的劳动力大量锐减,全民生育医院率逐年降低。
为了提高社会发展,吸引劳动力,法国大量招揽外国移民,更是不惜花血本招募非洲黑人前来工作,还给予一系列的红利补贴和优惠待遇。
而且相比白人,黑人的生育率非常高,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短短几十年里法国的黑人数量呈现倍速增长。
01-20世纪以前世界人口迁移特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 世纪到20世纪初
欧洲各国在自身人口增长(推力)和北美急需劳动力(拉力)的共同作用下
形成涌向美国及加拿大的移民潮
+大洋洲(澳大利亚“民族的拼盘”)
02-二战期间世界人口迁移特点
两次世界大战对国际人口迁移造成了深刻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乱造成了大量难民,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主要由战乱国家迁往非战乱国家
03-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特点
26
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这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03-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特点
国际人口的政治性迁移急剧增加
战后欧洲重新划定国界,东欧各国因国界变动而互有人口迁移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分治,在南亚次大陆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取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将原先的殖民者大量遣返回宗主国
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
由于美洲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大批欧洲人从殖民地返回故里。而战后欧洲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压力减轻,人口迁出也日益减少;于是,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变为人口迁入地
美国仍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地,但迁入人口的来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着欧洲移民逐渐减少,拉丁美洲取代欧洲成为美国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地;20 世纪70年代后,亚洲迁入美国的人数也超过了欧洲
时间 方向 特点
20世纪以前 “____大陆”迁往“____大陆” 15世纪,欧洲______贩卖______黑奴到______;19世纪到20世纪初,______人移居______、______
两次世界 大战期间 _____国家迁往______国家 大规模的______迁移
“二战” 以后 ______国家迁往_____国家 国际人口的_______迁移急剧增加;国际人口迁移的_____发生了很大变化;_____仍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地

战乱
非战乱
发展中
发达
难民

# 总结-国际人口迁移
殖民者
非洲
政治性
美国
流向
美洲
欧洲
美洲
大洋洲
当代国际人口迁移——①技术移民
29
原因:高素质人才寻求更好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
方向: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人才外流
阅读-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发达国家来说
迁入人口弥补了其劳动力的不足
而其中具有专门技能的迁入人口;可以带来迁出国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为迁入国节约了教育费用
阅读-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人口增长率很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人口迁出虽减轻本国人口压力
由于这些迁出人口往往不是一般的劳动者,而是具有较高素质的科技人员、专业人员,这样容易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后劲不足
[助解教材]
[注1]诱思: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人口迁移都是由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吗?为什么?
提示: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并不都是往发达国家迁移。20世纪70年代,西亚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因石油收入大增,由于缺乏劳动力,西亚等产油国吸引了埃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大批外籍工人迁入,这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发展中国家迁移。
当代国际人口迁移——②劳务输出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33
位于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极其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居全球之冠,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5, 被称为“石油王国”
盛产石油的沙特阿拉伯经济发展较快,而且生活富足,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前来打工谋生,同时沙特阿拉伯政府也希望通过吸引外来人口解决国内劳动力短缺问题
据统计,沙特阿拉伯人口数为3170万(2016年),其中外籍人口约有1000万名,占总人口的30%以上,他们大部分工作在石油、服务、建筑等行业
经地中海偷渡至欧洲的非洲难民
African refugees smuggled to Europe through the Mediterranean
当代国际人口迁移——③国际难民
35
欧洲移民危机,指自从2010年底爆发阿拉伯之春后
数量激增的难民或经济移民,从中东、非洲和亚洲等地经地中海及巴尔干半岛进入欧盟国家寻求居留而产生的移民潮
Population migration in China.
