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课时《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比较昆虫的某一部分结构,认识到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体图像越大,视野越小。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的方法,抓住微小物体的特征,展示微小物体的结构。
探究实践:
1.通过操作光学显微镜和手持式简易显微镜,初步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通过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比较昆虫的某一部分结构,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自己的发现真实地记录和客观地描述出来。
3.通过阅读拓展资料,了解人类的很多生产制造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
责任态度:
1.通过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比较周围物体的微小结构,对微小世界的探索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认识到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2.通过研讨观察中的发现,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
3.通过拓展阅读资料,体会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大自然是相关联的,认识到科学能解决生活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比较昆虫的某一部分结构,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自己的发现真实地记录和客观地描述出来。
难点:通过操作光学显微镜和手持式简易显微镜,初步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三、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量规)
1.活动一:“学习正确使用显微镜”小组表现性评价量表。
评价量表1
评价标准 师评
小组能认真听老师讲解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得2☆。 ( )☆
能否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能正确安放得1☆;能正确对光得1☆;能正确上片放得1☆;能正确调焦得1☆;能正确观察得1☆;能整理好显微镜得1☆;步骤顺序正确得1☆。 ( )☆
能否正确使用手持式显微镜:能掰开镜筒,打开灯泡得1☆;能将透明罩对准、紧贴被观察物体得1☆;眼睛能对准目镜观察得1☆;能转动调焦旋钮进行调焦,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得1☆;能正确观察得1☆;步骤顺序正确得1☆。 ( )☆
小组合作:“小组四人分工明确,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得2☆;“小组分工不明确,但能完成任务”得1☆。 ( )☆
2.活动二:“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记录蝴蝶的部分身体结构”表现性评价量表。
评价量表2
评价标准 小组自评 师评
能正确使用手持式显微镜得1☆。 ( )☆ ( )☆
能按“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的顺序观察蝴蝶的一个身体结构得1☆。 ( )☆ ( )☆
能“真实画出观察到的图像,并用文字记录客观描述发现”得2☆;能“真实画出观察到的图像,但不能用文字记录客观描述发现”或“不能真实画出观察到的图像,但能用文字记录客观描述发现”得1☆。 ( )☆ ( )☆
小组合作:“小组四人分工明确,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得2☆;“小组分工不明确,但能完成任务”得1☆。 ( )☆ ( )☆
3.活动三:“研讨我们的观察结果”表现性评价量表。
评价量表3
评价标准 小组自评 师评
能说出“我们的观察发现”得1☆;能说出“让我们最惊奇的现象”得1☆。 ( )☆ ( )☆
能准确准确说出“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看到的范围)的不同点”得2☆。 ( )☆ ( )☆
4.通过阅读资料和任务情境,评价学生是否能从资料中获取相关信息,认识到人类的很多生
产制造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是否能想出要用显微镜观察过期牛奶中是否有危害人身体健康的物体,需要先制作标本。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用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过期牛奶,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预设):有微小的颗粒...... 师: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微小的物体,(课件出示各种昆虫的图片),比如昆虫。(拿出观察工具:放大镜和光学显微镜),在放大镜和光学显微镜下。昆虫的身体是怎样的呢?同学们,你们有兴趣来观察比较吗? 生(预设):有。 师板书课题: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通过设置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用过期牛奶中的“微小颗粒”引出周边的“微小物体”,以昆虫为例,揭示本课探究主题: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及回答,给与学生及时的鼓励。
(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学习正确使用显微镜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该如何正确使用它来观察昆虫的结构呢? 师引导学生先阅读教科书P6的图片资料,然后课件出示光学显微镜的具体操作步骤,边演示边讲解: 1.安放:一手托着镜座,一手握住显微镜的镜臂,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略微偏左,并离桌子边缘大约7厘米。 2.对光:将载物台下的遮光器的最大孔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并把物镜对准通光孔。眼睛看目镜,并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3.上片: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4.调焦:眼睛看着物镜,转动调节旋钮,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刚好接触玻片标本为止。眼睛从目镜往下看,同时反方向转动调节旋钮,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 5.观察:用一只眼睛观察视野里标本的各个部分,一边观察一边将观察到的图像画在记录单上。移开压片夹,慢慢移动玻片标本,有什么新的发现? 6.整理:取出玻片标本,眼看物镜,转动调节旋钮,将镜筒调到最低位置。取下目镜放入目镜盒,将光学显微镜放在原处。 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练习光学显微镜的操作。 每一小组的材料员领取一台光学显微镜、一玻片标本,练习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教师适时指导并评价。 小组完成光学显微镜的操作练习。 师拿出手持式显微镜:同学们,实验室除了光学显微镜,还有一种显微镜,叫做手持式显微镜。 师:手持式显微镜如何使用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师课件出示手持式显微镜的具体操作步骤,边演示边讲解: 1.掰开镜筒,打开灯泡。 2.透明罩对准、紧贴被观察物体。 3.眼睛对准目镜观察。 4.转动调焦旋钮进行调焦,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 5.观察并将图像画在记录单上。 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练习手持式显微镜的操作。 每一小组的材料员领取一个手持式显微镜,练习手持式显微镜的操作。教师适时指导并评价。 小组完成手持式显微镜的操作练习。 师引导学生交流:用光学显微镜和手持式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哪个更方便?观察结果有什么不同? 