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作业】分层课时作业:2.4 自然灾害(提升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双减作业】分层课时作业:2.4 自然灾害(提升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4 17:1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层课时作业设计:自然灾害(提升练)
读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的某气象灾害是 ( )
A.寒潮 B.沙尘暴 C.春旱 D.洪涝
2.该气象灾害最易发生的地区是 ( )
A.四川盆地 B.东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3.安溪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地形多丘陵。当地居民小区多依山而建挡土墙,尤以“草方格”挡土墙最为典型。下图是某小区“草方格”挡土墙,长度约50米,高8~10米,坡度70°~80°。“草方格”挡土墙最主要的作用是( )
A.防止风沙侵袭 B.提高森林覆盖率
C.为牲畜提供饲料 D.防止滑坡
2021年3月15日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消息《沙尘暴预警升级:北方12省市出现大范围黄沙》。这是近10年我国遭遇强度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暴范围也是近10年最广。读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4.根据自然灾害的分类判断沙尘暴属于( )
A.地质灾害 B.气象灾害
C.海洋灾害 D.生物灾害
5.图中出现强沙尘暴天气的省市是( )
A.山西 B.甘肃 C.新疆 D.北京
6.此次沙尘暴源起于蒙古国南部的沙尘随气流逐步南下,下列山脉对沙尘暴南下未起到显著阻挡作用的是( )
A.昆仑山 B.祁连山 C.秦岭 D.巫山
(2023秋·广东珠海·七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11月3日4时50分前后,台风“尼格”减弱后的热带低压在广东珠海沿海登陆,这是近20年来首个11月登陆中国的台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台风“尼格”在图示海域上移动的路径大致是( )
A.先向北再向西北 B.先向东再向西南
C.自南向北 D.自西向东
8.当台风来临时,我们要做好相关的防御措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及时关注台风信息 B.蹲在电线杆旁躲雨
C.去海边追风 D.打开窗户通风
9.沙尘暴天气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强大的风力裹挟着大量的沙尘,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民生活及生态环境等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某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在2022年寒假对此展开了研究,请帮助他们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方向: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及治理。
研究思路:搜集材料—分析材料—提出措施。
(1)我国的沙尘暴从空间分布看,主要分布在 地区和 地区;从时间上看,主要分布在 季。
(2)读图1和图2,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阴影区域多发沙尘暴的原因。
(3)我们可以通过禁止 放牧、 等措施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
(4)我国是灾害性天气多发的国家,除了北方的沙尘暴,我国东部是暴雨洪涝多发区、季节性干旱多发区。请举例说出几条减轻干旱灾害对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措施。
10.长江流域是一个洪灾频繁、旱灾严重的地区。尤其以长江中下游平原洪灾最为集中。长江流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干支流每年7、8月份进入主汛期,至10月起逐渐消退。如果上游与中下游洪水并发, 会造成全流域灾害。长江流域的旱灾也很严重,如1934年中下游各省的大旱,赤地千里,一片荒芜,旱情不亚于水灾。
(1)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是什么
(2)我国还有哪里也容易发生水旱灾害 请举例说明。
1.C 2.D 本题组考查自然灾害的种类、分布及关联性。第10题,图中灌溉用水多,人口城市密集,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导致春旱严重。第11题,该气象灾害最易发生的地区是华北平原。
3.D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治。福建省东南部多丘陵,降水多且集中,易发生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依山而建的“草方格”挡土墙最主要的作用是防止滑坡。
4.B 5.A 6.D
4.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台风、沙尘暴等,由此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
5.读图可知,图中出现强沙尘暴天气的省市是山西,故选A。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昆仑山,祁连山,秦岭的走向都大致为东西方向,而巫山的走向大致为南北方向,因此巫山对沙尘暴南下未起到显著阻挡作用,故选D。
7.A 8.A
7.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纬网中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读图可知,次台风大致的移动方向是先向北再向西北。故选:A。
8.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所以当台风来临时,我们要做好相关的防御措施是:及时关注台风信息,远离电线杆和高大树木,远离海边,要关闭门窗。根据题意。故选:A。
9.【解析】本题考查沙尘暴的发生地、发生季节以及发生原因等方面知识。第(1)题,据图中所提供信息可知,我国的沙尘暴从空间分布看,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春季,该季节降水少,气温回升,蒸发量大。第(2)题,读图可知,阴影区域多发沙尘暴的自然原因是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人为原因是超载放牧等。第(3)题,滥伐森林、滥垦草地及过度放牧,使我国的土地荒漠化严重,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因此在冬末春初,我国北方经常会发生沙尘暴天气。要治理沙尘暴,应采取退耕还林还草、禁止过度放牧等措施。第(4)题,旱灾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为了减轻干旱灾害对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应改进灌溉方式,采用喷灌、滴灌等科学的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提高节水意识;注意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每一滴水;发展耐旱作物。
答案:(1)西北 华北 春
(2)自然原因是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人为原因是超载放牧等。
(3)过度 退耕还林还草
(4)改进灌溉方式,采用喷灌、滴灌等科学的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提高节水意识;注意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每一滴水;发展耐旱作物。
10.【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水旱灾害的知识。夏季风活动不稳定,造成我国水旱灾害频发。夏季风势力强时,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弱时,北旱南涝。
答案:(1)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夏季风势力强时,长江流域易发生旱灾;夏季风势力弱时,长江流域易发生洪涝灾害。
(2)华北地区。夏季风势力强时,华北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夏季风势力弱时,华北地区易发生旱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