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作业】分层课时作业:2.4 自然灾害(基础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双减作业】分层课时作业:2.4 自然灾害(基础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4 17:1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层课时作业设计:自然灾害(基础练)
如图为影响我国的某气象灾害路径和影响我国的年等频次示意图,据图完成1、2题。
1.该气象灾害是 ( )
A.旱灾 B.涝灾 C.寒潮 D.台风
2.与南京相比,成都受该灾害影响次数较少,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较高 B.距海较远
C.地势较高 D.地形阻挡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当自然灾害来临时, 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 可以有效避灾。 据此回答3、4题。
3.该图示避灾方法适合于 ( )
A.泥石流 B.火山喷发 C.地震 D.寒潮
4.下列现象或事件, 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
A.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B.非洲的旱灾, 导致农田颗粒无收
C.燃放大量烟花爆竹, 引发森林火灾
D.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5.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区常发生的地理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东北三省农业生产在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
B.华北平原降水集中于夏季,春旱严重
C.黄土高原夏季水土流失严重
D.台湾、福建等东南沿海省区秋冬季节易遭受台风侵袭
2022年6月5日至9日,福建省部分地区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引发多起地质灾害险情,多处道路中断。据此回答6、7题。
6.上述材料反映了天气直接影响的是 ( )
A.交通 B.军事 C.农业 D.工业
7.持续强降雨可能会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
A.台风 B.滑坡 C.寒潮 D.洪涝
8.当自然灾害来临时,掌握基本的求生自救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面图示中所列行为正确的是 ( )
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形来看,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多发区以高原和 为主。
(2)从降水来看,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多分布在年降水量 毫米以上的地区。
(3)从分布来看,时间上,我国的泥石流易发生于夏季;地势上,我国的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地势第 级阶梯。
(4)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以 地区最为集中。
(5)从地形、降水两个方面分析我国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
地形: ;
降水: 。
1.C 2.D 本题组考查我国自然灾害。第1题,读图可知,该灾害源于西北部蒙古和西伯利亚,大致有南线和东线两条路径,受灾次数自北向南递减,沿南下路径向东、西递减,可以判断该气象灾害为寒潮。第2题,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阻挡,而南京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是华北平原,所以当寒潮南下时,南京更易受寒潮影响。
3.C 4.B 本题组考查自然灾害的含义及避震措施。 第3题, 图中人物躲避在卫生间墙角, 并保护头部, 适合于躲避地震。 第4题, 自然环境发生的异常变化称为自然灾害。 旱灾属于自然灾害; 选项 A、C、D 都属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灾害。
5.D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发生地区及时间。台湾、福建等东南沿海省区夏秋季节易遭受台风侵袭。
6.A 7.B 本题组考查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第6题,结合题干信息,福建省部分地区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引发多起地质灾害险情,多处道路中断,这说明天气直接影响交通。第7题,福建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持续强降雨在山区容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台风、寒潮和洪涝属于气象灾害,不属于地质灾害。
8.D 本题考查防灾减灾的知识。 发生地震时不能跳楼, 这样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海啸来的时候要及时躲避; 台风到来时要避开广告牌等悬挂物, 避免被砸伤。
9.【解析】本题考查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分布和原因。第(1)题,从地形来看,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多发区以高原和山地为主。第(2)题,从降水来看,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多分布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的地区。第(3)题,从分布来看,时间上,我国的泥石流易发生于夏季;地势上,我国的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地势第二级阶梯。第(4)题,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第(5)题,高原、山地地形起伏较大,加上降雨量相对较多且集中,雨水侵蚀增加了滑坡的下滑力,同时雨水会腐蚀岩石,在压力作用下逐渐产生裂缝,形成不稳定的区域,所以在雨水冲刷和岩石腐蚀共同作用下,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答案:(1)山地
(2)400
(3)夏 二
(4)西南
(5)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坡度大 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降水集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