预设:手持式显微镜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但是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标本结构更加清晰。 教师补充:确实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比较大,它适合观察透明的物体。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比较小,它既能观察透明的物体,也能观察不透明的物体。我们接下去要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大多是不透明的,所以选择使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更合适。 评价活动二: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记录蝴蝶的部分身体结构 师出示蝴蝶标本:同学们,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昆虫——蝴蝶。今天,我们用手持式显微镜来观察它的身体结构。 师课件出示观察任务,引导学生知晓:小组合作,先选择要观察蝴蝶身体的一个部分(如:触角、足、翅等),再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分别观察,真实画出我们观察到的图像,并用文字记录客观描述我们的发现。 蝴蝶_____的观察记录单观察结果观察方法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显微镜观察观察到的真实图像比较并用文字记录注:对比观察、真实记录、客观描述
生小组合作,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记录蝴蝶的部分身体结构。教师适时指导,重点关注学生手持式显微镜的操作和观察内容的记录。 评价活动三:研讨我们的观察结果 师引导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我们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让你们最惊奇的是什么? 预设1:我们小组观察了蝴蝶的触角,肉眼发现触角一端比较细,另外一端比较粗,像打棒球的杆子一样;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蝴蝶的触角上面有条纹;用手持式显微镜观察发现蝴蝶的触角像竹子一节一节的,越粗的一端条纹越密集。让我们最惊奇的是蝴蝶的触角竟然是一节一节的。 预设2:我们小组观察了蝴蝶的翅,用肉眼观察发现蝴蝶的翅看不清细节,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蝴蝶的翅会发光,而且上面有翅脉,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蝴蝶的翅表面有很多鳞片。我们最惊奇的是蝴蝶的翅上竟然有那么多鳞片。 预设3:我们小组观察了蝴蝶的足,用肉眼观察发现蝴蝶的足很小,只能看清轮廓,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足的图像被明显放大了,但还是看不清细节,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足的图像被放得很大,很清楚,足上有很多毛。我们最惊奇的是蝴蝶的足上有那么多毛。 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P8的图片,并研讨: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看到的范围)有什么不同? 预设:用肉眼观察到的图像很小,但视野(看到的范围)很大,能看清整个物体;用放大镜观察,图像变大了,但是视野(看到的范围)变小了点;用显微镜观察能看到很大的图像,但视野(看到的范围)很小,只能看到一小部分。 师小结:原来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体图像就越大,但是视野(看到的范围)却越小了,因此我们在观察物体时,要合适的选择工具。 师板书: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大,视野越小。 知识拓展: 师:放大镜、显微镜的出现,让人们对微小物体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加细致。也正是因为这些工具的使用,让人类了解了昆虫的身体结构,并从昆虫身上得到了很多启发,发明了一些先进的产品。同学们,请阅读教课书P8的拓展资料:受昆虫启发的发明创造,来了解一下这些启发。 生阅读拓展资料。 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发明也是受自然界中生物启发而创造的?说说你的感受。 启发预设:鸭子的蹼——船桨、萤火虫——人工冷光、蝙蝠——雷达...... 感受预设:在生产生活中,我们用的很多工具可以在大自然中找到原型,不断利用科学知识创造新的工具,能开拓更多未知的领域。 活动一:教师通过边讲解边演示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使用显微镜,直观形象,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光学显微镜和手持式显微镜的使用,为后面的观察研究做好准备。 活动二: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记录蝴蝶的部分身体结构,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严谨地、真实地研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对微小世界的探究欲望,并体会到科学技术的神奇。 活动三:引导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和最惊奇的现象,认识到微小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探究微小世界的热情。通过比较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认识到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体图像越大,视野越小,初步感知到技术推动科学的进步。 通过拓展阅读资料,使学生体会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大自然是相关联的,认识到科学能解决生活问题,并激发起学生知道的启发,和别的同学交流。 活动一:教师通过巡视学生小组合作练习光学显微镜和手持式显微镜的操作,考察学生是否能正确使用显微镜、小组分工是否合理等。 活动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记录蝴蝶的部分身体结构,考察学生能否正确使用手持式显微镜、是否能按照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的顺序来观察比较、是否能真实画出观察到的图像、是否能用文字客观描述。并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2。 活动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和最惊奇的现象,考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看到的范围)有什么不同,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3。 通过阅读资料,评价学生是否能从资料中获取相关信息,认识到人类的很多生产制造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
(三)生活应用 师再出示过期和不过期牛奶: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利用手持式显微镜观察了蝴蝶的部分身体结构。如果要知道过期牛奶中是否有危害人身体健康的物体,我们应该选择光学显微镜还是手持式显微镜?又应该如何操作呢?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预设:我觉得应该先要制作一份过期牛奶的标本,再来观察。 回到过期牛奶为什么不能喝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说出要用显微镜观察过期牛奶,需要先制作标本,为下一节课的学习研究奠定基础。 教师通过提问,评估学生是否能想出要用显微镜观察过期牛奶时,需要先制作标本。
(四)知识总结 学生自主设计思维导图,总结归纳知识点。 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思维导图,通过导图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 教师考察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时给予评价。
四、成果集成
学生通过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比较昆虫的某一部分结构,认识到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体图像越大,视野越小;通过阅读拓展资料,了解人类的很多生产制造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
