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06 20:5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一比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四个字。认识“亅”和“土”。
  2.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结合课文学习,学习运用语言积累和生活经验仿编韵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结合生活经验使用一些量词并能仿编韵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图片和实物若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激起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师生互比年纪、身高,提示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引入课题。
  二、开展竞赛活动,复习生字、词语、课文
  1.小组间开火车,赛读生字。
  2.指名两组比赛开火车,赛读词语。
  3.课件示图,师生齐读课文。
  三、运用插图、实物进行对比,理解“群”“颗”“堆”的意思和适用对象
  1.“群”
  (1)看图,比较“一群鸭子”和“一只小鸟”,引导学生发现“一群”比“一只”多。
  (2)出示“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企鹅”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群”表示数量多的同类事物聚在一起。
  (3)拓展说话:一群
  2.“颗”
  (1)观察并比较实物:苹果-枣、西红柿-花生、罗汉果-莲子、乒乓球-珠子,初步感知“颗”指较小且近似圆形的东西。
  (2)自由展示并说出自己所带的能用“一颗”表示的实物。
  (3)拓展说话:一颗
  3.“堆”
  (1)看图,比一比“一堆杏子”和“一个桃子”,初步感知“堆”。
  (2)小组合作,在桌子上摆一摆、说一说自己带来的可以用“堆”表示的东西。
  (3)指名汇报
  (4)拓展说话:一堆_______
  四、复习巩固,积累语言
  1.出示课后练习“我会说”同桌讨论,指名说,齐说。
  2.小组协作学习: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摆一摆,说一说。
  五、运用语言积累,仿编韵文
  1.齐读课文
  2.观看课件,仿编韵文。
  情境一:菠萝和梨
  情境二:葡萄和桃子
  情境三:马和兔
  3.小组合作,自编韵文。
  4.指名汇报。
  六、写字练习
  1.课件示生字,伸出食指跟随电脑书写笔划。
  2.仔细观察,自主探究: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3.练写生字,展示评议。
  板书:
   比一比
  羊 群 颗 堆
  教后自评
  《比一比》这篇课文的课题就充分说明了教材的特点,提示了学法,那就是要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并能正确地使用一些量词。这一课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两个特点:
  一、活用教材,创设语文实践的良好氛围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目的就是要改变以往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实习活动,关注并改善学生在教学中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我们掌握语言惟一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中把它记住,语言材料多了,语言经验就越丰富,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也就越准确。《比一比》这一课学生要理解的量词就和生活有密切联系,有些量词的使用是约定俗成的,道理不可说或不必说;有的量词的使用则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颗”多用于表示小而圆的事物。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不能过早、生硬地灌进他们的耳朵,只有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说说练练中对量词的使用有初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