……
我国人口迁移
03
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37
人口迁移对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造成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有政治、经济、战争、灾害等方面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建都咸阳
秦始皇出于政治经济的考虑,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到咸阳
秦都咸阳
01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
01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
古代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多
大批迁移(自发性为主),迁往自然条件好、社会较安定的地区
西晋发生的“永嘉丧乱”、唐代发生的“安史之乱”
北宋发生的“靖康之难”,都造成了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北方战乱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和渗透
促使大连、天津、青岛、上海、 广州等沿海港口城市的移民快速增加
鸦片战争
02 中国近代人口迁移
日本大规模侵华战争、1942年发生的中原大饥荒
导致中原人口大规模向西南、西北诸省区迁移
抗日战争
03 中国现代人口迁移
中国当代
时期人口迁移
43
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口的自发性迁移一直比较少,均以行政导向的组织性迁移为主,主要影响因素是政治因素
50-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支援国家“三线”建设
60-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等
这一阶段我国人口迁移的主流,是从东部向中部,从东部、中部向边疆地区(西北、东北、西南方向)的迁移
04 中国当代人口迁移
44
44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人口流动日益活跃,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
这一阶段大量人口从中部、西部(西南、西北)向东部迁移趋势扩大
四川、河南、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省的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前往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并定居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向发达国家迁移,迁入地以北美、欧洲各国和澳大利亚为主
04 中国当代人口迁移
# 总结-我国人口迁移
时间 人口迁移情况
古代 秦代迁徙天下豪富到咸阳;西晋“永嘉丧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造成中原人口大规模________
近代 西方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和渗透,促使大连、_______、青岛、_______、广州等_________城市移民增加
现代 战争和饥荒导致_______人口大规模向___________诸省区迁移
当代 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________导向的___________为主。
主要从东部向中部,从东部、中部向________(西北、东北、西南方向)迁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___________为主。主要是中部、西南、西北的大批农村___________向东部大城市和_____________地区迁移;向_______国家迁移
南迁
天津
上海
西南、西北
剩余劳动力
沿海经济发达
中原
自发性迁移
组织性迁移
行政
发达
沿海港口
边疆地区
# 阅读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增长很快
与以往相比,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更小,流动距离更长,驱动因素更为复杂,流动方向也更为集中
# 阅读
流动人口由生存型逐渐向发展型转变,人们进城干活不单是为了挣钱,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期待
从人口流动方式来看,由劳动力个体流动向举家迁移转变
从流动形态来看,由“钟摆式”流动向在城市稳定生活、稳定工作转变
由于流动人口就业状况有所改善,经济收入逐年增长,一部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归属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往往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现代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生态环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
因素 影响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水资源 其分布及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土壤 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引起人口迁移
环境问题、自然灾害 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生态环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
因素 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就越频繁;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较高,而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迁出率较高
交通和通信 其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时间距离,
减小了妨碍人口迁移的阻力,促进了人口迁移
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 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
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改变人口迁移的数量和方向
区域大规模开发
经济因素
例如,美国劳动力的每小时收人大约是墨西哥的8倍,如此巨大的收人差异促使墨西哥大量移民流向美国
墨西哥移民美国年轻劳动力
位于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地处太平洋沿岸。这一工程始于2006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签署的《安全围墙法案》,初衷是为控制美国不断增多的非法移民
Border wall between UAM
战争因素 叙利亚人口外迁
War factors, causing Syrian population to move out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生态环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
因素 影响
政策 国家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人口迁移的数量和方向
政治变革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战争 破坏人类生产、生活的正常环境与秩序,导致大量人口迁出战乱区
政治因素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生态环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
因素 影响
文化教育 人们为了接受良好的教育,从文化水平低、教育设施落后的地区迁往文化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
家庭婚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对未成年人口、老年人口的迁移起重要作用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的不同,种族之间、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历史上曾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社会文化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水资源 其分布及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土壤 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引起人口迁移
环境问题、自然灾害 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就越频繁;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较高,而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迁出率较高
交通和通信 其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时间距离,
减小了妨碍人口迁移的阻力,促进了人口迁移
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 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
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改变人口迁移的数量和方向
区域大规模开发
政治因素 政策 国家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人口迁移的数量和方向
政治变革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战争 破坏人类生产、生活的正常环境与秩序,导致大量人口迁出战乱区
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 人们为了接受良好的教育,从文化水平低、教育设施落后的地区迁往文化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
家庭婚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对未成年人口、老年人口的迁移起重要作用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的不同,种族之间、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历史上曾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 活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议一议,下列人口迁移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说明判断理由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附近超过20万居民被迫迁移。
近10多年来,宁夏中部扬黄灌区先后接纳近20万六盘山区移民。
2014年,乌克兰东部俄罗斯族部分居民迁入俄罗斯。
明清时期,我国出现“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三次大的移民潮。
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了这片干涸的土地。有些人选择迁居东部,但大多数人则向西迁往加利福尼亚州。
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
政治、社会文化
走西口 (山西省居民迁到今内蒙古西部)
闯关东 (山东省河北省居民迁到东北地区)
下南洋 (东南沿海居民迁到东南亚一带)
元明清时期,由于人口的大量激增和耕地面积的减少,南方原有的土地基本上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了,导致越来越的人不得不得另辟蹊径,去其他地方开垦新的土地,于是在南方地区出现了由东向西的移民潮,历史上著名的“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 活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议一议,下列人口迁移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说明判断理由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附近超过20万居民被迫迁移。
近10多年来,宁夏中部扬黄灌区先后接纳近20万六盘山区移民。
2014年,乌克兰东部俄罗斯族部分居民迁入俄罗斯。
明清时期,我国出现“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三次大的移民潮。
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了这片干涸的土地。有些人选择迁居东部,但大多数人则向西迁往加利福尼亚州。
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
政治、社会文化
自然生态环境、经济、政治
自然生态环境、经济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但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但最终是由迁入地和迁出地的拉力和推力共同决定的。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Push-pull theory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迁出地