五、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一、我会排序。
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步骤:_______________。
①整理②安放③调焦④对光⑤上片⑥观察
参考答案:②④⑤③⑥①。
二、我会选择。
(1)通过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比较昆虫的某一部分结构,认识到( )。
A.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体图像越大,视野越小。
B.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体图像越大,视野越大。
C.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物体图像越小,视野越小。
D.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物体图像越大,视野越小。
参考答案:A。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的图像如右图,要把图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把玻片标本往( )移动。
A.左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右下方
参考答案:B。
解析:显微镜下看到的标本图像与标本真实的位置左右上下相反。
解题方法:可以把看到的图像左右上下颠倒过来,就可以知道怎样移到中央。
【综合实践类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搜索有关“受自然界中生物启发而创造的产品”例子,并撰写一份感受。
受自然界中生物启发而创造的产品 感受
板书设计
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肉眼 放大镜 显微镜 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大,视野越小
七、教学反思
本课根据新课标设计,通过过期牛奶的微小颗粒引出身边的许多微小物体,比如昆虫。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手持式显微镜,并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比较蝴蝶的部分身体结构,认识到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大,视野越小。通过阅读拓展资料,了解人类的很多生产制造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再回归到情境,引导学生说出要用显微镜观察过期牛奶中是否有危害人身体健康的物体,需要先制作标本,为下一节课的学习研究奠定了基础。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单元(或主题)名称 微小世界
单元主题 小明家里有一箱牛奶,已经过了保质期。小明上网搜索了“过期牛奶是否可以喝”,网上都说过期牛奶容易滋生细菌,蛋白质变质,喝了会影响肠胃。小明拆开一瓶,发现没有网上说得这么严重,决定喝一瓶试试看,发现喝了之后身体无恙,他决定把这箱牛奶喝完。如果你是小明,你会喝过期牛奶吗?你有什么方法来告诉小明过期牛奶不能喝?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生命系统构成的层次、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习内容: 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5~6年级):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如酵母菌、霉菌、病毒),举例说出感冒、痢疾等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5.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5~6年级):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7.4人体生命安全与生存环境密切相关(5~6年级):举例说出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类安全的威胁。 学业要求: 初步认识微生物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初步认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形态。 通过对生命系统构成层次的初步学习,乐于探究和实践,关注人体健康与环境保护。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对人类安全的威胁,关注生物资源保护。
教材分析 微小世界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神奇的未知世界,需要学生通过利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查阅微小世界相关资料等形式,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认知,同时体会到观察工具的重要性。 本单元总共有7课,分别是《放大镜》、《怎样放得更大》、《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和《微生物与健康》。教材通过一开始让学生观察比较了解放大镜的结构与功能,引导学生经历组合凸透镜了解显微镜的发明及不断改进,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微小世界。再让学生通过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对比观察微小物体,知道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进步使人类的视野变得开阔,初步感知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接着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结构,认识洋葱表皮细胞,激发学生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认识除病毒之外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然后带领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进一步认识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了解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成果;最后,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研讨交流,了解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以及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让学生养成乐于探究和实践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人体健康与环境保护,关注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对人类安全的威胁,关注生物资源保护。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对身边常见的微小物体有所了解,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微小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在之前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六年级的孩子已经通过大量的观察活动认识了许多生物的特征,并且已经使用过放大镜,初步知道了放大镜的作用。 但是大部分孩子没有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亲眼观察过微小物体的结构。本单元,教师将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观测工具的发展历程,并使用放大镜、显微镜不断扩展视野,从微小的物体到生物的细胞,再到水中微小的生物,发现微小世界的奇妙,初步建立“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这一概念,并认识到微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单元目标 1.科学观念: 通过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认识到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到物体更多的细节。 