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3 溶液的浓度(第一课时)
1.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
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仪器和误差分析。
教学目标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误差分析。
1.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仪器和误差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
思考:
无色溶液如何判断溶液的浓和稀呢?
药液太稀不能杀死害虫和病菌,但药液太浓又会毒害农作物或树木。
喷洒农药
1. 概念: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 计算公式:
m溶质
m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m溶质
m溶质+m溶剂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m溶质=m溶液×溶质%
m溶液=m溶质÷溶质%
m溶剂=m溶液×(1-溶质%)
公式变形
×
×
36g
36g 100g 136g
26.5%
饱和溶液的溶质%=
s
100g+s
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则20℃时
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溶解度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质量分数
3. 基本计算
练1:意义
例:10%氯化钠溶液
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10g氯化钠或1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1 g氯化钠等。
练2:配制50g 20%的NaCl溶液,需要NaCl的质量是多少?水的质量是多少?
练3:多少克20%的NaCl溶液中含有10gNaCl?
50g×20%=10g 50g-10g=40g
10g÷20%=50g
练4:KCl的饱和溶液,蒸发30g水,得到15g固体,则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15g÷(30g+15g)×100%≈33.3%
练5: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1)将15gNaCl溶于50g水中,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将36gNaCl溶于100g水中,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将20gNaCl溶于50g水中,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先根据s判断物质能否溶完,溶解的部分才是溶质的m。
溶液饱和,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为26.5%
15g÷(50g+15g)×100%≈23.1%
36g÷(100g+36g)×100%≈26.5%
二、溶液的配制
(一)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P47)
1.实验步骤
(1)计算:
氯化钠 g
(2)称量:
水 g
用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3)量取:
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上述烧杯内。
(4)溶解:
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2.实验仪器
药匙、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3
47
量水时,俯视读数;
量水时,仰视读数;
称量固体时,物码反放,且使用游码;
3.误差分析
向烧杯中倒水时,有水溅出;
配制溶液前,烧杯内有水;
砝码生锈;
砝码磨损。
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称量纸,右盘没放称量纸;
固体中含有杂质;
转移时部分溶液洒出;
量水时,俯视读数
(2)偏小
(1)偏大
量水时,仰视读数
称量固体时,物码反放,且使用游码
3.误差分析
向烧杯中倒水时,有水溅出
配制溶液前,烧杯内有水
砝码磨损
固体中含有杂质
转移时部分溶液洒出
(3)不变
砝码生锈
(P47—48)
(二)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1.实验步骤
(1)计算:
6%的氯化钠溶液 g(体积 mL)
(2)量取:
水 g
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内。
(3)混匀:
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2.实验仪器
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25
24
25
量水时,俯视读数
(2)偏小
(1)偏大
量水时,仰视读数
3.误差分析
向烧杯中倒水时,有水溅出
配制溶液前,烧杯内有水
向烧杯中倒NaCl溶液时,有部分溅出
转移时部分溶液洒出
(3)不变
量NaCl溶液时,仰视读数
量NaCl溶液时,俯视读数
练习:下面是一位同学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的流程图,请找出其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1.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
2.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仪器和误差分析。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