迁入地
迁移障碍
拉力因素
推力因素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推力 (或排斥力)与拉力( 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着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因素和某些促使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
一般来说,迁入地拉力因素大于推力因素,迁出地推力因素大于拉力因素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Push-pull theory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迁出地
迁入地
迁移障碍
拉力因素
推力因素
原居住地与目的地之间,可能还存在着难以逾越的迁移障碍,如限制移民的法律法规、迁移距离、语言、文化差异、户籍政策、传统观念、交通通达度等
人口迁移还会受到个人因素影响,如迁移意愿,知识水平,对迁出地、迁入地的印象与评价等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Push-pull theory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推力因素 迁移障碍 拉力因素
就业机会少 人口迁移过程中所要克服的困难,如限制移民的法律法规、迁移距离、语言、文化差异、户籍政策、传统观念、交通通达度等 就业机会多
收入低 收入稳定、收入高
医疗、教育条件差 医疗、教育条件好
生活条件、社会福利差 生活条件、社会福利好
公共设施差 公共设施好
居住、交通、通信条件差 居住、交通、通信条件好
环境质量差 环境质量好
气候恶劣、地形崎岖、水源短缺、土壤贫瘠、自然灾害频发 气候宜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灾害较少
# 活动
议一议,大规模移民对迁出地、迁入地分别会产生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三个角度 辩证角度 有利+不利
区域角度 迁出地+迁入地
三大要素角度 生态+经济+社会
具体方面 人口发展 人口数量、人才/素质、老龄化、性别比、
民族构成、职业构成等
社会经济 产业结构、居民收入、交通、社会治安等
生态环境 人地矛盾、资源压力、生态压力等
3.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三个角度 辩证角度 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区域角度 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三大要素角度 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
四个方面 人口数量 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
性别比 轻工业区降低,重工业区增加
职业构成 迁入地服务业、工业和建筑业就业比重上升
交通运输 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加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迁出地)
有利 影响 减轻资源、环境压力,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
加强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 影响 导致劳动力减少,老龄化加重
导致人才流失,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迁入地)
有利 影响 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缓解劳动力短缺,延缓老龄化进程
有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
促进资源开发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推动城市化发展
不利 影响 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影响社会治安,增加城市管理的难度
带来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问题,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迁入地 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缓解劳动力短缺,延缓老龄化进程;②有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③促进资源开发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④推动城市化发展 “城市病”
①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②影响社会治安,增加城市管理的难度
③带来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问题,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
迁出地 ①减轻资源、环境压力,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 ②加强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①导致劳动力减少,老龄化加重
②导致人才流失,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其它 ①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影响人口年龄结构,改变环境人口容量;②影响经济、文化发展,改变世界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民族融合。
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
Mechanical growth and natural growth of population
人口自然增长
Natural population growth
人口机械增长
Mechanical of population
地区人口变化R-population change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人口机械增长率Population machinery growth rate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定区域、 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
计算公式为
人口机械增长率
=
年内迁人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
年平均人口数
X 100%
人口的机械增长
Mechanical of population
人口机械增长
Population mechanical growth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
人口净迁入区
Net migration area
人口净迁出区
Net migration area
课时作业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农民工输入地
的地区分布正在悄然变化。
1. 读图文材料,分析我国农民工流动的特点,并推断其原因是
A.向中西部地区流动比例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B.向东部地区流动的比例上升,东部地区的高新产业发展迅速
C.向中部地区流动的比例上升,中部地区生态环境根本性改善
D.向西部地区流动的比例上升,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
课时作业
现住地与出生地之间分离的人口被称为终身迁移人口。下图为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抽样数据)图。
1.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主要来自
A.西南地区 B.华东地区
C.北方地区 D.周边省区
2.安徽、河南两省迁往武汉市的
终身迁移人口数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程度差异 B.地域开放程度差异
C.人口迁出数量差异 D.距沿海发达地区远近差异
课时作业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的同时,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存在着弱回流,农村回流劳动力对乡村振兴与重构极为重要。研究人员对珠江三角洲外围地区15个村的部分回流劳动力进行了问卷调查。下图为本次问卷调查中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工作的行业类型分布统计图。
课时作业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主要原因。
【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主要原因应从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人口迁出的推力、农村地区对人口迁入的拉力两方面回答。
【答案】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对普通劳动力需求减少,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环境改善;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政策,鼓励农村人口回乡创业。
课时作业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概括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回流劳动力就业选择的特点。
【解析】据图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从事的行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回流后其职业选择倾向于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回流前其职业选择倾向于制造加工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回流后从事制造加工业的人数较回流前减少较多;回流后从事农业的人数较回流前增加较多。
【答案】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从事的行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回流后其职业选择倾向于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回流后从事制造加工业的人数较回流前减少较多;回流后从事农业的人数较回流前增加较多。
课时作业
(3)指出回流人口对振兴乡村经济所具有的意义。
【解析】回流人口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同时,由于回流人口回流后在农村不同行业就业,增加了农村各行业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此外,人口回流能够促进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回流人口增多,减少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数量,有利于解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答案】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增加农村各行业的经济联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解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美国本土人口迁移非常频繁,曾出现几次迁移的高潮。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向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南部人口大量迁往北部;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油气资源丰富、新兴工业兴起的“阳光地带”
分析影响美国本士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AA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migration of B-population in the USA
美国西部城市洛杉矶城市景观
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本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
The main flow direction of native population mig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mid-19th century
分析影响美国本士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AA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migration of B-population in the USA
表1.1 美国不同阶段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阶 段 流 向
南北战争时期 东→西
1. 结合背景资料,归纳美国不同阶段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填人表1.1.
2. 任选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