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作业】分层课时作业:2.1 地形和地势(提升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双减作业】分层课时作业:2.1 地形和地势(提升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4 17:1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层课时作业设计:地形和地势(提升练)
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如图为我国四条重要山脉及两侧地形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山脉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①是大兴安岭 B.②是天山山脉
C.巫山是东北—西南走向 D.祁连山脉是东西走向
2.关于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为黄土高原 B.乙为塔里木盆地
C.丙为东南丘陵 D.丁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3.“山川形便”是中国省界划分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位置示意。关于图示区域所示省界,描述正确的是 ( )
A.河南省与山西省以秦岭为界
B.山东省与山西省以太行山脉为界
C.河南省与河北省以黄河为界
D.陕西省与山西省以黄河为界
4.下图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经过了我国下列哪些地形区 ( )
①东南丘陵 ②准噶尔盆地 ③四川盆地 ④黄土高原 ⑤云贵高原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5.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界线。 关于下列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
B.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C.③是陕西省与河南省的分界线
D.④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某校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课上,正用泡沫板制作我国地形的简易立体模型。他们参照中国地势剖面图,巧妙利用不同层数的泡沫板来表示我国阶梯状的地势特征。读图,完成6、7题。
6.如果一层泡沫板代表海拔 500 米,第一、二、三级阶梯的泡沫板层数比大致是 ( )
A.1∶4∶8 B.8∶4∶1 C.4∶2∶1 D.8∶1∶4
7.同学们在地形模型中特别描画了主要山脉和河流,可以表现地势( )
A.对山脉走向的影响 B.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C.阶梯内部水能丰富 D.阻挡季风进入内陆
8.地形影响人口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写出甲乙线穿过的主要山脉名称。
山脉:① ,② ,③ 。
(2)③山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比较项目 西侧 东侧
地形区 青藏高原
人口分布 稀疏
(3)判断对错。
①J为华北平原,地形平坦,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平方千米。 ( )
②A为黄土高原,地势高峻,人口密度小于9人/平方千米。 ( )
③甲乙线以东多平原、丘陵,地形较为低平,所以人口稠密。 ( )
9.自古由秦入蜀“难于上青天”。西成高铁(西安—成都)是世界首条穿越艰险山脉的高速铁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成高铁的起点西安市是 省的行政中心,地处我国的 (地形区);终点成都市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位于我国的 (地形区)。
(2)西成高铁的走向大致为 走向,该高铁沿途多隧道的原因是 。
(3)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其西侧南北走向的山脉甲是 。
10.读我国区域图,回答问题。
(1)清末,江西贡生黄懋材在途经A区域时感叹于此处的深水高山,给这一带众多 走向的山脉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 山(脉)”。该山(脉)是B 高原与C 盆地的分界线。
(2)公元759年,李白被流放夜郎(黔西南)途中,忽然收到赦免消息,随即乘舟东下江陵(今荆州市),并作诗一首:“朝辞白帝(今奉节县)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万重山”指的是 山。诗句反映出李白行舟的速度较快(快、慢),请解释原因: 。
11.(2022·北京学业考)山脉是地形的骨架、通行的阻碍、河流的源头、风沙的屏障……如图为太行山脉及周边地区简图和军都陉沿线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之一,将其两侧的地形区和地势阶梯填在①~④处。
① ;② ;③ ;④ 。
陉(xíng),是指狭窄的通道。穿越太行山脉的八条通道被称为“太行八陉”,军都陉是其中最北的一条,古代商道和现代交通线路的修建均以此为重要依托。
(2)图中军都陉主要沿 (地形部位)延伸,沿线甲地的海拔为 ,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为 ,军都陉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有 。
三十多年来,太行山区的森林覆盖率由13.1%提升到30%,太行山脉的生态环境效益日益凸显。
(3)简要说明对京津冀地区而言,太行山脉发挥的生态环境效益。(至少答出两点)
1.D 2.B 本题组考查部分山脉和地形区的相对位置以及山脉走向。第1题,祁连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第2题,由图可知,甲是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高原;乙是与准噶尔盆地隔天山为界的塔里木盆地;丙是位于巫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丁是位于祁连山脉东北部的内蒙古高原。
3.D 本题考查山脉、河流两侧地形区及省区。河南省与山西省南部以黄河干流段为界,不是以秦岭为界;山东省与山西省不相邻;河北省与山西省以太行山脉为界,黄河干流没有流经河北省,不是河北省和河南省的分界线。
4.A 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区的分布。读图可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沿途经过的地形区有东南丘陵、准噶尔盆地、黄土高原。沿途不经过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5.D 本题考查中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①山脉为巫山, 是我国地势第二、 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②山脉是天山,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③秦岭穿过陕西省与河南省,不是两省的分界线;④太行山脉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6.B 7.B 本题组考查我国的地势特征及影响。第6题,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 000~2 000米,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第一、二、三级阶梯的泡沫板层数比大致是8∶4∶1。第7题,地形模型中特别描画了主要山脉和河流,主要表现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8.【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的山脉和地形区。图中①是大兴安岭,②是秦岭;③是横断山脉,西侧是青藏高原,东侧是四川盆地;从中国人口密度图可以看出,青藏高原人口密度小,四川盆地人口密度大;黄土高原人口密度跨度较大,从1~9人/平方千米到100~399人/平方千米都有。
答案:(1)大兴安岭 秦岭 横断山脉
(2)四川盆地 稠密
(3)√ × √
9.【解析】本题通过西成高铁考查我国部分地区地形的相关知识。第(1)题,西成高铁起点西安市是陕西省的行政中心,地处黄土高原,终点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所在省区是四川省,简称是川或蜀。第(2)题,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西成高铁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西成高铁沿途多隧道的主要原因是沿线穿越大巴山、秦岭等山地地形。第(3)题,成都平原西侧南北走向的山脉甲是横断山脉。
答案:(1)陕西 黄土高原 川或蜀 四川盆地
(2)东北—西南 沿线穿越大巴山、秦岭等山地地形
(3)横断山脉
10.【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及地势。第(1)题,图中A处为横断山脉,为南北走向,该山脉西侧是青藏高原,东侧是四川盆地。第(2)题,李白诗句中“万重山”指的是巫山。诗句反映出李白行舟的速度较快,其原因是该地区处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快。
答案:(1)南北 横断 青藏 四川
(2)巫 快 李白行舟经过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快
11.【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区的分布、地势阶梯划分、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相对高度的计算、山脉的生态环境效益等知识。第(1)题,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之一,太行山西侧的地形区为黄土高原,地势较高,为第二级阶梯;太行山东侧的地形区为华北平原,地势较低,为第三级阶梯。第(2)题,依据位置,图中军都陉主要沿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延伸;沿线甲地的海拔为300米,乙地的海拔为600米,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为600-300=300米;军都陉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是促进了该地区人员和物资的流通,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并且为现代交通线路的修建提供了基础,降低了修建难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3)题,对京津冀地区而言,太行山脉发挥的生态环境效益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
答案:(1)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地势第二级阶梯 地势第三级阶梯
(2)山谷 300米 300米 促进了该地区人员和物资的流通,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并且为现代交通线路的修建提供了基础,降低了修建难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