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06 20:5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一比 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学科:语文《比一比》课时:第二课时学生课前准备:1、制作课件。2、练习题“读一读,连一连”。3、词语卡片和生字卡片。4、准备一些数量不同、大小不一的实物。
教学课题通过学习课文,认识“群”、“颗”、“堆”等12个生字。会写“牛、羊”等4个字。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材分析课文本课教材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图画,再现农家小院的景象,为第二部分词语、第三部分韵文提供直观形象的画面。第三部分韵文由四小节组成,主要通过对农家小院里具体事物的比较,展现农家生活的一个侧面。韵文押韵上口,节奏感强,很适合儿童朗读。这课课题为“比一比”,充分说明了这课教材的特点,提示了学法,要让学生在比较中达到学习要求。教学目标:1、巩固认识12个生字。 2、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理解“比一比”的意思,掌握“多少、大小”两组意思相反的词。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认字和写生字。教学难点:学会正确使用量词。
教学方法:演示法 讨论法 练习法 朗读指导法
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复习导入1、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谁上课最认真,最积极好吗?2、练习:对照图,再读词语,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把词语和对应的事物连线。)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又准又快地用直线把相应的图画和词语起来?3、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从中体验“比一比”成功的乐趣。)  4、这节课,我们还要比一比,哪组获得的红花最多!过渡:你们想知道课文里是讲什么跟什么比?它们比什么吗? 二、初读韵文  1、教师范读课文:老师读得好吗?你们试着像老师这样来读课文,一会儿老师请你来读,我相信,你们一定比老师读得更好!(设计说明:激发朗读欲望,促进合作学习。)2、学生自由朗读。提示:遇到不认识的字要看拼音,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准又好。3、同桌对读,互相正音。请你将课文读给你旁边的同学听,比一比,你们俩谁得又准确、又流利、又响亮、又好听。(设计说明: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己找出难点,并提示其他同学,培养其成就感。)4、指名读。交流朗读成果。表扬读了多遍课文的同学,鼓励认真读、多读的学习习惯。三、理解韵文,指导说句1、大家读得这么认真,你们一定知道课文讲了哪几种事物了吧?(设计说明:整体感知,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给生字变换语言环境,巩固识字。) 2、究竟是什么跟什么比?它们在比什么?出示句子: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指名朗读。你们一边听一边想:谁跟谁比?比什么?(板书:大-小)3、能把这句话背下来吗?开火车背诵。4、看看课文,还有哪两样事物也是比“大”和“小”的?你能把这句话读出来吗?出示句子: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⑴ 指名读句子。⑵ 出示实物“苹果”和 “枣”。什么大?什么小? ⑶ 数枣的时候可以一颗一颗地数,数哪些东西还可以用“颗”数?相机出示生字卡片“颗”,投影出示用颗表示的事物:星星图、珍珠、核桃、钮扣等,指导学生看事物说数量词。   ⑷ 你能把这句话背下来吗?齐背诵。  5、事物之间可以比大比小,还可以比什么?轻声读课文,看谁发现了?交流读韵文后的发现:事物之间可以比大比小,还可以比多比少。(板书: ( http: / / www." \t "_blank )多──少)⑴ 出示句子: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     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   ⑵ 男女同学朗读,一边读,一边想,什么跟什么比?什么多?什么少?   ⑶ 汇报交流。课件演示物品,认识“一颗”、“一堆”、“一只”、“一群”。出示生字卡片“群”“堆”。   ⑷ 引导学生理解同一种事物可以看它的数量是多还是少,用不同的词来表示。   ⑸ 分组背诵句子。 四、开放课堂,扩展延伸  1、学生学做小诗人, 创编儿歌。   ⑴ 出示课件,上有一只老虎和一只狗。学生看图仿照课文编一句儿歌。(一个大,一个小,一只老虎,一只狗)   ⑵ 出示图片:一堆萝卜、一棵白菜、一堆草莓、一个橙、一个西瓜、两个桃、一堆竹笋,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自主选择图上的物品编儿歌。  2、小结:同学们真是小诗人,好棒!(设计说明: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实物,仿照课文,自编韵文,培养创新意识。)  3、现在,我们来读全篇课文。鼓动学生随着节奏拍手对读(分组赛读,男女生对读,自愿请朋友对读)。反复几次,再让学生试着背诵。(设计说明:拍手伴奏的方法即可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营造了儿歌的朗读氛围,又可帮助学生掌握朗读节奏,符合本课特点。)  4、老师出示一些物品,学生说一说。谁能按顺序说说图上有哪些物品?一朵花、一本书 、一件衣服、一双鞋 等五、总结评比,布置堂上作业这节课我们读了一篇十分有趣的课文──《比一比》,学到不少知识。我们来看看,这节课,哪个小组获得的红旗最多?总结:同学们,我们身边的事物除了可以比大比小,比多比少,还可以比什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玩玩"比一比"的游戏,老师相信你们学得这么认真,一定比爸爸妈妈强!
教学反思:这课课题“比一比”,充分说明了这课教材的特点,提示了学法,要让学生在比较中达到学习要求,我从课题入手,以突出“比一比,看谁上课最认真,最积极”,“比一比,看谁将课文读得又准又好”,“比一比,看哪一小组创编的儿歌最多”等,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比如我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和认字事物相结合。课前我设计了看图连线的习题,先让学生读“黄牛”“花猫”“小鸭”“小鸟”等词,再让学生观察相应的图画,把词语与图中对应的事物相连。这一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了生字。在学生写字的过程中,我至始至终地注意学生的坐姿,以奖励“端正星”和“认真星”为引导,教师提醒学生,学生提醒学生,形成师生、生生相互督促的学习氛围,以及时纠正不良坐姿。同时以争取“观察星”和“清楚星”为目标,使学生养成“看字形、记心中、再下笔”,保持纸面整洁,尽量不用橡皮擦的良好写字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要想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单靠几节写字课是不够的,需要长期地训练才能养成。因此,我们要使学生的习字由课内向生活延伸,要求学生在写字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只要我们长期不泄地抓下去,不仅可以使学生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念及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等良好习惯,而且更有益于提高他们的道德、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