通过观察比较三种镜片的活动,了解到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通过观察比较三个放大镜的活动,认识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通过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比较同一物体和阅读资料,认识到工具的发明和进步,使人类的视野不断扩大和深入,发现更多的自然奥秘。 通过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生物的玻片标本,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认识到生物细胞是多种多样的。 通过制作水中微生物的玻片标本并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以及阅读资料,了解在水中生活着形态各异的微小生物,它们也具有生物的特征。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们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2.科学思维: 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初步建立“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这一概念。 善于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进步。 3.探究实践: 能够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生物和微生物并记录。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并记录。 能运用观察比较、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等方式获取信息,用科学语言、图画等真实而客观地记录观察结果,交流分享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 4.态度责任: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微小世界的探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结果,善于与他人交流、分享观察信息。 养成积极参与观察讨论、选择吸纳信息的良好习惯。 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十分重要。 了解当前微小世界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单元结构化活动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对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比较微小物体以及微生物与健康之间关系的综合测试性评价。 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 1.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2.寻找过期牛奶不能喝的原因。
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或问题) (一般1-2个)达成评价1实验课放大镜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了解放大镜的结构与功能,为后续学习观察工具的演变奠定基础。1.了解放大镜的功能。 2.了解放大镜镜片的特点。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1.知道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2.知道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1实验课怎样放得更大通过组合凸透镜观察微小物体,了解显微镜,认识到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将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1.两个凸透镜怎么组合? 2.两个凸透镜组合有什么效果? 3.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及意义。1.知道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知道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3.了解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是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1实验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通过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对比观察微小物体,知道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进步,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初步感知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通过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比较昆虫的某一部分结构,认识到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体图像越大,视野越小。知道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体图像越大,视野越小。 1实验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结构,认识洋葱表皮细胞。激发学生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了解生命的多姿多彩。1.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 2.了解洋葱表皮的结构。 1.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2.知道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1实验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利用显微镜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标本,认识到除了病毒,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了解生物细胞的共同点。认识到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1实验课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利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了解这些微小的生物也具有生物的特征,进一步认识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同时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取得的成果。 1.制作水中和过期牛奶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标本。 2.通过移动玻片标本的位置观察水中和过期牛奶中微小生物的形态和行为。 3.对照资料识别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的名称。1.知道通过显微镜能够观察到水中、过期牛奶中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的生物。 2.知道在水中生活着形态各异的微小的生物。 1讨论课微生物与健康通过查阅资料和研讨交流,了解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以及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诸多成果。1.巩固和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观察视野的拓展进行梳理。 2.找到过期牛奶不能喝的真正原因。1.知道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3.知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过期牛奶中的微生物会影响身体健康。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